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8:40: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


背景技术:

2.led灯具因其节能、低碳、长寿、显色性好、光效高、发光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led灯灯光的颜色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节,且led灯不易安装及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led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具备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灯光的颜色,便于安装及更换等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包括主板、灯盖、支杆和固定板,所述主板的中部设有透光槽,透光槽的内腔内卡接有灯罩,所述主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侧的底端设有开槽,两个所述动力箱内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末端与转动杆一端的中部相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箱内腔的另一侧相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圈与彩纸的一端相固定连接,且所述彩纸缠绕在转动杆上,所述彩纸的另一端通过开槽延伸至另一动力箱的内腔内,且所述彩纸的另一端与另一转动杆的一侧相固定连接,所述彩纸与开槽的内腔相活动连接,所述主板顶部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主板顶部中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和固定块内侧的中部均设有固定孔,且所述活动块上固定孔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孔的内腔相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固定孔与灯棒的一端相适配,所述灯棒位于彩纸的上方,所述动力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顶端的中部设有固定槽,所述灯盖两侧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槽,所述凸块与活动槽的内腔相活动连接,且固定槽位于灯盖的上方,所述支杆依次贯穿两个固定槽,所述灯盖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管的内腔相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两侧的两端均设有螺栓孔。
5.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底部的两侧设有弹簧槽,弹簧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主板顶部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另一弹簧槽,所述弹簧二的底部与另一弹簧槽内腔的底部相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杆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
7.优选的,两个所述动力箱内腔顶端的中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彩纸的底部与活动杆的顶部相接触,两个所述动力箱内腔底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压轮,所述压轮与彩纸的顶部相接触,且所述彩纸与主板的顶部相接触。
8.优选的,所述灯盖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贴。
9.与现有led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通过两个动力箱内各结构的设置,启动马达,马达的转动可以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杆转动,一个转动杆的转动使彩纸与转动杆分离,另一转动杆的转动使彩纸缠绕在转动杆上,两个转动杆的配合使用,使位于透光槽内侧的彩纸的颜色发生改变,该灯的颜色发生改变,提高了该灯的实用性。
11.2、该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通过固定板、灯盖和主板的设置,固定板、灯盖和主板可以快速的拆装,便于该灯的固定,通过弹簧一与连接块的设置,灯棒可以快速的拆装,便于灯棒的更换,使用者需要拆装灯棒时,使用者向内挤压连接块,灯棒与连接块相接触的一端移动至固定孔的内腔内,灯棒的另一端移动至固定孔的外侧,使用者向上拉动把手,把手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活动块向上移动,活动块带动灯棒移动至固定块的上方,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取下灯棒,同理使用者可以快速的把灯棒固定在固定孔内,提高工作人员拆装灯棒的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爆炸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体爆炸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体底部示意图。
16.图中:1、主板;2、动力箱;3、灯罩;4、凸块;5、灯盖;6、螺纹管;7、固定板;8、支杆;9、彩纸;10、螺杆;11、活动块;12、固定块;13、灯棒;14、固定孔;15、弹簧一;16、连接块;17、弹簧二;18、活动杆;19、马达;20、转动杆;21、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4,一种便于变换颜色的led灯,包括主板1、灯盖5、支杆8和固定板7,主板1的中部设有透光槽,透光槽的内腔内卡接有灯罩3,主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力箱2,动力箱2内侧的底端设有开槽,两个动力箱2内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马达19,马达19的输出轴末端与转动杆20一端的中部相固定连接,一个转动杆20的另一端与动力箱2内腔的另一侧相活动连接,转动杆20的外圈与彩纸9的一端相固定连接,且彩纸9缠绕在转动杆20上,彩纸9的另一端通过开槽延伸至另一动力箱2的内腔内,且彩纸9的另一端与另一转动杆20的一侧相固定连接,彩纸9与开槽的内腔相活动连接,通过两个动力箱2内各结构的设置,启动马达19,马达19的转动可以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杆20转动,一个转动杆20的转动使彩纸9与转动杆20分离,另一转动杆20的转动使彩纸9缠绕在转动杆20上,两个转动杆20的配合使用,使位于透光槽内侧的彩纸9的颜色发生改变,该灯的颜色发生改变,提高了该灯的实用性,主板1顶部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主板1顶部中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1,活动块11和固定块12内侧的中部均设有固定孔14,且活动块11上固定孔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5,弹簧一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与固
定孔14的内腔相活动连接,通过弹簧一15与连接块16的设置,灯棒13可以快速的拆装,便于灯棒13的更换,使用者需要拆装灯棒13时,使用者向内挤压连接块16,灯棒13与连接块16相接触的一端移动至固定孔14的内腔内,灯棒13的另一端移动至固定孔14的外侧,使用者向上拉动把手,把手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活动块11向上移动,活动块11带动灯棒13移动至固定块12的上方,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取下灯棒13,同理使用者可以快速的把灯棒13固定在固定孔14内,提高工作人员拆装灯棒的效率,活动块11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固定孔14与灯棒13的一端相适配,灯棒13位于彩纸9的上方,动力箱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4,凸块4顶端的中部设有固定槽,灯盖5两侧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槽,凸块4与活动槽的内腔相活动连接,且固定槽位于灯盖5的上方,支杆8依次贯穿两个固定槽,通过支杆8的设置,支杆8可以把灯盖5与主板1固定在一起,灯盖5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6,固定板7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10,螺杆10与螺纹管6的内腔相螺纹连接,固定板7两侧的两端均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杆10与螺纹管6的设置,灯盖5与固定板7可以固定在一起,便于该灯的拆装。
19.其中,活动块11底部的两侧设有弹簧槽,弹簧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7,主板1顶部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另一弹簧槽,弹簧二17的底部与另一弹簧槽内腔的底部相固定连接,通过弹簧二17的设置,活动块11的高度可以发生改变,便于灯棒13的拆装。
20.其中,支杆8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支杆8。
21.其中,两个动力箱2内腔顶端的中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8,彩纸9的底部与活动杆18的顶部相接触,两个动力箱2内腔底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压轮21,压轮21与彩纸9的顶部相接触,且彩纸9与主板1的顶部相接触,通过活动杆18与压轮21的配合使用,彩纸9位于透光槽的部分可以保持绷直的状态,便于该灯的使用。
22.其中,灯盖5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贴,通过散热贴的设置,提高了灯盖5的散热效果,便于该灯的散热。
23.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把该灯固定时,使用者首先用螺钉把固定板7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处,使用者把灯盖5放在主板1的顶部,凸块4的顶端位于灯盖5的上方,使用者用支杆8穿过两个凸块4上的固定槽,灯盖5与主板1固定在一起,使用者把螺杆10与螺纹管6相螺纹连接,主板1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处,便于该灯的使用,该灯在使用过程中,灯盖5上粘附的散热贴提高了灯盖5的散热效果,便于该灯的散热,需要改变该灯的颜色时,该灯内的控制系统会控制两个马达19转动,马达19的转动可以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杆20转动,一个转动杆20的转动使彩纸9与转动杆20分离,另一转动杆20的转动使彩纸9缠绕在转动杆20上,两个转动杆20的配合使用,使位于透光槽内侧的彩纸9的颜色发生改变,该灯的颜色发生改变,提高了该灯的实用性,需要更换灯棒13时,使用者取下灯盖5,使用者向内挤压连接块16,灯棒13与连接块16相接触的一端移动至固定孔14的内腔内,灯棒13的另一端移动至固定孔14的外侧,使用者向上拉动把手,把手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活动块11向上移动,活动块11带动灯棒13移动至固定块12的上方,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取下灯棒13,同理使用者可以快速的把灯棒13固定在固定孔14内,提高工作人员拆装灯棒的效率。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