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口腔科用可防脱落的张口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8:58: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张口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口腔科用可防脱落的张口器。


背景技术:

2.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通过技术,许多牙周病完全可以治愈,组织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如: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基因技术、种植义齿等更是为病变牙齿的再生带来令人振奋的希望,但牙周病的治疗必须是一个序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制定一个详细、有效的治疗计划、医生细致精湛的治疗和病人的积极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开口器,又称张口器,是用于呼吸困难或者神志不清需洗胃等时用的撑开口腔的器械,开口器本体呈“u”形,开口器本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接有一个手柄,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为了防止医生在把持手柄时手部打滑,手柄的外侧面上设有麻纹,采用这种结构的一次性口腔开口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口腔医疗院所使用,特别适合在口腔医疗手术中使用,用于昏迷,须张口的特殊检查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在紧急急救时打开患者牙关紧闭的上下颚。
3.然而现有的口腔科用的张口器扩口大小是固定的,缺少调节的功能,缩小了张口器的适用范围,降低了张口器的功能性,降低了张口器的利用率;现有的张口器在使用时易出现脱落的情况,脱落的张口器医生的看诊造成阻碍需要再次安装张口器,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的同时还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还增加了其他患者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口腔科用可防脱落的张口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口腔科用可防脱落的张口器,包括张口器底板,所述张口器底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张口器底板上方的下张口装置,所述l形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活动块,所述一号活动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下张口装置上方的上张口装置,所述上张口装置背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活动块,所述二号活动块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l形杆左侧的二号固定块。
6.可选的,所述张口器底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下颚垫块,所述下颚垫块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部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t形杆,且t形杆的外壁与限位环上下两侧的内壁固定套接。
7.可选的,所述下张口装置包括与l形杆正面固定连接的下张口板,所述下张口板的下底面固定安装有一号下夹板,所述下张口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远离下张口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杆,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一号
下夹板前方的二号下夹板。
8.可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升降杆的外壁与一号固定块的内壁螺纹套接,且一号固定块的内壁设置有与升降杆外壁相对应的螺纹。
9.可选的,所述上张口装置包括与一号活动块正面固定连接的上张口板,所述上张口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号上夹板,所述上张口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远离上张口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所述二号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上夹板。
10.可选的,所述下颚垫块设置为半弧面,所述下颚垫块的半弧面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科用可防脱落的张口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张口器底板、下张口装置、上张口装置和升降杆之间的配合,利用升降杆的圆周转动,实现了上张口装置的升降作用,达到了对患者张口大小的调节,有效地解决了口腔科张口器功能单一的问题,对下装口装置与上张口装置之间间距的调节,扩大了张口器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张口器的功能性,提高了张口器的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患病处治疗的效果。
13.2、本技术通过张口器底板、下颚垫块、t形杆和弹力带之间的配合,利用下颚垫块对患者下颚的固定,同时结合弹力带与患者耳朵的连接,实现了张口器使用的加固作用,达到了张口器防脱落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张口器使用时脱落的问题,节省了张口器脱落后再次安装的步骤,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同时还减少了患者佩戴张口器的不适感,缩短了患者就医的时间,调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示出了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16.图2示出了本技术张口器底板的后视图;
17.图3示出了本技术升降杆的侧视意图;
18.图4示出了本技术上张口装置的俯视图;
19.图5示出了本技术下张口装置的仰视图。
20.图中:1、张口器底板;2、l形杆;3、下张口装置;31、下张口板;32、一号下夹板;33、一号弹簧;34、一号连接杆;35、二号下夹板;4、一号固定块;5、升降杆;6、一号活动块;7、上张口装置;71、上张口板;72、一号上夹板;73、二号弹簧;74、二号连接杆;75、二号上夹板;8、二号活动块;9、圆杆;10、二号固定块;11、下颚垫块;12、限位环;13、弹力带;14、t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用可防脱落的张口器,包括张口器底板1,张口器底板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下颚垫块11,下颚垫块11设置为半弧面,半弧面的设置增加了下颚垫块11与患者下颚的接触面积,下颚垫块11的半弧面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设置增加了下颚垫块11与患者下颚接触的摩擦力,下颚垫块1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2,限位环12的外部设置有弹力带13,弹力带13的安装便于张口器底板1与患者脸部的固定,加固了张口器使用的稳定性,起到了张口器防脱落的效果,节省了医护人员再次为患者安装脱落的张口器,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延长了患者就诊的时间,造成其他患者等待的时间,同时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反复多次的佩戴张口器,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弹力带13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t形杆14,t形杆14的安装避免弹力带13从限位环12处的脱落,且t形杆14的外壁与限位环12上下两侧的内壁固定套接,张口器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l形杆2,l形杆2的安装为下张口装置3的安装提供支撑和平台,l形杆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张口器底板1上方的下张口装置3,下张口装置3包括与l形杆2正面固定连接的下张口板31,下张口板31的下底面固定安装有一号下夹板32,下张口板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33,利用一号弹簧33的弹性带动二号下夹板35的运动,起到对患者下唇的夹持作用,便于医生对患者患病处的观察和治疗,一号弹簧33远离下张口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杆34,一号连接杆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一号下夹板32前方的二号下夹板35,一号下夹板32和二号下夹板35的安装起到对患者下唇的夹持作用,l形杆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块4,一号固定块4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升降杆5,升降杆5的升降起到控制上张口装置7的升降高度的作用,升降杆5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升降杆5的外壁与一号固定块4的内壁螺纹套接,且一号固定块4的内壁设置有与升降杆5外壁相对应的螺纹,螺纹套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升降杆5转动的同时发生位移,同时也起到对升降杆5升降的加固作用,升降杆5的位移带动上张口装置7的升降,达到了对下张口装置3和上张口装置7的间距的调节,增加了张口器的功能性,提高了张口器的利用率,升降杆5上端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活动块6,一号活动块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下张口装置3上方的上张口装置7,上张口装置7起到对患者上唇的扩口的作用,上张口装置7包括与一号活动块6正面固定连接的上张口板71,上张口板71起到对患者上唇的支撑,上张口板7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号上夹板72,上张口板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73,利用二号弹簧73的弹性实现了一号上夹板72和二号上夹板75对患者上唇的夹持作用,二号弹簧73远离上张口板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74,二号连接杆7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上夹板75,上张口装置7背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活动块8,二号活动块8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圆杆9,圆杆9的安装为二号活动块8的运动提供平台,圆杆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l形杆2左侧的二号固定块10,二号固定块10的安装为圆杆9的安装提供平台。
23.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科用可防脱落的张口器,在使用时,首先将下颚垫块11抵在患者的下颚处,再将弹力带13套在患者的耳朵处,此时张口器底板1位置固定,然后将下张口装置3放入患者的口中,拉动二号下夹板35,二号下夹板35拉动的同时带动一号连接杆34的同方向的运动,一号连接杆34运动的同时拉伸一号弹簧33,此时对患者下唇的夹持,利用一号弹簧33的回弹带动二号下夹板35的复位,此时二号下夹板35和一号下夹板32对患者下唇的夹持,随后,将二号上夹板75和一号上夹板72对患者上唇的夹持,最后,转动
升降杆5,升降杆5的转动带动一号活动块6的向上运动,根据医生治疗的实际情况,调节患者的张口大小即可。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