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2022-03-30 10:40: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尤指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组合物。


背景技术:

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由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或其酯和丁二醇(butanediol)聚合而成,其重复单元中具有苯基,能增加结构的刚性及熔点,是具潜力的商用材料。
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由于具备良好的耐磨损性、耐冲击性及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故其产品具有高尺寸稳定性,常应用于泵或设备的骨架组成,然而,长时间使用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易析出低聚物,导致设备中的机油等油品变质,进而使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或使该设备制造出的产品出现污染。因此,如何降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中的低聚物含量具有迫切改良的需求。
4.另一方面,当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所应用的产品无可避免地需于高温高湿的严苛环境下作业时,于此情况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除了易析出低聚物,也容易发生水解,导致产品的稳定性降低,甚至限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于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5.因此,目前仍有待改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长期使用下析出低聚物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不足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其中一目的在于改良以往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降低其低聚物含量,以增加其产品价值。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
8.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其包含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及五聚物,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结合质谱法(mass spectroscopy,ms)分析,该二聚物的质荷比约440至约485,该三聚物的质荷比约660至约705,该四聚物的质荷比约880至约925,该五聚物的质荷比约1100至约1145;其中,该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为1%至7%。
9.依据本发明,通过控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五聚物色谱峰面积相对于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及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总和的占比,可以降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低聚物含量,且提升其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有利于产品的多元应用。
10.通过具体降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低聚物含量,此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可适用于各类后端产品,并获得优异的效果。举例而言,当其应用于泵或设备的骨架,能避免低聚物析出而使设备故障或产品被污染;当其应用于食品接触部
件,能避免低聚物溶出而可确保食品安全;当其应用于纺织品,能避免低聚物残留而污染纺织品、增加机台清洗次数,故能提升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当其应用于薄膜,能避免低聚物析出,而提升薄膜的质量和透明度。
11.具体而言,通过控制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五聚物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总和为1%至7%,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物占总组成比例小于0.20%;较佳的,通过控制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五聚物色谱峰面积相对于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及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总和为1%至3.17%,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物占总组成比例可进一步控制为小于0.10%。
12.应说明的是,所述二聚物为环状二聚物,是由两个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组成,其结构如cas 63440-93-7;所述三聚物为环状三聚物,是由三个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组成,其结构如cas 63440-94-8;所述四聚物为环状四聚物,是由四个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组成,其结构如cas 29278-72-6;所述五聚物为环状五聚物,是由五个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组成,其结构如cas 82298-33-7。
13.应说明的是,通过hplc分析,将不同滞留时间(retention time)的分液进一步进行质谱法分析,各分液所得的主要峰值可对应到各低聚物相应的质荷比,所得主要峰值来自各低聚物键结于质谱分析仪中残留的氢离子、铵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所得质荷比可分别对应各低聚物分子量加前述离子的原子量。质谱分析仪中残留的离子不以上述离子为限,是根据设备情况而定,且,质谱分析后得到的主要峰值的讯号强度根据设备不同而有所差异。
14.本发明以“约”描述质荷比,可以理解的是,质谱法分析所得的质荷比是离子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值,因离子质量以相对原子质量计,通常非整数,因此,以质谱法分析所得的质荷比以整数概括表示。
15.较佳的,该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1.1%至6.7%。可选地,该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6.6%或6.7%,该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介于上述任二数值所构成的范围,但不以此为限。
16.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该二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42.0%至55.0%。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二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43.0%至53.0%。
17.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该三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13.0%至42.0%。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三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15.0%至40.0%。
18.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该四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
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8.0%至35.0%。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四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可为10.0%至30.0%。
19.较佳的,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可低于3.0;更佳的,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可为2.0至2.99;再更佳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可为2.50至2.99。可选地,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可为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或2.95,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可介于上述任二数值所构成的范围,但不以此为限。
20.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末端羧基浓度(carboxylic acid end group,ceg)可低于15.0毫当量羧酸基/公斤(meq cooh/kg);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末端羧基浓度可低于10.0meq cooh/kg;于再一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末端羧基浓度可为3.0meq cooh/kg至10.0meq cooh/kg。
21.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特性黏度(intrinsic viscosity,iv)可为1.15分升/克(dl/g)至1.30dl/g;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特性黏度可为1.20dl/g至1.30dl/g。
22.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中48小时后,能维持80%以上的特性黏度(特性黏度保留率为80%以上)。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中48小时后,其特性黏度仍维持1.00dl/g以上。可见,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能耐受高温高湿的严苛环境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3.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mi)可为10克/10分钟(g/10min)至30g/10min;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熔融指数可为10g/10min至20g/10min;于再一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熔融指数可为10g/10min至15g/10min。
24.于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包含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及五聚物,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质谱法分析,该二聚物的质荷比约440、约441、约458、约463及约479,该三聚物的质荷比约660、约661、约678、约683及约699,该四聚物的质荷比约880、约881、约898、约903及约919,该五聚物的质荷比约1100、约1101、约1118、约1123及约1139;其中,该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相对于该二聚物、该三聚物、该四聚物及该五聚物的色谱峰的面积总和为1%至7%。
附图说明
25.图1至图4依序为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26.图5至图8依序为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列举数种实施例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实施方式,同时提供
数种比较例作为对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下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内容轻易理解本发明能达到的优点及效果。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仅用于示范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局限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通常知识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变更,以实施或应用本发明的内容。
28.《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
29.实施例1至3
30.实施例1至3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是大致上采用类似的工艺所生产,其制造流程统一说明如后。
31.首先,秤取13.5公斤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将其加入转鼓容积30公升的固态聚合反应器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占60%转鼓容积。
32.接着,关闭转鼓阀门,设定转鼓转速为10hz,加热温度设定为209.6℃并开启真空泵,当料温达170.0℃后,开始取样分析其熔融指数(melting flow index,mi),待所测得熔融指数小于13.5g/10min时,即为反应终点,此时关闭加热器,开启氮气系统冷却降温2小时,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其中,实施例1至3的加热时间及终点料温分述如下,实施例1至3的加热时间依序为1940分钟、595分钟、455分钟;实施例1至3的终点料温依序为199.2℃、199.2℃、200.1℃。
33.实施例1至3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工艺差异主要在于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的特性黏度(intrinsic viscosity,iv)、熔融指数及末端羧基浓度(carboxylic acid end group,ceg),各实施例所采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的特性黏度、熔融指数及末端羧基浓度如下表1所示。
34.实施例4
35.实施例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有别于实施例1至3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为量产级工艺,其制造流程如下所述。
36.首先,秤取625公斤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将其加入转鼓容积2000公升的固态聚合反应器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占41.7%转鼓容积。
37.接着,关闭转鼓阀门,设定转鼓转速为6.6hz,加热温度设定为200.0℃并开启真空泵,当料温达170.0℃后,开始取样分析其熔融指数,待所测得熔融指数小于13.5g/10min时,即为反应终点,此时关闭加热器,开启氮气系统冷却降温8小时,得到实施例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其中,加热时间共1460分钟,终点料温为189.0℃。
38.实施例4中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的特性黏度、熔融指数及末端羧基浓度如下表1所示。
39.比较例1至3
40.比较例1至3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是大致上采用如同前述实施例1至3的方法,其工艺差异主要在于比较例1至3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的特性黏度、熔融指数及末端羧基浓度,各比较例所采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的特性黏度、熔融指数及末端羧基浓度如下表1所示。
41.比较例4
42.比较例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制法有别于前述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3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制法,其通过对苯二甲酸及1,4-丁二醇为原料,其
制造流程如下所示。
43.将3000公斤对苯二甲酸及4880公斤1,4-丁二醇加入反应釜中,由连续式工艺生产,酯化反应温度为230℃至245℃,压力小于10.0毫巴(mbar),滞留2小时至4小时后开始预聚合,预聚合反应温度为245℃至260℃,压力小于100mbar,滞留1小时至2小时后开始聚合,聚合反应温度为245℃至260℃,压力小于10.0mbar,滞留2小时至5小时,得到比较例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
44.表1:实施例1至4(e1至e4)、比较例1至3(c1至c3)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工艺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特性黏度(iv)、熔融指数(mi)及末端羧基浓度(ceg)
[0045] iv(dl/g)mi(g/10min)ceg(meq cooh/kg)e10.65190.4412.34e20.8568.2815.95e30.9339.2515.37e40.8952.3012.90c11.1217.5226.95c21.0030.2019.96c30.9932.5223.24
[0046]
试验例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
[0047]
本试验例以前述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为待测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串联质谱仪(mass spectroscopy,ms)并经由以下条件进行测定分析,以分别获得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色谱峰的面积比例及其分子量。
[0048]
将40毫克待测样品放入25毫升定量瓶中,加入0.5毫升六氟异丙醇(hexafluoroisopropanol,hfip)及0.5毫升氯仿(chloroform),在50℃下加热60分钟至待测样品完全溶解。
[0049]
再加入4毫升氯仿搅拌,并将前述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加入乙腈至定量瓶标线,此时会出现沉淀物,经0.2微米过滤器过滤得待测澄清液,再将待测澄清液注入hplc分析,hplc仪器和分析参数如下。
[0050]
hplc的仪器和分析参数:
[0051]
1.厂牌:shimadzu;
[0052]
2.系统控制器:scl-20a;
[0053]
3.自动注射器:sil-20a;
[0054]
4.泵:lc-20at;
[0055]
5.检测器:紫外线(uv)/可见光(vis)spd-20a;
[0056]
6.检测波长:242纳米(nm);
[0057]
7.色谱柱:inertsil ods-2(内径4.6毫米,长度250毫米,粒度5微米);
[0058]
8.色谱柱温度:45℃;
[0059]
9.流动相:乙腈:水(体积百分比)=80:20的溶剂,分析45分钟;
[0060]
10.流动相流速:1毫升(ml)/分钟(min)。
[0061]
ms的仪器和分析参数:
[0062]
1.仪器厂牌及型号:shimadzu lcms-8045;
[0063]
2.电离源: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
[0064]
3.雾化气体流速(nebulizing gas flow):3l/min;
[0065]
4.加热气体流速(heating gas flow):10l/min;
[0066]
5.界面温度(interface temperature):300℃;
[0067]
6.脱溶剂管温度(dl temperature):250℃;
[0068]
7.干燥气体温度(heat block temperature):400℃;
[0069]
8.干燥气体流速(drying gas flow):10l/min;
[0070]
9.质量检测器:三组四极柱(triple-quadrupole,qqq)。
[0071]
请参阅图1至图8,其依序为根据上述方法所测得的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hplc图,各hplc图中各色谱峰的流析时间区间如下表3所示、各色谱峰的面积比例如下表4所示,其中,a成分对应于二聚物、b成分对应于三聚物、c成分对应于四聚物、d成分对应于五聚物;a、b、c及d成分的色谱峰面积总和设定为100%。
[0072]
此外,将不同保留时间下所收集得到的分液利用质谱仪分析所得的质荷比如下所述。a成分进一步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440至约479、b成分进一步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660至约699、c成分进一步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880至约919、d成分进一步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1100至约1139。具体而言,a成分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440、约441、约458、约463、约479;b成分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660、约661、约678、约683、约699;c成分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880、约881、约898、约903、约919;d成分分析所得的质荷比约1100、约1101、约1118、约1123、约1139。上述质荷比分别对应各成分的分子量、各成分与氢离子组合的分子量、各成分与铵根离子组合的分子量、各成分与钠离子组合的分子量、各成分与钾离子组合的分子量。各成分的质荷比组合整理如下表2所示。
[0073]
表2:经质谱仪分析所得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a成分、b成分、c成分及d成分的质荷比组合
[0074][0075]
表3:实施例1至4(e1至e4)及比较例1至4(c1至c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色谱峰流析时间区间
1133-1:2011(e)标准方法,采用熔融指数分析仪(型号:lmi5000)进行测定分析。
[0087]
于测试前,将待测样品置于热风循环式烘箱内3小时,温度设定为140
±
2℃,以确保无水分附着于待测样品上。之后,取6克至8克的待测样品于250℃的加热管中,等预热完后加上砝码,砝码及压缩棒总重为2.16公斤,计时10分钟取样秤重,每个待测样品测试2次,计算其平均值,其结果如上表1和下表5所示。
[0088]
试验例5:末端羧基浓度(ceg)
[0089]
本试验例以前述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3的工艺中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原料和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为待测样品,采用725dosimat滴定仪(厂商:metrohm)进行测定分析。
[0090]
本试验例取约1.0克至2.0克的待测样品置于预先干燥的100毫升样品瓶中,加入30毫升至50毫升邻-甲酚(o-cresol)。将该样品瓶置于加热搅拌器上,加热至110
±
5℃,持续搅拌约60分钟至完全溶解,将该待测溶液冷却至室温准备滴定。
[0091]
将3毫升0.01n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kcl)水溶液加入前述待测溶液中,搅拌约1分钟,确认滴定液浓度、空白值及滴定参数并设定于仪器中,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按下开始滴定,以0.03n氢氧化钾水溶液进行电位滴定,以ph值6.6为滴定终点,其结果如上表1和下表5所示。
[0092]
试验例6:低聚物含量及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
[0093]
本试验例以前述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为待测样品,采用胶体层析仪(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进行测定分析。
[0094]
将10.0毫克待测样品加入0.2毫升氯仿及六氟异丙醇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静置1小时,待测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1.5毫升氯仿稀释,以0.2微米孔径的过滤器(材质:六氟异丙醇)过滤得到待测滤液,再将待测滤液注入gpc分析,gpc的仪器和分析参数如下。
[0095]
gpc的仪器和分析参数:
[0096]
1.厂牌:shimadzu;
[0097]
2.系统控制器:scl-10a;
[0098]
3.自动注射器:sil-10a;
[0099]
4.泵:lc-20at;
[0100]
5.检测器:spd-10a;
[0101]
6.检测波长:254nm;
[0102]
7.管柱:styragel ht3 thf 7.8x300mm、styragel ht4 thf 7.8x300mm、styragel ht5 thf 7.8x300mm(前述三者管柱依序串联);
[0103]
8.管柱温度:35℃;
[0104]
9.流洗液:氯仿:六氟异丙醇(体积百分比)=9:1的溶剂,分析时间40分钟;
[0105]
10.流洗液流速:0.8ml/min。
[0106]
将各待测样品所得的gpc分析结果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物占总组成的含量比例整理如表5所示。
[0107]
将各待测样品所得结果进一步计算其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即,各待测样品的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各待测样品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如下表5所示。
[0108]
表5:实施例1至4(e1至e4)、比较例1至4(c1至c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
的特性黏度(iv0)、水解后特性黏度(pct iv)、特性黏度保留率、熔融指数(mi)、末端羧基浓度(ceg)、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及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物占总组成的含量比例(简称为低聚物占比)
[0109][0110]
如上表5可见,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特性黏度为1.15dl/g至1.30dl/g;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至30g/10min。
[0111]
如上表5可见,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水解后的特性黏度为1.00dl/g至1.15dl/g,其特性黏度保留率皆为80%以上;相较之下,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水解后的特性黏度皆低于1.00dl/g,其特性黏度保留率皆低于78%,显示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于高温高湿环境不易降解,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稳定性,使其应用于成型部件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112]
如上表5可见,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末端羧基浓度小于15.0meq cooh/kg,有别于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末端羧基浓度皆大于16.0meq cooh/kg;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小于3.0,有别于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皆大于3.0。
[0113]
如上表5可见,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物占总组成的含量比例在0.20%以下,有别于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物占总组成的含量比例皆在0.25%以上。
[0114]
《实验结果讨论》
[0115]
为凸显本发明的五聚物色谱峰面积比例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聚物含量、iv保留率的关系,将试验例1、试验例3及试验例6的结果整理如下表6所示。
[0116]
表6:实施例1至4(e1至e4)及比较例1至4(c1至c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色谱峰面积比例、低聚物占比及iv保留率
[0117][0118]
由上表6可知,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例皆落在1%至7%,此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低聚物占比可控制在0.20%以下,且其特性黏度保留率可达80%以上。反观比较例1至4,比较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中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例高达7.5%以上,致使此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低聚物占比高达0.25%以上,且其特性黏度保留率未达78%。由此可见,相较于比较例1至4,实施例1至4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能具有较低的低聚物含量,并且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0119]
由上表6可知,实施例1的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例相较实施例2的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例低,实施例1的低聚物占比也低于实施例2的低聚物占比;实施例2的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例相较实施例3的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例低,实施例2的低聚物占比也低于实施例3的低聚物占比。由此可证,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低聚物占比确实与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例具高度相关。
[0120]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控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五聚物色谱峰面积相对于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及五聚物的色谱峰面积总和为1%至7%,可以降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的低聚物含量,且提升其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有利于产品的多元应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