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推送杆、解脱装置及医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10: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送杆、解脱装置及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逐渐兴起,并因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3.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原理是通过人体血管路径搭建输送通路,再接着推送装置将医用植入物输送至病变部位,最后将医用植入物释放至病变部位并进行治疗。因此推送装置与医用植入物之间的连接部分至关重要,其既要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医用植入物与推送装置的有效连接,又要在医用植入物抵达病变部位后能够顺利解除医用植入物与推送装置的连接。
4.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领域,推送装置与医用植入物之间的连接以机械解脱和电解脱为主。其中,电解脱的原理是将医用植入物与推送装置之间的解脱区域与外界电源的正极相连,并使外接电源的负极与金属针连接,且将金属针插入患者皮下,当外界电源提供电能时,解脱区域(正极)与金属针(负极)之间通过患者的身体形成解脱回路,并使解脱区域电离溶解,完成解脱。电解脱方式通常是成功的,但是正极与负极之间通过人体形成回路,两者间的电阻过大,因此解脱时间长,且因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性,导致不同患者的解脱时间变化不定,此外皮下插入金属针还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送杆、解脱装置及医用装置,该推送杆在将医用植入物推送至病变部位后可通过电解脱的方式使两者快速地解除连接,并且所述推送杆还具有良好的推送性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送杆,包括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内腔,并包括导电管和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的近端与所述导电管的远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至少部分地穿设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一导电体非电性地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远端设有解脱区。
7.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远端从所述内腔的远端伸出,并使所述解脱区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导电体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体之间设有绝缘结构。
8.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体包括第一子导电体和第二子导电体;所述第一子导电体的近端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子导电体的远端设有所述解脱区;所述第二子导电体的远端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一子导电体的近端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子导电体的远端还通过所述绝缘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体非电性地连接,所述第二子导电体的近端从所述内腔的近端伸出。
9.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导电体的近端设有电连接区,且所述第一子导电体的近端贴
靠在所述第二子导电体的远端外表面上,并使所述电连接区与所述第二子导电体接触;
10.所述绝缘结构包括绝缘涂层和绝缘隔离套;所述绝缘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子导电体的除所述解脱区和所述电连接区以外的区域的外表面上;所述绝缘隔离套至少包覆在所述第二子导电体的远端外表面及所述第一子导电体的近端外表面上,并压抵所述第一子导电体,所述绝缘隔离套还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的内壁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导电管包括第一子导电管和第二子导电管,所述第二子导电管的远端套装在所述第一子导电管的近端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子导电管的近端端面与所述绝缘隔离套抵接,所述第一子导电管的远端与所述导电弹簧的近端电性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推送杆还包括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连接于所述导电管的远端,并包覆在所述导电弹簧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
13.可选地,所述导电弹簧具有均一的螺距,或者,所述导电弹簧的螺距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增大。
14.可选地,所述导电弹簧具有均一的外径,或者,所述导电弹簧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减小。
15.可选地,所述推送杆还包括显影元件,所述显影元件用于显示所述推送杆的远端的位置。
16.可选地,所述显影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弹簧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
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解脱装置,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推送杆和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推送杆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形成解脱回路。
18.可选地,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导电体构成负极电路,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导电体构成正极电路;当所述解脱区位于电介质溶液环境中时,所述负极电路与所述正极电路相通形成解脱回路。
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装置,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推送杆和医用植入物,所述医用植入物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远端连。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推送杆、解脱装置及医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21.前述的推送杆包括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具有沿轴向贯通地延伸的内腔,并包括导电管和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的近端与所述导电管的远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至少部分地穿设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一导电体非电性地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远端设有解脱区。所述推送杆之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远端用于与医用植入物连接,如此所述推送杆可以将所述医用植入物推送至患者体内的目标位置,然后使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近端分别与外部的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连接,并在电解液例如体液的作用下形成解脱回路,之后通过电解脱的方式使所述推送杆的解脱区发生断裂,从而使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医用植入物解除连接。该推送杆将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集成于一体,可有效减小电解脱时的电阻,缩短解脱时间,也减小患者的个体差异对电解脱过程产生的影响,并且所述导电弹簧连接于所述导电管的远端,可以改善所述推送杆的柔顺性,使其能够顺利地通过迂曲血管并将所述医用植入物推送至目标位置。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23.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与医用植入物连接时的示意图;
25.图3a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导电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电弹簧具有均一的外径,但导电弹簧的螺距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增大;
26.图3b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导电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电弹簧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连续减小;
27.图3c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导电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电弹簧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阶梯式地减小,且导电弹簧的螺距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增大;
28.图3d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导电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电弹簧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阶梯式地减小,且导电弹簧的具有均一的螺距;
29.图4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导电弹簧与第一子导电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导电弹簧的近端端面与第一子导电管的远端端面对接;
30.图5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导电弹簧与第一子导电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导电弹簧的近端套装在第一子导电管的远端外表面上;
31.图6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7a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第二子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二子导电体具有均一的外径;
33.图7b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第二子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二子导电体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连续减小;
34.图7c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第二子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二子导电体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阶梯式地减小;
35.图7d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第二子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二子导电体的近端部分具有均一的外径、远端部分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连续减小;
36.图8a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显影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显影元件为显影环;
37.图8b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的显影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显影元件为螺旋弹簧结构。
3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9]
10-推送杆,100-第一导电体,101-内腔,110-导电管,111-第一子导电管,112-第二子导电管,120-导电弹簧,200-第二导电体,201-解脱区,202-电连接区,210-第一子导电体,211-第一节段,212-第二节段,213-第三节段,220-第二子导电体,300-绝缘结构,310-绝缘涂层,320-绝缘隔离套,400-绝缘护套,500-显影元件;
[0040]
20-医用植入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42]
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不意味着使用本发明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并视设计规范或实作需求,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借此增加本发明实施时的弹性。
[0043]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45]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推送杆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推送杆10包括第一导电体100和第二导电体200。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100具有沿其轴向贯通地延伸的内腔101,且所述第一导电体100包括导电管110和导电弹簧120,所述导电弹簧120的近端与所述导电管110的远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200至少部分地穿设于所述内腔101中,所述第二导电体200还与所述第一导电体100非电性地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电体200的远端设有解脱区201。
[0046]
请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2,所述推送杆10的所述第二导电体200的远端用于与一医用植入物20连接,且所述推送杆10用于将所述医用植入物20沿输送鞘管推送至患者体内的目标位置,所述医用植入物包括但不限于栓塞弹簧圈,所述目标位置可以是动脉瘤的瘤腔。当所述推送杆10将所述医用植入物20推送至瘤腔中之后,可使所述第一导电体100和所述第二导电体200的近端分别与位于患者体外的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连接,并由所述电源向所述推送杆10供电。于是,在体液例如血液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导电体100和所述第二导电体200之间形成解脱回路,所述第二导电体200的所述解脱区201发生电离溶解,直至所述第二导电体200在所述解脱区201处断裂,以使所述第二导电体200与所述医用植入物20解除连接,并允许所述医用植入物20留在瘤腔中。
[0047]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电体100和所述第二导电体200集成于一体,无需通过在患者的皮下插入金属针并由金属针充当电极来构建解脱回路,一方面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不必要的创伤,另一方面也缩短推送杆10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距离,减小电阻,缩短电解脱的时间,并还减小患者的个体差异对电解脱时间的影响。以及,所述导电弹簧120的设置还改善了所述推送杆10的柔顺性,使得所述推送杆10具有良好的过弯性能,能够顺利地通过迂曲血管,并将所述医用植入物20输送至所述目标位置。
[0048]
更为详细地,所述第二导电体200的远端从所述内腔101的远端伸出,并使得所述解脱区201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体100的外部。并且在所述内腔101中,所述第二导电体200与所述第一导电体100之间通过绝缘结构300实现电隔离,避免所述第一导电体100与所述第二导电体200之间发生短路。此外,所述第二导电体200的近端可以从所述内腔101的近端伸出,并用于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这样一来,当所述电源向所述推送杆10提供电能时,所述第一导电体100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200的近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电流的流通路径为:电源内部—第二导电体近端—解脱区—体液—第一导电体—电源内部,使得电解脱顺利地进行。
[0049]
不仅于此,所述第二导电体200还可以通过所述绝缘结构300与所述第一导电体100非电性地连接。
[0050]
此外,所述推送杆10还可以包括绝缘护套400,所述绝缘护套400连接于所述导电管110的远端,并包覆所述导电弹簧120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推送杆10的刚度,避免所述导电弹簧120在受到轴向挤压力时发生弯折,并还可避免所述导电弹簧120解旋,另一方面使得所述推送杆10的具有光滑的远端外表面,减少推送过程中的阻力。
[0051]
以及,所述推送杆10还可以包括显影元件500,所述显影元件500用于显示所述推送杆10的远端在患者体内的位置,进而可以判断所述医用植入物20是否抵达所述目标位置。具体来说,在推送所述医用植入物20的过程中,所述显影元件与所述输送鞘管上的显影标记配合,以判断所述推送杆10的远端的位置,例如当所述显影元件500与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的显影标记重合,则可以判断所述推送杆10的远端抵达瘤颈口,且所述医用植入物20完全进入瘤腔。
[0052]
接下去,本文将结合附图对所述推送杆10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下结构仅是所述推送杆10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必须使用的结构,因此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不当限定。
[0053]
请继续参考图1及图2,所述第一导电体100的所述导电管110包括第一子导电管111和第二子导电管112,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近端电性连接。
[0054]
详细来说,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为中空金属管,其材料优选为304不锈钢。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外径为0.20mm~0.50mm、内径为0.10mm~0.40mm,轴向长度为1400mm~2000mm。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也为中空金属管,其材料优选为304不锈钢。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的外径为0.25mm~0.55mm、内径为0.20mm~0.50mm,轴向长度为15mm~50mm。装配时,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近端从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的远端插入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中,以使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近端端面位于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的内部,并且所述第
一子导电管111与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保持相对固定。实践中,两者还可通过导电胶粘接。
[0055]
所述导电弹簧120由金属丝绕制而成,其材料可以为304不锈钢,金属丝的直径为0.04mm~0.10mm。所述导电弹簧120的外径为0.20~0.50mm,并且所述导电弹簧120在其轴向长度的全部范围内可以具有均一的外径(如图3a所示),也可以具有不均一的外径(如图3b、图3c及图3d所示),且所述导电弹簧120的外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减小,以使所述推送杆10可以适应于血管的直径的变化。这里,所述导电弹簧120的外径可以连续地减小(如图3b所示),或者所述导电弹簧120的外径可以呈阶梯式的变化,并且相邻两个阶梯之间的的外径连续变化(如图3c及图3d所示)。所述导电弹簧120的轴向长度为300mm~600mm。以及,所述导电弹簧120在其轴向长度的全部范围内可以具有均一的螺距(如图3b及图3d所示),也可以具有不均一的螺距(如图3a及图3c所示)。当所述导电弹簧120具有均一的螺距时,导电弹簧120的柔顺性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减小;当所述导电弹簧120具有不均一的螺距时,优选所述导电弹簧120的螺距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增大,以使所述导电弹簧120的柔顺性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增强。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弹簧120近端和远端的柔顺性保持一致。
[0056]
所述导电弹簧120的近端可以与所述导电管110具体是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远端对接(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或者所述导电弹簧120的近端可套装在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远端外表面上(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胶粘等方式连接导电弹簧120的近端与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远端。
[0057]
所述绝缘护套40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i(聚酰亚胺)、pe(聚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绝缘护套400的内径可以为0.20mm~0.50mm、外径为0.25mm~0.55mm。所述绝缘护套400的近端套装在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远端外表面上,且所述绝缘护套400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导电弹簧120的外表面。所述绝缘护套400可通过热缩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及所述导电弹簧120连接。
[0058]
如图1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体200包括第一子导电体210和第二子导电体220。其中,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材料为导电性较好的金属,例如金、银、铜、铂、不锈钢等,其直径为0.04mm~0.08mm,也即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为较细的丝状结构。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轴向长度为1800mm~2200mm。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远端设置有所述解脱区201,所述解脱区201的轴向长度约为0.01mm~0.08mm。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近端设置于所述内腔101中,且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近端还设有电连接区202,所述电连接区202的轴向长度为2mm~20mm。
[0059]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1及图6,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为台阶型或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段211、第二节段212和第三节段213。所述第一节段211沿所述推送杆10的轴向向远端延伸(也即所述第一节段211的远端为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远端),并优选与所述推送杆10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节段211的远端上设有所述解脱区201。所述第三节段213沿所述推送杆10的轴向向近端延伸(即所述第三节段213为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近端),并与所述推送杆10的轴线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节段212为过渡区域,以使得所述第三节段213偏离所述推送杆10的轴线,从而使得所述第三节段213与所述第一节段211处于不同的直线上。所述第三节段213上设有所述电连接区202。
[0060]
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远端设置于所述内腔101中,且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
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所述第三节段213贴靠,以使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与所述电连接区202接触,如此一来,前述的“预定距离”即为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半径。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远端还通过所述绝缘结构300与所述第一导电体110非电性地连接,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近端从所述内腔101的近端伸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丝210的第三节段213可以缠绕于第二子导电体220。
[0061]
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同样为导电性较好的金属,例如304不锈钢。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轴向长度为40mm~60mm,直径为0.15mm~0.45mm,也即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为直径较大的棒状构件。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在其轴向长度的全部范围内可以具有均一的直径(如图7a所示)。或者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在其轴向长度的全部范围内具有非均一的直径,且优选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直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减小,这样做的原因是,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远端的直径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内部,以使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远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近端电性连接,那么使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直径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减小,可以在装配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与所述第一子导电管111时,改善装配手感,并避免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在插入过程中发生弯折。可选地,请参考图7b,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可具有连续变化的直径,或者如图7c所示,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直径呈阶梯式地变化,再或者如图7d所示,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近端具有均一的直径,而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远端具有连续变化的直径。
[0062]
所述绝缘结构300包括绝缘涂层310和绝缘隔离套320。所述绝缘涂层310涂覆于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除所述解脱区201及所述电连接区202以外的区域的外表面上,如此当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所述电连接区202与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接触时,所述电连接区202与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之间能够实现电传导,也就使得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与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电性连接。所述绝缘隔离套320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内腔101中,并至少包覆在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远端外表面(即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位于所述内腔101中的部分的外周面及远端端面),且还包覆在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的近端外表面,具体是所述第二节段212和所述第三节段213的外表面上。
[0063]
不仅如此,所述绝缘隔离套320还压抵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以使所述第一子导电体210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区202与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保持接触。以及,所述绝缘隔离套320的外周面还可以通过胶粘剂与所述导电管110的内壁粘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子导电体220的远端与所述导电管110通过所述绝缘隔离套320非电性地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隔离套32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i(聚酰亚胺)、pe(聚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绝缘隔离套320的内径为0.15mm~0.45mm、外径为0.20mm~0.50mm。
[0064]
另外,在装配所述推送杆10时,可先装配所述第一导电体110,然后从所述内腔101的近端将所述绝缘隔离套320装入所述内腔101,最后再装配所述第二导电体120,或者在完成所述第一导电体110的装配之后,接着装配所述第二导电体120和所述绝缘隔离套320,最后从所述内腔101的近端将所述第二导电体120和所述绝缘隔离套320整体装入所述内腔101。并且当所述推送时杆10装配完成后,再在所述绝缘隔离套320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子导电管112的内壁之间填充胶粘剂,以使得所述绝缘隔离套320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子导电
管112的内壁粘接。
[0065]
所述显影元件500由显影材料制成,所述显影材料可以是不透射线的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铂铱合金或铂钨合金。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所述显影元件500的具体形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其可以为环状结构(如图8a所示),也可以是螺旋弹簧结构(如图8b所示)。优选地,所述显影元件500套装于所述导电弹簧120至少部分的外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绝缘护套400的内部,以使所述显影元件500的径向尺寸相对较大,具有较好的显影效果。所述显影元件500的外径为0.25mm~0.55mm,内径为0.20mm~0.50mm,具体根据所述导电弹簧120的外径设置。所述显影元件500的轴向长度为2mm~4mm。另外,当所述显影元件500为螺旋弹簧结构时,螺旋弹簧结构可由不透射线的丝材卷绕成型,丝材的直径为0.02mm~0.04mm。
[0066]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脱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推送杆和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推送杆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形成解脱回路。
[006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导电体构成负极电路,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导电体构成正极电路;当所述解脱区位于电介质溶液环境中时,所述负极电路与所述正极电路相通形成解脱回路。
[0068]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推送杆和医用植入物,所述医用植入物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远端连。
[0069]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