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22:4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授权公告号cn213465630u授权公告日20210618),公开了一种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包括纱布药垫、防水垫、发热贴和腰围带,纱布药垫通过缝纫连接设于所述防水垫的底面,纱布药垫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防水垫的长度和宽度,防水垫的顶部的中心为第一连接部,腰围带的顶部为第三连接部,腰围带的底部的中心和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通过粘胶连接有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腰围带的底部的中心的第二连接部与防水垫上的第一连接部的大小匹配,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以及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发热贴的底部与腰围带的顶部通过粘胶粘贴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具有不溢药、固定牢、疗效好、舒适度高的优点。但是,针对肱骨外上髁炎等关节生物力线不平衡的患者,单纯中药湿敷治疗效果不佳。有大量文献资料证实,通过动态关节松动术(患者仰卧位,上肢完全置于治疗床上,肩内旋,肘关节放松伸直,前臂旋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肱骨远端外侧面,另一只手通过示指、第一掌骨掌根和虎口分散负荷,置于患者尺骨近端内侧面,肱尺关节关节线下方,然后进行垂直于尺骨长轴方向向外进行无痛滑动。)恢复关节生物力线平衡至关重要。
3.可知,中药湿敷治疗联合恢复关节位置的手法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方案仅限于医院内部的治疗,无法完成居家巩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居家使用的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包括医用绑带、第一牵引条、第二牵引条和弹性牵引件,所述医用绑带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医用绑带的一表面沿该医用绑带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列连接组件,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第三连接件,另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对应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牵引条与所述第二牵引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牵引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牵引段、第二牵引段和与该第一牵引段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三牵引段,所述第二牵引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牵引段、第五牵引段和与该第四牵引段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六牵引段;所述第一牵引段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牵引段位于与该第一牵引段可拆卸连接的该第三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牵引段与该第四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牵引段与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四牵引段与一个所述第四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
牵引段位于与该第四牵引段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第四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六牵引段与该第三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牵引段与所述第六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牵引段和所述第六牵引段分别通过一个弹性牵引件对应与所述第四牵引段和所述第一牵引段拉紧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7.通过医用绑带、第一牵引条、第二牵引条和弹性牵引件的配合设计,操作简单,可居家使用。例如,以肱骨外上髁炎为例,需要将肘关节远心端向外平移(简单理解:肘关节下端相对于上端有桡侧向尺侧的轻微移位,要恢复生理力学平衡,相对于肱骨而言(肱骨不动),需要将肘关节下端(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由尺侧向桡侧方向平推。),在使用者肱骨外上髁处的外部对应的皮肤上敷贴敷料,医用绑带包裹在使用者的敷料的外部(使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锁紧),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绑带沿宽度方式的两侧,且第三连接件位于肱骨的一侧,第四连接件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第一牵引段、第二牵引段位于肱骨的一侧,第三牵引段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并第一牵引段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套接或粘接)在第三连接件上,第四牵引段、第五牵引段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第六牵引段位于肱骨的一侧,并第四牵引段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套接或粘接)在第四连接件上,所述第三牵引段、所述第六牵引段分别通过一个弹性牵引件对应与所述第四牵引段、所述第一牵引段拉紧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条与所述第二牵引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牵引段与该第四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牵引段与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六牵引段与该第三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牵引段与所述第六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此时,所述绑带位于包裹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部分产生一个朝向所述第三牵引段的牵引力,所述绑带位于包裹肱骨的部分产生一个朝向所述第六牵引段的牵引力(两个牵引力是通过所述第三牵引段、所述第六牵引段、两个弹性牵引件、所述第四牵引段和所述第一牵引段一起配合拉紧而产生),从而实现了相对于肱骨而言,肘关节的下端产生了一个由尺侧向桡侧方向的移动。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医用绑带的另一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医用绑带的表面设置有敷料层(敷料层设置敷料)。防水层包含敷料层,防止敷料层的敷料渗出。使用者敷贴10分钟后,再使用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做牵引,并配合使用者的主动运动,其效果更佳。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牵引段和所述第三牵引段的长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50mm~150mm;所述第四牵引段和所述第六牵引段的长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50mm~150mm。保证了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具有足够的牵引距离。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牵引段与所述第二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二牵引段与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四牵引段与所述第五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五牵引段与所述第六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提高所述第一牵引条和所述第二牵引条的整体受力强度。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牵引段用于贴合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沿该第一牵引段长度方向的第一定位凹槽,并且所述第一牵引段远离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连通的第一透气孔;所述第四牵引段用于贴合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
有沿该第四牵引段长度方向的第二定位凹槽,并且所述第四牵引段远离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连通的第二透气孔。一方面,提高所述第一牵引段与对应的绑带之间贴合更佳紧凑,第四牵引段与对应的绑带之间贴合更佳紧凑;另一方面,提高两处贴合位置的透气性。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直径值均为10mm~30mm。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沿该第一牵引段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形;所述第二定位凹槽沿该第四牵引段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形。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缝制在所述绑带上的、并匹配于所述第一牵引段的第一套袋,所述第四连接件为缝制在所述绑带上的、并匹配于所述第四牵引段的第二套袋;所述第一套袋的袋口与所述第二套袋的袋口沿所述绑带的宽度方向相向布置。第一牵引段的自由端插接在第一套袋内,第四连接件插接在第二套袋内,操作简单、快速,适宜居家使用。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牵引件包括松紧带、第一魔术贴、钢环、布袋和第二魔术贴,所述松紧带的一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魔术贴,另一端部设置有环状的所述钢环,所述松紧带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钢环之间的部分缝制有长条筒状的、且沿该松紧带的宽度方向布置的布袋,所述松紧带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布袋之间的部分缝制有第二魔术贴。其中,弹性牵引件为两个,即第一个弹性牵引件和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第一个弹性牵引件的布袋套在第三牵引段的自由端,第一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一端(带有第一魔术贴的一端)绕过第四牵引段,然后穿过该第一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另一端的钢环(环状),再然后翻折180度从该钢环外部掉头并跨越该钢环的外部、第四牵引段,直至与第一弹性牵引件的第二魔术贴粘贴,以拉紧第三牵引段;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布袋套在第六牵引段的自由端,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一端(带有第一魔术贴的一端)绕过第一牵引段,然后穿过该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另一端的钢环,再然后翻转180
°
从该钢环的外部掉头并跨越该钢环的外部、第一牵引段,直至与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第二魔术贴粘贴,以拉紧第六牵引段。操作简单、快速,适宜居家使用。
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包括医用绑带、第一牵引条、第二牵引条和弹性牵引件,所述医用绑带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医用绑带的一表面沿该医用绑带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列连接组件,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第三连接件,另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对应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牵引条与所述第二牵引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牵引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牵引段、第二牵引段和与该第一牵引段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三牵引段,所述第二牵引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牵引段、第五牵引段和与该第四牵引段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六牵引段;所述第一牵引段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牵引段位于与该第一牵引段可拆卸连接的该第三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牵引段与该第四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牵引段与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四牵引段与一个所述第四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牵引段位于与该第四牵引段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第四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侧,且
所述第六牵引段与该第三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牵引段与所述第六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牵引段、所述第六牵引段分别通过一个弹性牵引件与对应的所述绑带拉紧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医用绑带、第一牵引条、第二牵引条和弹性牵引件的配合设计,操作简单,可居家使用。例如,以肱骨外上髁炎为例,需要将肘关节远心端向外平移(简单理解:肘关节下端相对于上端有桡侧向尺侧的轻微移位,要恢复生理力学平衡,相对于肱骨而言(肱骨不动),需要将肘关节下端(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由尺侧向桡侧方向平推。),在使用者肱骨外上髁处的外部对应的皮肤上敷贴敷料,医用绑带包裹在使用者的敷料的外部,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绑带沿宽度方式的两侧,且第三连接件位于肱骨的一侧,第四连接件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第一牵引段、第二牵引段位于肱骨的一侧,第三牵引段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并第一牵引段可拆卸连接在第三连接件上,第四牵引段、第五牵引段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第六牵引段位于肱骨的一侧,并第四牵引段可拆卸连接在第四连接件上,所述第三牵引段、所述第六牵引段分别通过一个弹性牵引件对应与所述第四牵引段、所述第一牵引段拉紧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条与所述第二牵引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牵引段与该第四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牵引段与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六牵引段与该第三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牵引段与所述第六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此时,所述绑带位于包裹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部分产生一个朝向所述第三牵引段的牵引力,所述绑带位于包裹肱骨的部分产生一个朝向所述第六牵引段的牵引力,从而实现了相对于肱骨而言,肘关节的下端产生了一个由尺侧向桡侧方向的移动。
19.通过所述医用绑带的另一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医用绑带的表面设置有敷料层(敷料层设置敷料)的设计,防水层包含敷料层,防止敷料层的敷料渗出。使用者敷贴10分钟后,再使用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做牵引,其效果更佳。
20.通过所述第一牵引段和所述第三牵引段的长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50mm~150mm;所述第四牵引段和所述第六牵引段的长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50mm~150mm的设计,保证了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具有足够的牵引距离。
21.通过所述第一牵引段与所述第二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二牵引段与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四牵引段与所述第五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五牵引段与所述第六牵引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的设计,提高所述第一牵引条和所述第二牵引条的整体受力强度。
22.通过所述第一牵引段用于贴合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沿该第一牵引段长度方向的第一定位凹槽,并且所述第一牵引段远离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连通的第一透气孔;所述第四牵引段用于贴合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沿该第四牵引段长度方向的第二定位凹槽,并且所述第四牵引段远离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连通的第二透气孔的设计,一方面,提高所述第一牵引段与对应的绑带之间贴合更佳紧凑,第四牵引段与对应的绑带之间贴合更佳紧凑;另一方面,提高两处贴合位置的透气性。
23.通过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直径值均为10mm~30mm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24.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沿该第一牵引段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形;所述第二定位凹槽沿该第四牵引段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形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25.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缝制在所述绑带上的、并匹配于所述第一牵引段的第一套袋,所述第四连接件为缝制在所述绑带上的、并匹配于所述第四牵引段的第二套袋;所述第一套袋的袋口与所述第二套袋的袋口沿所述绑带的宽度方向相向布置的设计,第一牵引段的自由端插接在第一套袋内,第四连接件插接在第二套袋内,操作简单、快速,适宜居家使用。
26.通过所述弹性牵引件包括松紧带、第一魔术贴、钢环、布袋和第二魔术贴,所述松紧带的一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魔术贴,另一端部设置有环状的所述钢环,所述松紧带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钢环之间的部分缝制有长条筒状的、且沿该松紧带的宽度方向布置的布袋,所述松紧带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布袋之间的部分缝制有第二魔术贴的设计(其中,弹性牵引件为两个,即第一个弹性牵引件和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第一个弹性牵引件的布袋套在第三牵引段的自由端,第一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一端(带有第一魔术贴的一端)绕过第四牵引段,然后穿过该第一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另一端的钢环,再然后翻折180度从该钢环外部掉头并跨越该钢环的外部、第四牵引段,直至与第一弹性牵引件的第二魔术贴粘贴,以拉紧第三牵引段;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布袋套在第六牵引段的自由端,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一端(带有第一魔术贴的一端)绕过第一牵引段,然后穿过该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的另一端的钢环,再然后翻转180
°
从该钢环的外部掉头并跨越该钢环的外部、第一牵引段,直至与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第二魔术贴粘贴,以拉紧第六牵引段。操作简单、快速,适宜居家使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一牵引条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二牵引条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绑带的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弹性牵引件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0—医用绑带;101—第一连接件;102—第二连接件;103—第三连接件;104—第四连接件;
34.20—第一牵引条;201—第一牵引段;202—第二牵引段;203—第三牵引段;
35.30—第二牵引条;301—第四牵引段;302—第五牵引段;303—第六牵引段;
36.40—弹性牵引件;401—松紧带;402—第一魔术贴;403—钢环;404—布袋;405—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8.实施例1:
39.如图1-图5所示,一种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绑带10、第一牵引条20、第二牵引条30和弹性牵引件40,所述医用绑带10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所述医用绑带10的一表面沿该医用绑带10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列连接组件,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第三连接件103,另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三连接件103对应的第四连接件104;所述第一牵引条20与所述第二牵引条3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牵引条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牵引段201、第二牵引段202和与该第一牵引段201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三牵引段203,所述第二牵引条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牵引段301、第五牵引段302和与该第四牵引段301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六牵引段303;所述第一牵引段201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10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牵引段203位于与该第一牵引段201可拆卸连接的该第三连接件103对应的所述第四连接件104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牵引段203与该第四连接件104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牵引段201与所述第三牵引段203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四牵引段301与一个所述第四连接件10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牵引段303位于与该第四牵引段301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第四连接件104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件103的一侧,且所述第六牵引段303与该第三连接件103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牵引段301与所述第六牵引段303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牵引段203和所述第六牵引段303分别通过一个弹性牵引件40对应与所述第四牵引段301和所述第一牵引段201拉紧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均可以为魔术贴。
4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41.通过医用绑带10、第一牵引条20、第二牵引条30和弹性牵引件40的配合设计,操作简单,可居家使用。例如,以肱骨外上髁炎为例,需要将肘关节远心端向外平移(简单理解:肘关节下端相对于上端有桡侧向尺侧的轻微移位,要恢复生理力学平衡,相对于肱骨而言(肱骨不动),需要将肘关节下端(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由尺侧向桡侧方向平推。),在使用者肱骨外上髁处的外部对应的皮肤上敷贴敷料,医用绑带10包裹在使用者的敷料的外部,第三连接件103和第四连接件104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绑带沿宽度方式的两侧,且第三连接件103位于肱骨的一侧,第四连接件104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第一牵引段201、第二牵引段202位于肱骨的一侧,第三牵引段203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并第一牵引段201可拆卸连接在第三连接件103上,第四牵引段301、第五牵引段302位于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一侧,第六牵引段303位于肱骨的一侧,并第四牵引段301可拆卸连接在第四连接件104上,所述第三牵引段203、所述第六牵引段303分别通过一个弹性牵引件40对应与所述第四牵引段301、所述第一牵引段201拉紧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条20与所述第二牵引条3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牵引段203与该第四连接件104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牵引段201与所述第三牵引段203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六牵引段303与该第三连接件103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牵引段301与所述第六牵引段303之间的间距,此时,所述绑带位于包裹桡骨和尺骨的整体的部分产生一个朝向所述第三牵引段203的牵引力,所述绑带位于包裹肱骨的部分产生一个朝向所述第六牵引段303的牵引力,从而实现了相对于肱骨而言,肘关节的下端产生了一个由尺侧向桡侧方向的移动。
4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用绑带10的另一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医用绑带10的表面设置有敷料层(敷料层设置敷料)。防水层包含敷料层,防止敷料层的敷料渗出。使用者敷贴10分钟后,再使用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做牵引,其效果更佳。
4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牵引段201和所述第三牵引段203的长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50mm~150mm;所述第四牵引段301和所述第六牵引段303的长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50mm~150mm。保证了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具有足够的牵引距离。
4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牵引段201与所述第二牵引段202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二牵引段202与所述第三牵引段203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四牵引段301与所述第五牵引段302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所述第五牵引段302与所述第六牵引段303之间的过渡部分呈圆角形状。提高所述第一牵引条20和所述第二牵引条30的整体受力强度。
4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段201用于贴合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沿该第一牵引段201长度方向的第一定位凹槽,并且所述第一牵引段201远离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连通的第一透气孔;所述第四牵引段301用于贴合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沿该第四牵引段301长度方向的第二定位凹槽,并且所述第四牵引段301远离所述绑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连通的第二透气孔。一方面,提高所述第一牵引段201与对应的绑带之间贴合更佳紧凑,第四牵引段301与对应的绑带之间贴合更佳紧凑;另一方面,提高两处贴合位置的透气性。
4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直径值均为10mm~30mm。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4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沿该第一牵引段201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形;所述第二定位凹槽沿该第四牵引段301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形。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4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三连接件103为缝制在所述绑带上的、并匹配于所述第一牵引段201的第一套袋,所述第四连接件104为缝制在所述绑带上的、并匹配于所述第四牵引段301的第二套袋;所述第一套袋的袋口与所述第二套袋的袋口沿所述绑带的宽度方向相向布置。第一牵引段201的自由端插接在第一套袋内,第四连接件104插接在第二套袋内,操作简单、快速,适宜居家使用。
4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弹性牵引件40包括松紧带401、第一魔术贴402、钢环403、布袋404和第二魔术贴405,所述松紧带401的一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魔术贴402,另一端部设置有环状的所述钢环403,所述松紧带401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402与所述钢环403之间的部分缝制有长条筒状的、且沿该松紧带401的宽度方向布置的布袋404,所述松紧带401位于所述第一魔术贴402与所述布袋404之间的部分缝制有第二魔术贴405。其中,弹性牵引件40为两个,即第一个弹性牵引件和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第一个弹性牵引件的布袋404套在第三牵引段203的自由端,第一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401的一端(带有第一魔术贴402的一端)绕过第四牵引段301,然后穿过该第一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401的另一端的钢环403,再然后从该钢环403外部掉头并绕过第四牵引段301并与第二魔术贴405粘贴,
从而使第三牵引段203与第四牵引段301形成拉紧力(牵引力),以拉紧第三牵引段203;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布袋404套在第六牵引段303的自由端,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401的一端(带有第一魔术贴402的一端)绕过第一牵引段201,然后穿过该第二个弹性牵引件的松紧带401的另一端的钢环403,再然后从该钢环403外部掉头并绕过第一牵引段201并与第二魔术贴405粘贴,从而使第六牵引段303与第一牵引段201形成拉紧力(牵引力),以拉紧第六牵引段303。操作简单、快速,适宜居家使用。
50.实施例2:
51.本实施例2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包括医用绑带、第一牵引条、第二牵引条和弹性牵引件,所述医用绑带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医用绑带的一表面沿该医用绑带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列连接组件,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第三连接件,另一列连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对应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牵引条与所述第二牵引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牵引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牵引段、第二牵引段和与该第一牵引段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三牵引段,所述第二牵引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牵引段、第五牵引段和与该第四牵引段平行且错位设置的第六牵引段;所述第一牵引段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牵引段位于与该第一牵引段可拆卸连接的该第三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牵引段与该第四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牵引段与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四牵引段与一个所述第四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牵引段位于与该第四牵引段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第四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六牵引段与该第三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牵引段与所述第六牵引段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牵引段、所述第六牵引段分别通过一个弹性牵引件与对应的所述绑带拉紧连接。
5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