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4-02 10:49: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蓝牙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发展,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蓝牙)耳机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佩戴检测作为无线耳机一个重要功能,在无线耳机使用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功能大多采用ir(infrared radiation,红外线)传感器来实现,ir传感器校准之后通过距离皮肤的远近和校准数据来判断tws处于佩戴状态还是摘下状态,因此,确保ir传感器校准数据的准确性对耳机佩戴检测尤为重要。
3.目前,ir传感器的校准一般在产线出货前按照统一模式完成,一旦校准完成后,校准数据写入耳机的存储器中便不可修改。但是,实际上随着耳机使用的时间、使用者的佩戴方式、ir传感器磨损及使用者皮肤颜色等的不同,会使得佩戴检测的阈值发生变化,若一直采用产线的校准数据,会导致佩戴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如用户佩戴了耳机但是数值没有达到检测阈值,导致未能判断出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或者是,正常佩戴耳机,但检测到的值较低且达到摘下状态对应的阈值,而判断耳机处于摘下状态。由此,将导致耳机控制混乱,轻则影响用户体验,重则导致耳机无法正常使用。
4.也即,现有的耳机存在校准数据不可变,而导致耳机佩戴检测准确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提高耳机佩戴检测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包括:
7.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其中,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基于当前阈值判断得到,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
8.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
9.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
10.可选地,所述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的步骤,包括:
11.当满足一定预设条件时,接收获取数据的第一指令;
12.响应所述第一指令,获取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所述检测数值集合。
13.可选地,所述当前阈值包括佩戴阈值和摘下阈值,其中,所述佩戴阈值大于所述摘下阈值,
14.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获取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所述检测数值集合的步骤,包括:
15.获取所述当前阈值,计算所述佩戴阈值和所述摘下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校准差值;
16.获取当前检测值,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周期采集模式,周期性的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
17.当所述实时检测值与所述当前检测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校准差值时,记录所述实时检测值;
18.基于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实时检测值进行计算,整合计算结果,得到所述检测数值集合。
19.可选地,所述获取当前检测值,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周期采集模式,周期性的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的步骤,包括:
20.获取所述无线耳机的所述当前检测值;
21.当所述实时检测值达到所述当前阈值时,启动所述周期采集模式;
22.基于预设时间周期,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
23.可选地,所述当所述实时检测值与所述当前检测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校准差值时,记录所述实时检测值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24.接收优化采集数据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
25.响应所述第二指令,连续获取至少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周期的所述实时检测值。
26.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的步骤,包括:
27.获取所述检测数值集合中的原始数据,分别计算所述原始数据与所述佩戴阈值和所述摘下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
28.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差值时,则所述原始数据为佩戴数据,划分至所述佩戴数据子集;
29.否则,所述原始数据为摘下数据,划分至所述摘下数据子集。
30.可选地,所述目标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所述预设第二规则包括均值计算,其中,所述佩戴动作基于所述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摘下动作基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
31.所述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的步骤,包括:
32.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一阈值;
33.对所述摘下数据子集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二阈值;
34.基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的耳机佩戴行为。
35.可选地,所述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的步骤之后,包括:
36.获取所述无线耳机数据采集对应的采集参数;
37.基于预设第三规则和所述目标阈值,对所述采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修正参数,基于所述修正参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准。
3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用于实现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程序;
39.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程序;
40.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实现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程序,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步骤。
4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步骤。
42.本技术通过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其中,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基于当前阈值判断得到,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通过上述方式,对基于当前阈值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该数据是用户在使用无线耳机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通过实际数据对当前阈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阈值,通过该目标阈值在判断耳机佩戴行为时,具有高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耳机佩戴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4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5.图1为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6.图2为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7.图3为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4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49.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52.参照图1,图1为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为辅助下面各实施例的说明,所示当需要对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蓝牙)耳机进行佩戴检测时,本发明基于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实施流程(这里特指检测耳机佩戴状态或动作,若其他领域利用此种方法或者装置,实现其他类型需要状态或动作检测的情况都应包括在此保护范围内)。
53.在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参照图1,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包括:
54.步骤s10,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其中,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基于当前阈值判断得到,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
55.步骤s20,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
56.步骤s30,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
57.基于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具体步骤如下:
58.步骤s10,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其中,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基于当前阈值判断得到,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
59.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智能穿戴设备是指具有蓝牙传送功能、可以接入互联网或个人局域网的设备,如智能耳机、手表、手环、手链等,以下以无线耳机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其他智能穿戴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0.为了检测耳机佩戴行为或状态,通过在无线耳机中安装红外接近传感器(或光电二极管)和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光脉冲,在碰到范围内的目标时会反射红外光脉冲,通过红外接近传感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脉冲,将红外能量转换为数字值,该数字值会随着目标的靠近而成比例增加,也即,通过该数字值判断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佩戴状态或摘下状态)。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会导致ir(infrared radiation,红外线)传感器的lens(镜片)磨损、划伤、涂上油污等,导致ir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不在标准曲线内,同时,使用者佩戴习惯方式、肤色深浅等问题同样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在标准曲线内,这就会导致耳机无法正常检测用户佩戴与摘下的动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基于耳机使用过程中,采集用户有效使用的原始数据,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自主学习算法,得到新的校准值(也即判断耳机佩戴状态的阈值),如此实现了在线校准,提高了耳机佩戴检测的准确性。
61.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无线耳机中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在线校准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读取寄存器内的数据,寄寄存器内的数据来自ir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保存下来由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在线校准模块校准,更新得到新的校准值/校准数据。
62.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阈值是指判断耳机佩戴行为和摘下动作的阈值,因此,当前阈值包括佩戴阈值和摘下阈值,在耳机佩戴检测时,通过ir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达到佩戴阈值时,确定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可以理解,ir传感器采集的红外能量转换为数字值,数字值会随着目标的靠近而成比例增加,因此,佩戴阈值大于摘下阈值,当采集到的数据大于佩戴阈值时,即表示无线耳机为佩戴状态(无线耳机发生佩戴动作),当采集到的数据小于摘下阈值时,即表示无线耳机为摘下状态(无线耳机发生摘下动作)。
63.具体地,在线校准模块获取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检测数值集合,需要说明的是,检测数值集合中的数据是发生耳机佩戴行为时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该数据为用户使用过程中采集的实时数据,用于后续对当前阈值进行在线校准。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其中,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的判断是基于当前阈值确定,当前阈值是指tws当
前用于判断耳机佩戴状态或动作的阈值,初始的当前阈值由开发者设定,在无线耳机产线出货前已确定。
6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在使用无线耳机的过程中,使用者的佩戴方式、皮肤颜色等,导致实际的当前阈值不准,进而基于当前阈值确定的佩戴动作或摘下动作,可能存在误差或错误,因此,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无需根据当前阈值区分当前动作为佩戴动作或摘下动作,而是,在检测到耳机佩戴状态发生变化即可采集数据,整合为检测数值集合,在线校准模块接收到检测数值集合后,通过第一规则再对检测数值集合中的数据进行划分,以提高校准时所需数据的准确性。
65.进一步地,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包括以下步骤s11-s12:
66.步骤s11,当满足一定预设条件时,接收获取数据的第一指令;
67.步骤s12,响应所述第一指令,获取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所述检测数值集合。
68.在本实施例中,当满足在线校准的一定预设条件时,在线校准模块发送获取数据的第一指令,准备开始在线校准当前阈值,其中,一定预设条件可以根据校准的需求进行设定,校准需求可以是校准的时间、精准度、数据量等,设定的对象可以是用户或开发者,用户或者开发者在与无线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或控制程序中设定相应的预设条件,如一定预设条件为数据量,也即检测数值集合中的数据量达到1000为预设条件。则当检测数值集合中的数据量达到1000时,在线校准模块发送第一指令,响应第一指令,获取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检测数值集合。
69.步骤s20,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
70.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第一规则是指对检测数值集合中数据进行划分处理的规则,将检测数值集合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划分,划分为佩戴动作对应的数据或摘下动作对应的数据,将所有佩戴动作对应的数据整合,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将所有摘下动作对应的数据整合,得到摘下数据子集。
71.进一步地,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包括以下步骤s21-s23:
72.步骤s21,获取所述检测数值集合中的原始数据,分别计算所述原始数据与所述佩戴阈值和所述摘下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
73.步骤s22,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差值时,则所述原始数据为佩戴数据,划分至所述佩戴数据子集;
74.步骤s23,否则,所述原始数据为摘下数据,划分至所述摘下数据子集。
75.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检测数值集合中的原始数据,计算原始数据与当前阈值的差值,由于当前阈值包括佩戴阈值和摘下阈值,因此,原始数据与佩戴阈值之间的差值,取绝对值,得到第一差值,原始数据与摘下数据之间的差值,取绝对值,得到第二差值。当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时,该原始数据为佩戴数据,否则,该原始数据为摘下数据,也即,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差值时,该原始数据为摘下数据。检测数值集合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在进行计算划分之后,将所有的佩戴数据集合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将所有的摘下数据集合得到摘下数据子集。
76.步骤s30,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
77.在本实施例中,目标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第一阈值是佩戴动作对应的阈值,可以理解,当采集的数据达到第一阈值时,则通过此数据确定当前的无线耳机发生佩戴动作;第二阈值是摘下动作对应的阈值,可以理解,当采集的数据达到第二阈值时,则通过此数据确定当前的无线耳机发生摘下动作。通过第二规则,对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或校准,以得到目标阈值,也即得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因此,该目标阈值是基于无线耳机当前的使用状况得到的实时数据,对当前阈值校准后而确定的,其数值准确性大于当前阈值,由此,通过目标阈值判断的无线耳机的佩戴动作更为准确。将得到的目标阈值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以使数据采集模块基于校准后的目标阈值判断耳机佩戴行为,基于判断的佩戴动作以使耳机进行一系列的控制操作,如检测到耳机发生佩戴动作时,若无线耳机没有连接收集,则进行回连,没有播放音乐时,佩戴实现音乐自动播放;又如,检测到无线耳机发生摘下动作时,若音乐正在播放,则暂停音乐能播放;再如通话过程中,无线耳机佩戴或摘下动作发生时进行主副mic(传声器)切换等。
78.进一步地,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以下步骤s31-s33:
79.步骤s31,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一阈值;
80.步骤s32,对所述摘下数据子集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二阈值;
81.步骤s33,基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的耳机佩戴行为。
82.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第二规则是基于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中的数据,对当前阈值进行校准的规则,第二规则包括均值计算,可以理解,通过对佩戴数据子集中的数据进行均值计算,也即计算佩戴数据子集中所有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即为校准后的佩戴阈值,用于判断耳机佩戴状态;通过对摘下数据子集中的数据进行均值计算,也即计算摘下数据子集中所有数据的均值,得到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即为校准后的摘下阈值。将得到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以使数据采集模块基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判断耳机佩戴行为,可以理解,当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则该数据表示无线耳机发生佩戴动作;当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该数据表示无线耳机发生摘下动作。
83.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二规则还包括方差计算,通过对佩戴数据子集中的所有数据计算方差,得到第一方差,当第一方差满足有效数据对应的条件时,通过佩戴数据子集计算得到第一阈值有效,若此时有效数据对应的条件为达到第一方差阈值。可以理解,当第一方差大于或等于第一方差阈值时,则第一阈值为有效数据,可用于更新佩戴阈值,作为新的判断耳机佩戴行为的数值;否则,第一阈值为无效数据,重新获取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检测数值集合,该检测数值集合是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新数据。通过对摘下数据子集中的所有数据计算方差,得到第二方差,当第二方差满足有效数据对应的条件时,通过摘下数据子集计算得到第二阈值有效,若此时有效数据对应的条件为达到第二方差阈值。可以理解,当
第二方差大于或等于第二方差阈值时,则第二阈值为有效数据,可用于更新摘下阈值,作为新的判断耳机佩戴行为的数值;否则,第二阈值为无效数据,重新获取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检测数值集合,该检测数值集合是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新数据。
84.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其中,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基于当前阈值判断得到,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通过上述方式,对基于当前阈值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该数据是用户在使用无线耳机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通过实际数据对当前阈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阈值,通过该目标阈值在判断耳机佩戴行为时,具有高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耳机佩戴检测的准确性。
85.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还包括:
86.步骤s40,获取所述无线耳机数据采集对应的采集参数;
87.步骤s50,基于预设第三规则和所述目标阈值,对所述采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修正参数,基于所述修正参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准。
8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无线耳机中安装不同型号的ir传感器,其ir传感器的工作功率也不同,因而,在采集无线耳机的数据时也会存在差异,其读取的数据值存在误差,ir传感器发生损坏等也会导致数值读取误差。因此,需要基于用户使用过程中实时获取的数据,对ir传感器进行补偿,提高其数值读取的准确性。具体地,获取预设地第三规则,第三规则为下述计算公式:
89.c
ir
'=round[c
ir-(o
1-f1)/(o
1-f1)]/0.05
[0090]
其中,c
ir
'为修正参数,c
ir
为数据采集模块当前的采集参数,o1为第一阈值,f1为第二阈值。通过上述公式,对采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修正参数,在线校准模块发送修正参数至数据采集模块,以使数据采集模块基于修正参数对每次采集的数据进行修正,以读取较为准确的数据,以此提高对耳机佩戴行为的判断。
[009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校准得到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修正参数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后,数据采集模块基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修正参数更新佩戴阈值、摘下阈值和采集参数,以新的佩戴阈值、摘下阈值判断耳机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耳机佩戴行为,以新的采集参数校准采集到的数据。
[0092]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获取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所述检测数值集合的步骤,包括:
[0093]
步骤s121,获取所述当前阈值,计算所述佩戴阈值和所述摘下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校准差值;
[0094]
在本实施例中,以数据采集模块为执行主体,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当前阈值,当前阈值是指当前用于判断耳机佩戴行为的数值,当前阈值包括佩戴阈值和摘下阈值,当ir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达到佩戴阈值时,表示无线耳机发生佩戴动作,当ir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达到摘下阈值时,表示无线耳机发生摘下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出厂后,初次使用无线耳机时,
当前阈值是耳机出厂时已设定的。计算佩戴阈值与摘下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校准差值,校准差值用于确定耳机佩戴行为。
[0095]
步骤s122,获取当前检测值,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周期采集模式,周期性的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
[0096]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分为两种模式进行数据采集,通常情况下,ir传感器能产生佩戴或摘下的终端,此时,在中断产生时采集数据。当采集的数据达到佩戴阈值或摘下阈值时,该数据即作为当前检测值被记录,在预设条件下,数据采集模块启动周期采集模式,该周期采集模式采集到的数据为实时检测值,也即用户使用无线耳机过程中,基于用户佩戴习惯、ir传感器的镜片磨损情况、清晰度情况以及肤色深浅情况得到的实际数据,该实时检测值用于后续对当前阈值的校准,以获得准确性较高且符合使用者自身与无线耳机本体的目标阈值,从而提高耳机佩戴检测的准确性。
[0097]
进一步地,获取当前检测值,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周期采集模式,周期性的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包括以下步骤a-c:
[0098]
步骤a,获取所述无线耳机的所述当前检测值;
[0099]
步骤b,当所述实时检测值达到所述当前阈值时,启动所述周期采集模式;
[0100]
步骤c,基于预设时间周期,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
[0101]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耳机的当前检测值,在当前检测值达到当前阈值时,则为中断产生时,此时,启动周期采集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阈值包括佩戴阈值和摘下阈值,无论当前检测值达到的是佩戴阈值或是摘下阈值,均记录当前检测值,并启动周期采集模式。其中,周期采集模式可以是时间周期为对象采集一定量数据的模式,可以理解,基于获取当前检测值的时间为基础,以一定的时间周期开始间歇性的采集无线耳机的数据,以获得实时检测值,当数据量达到预设的一定量时,即为一个组数据。
[0102]
进一步地,一定的时间周期可以是20ms,也即,每隔20ms获取一次实时检测值,并记录下获取到的实时检测值,需要说明的是,一定的时间周期可以由用户或开发者根据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0103]
进一步地,若由于ir传感器严重的磨损、位置偏移等原因导致红外传感器不能产生中断时,如:耳机开盒连接收集后,若2min内没有检测到佩戴动作,则认为红外传感器没有产生中断,则数据采集模块在开盒2min后自动开启周期采集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2min是用于举例而设定,不对启动周期采集模式做限定,且用户可自行设定其他时间,基于其他时间,自动启动周期采集模式。
[0104]
步骤s123,当所述实时检测值与所述当前检测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校准差值时,记录所述实时检测值;
[0105]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周期性采集的数据中存在无效数据,无效数据是指耳机佩戴行为没有发生变化时采集的数据,该数据对当前阈值的校准没有需求,因此,数据采集模块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将无效的数据剔除,只记录和保存有效数据。具体地,启动周期采集模式,每隔20ms获取一次实时检测值,当实时检测值与当前检测值的差值大于校准差值时,该实时检测值为有效数据,否则,该实时检测值为无效数据,无需记录。可以理解,记录下当前检测值为第一数据,下一个时间周期获取的实时检测值为第二数据,计算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若该绝对值大于校准差值,则认为此时无线耳机
的佩戴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第二数据对应的实时检测值为有效数据被记录。
[0106]
进一步地,当所述实时检测值与所述当前检测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校准差值时,记录所述实时检测值之前,包括以下步骤d-e:
[0107]
步骤d,接收优化采集数据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
[0108]
步骤e,响应所述第二指令,连续获取至少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周期的所述实时检测值。
[0109]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读数误差,数据采集模块需要对采集数据的操作进行优化,则数据采集模块在接收到第二指令后,响应第二指令,则数据采集模块继续读取两个周期的实时检测值,即为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若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与第一数据的差值均大于校准差值时,则认为此时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第四数据对应的实时检测值为有效数据被记录。
[0110]
步骤s124,基于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实时检测值进行计算,整合计算结果,得到所述检测数值集合。
[011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阈值校准的准确性,可以增大数据的采集,基于周期采集模式,周期性的采集实时检测值,数据采集模块可以设定一定量的有效的实时检测值为一组数据,将该组数据发送至预处理模块进一步处理,其中,一定量由用户或开发者设定,如设定20个实时检测值为一组数据。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该组数据发送至预处理模块,以使预处理模块对该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具体计算过程为,预处理模块对该组数据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计算该组数据中余下数据的均值,得到计算结果,该结算结果被发送至在线校准模块对当前阈值进行校准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校准当前阈值时,需要大量的数据以增加其适用性与准确性,因此,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采集多组数据,多组数据经过预处理后的计算结果,组合为检测数值结合。可以理解,若设定检测数值集合中需包含1000组数据,则数据采集模块采集1000组数据发送至预处理模块被计算处理后,得到1000个计算结果,因此,当计算结果的数量达到1000时,触发在线校准模块进行获取检测数值集合的操作,以使在线校准模块基于检测数值集合中的该1000个计算结果校准当前阈值。
[0112]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无线耳机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通过预处理模块处理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并在计算结果达到一定数量时,将至少一个计算结果发送至在线校准模块,以使在线校准模块通过数据计算后得到的目标阈值,目标阈值被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生效。
[011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无线耳机使用过程中的实时检测值,该实时检测值贴合用户的佩戴习惯、使用者的肤色、该耳机的性能配置等获得,通过对实时检测值处理后将其发送值在线校准模块,对当前阈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阈值,由此,目标阈值是针对使用者和耳机本体而言,更新得到的判断耳机佩戴行为的阈值,其准确性高。
[0114]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装置,参照图3,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装置包括:
[0115]
第一获取模块10,获取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检测数值集合,其中,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基于当前阈值判断得到,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包括佩戴动作和摘下动作;
[0116]
划分模块20,根据预设第一规则,对所述检测数值集合进行划分,得到佩戴数据子集和摘下数据子集;
[0117]
第一校准模块30,基于预设第二规则,分别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和所述摘下数据子集中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阈值,基于所述目标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对应的耳机佩戴行为。
[0118]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0包括:
[0119]
第一发送子模块,当满足一定预设条件时,接收获取数据的第一指令;
[0120]
响应子模块,响应所述第一指令,获取所述耳机佩戴行为对应的所述检测数值集合。
[0121]
可选地,所述响应子模块包括:
[0122]
计算子单元,获取所述当前阈值,计算所述佩戴阈值和所述摘下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校准差值;
[0123]
获取子单元,获取当前检测值,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周期采集模式,周期性的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
[0124]
记录子单元,当所述实时检测值与所述当前检测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校准差值时,记录所述实时检测值;
[0125]
数据处理子单元,基于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实时检测值进行计算,整合计算结果,得到所述检测数值集合。
[0126]
可选地,所述获取子单元包括:
[0127]
获取子子单元,获取所述无线耳机的所述当前检测值;
[0128]
启动子子单元,当所述实时检测值达到所述当前阈值时,启动所述周期采集模式;
[0129]
采集子子单元,基于预设时间周期,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实时检测值。
[0130]
可选地,所述响应子模块还包括:
[0131]
接收子单元,接收优化采集数据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
[0132]
响应子单元,响应所述第二指令,连续获取至少一个所述预设时间周期的所述实时检测值。
[0133]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20包括:
[0134]
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检测数值集合中的原始数据,分别计算所述原始数据与所述佩戴阈值和所述摘下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
[0135]
第一划分子模块,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差值时,则所述原始数据为佩戴数据,划分至所述佩戴数据子集;
[0136]
第二划分子模块,否则,所述原始数据为摘下数据,划分至所述摘下数据子集。
[0137]
可选地,所述校准模块30包括:
[0138]
第一计算子模块,对所述佩戴数据子集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一阈值;
[0139]
第二计算子模块,对所述摘下数据子集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二阈值;
[0140]
第二发送子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发生状态变化时的耳机佩戴行为。
[0141]
可选地,所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装置还包括:
[0142]
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所述无线耳机数据采集对应的采集参数;
[0143]
第二校准模块,基于预设第三规则和所述目标阈值,对所述采集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修正参数,基于所述修正参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准。
[0144]
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45]
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佩戴检测。参照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0146]
参照图4,该无线耳机佩戴检测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5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设备。
[0147]
可选地,该无线耳机佩戴检测还可以包括矩形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矩形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子模块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矩形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0148]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切换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0149]
参照图4,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以及无线耳机佩戴检测程序。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无线耳机佩戴检测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无线耳机佩戴检测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器1005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无线耳机佩戴检测系统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0150]
在图4中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中,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程序,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步骤。
[0151]
本技术无线耳机佩戴检测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52]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且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步骤。
[0153]
本技术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54]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的步骤。
[0155]
本技术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无线耳机佩戴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5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57]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158]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15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