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香菇出菇筐、出菇单元及出菇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7:2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香菇出菇筐、出菇单元及出菇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食用菌产品逐渐成为当前安全食品的消费主流,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需求日益迫切,食用菌的生产栽培在各地区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香菇作为食用菌的一种,也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香菇的生产栽培大多采用的是香菇定向出菇架进行种植。如中国专利cn207911583u公开了一种新型简易可移动式香菇定向出菇架,定向出菇架可分4—5层,并且定向出菇架底部装有滚轮,方便整体移动。但是这类的定向出菇架都是整体结构,并且尺寸较大,占用空间较大,所以对使用场所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在香菇培养出菇过程中,有些操作不够灵活,且只能进行不定向出菇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的香菇定向出菇架占用空间较大,场地适应性差、出菇过程中有些操作不够灵活,且只能进行不定向出菇种植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菇出菇筐、出菇单元及出菇系统。本发明的出菇系统可以实现出菇筐和出菇单元的灵活组装,场地适应性强,培养过程操作灵活,便于机械化操作,易于补水,并且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定向出菇和定向出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香菇出菇筐,其中,包括设有若干并列排布且用于放置香菇菌棒的置棒槽的筐底和围设于所述筐底四周的筐侧壁,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置棒槽槽口边缘或者用于连接置棒槽槽口边缘与筐侧壁的连接板,所述筐侧壁的四角均设有筐立柱,所述筐立柱底端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限位凹槽,所述筐立柱顶端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限位凸台。这样,香菇种植时,直接将香菇菌棒装入置棒槽中,给予适当的水分、温度和光照就可以进行香菇的不定向出菇培养种植。另外,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和第一连接限位凸台的配合,可以将一个香菇出菇筐固定叠放在另一个香菇出菇筐上面,实现香菇出菇筐的层叠组装,然后在最底部再放置一个底托盘即可以组成一个不定向出菇的香菇培养系统,这样就可以根据场地的尺寸灵活的选择组装成几层几列的香菇培养系统,场地适应性强;并且,在香菇休种期,还可以将香菇培养系统拆卸成单个的香菇出菇筐进行存放,以免整个香菇培养系统占据较大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的浪费。
5.进一步的,所述置棒槽的深度为香菇菌棒粗度的1/5-1/2,所述置棒槽内表面的形状与香菇菌棒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若栽培的香菇菌棒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腰形、六棱形或多边形的任意一种,则置棒槽内表面的形状为与香菇菌棒外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6.进一步的,与所述置棒槽两端连接的筐侧壁上设有注水孔,所述置棒槽槽口两侧
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溢水孔,所述注水孔最底端与所述筐侧壁顶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筐侧壁顶端之间的距离。利用香菇出菇筐进行香菇培养种植时,可以通过注水孔向置棒槽内注水,为香菇菌棒提供培养所需的水分,当置棒槽中的水超过连接板时,又可以通过溢水孔流出,以保证置棒槽中的水不会太多。
7.进一步的,所述筐底的底面上沿所述置棒槽的轴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并列排布设置有若干筐底肋条。筐底肋条能够对筐底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与所述置棒槽两端连接的筐侧壁顶端设有筐侧凸沿。筐侧凸沿能够方便人工或者机械对香菇出菇筐进行搬运。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香菇出菇单元,其中,包括出菇筐和盖设于所述出菇筐顶面上的定向出菇架,所述出菇筐为上述的香菇出菇筐,所述定向出菇架上设有与所述出菇筐的置棒槽一一对应的疏蕾罩,所述疏蕾罩上设有若干出菇孔,所述定向出菇架四角均设有架立柱,所述架立柱底端端面设有与所述筐立柱顶端及第一连接限位凸台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限位凹槽,所述架立柱顶端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限位凸台尺寸相同的第二连接限位凸台。出菇筐和定向出菇架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凸台和第二连接限位凹槽的配合连接盖合在一起。这样,当需要进行香菇定向出菇培养种植时,就采用该香菇出菇单元,将香菇菌棒装入到出菇筐的置棒槽内,然后在疏蕾罩的出菇孔位置通过加湿,温差刺激,光照刺激等,就可以催蕾出菇,这样香菇就只能从疏蕾罩的出菇孔出菇,即实现了定向出菇。疏蕾罩罩住香菇菌棒的上部,有保水和疏蕾的作用。同样的,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和第二连接限位凸台的配合,可以将一个香菇出菇单元固定叠放在另一个香菇出菇单元上面,实现香菇出菇单元的层叠组装,然后在最底部再放置一个底托盘即可以组成一个定向出菇的香菇培养系统。
9.进一步的,所述疏蕾罩与所述置棒槽形状相适配且与所述置棒槽一一相对设置,每个疏蕾罩两侧均设有若干透水孔。这样可以通过向定向出菇架表面进行喷洒水,喷洒的水通过透水孔和出菇孔进到出菇筐内,实现给香菇菌棒的补水。
10.进一步的,所述架立柱的侧壁上设有机载凸台,以方便人工或机械对定向出菇架的搬运。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香菇出菇系统,其中,包括不定向出菇系统和定向出菇系统,所述不定向出菇系统包括底托盘以及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上的若干出菇筐;若需要更大的出菇操作空间,可以在正叠堆放的相邻的两个出菇筐之间设置不定向出菇架;所述定向出菇系统包括底托盘以及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上的若干出菇单元,所述出菇筐为上述的香菇出菇筐,所述出菇单元为上述的香菇出菇单元。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托盘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对最底层的出菇筐/出菇单元进行限位的限位柱。这样,底托盘、出菇筐和定向出菇架之间互相通过限位配合,实现定位放置,定向出菇架上的出菇孔位置从而相对于底托盘就是固定的,这样就可以以一个底托盘为单位,整托固定到采菇机上,通过采菇机械手进行机械化的香菇采收。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香菇培养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4.s1.将已接种的香菇菌棒装入出菇筐的置棒槽中;
15.s2.将已经装入接种过的香菇菌棒的若干出菇筐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上形成不定向出菇系统,然后在不定向出菇系统上进行香菇菌棒的培养发菌;
16.s3.待到香菇菌棒发菌完成后,若需要进行不定向出菇,则直接在不定向出菇系统上进行浸泡补水、催蕾等出菇培养管理操作,若需要更大的出菇操作空间,可以在正叠堆放的相邻的两个出菇筐之间设置不定向出菇架,待到香菇成熟后进行采摘;若需要进行定向出菇,则进入步骤s4;
17.s4.将不定向出菇系统的每个出菇筐单独拆出,然后在每个出菇筐的顶面上盖上定向出菇架形成出菇单元,然后将这些出菇单元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上形成定向出菇系统,透过出菇孔位置通过进行加湿,温差刺激,光照刺激进行催蕾等出菇管理操作,待到香菇成熟后进行采摘。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中的出菇筐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和第一连接限位凸台的配合,将一个香菇出菇筐固定叠放在另一个香菇出菇筐上面,实现香菇出菇筐的层叠组装;出菇单元亦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和第二连接限位凸台的配合,将一个香菇出菇单元固定叠放在另一个香菇出菇单元上面,实现香菇出菇单元的层叠组装;这样就可以根据场地的尺寸灵活的选择组装成几层几列的香菇培养系统,场地适应性强,香菇出菇培养过程中各操作也更加灵活;并且,在香菇休种期,还可以将香菇培养系统拆卸成单个的香菇出菇筐或香菇出菇单元进行存放,以免整个香菇培养系统占据较大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的浪费。
20.本发明的出菇筐可以实现香菇的不定向出菇培养种植,出菇单元可以实现香菇的定向出菇培养种植,这样,一套装置就能够同时实现不定向出菇和定向出菇,使用极其方便。
21.本发明的出菇系统中,底托盘、出菇筐和定向出菇架之间互相通过限位配合,实现定位放置,定向出菇架上的出菇孔位置从而相对于底托盘就是固定的,这样就可以以一个底托盘为单位,整托固定到采菇机上,通过采菇机械手进行机械化的香菇采收。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定向出菇架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定向出菇的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不定向出菇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底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香菇出菇筐,其中,包括设有若干并列排布且用于放置香菇菌棒的置棒槽101的筐1和围设于所述筐底1四周的筐侧壁2,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置棒槽101槽口边缘或者用于连接置棒槽101槽口边缘与筐侧壁 2的连接板3,所述筐侧壁2的四角均设有筐立柱4,所述筐立柱4底端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限位凹槽401,所述筐立柱4顶端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限位凹槽 401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限位凸台402。这样,香菇种植时,直接将香菇菌棒装入置棒槽101中,给予适当的水分、温度和光照就可以进行香菇的不定向出菇培养种植。另外,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凹槽401和第一连接限位凸台402的配合,可以将一个香菇出菇筐9固定叠放在另一个香菇出菇筐9上面,实现香菇出菇筐 9的层叠组装,然后在最底部再放置一个底托盘16即可以组成一个不定向出菇的香菇培养系统,这样就可以根据场地的尺寸灵活的选择组装成几层几列的香菇培养系统,场地适应性强;并且,在香菇休种期,还可以将香菇培养系统拆卸成单个的香菇出菇筐9进行存放,以免整个香菇培养系统占据较大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的浪费。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置棒槽101的深度为香菇菌棒直径的1/5-1/2,所述置棒槽内表面的形状与香菇菌棒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34.如图1和图2所示,与所述置棒槽101两端连接的筐侧壁2上设有注水孔5,所述置棒槽101槽口两侧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溢水孔6,所述注水孔5最底端与所述筐侧壁2顶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板3与所述筐侧壁2 顶端之间的距离。利用香菇出菇筐9进行香菇培养种植时,可以通过注水孔5 向置棒槽101内注水,为香菇菌棒提供培养所需的水分,当置棒槽101中的水超过连接板3时,又可以通过溢水孔6流出,以保证置棒槽101中的水不会太多。
35.如图2所示,所述筐底1的底面上沿所述置棒槽101的轴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并列排布设置有若干筐底肋条7。筐底肋条7能够对筐底1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
36.如图1所示,与所述置棒槽101两端连接的筐侧壁2顶端设有筐侧凸沿8。筐侧凸沿8能够方便人工或者机械对香菇出菇筐9进行搬运。
37.实施例2
38.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香菇出菇单元,其中,包括出菇筐9和盖设于所述出菇筐9顶面上的定向出菇架10,所述出菇筐9为实施例1所述的香菇出菇筐9,所述定向出菇架10上设有与所述出菇筐9的置棒槽101一一对应的疏蕾罩11,所述疏蕾罩11上设有若干出菇孔12,所述定向出菇架10四角均设有架立柱13,所述架立柱13底端端面设有与所述筐立柱4顶端及第一连接限位凸台402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限位凹槽131,所述架立柱13顶端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限位凸台402尺寸相同的第二连接限位凸台132。出菇筐9和定向出菇架10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凸台402和第二连接限位凹槽131的配合连接盖合在一起。这样,当需要进行香菇定向出菇培养种植时,就采用该香菇出菇单元17,将香菇菌棒装入到出菇筐9的置棒槽101内,然后在疏蕾罩11的出菇孔12位置通过加湿,温差刺激,光照刺激等,就可以催蕾出菇,这样香菇就只能从疏蕾罩11的出菇孔 12出菇,即实现了定向出菇,如图5所示。疏蕾罩11罩住香菇菌棒的上部,有保水和疏蕾的作用。同样的,通过第一连接限位凹槽401和第二连接限位凸台 132的配合,可以将一个香菇出菇单元17固定叠放在另一个香菇出菇单元17上面,实现香菇出菇单元17的层叠组装,然后在最底部再放置一个底托盘16即可以组成一个定向出菇的香菇培养系统。
39.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疏蕾罩11与所述置棒槽101形状相适配且与所述置棒槽101一一相对设置,每个疏蕾罩11两侧均设有若干透水孔14。这样可以通过向定向出菇架10表面进行喷洒水,喷洒的水通过透水孔14和出菇孔12进到出菇筐9内,实现给香菇菌棒的补水。
40.如图3所示,所述架立柱13的侧壁上设有机载凸台,以方便人工或机械对定向出菇架10的搬运。
41.实施例3
42.一种香菇不定向出菇系统,其中,包括底托盘16以及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16上的若干出菇筐9;所述出菇筐9为实施例1所述的香菇出菇筐9。若需要更大的出菇操作空间,可以在正叠堆放的相邻的两个出菇筐9之间设置不定向出菇架20,如图6所示,不定向出菇架20与定向出菇架10的结构相似,只是没有了疏蕾罩11,而是将疏蕾罩11所在的位置整个设置成了空的。
43.实施例4
44.如图7所示,一种香菇定向出菇系统,其中,包括底托盘16以及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16上的若干出菇单元17,所述出菇单元 17为实施例2所述的香菇出菇单元17。
45.如图8所示,所述底托盘16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对最底层的出菇筐9进行限位的限位柱18。这样,底托盘16、出菇筐9和定向出菇架10之间互相通过限位配合,实现定位放置,定向出菇架10上的出菇孔12位置从而相对于底托盘16 就是固定的,这样就可以以一个底托盘16为单位,整托固定到采菇机上,通过采菇机械手进行机械化的香菇采收。
46.实施例5
47.一种香菇培养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48.s1.将已接种的香菇菌棒装入出菇筐9的置棒槽101中;
49.s2.将已经装入接种过的香菇菌棒的若干出菇筐9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16上形成不定向出菇系统,然后在不定向出菇系统上进行香菇菌棒的培养发菌;
50.s3.待到香菇菌棒发菌完成后,若需要进行不定向出菇,则直接在不定向出菇系统上进行浸泡补水、催蕾等出菇培养管理操作,若需要更大的出菇操作空间,可以在正叠堆放的相邻的两个出菇筐9之间设置不定向出菇架20,待到香菇成熟后进行采摘;若需要进行定向出菇,则进入步骤s4;
51.s4.将不定向出菇系统的每个出菇筐9单独拆出,然后在每个出菇筐9的顶面上盖上定向出菇架10形成出菇单元17,然后将这些出菇单元17以多层多行多列排布方式正叠堆放在所述底托盘16上形成定向出菇系统,透过出菇孔12 位置通过加湿,温差刺激,光照刺激进行出菇管理操作,待到香菇成熟后进行采摘。
5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