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盘体支撑堆叠的支撑腿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9:49: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支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盘体支撑堆叠的支撑腿。


背景技术:

2.目前有很多用于盛装物品或者是用于养殖的盘体,通常都设置有支撑腿,将盘体支撑起,使盘体脱离地面,从而达到节省占地面积的效果。
3.但是,使用更多的支撑腿仅仅是起到支撑作用,功能单一,但是当面对多个盘体时,将其全部通过支撑腿支撑放置也会占用太多空间;针对这种问题,现有技术中常常将多个带有支撑腿的盘体堆叠在一起,从而将多个盘体堆叠起来;但是目前的堆叠方式通常是直接将盘体放在另一盘体上,经常出现轻轻一碰就歪斜甚至掉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盘体支撑堆叠的支撑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腿堆叠不稳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盘体支撑堆叠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支撑腿具有朝上布置的上对接面,所述上对接面与所述连接头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布置的连接孔,所述支撑腿具有朝下布置的下对接面,所述下对接面与所述连接孔的开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堆叠布置的两个所述支撑腿,位于上一层的所述支撑腿的连接孔套设位于下一层的所述支撑腿的连接头,所述上对接面与所述下对接面相抵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上对接面环绕所述连接头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下对接面环绕所述连接孔的开口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上部形成所述上对接面,所述连接段的下部连接所述支撑段的上部,所述支撑段的下部形成所述下对接面。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开口,所述凹槽的开口形成在所述连接段的一侧。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上设有第一孔体,所述第一孔体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孔体的开口形成在所述连接段的另一侧。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体设于所述凹槽的下方。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段的上部设有凸台平面,所述凸台平面朝上布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平面呈水平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段上设有第二孔体;所述连接孔上设有开口,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孔体相连通;当两个所述支撑脚堆叠布置时,所述连接头的顶部嵌入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侧壁抵压所述连接头的顶部周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盘体支撑堆叠的支撑腿,支撑腿利用连
接头与连接孔的配合实现多个支撑腿之间的堆叠布置;具体地,当多个支撑腿堆叠布置时,相邻两个支撑腿之间,位于上一层的支撑腿的连接孔套设位于下一层的支撑腿的连接头,同时上对接面抵接下对接面,从而实现相邻两个支撑腿的堆叠布置,结构简单,堆叠稳固,通过连接头与连接孔之间的配合,使两个堆叠布置的支撑腿之间相互定位,上对接面与下对接面之间的对接,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实现稳定支撑堆叠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腿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腿的立体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腿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3.用于盘体支撑堆叠的支撑腿100,支撑腿100的上端设有连接头111,支撑腿100具有朝上布置的上对接面112,上对接面112与连接头111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支撑腿100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布置的连接孔124,支撑腿100具有朝下布置的下对接面125,下对接面125与连接孔124的开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堆叠时,将堆叠布置的两个支撑腿100呈一上一下布置,位于上一层的支撑腿100的连接孔124套设位于下一层的支撑腿100的连接头111,使两个支撑腿100定位,上对接面112与下对接面125相抵接,使两个支撑腿100之间相互支撑,堆叠更稳。
24.上述提供的用于盘体支撑堆叠的支撑腿100,支撑腿100利用连接头111与连接孔124的配合实现多个支撑腿100之间的堆叠布置;具体地,当多个支撑腿100堆叠布置时,相邻两个支撑腿100之间,位于上一层的支撑腿100的连接孔124套设位于下一层的支撑腿100的连接头111,同时上对接面112抵接下对接面125,从而实现相邻两个支撑腿100的堆叠布置,结构简单,堆叠稳固,通过连接头111与连接孔124之间的配合,使两个堆叠布置的支撑腿100之间相互定位,上对接面112与下对接面125之间的对接,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实现稳定支撑堆叠的效果。
25.进一步的,上对接面112环绕连接头111布置;下对接面125环绕连接孔124的开口布置。
26.支撑脚包括支撑段120和连接段110,连接段110的上部形成上对接面112,连接段110的下部连接支撑段120的上部,支撑段120的下部形成下对接面125,位于最下方的支撑腿100的下对接面125抵接,通过地面支撑。
27.连接段110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凹槽114,凹槽114具有开口,凹槽114的开口形成在连接段110的一侧,通过凹槽114连接待支撑的物体,比如托盘,将托盘的翻边嵌入在凹槽114内,使托盘与支撑腿100连接。
28.进一步的,凹槽114的下方设有一连接面116,当待支撑的物体嵌入凹槽114内时,连接面116与待支撑的物体贴合,使二者连接更紧密。
29.凹槽114的下槽面上设有卡槽115,用于与待支撑的物体卡合定位。
30.连接段110上设有第一孔体113,第一孔体113具有开口,第一孔体113的开口形成在连接段110的另一侧。
31.第一孔体113设于凹槽114的下方,第一孔体11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重并且保持壁厚均匀,并且其布置是为了确保支撑脚在减重与保持壁厚均匀的前提下,使支撑脚整体具有足够的强度。
32.进一步的,支撑段120的上部设有凸台平面121,凸台平面121朝上布置,将支撑脚与待支撑的物体连接时,通过凸台平面121支撑待支撑的物体的底部,从而支撑待支撑的物体。
33.进一步的,凸台平面121呈水平布置。
34.凸台平面121的下方设有第三孔体122。
35.在支撑段120上设有第二孔体123,第二孔体123与第三孔体122分别设于支撑段120的两侧,第二孔体123、第三孔体122的设置与第一孔体113的设置动机一致,均是为了减重和保持壁厚均匀。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