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08:2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离合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减速机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涡轮蜗杆自锁的,可有效防止涡轮反向传动给蜗杆,但是不允许通过手动方式旋转输出齿轮,若强行旋转输出齿轮容易破坏齿轮蜗杆;第二种是涡轮蜗杆不自锁,可允许手动旋转输出齿轮,但是对内部齿轮蜗杆等要求比较高,若在正常工作中出现输出齿轮抱紧或过载,则容易磨损或损坏内部齿轮蜗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护内部齿轮蜗杆不易损坏的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包括相互自锁的蜗杆和斜齿轮,传动轴,摩擦片,支撑结构,传动齿轮和输出端齿轮;
5.所述斜齿轮、摩擦片和传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
6.所述斜齿轮与所述传动轴间隙配合,所述摩擦片和传动齿轮均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7.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摩擦片的一侧并使所述摩擦片的端面与所述斜齿轮的端面保持抵接;
8.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端齿轮传动连接。
9.其中,所述传动齿轮和摩擦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斜齿轮轴向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齿轮的端面与所述斜齿轮的端面相抵接。
10.其中,还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端齿轮传动连接。
11.其中,所述支撑结构为压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摩擦片被支撑结构所提供的预紧力作用而贴合在斜齿轮的端面上,以允许斜齿轮通过其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而通过摩擦片带动传动轴、传动齿轮和输出端齿轮旋转,以实现蜗杆与输出端齿轮之间的传动;并且当输出端齿轮处于被抱紧或过载状态下,由于斜齿轮与摩擦片的传动方式主要依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允许在此状态下,摩擦片与斜齿轮之间发生打滑,从而保护电机不受损伤;同时,当输出端齿轮反向旋转时,由于摩擦片与斜齿轮之间可发生打滑以及斜齿轮与蜗杆之间是自锁的,从而避免在此过程中,蜗杆、斜齿轮、传动齿轮与输出端齿轮之间的传动结构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1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16.标号说明:1、蜗杆;2、斜齿轮;3、传动齿轮;4、传动轴;5、压簧;6、摩擦片;7、齿轮组;8、输出端齿轮;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述“自锁”的实现方式主要为将蜗杆的展开旋转角设计为小于斜齿轮与蜗杆接触的摩擦角。
19.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包括相互自锁的蜗杆1和斜齿轮2,传动轴4,摩擦片6,支撑结构,传动齿轮3和输出端齿轮8;所述斜齿轮2、摩擦片6和传动齿轮3均设置于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上;所述斜齿轮2与所述传动轴4间隙配合,所述摩擦片6和传动齿轮3均与所述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摩擦片6的一侧并使所述摩擦片6的端面与所述斜齿轮2的端面保持抵接;所述传动齿轮3与所述输出端齿轮8传动连接。
20.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过程为:蜗杆1与斜齿轮2相互啮合以带动斜齿轮2旋转;摩擦片6由于受到支撑结构所产生的预紧力作用而使其端面与斜齿轮2的端面保持抵接,以允许斜齿轮2通过其端面与摩擦片6端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而带动摩擦片6旋转;由于摩擦片6与传动轴4是传动连接的,以及传动轴4与传动齿轮3是传动连接的,即三者之间可保持同步转动,以实现摩擦片6旋转带动传动齿轮3旋转;由于传动齿轮3与输出端齿轮8是传动连接的,以最终实现蜗杆1与输出端齿轮8的传动连接。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端齿轮8处于抱紧或过载的状态,此时蜗杆1与斜齿轮2依然保持工作的状态,但由于摩擦片6与斜齿轮2之间的传动关系主要依靠两者端面之间的摩擦力以维持,使得在此状况下,可允许摩擦片6与斜齿轮2的端面之间发生打滑,以保护电机9不会持续堵转发热而受损。
22.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输出端齿轮8反向旋转,以带动传动轴4及摩擦片6反向旋转,但是由于蜗杆1与斜齿轮2之间是自锁的,即斜齿轮2无法对蜗杆1进行传动,使得在此状况下,可允许摩擦片6与斜齿轮2的端面之间发生打滑,以保护蜗杆1、斜齿轮2、传动齿轮3及齿轮组7不受损伤。
23.优选的,所述斜齿轮2的端面上设置有容纳摩擦片6的容纳槽,以通过摩擦片6被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实现斜齿轮2与摩擦片6及传动轴4保持同轴设置。
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摩擦片6被支撑结构所提供的预紧力作用而贴合在斜齿轮2的端面上,以允许斜齿轮2通过其与摩擦片6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而通过摩擦片6带动传动轴4、传动齿轮3和输出端齿轮8旋转,以实现蜗杆1与输出端齿轮8之间的传动;并且当输出端齿轮8处于被抱紧或过载状态下,由于斜齿轮2与摩擦片6的传动方式主要依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允许在此状态下,摩擦片6与斜齿轮2之间发生打滑,从而保护电机9不受损伤;同时,当输出端齿轮8反向旋转时,由于摩擦片6与斜齿轮2之间可发生打滑以及斜齿轮2与蜗杆1之间是自锁的,从而避免在此过程中,蜗杆1、斜齿轮2、传动齿轮3
与齿轮组7传动结构造成损伤。
2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3与摩擦片6分别设置于所述斜齿轮2轴向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齿轮3的端面与所述斜齿轮2的端面相抵接。
2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动齿轮3的端面与斜齿轮2的端面是相互抵接的,但是二者之间是可以相对滑动的。
27.进一步的,还包括齿轮组7,所述齿轮组7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传动齿轮3传动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端齿轮8传动连接。
28.从上述描述可知,在传动齿轮3与输出端齿轮8之间设置齿轮组7,以通过齿轮组7使传动齿轮3与输出端齿轮8传动连接。
2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为压簧5。
30.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压簧5所提供的弹力以使摩擦片6的端面与斜齿轮2的端面保持相互抵接,提高二者之间的接触性。
3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压簧5的弹力,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打滑机构被容纳在变速箱的容腔内,所述压簧5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容腔的底面上,上端抵接在所述摩擦片6的端面上。
33.实施例一
34.参见图1至图3所示,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包括相互自锁的蜗杆1和斜齿轮2,传动轴4,摩擦片6,压簧5,传动齿轮3,输出端齿轮8和齿轮组7;所述斜齿轮2、摩擦片6和传动齿轮3均设置于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上;所述斜齿轮2与所述传动轴4间隙配合,所述摩擦片6和传动齿轮3均与所述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压簧5设置于所述摩擦片6的一侧并使所述摩擦片6的端面与所述斜齿轮2的端面保持抵接;所述传动齿轮3通过齿轮组7与所述输出端齿轮8传动连接;
35.所述传动齿轮3和摩擦片6分别设置于所述斜齿轮2轴向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齿轮3的端面与所述斜齿轮2的端面相抵接;
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传动副摩擦打滑保护机构,摩擦片6被支撑结构所提供的预紧力作用而贴合在斜齿轮2的端面上,以允许斜齿轮2通过其与摩擦片6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而通过摩擦片6带动传动轴4、传动齿轮3和输出端齿轮8旋转,以实现蜗杆1与输出端齿轮8之间的传动;并且当输出端齿轮8处于被抱紧或过载状态下,由于斜齿轮2与摩擦片6的传动方式主要依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允许在此状态下,摩擦片6与斜齿轮2之间发生打滑,从而保护电机9不受损伤;同时,当输出端齿轮8反向旋转时,由于摩擦片6与斜齿轮2之间可发生打滑以及斜齿轮2与蜗杆1之间是自锁的,从而避免在此过程中,蜗杆1、斜齿轮2、传动齿轮3、齿轮组7的传动结构造成损伤。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