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9:32: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圆锥滚子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2.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承受以径向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载荷,圆锥滚子轴承广泛用于汽车、轧机、矿山、冶金、塑料机械等行业。圆锥滚子轴承属于分离型轴承,轴承的内、外圈均具有锥形滚道。该类轴承按所装滚子的列数分为单列、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等不同的结构型式。传统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两侧通常不具备密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外界杂质极易通过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内部,从而对轴承中的润滑油造成污染,导致润滑油的润滑效果降低,加快了轴承的磨损速度,极大的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解决了传统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两侧通常不具备密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外界杂质极易通过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内部,从而对轴承中的润滑油造成污染,导致润滑油的润滑效果降低,加快了轴承的磨损速度,极大的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内套接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轴承保持架,所述轴承保持架内铰接有若干个轴承滚子,所述轴承滚子外表面的上方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搭接,所述轴承滚子外表面的下方与轴承内圈外表面开设的滚子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轴承外圈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轴承内圈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轴承外圈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封板。
7.所述轴承外圈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的右侧面和第二封板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板,所述卡板卡接在对应卡槽内,所述卡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与对应卡槽的内壁搭接,所述第一封板的右侧面和第二封板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环板,所述滑动环板滑动连接在对应滑槽内,所述第一封板的左侧面和第二封板的右侧面均开设有四个注油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润滑块,所述润滑块设置为石墨润滑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承保持架的外表面和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储油槽,所述轴承滚子设置为圆锥轴承滚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注油孔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轴承外圈的边缘
处设置为圆弧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所述滑动环板靠近轴承内圈的一面设置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均设置为圆环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注油孔位于对应两个滑动环板之间,所述滑槽的截面设置为m形。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通过设置卡槽、卡板、凸块、第一封板、第二封板、滑动环板和滑槽,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设置,使本装置在装配完成后,能够在轴承外圈的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卡槽分别卡接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从而将轴承外圈有轴承内圈之间的间隙有效遮挡,从而使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同时滑动环板和滑槽的设置,使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通过滑动环板与轴承内圈相配合,两个滑动环板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不仅能够保障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密封效果,同时能够保障轴承外圈的正常转动,这些结构的设置,使本装置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的间隙能够通过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进行有效遮挡,有效提升本装置内部密封性,从而避免本装置在使用时外界杂质通过间隙进入本装置内部,保障本装置内部清洁性,降低本装置的内部磨损速度,从而保障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16.2、该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通过设置轴承外圈、润滑块、轴承保持架和储油槽,轴承外圈和润滑块的设置,当本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润滑油消耗过多时,轴承滚子能够通过与润滑块之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石墨颗粒,从而使本装置内部能够通过石墨进行自动润滑,避免出现因缺油造成的磨损加快的情况,而轴承保持架和储油槽的设置,使本装置内部添加润滑油后,轴承保持架表面的储油槽内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流出进行润滑,提升本装置内部润滑效果。
17.3、该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通过设置卡板、凸块和注油孔,卡板和凸块的设置,使卡板表面形成凸起,在卡板卡入卡槽内部后能够形成自锁死结构,保障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卡接稳定性,保障密封效果,而注油孔的设置,便于在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安装后通过注油孔向滑槽内添加润滑油,从而降低滑动环板与滑槽内壁的摩擦力,保障轴承外圈的转动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封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承滚子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轴承保持架、4轴承滚子、5卡槽、6滑槽、7第一封板、8第二封板、9卡板、10凸块、11滑动环板、12注油孔、13润滑块、14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外圈1内套接有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设置有轴承保持架3,轴承保持架3内铰接有若干个轴承滚子4,轴承滚子4外表面的上方与轴承外圈1的内表面搭接,轴承滚子4外表面的下方与轴承内圈2外表面开设的滚子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轴承外圈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5,卡槽5的设置,便于对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本装置的整体装配,同时能够便于将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进行拆卸,便于对本装置内部进行检修维护,轴承内圈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轴承外圈1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封板7。
25.轴承外圈1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封板8,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的设置,使本装置在装配完成后,能够在轴承外圈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卡槽5分别卡接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从而将轴承外圈1有轴承内圈2之间的间隙有效遮挡,从而使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第一封板7的右侧面和第二封板8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板9,卡板9卡接在对应卡槽5内,卡板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0,凸块10的外表面与对应卡槽5的内壁搭接,第一封板7的右侧面和第二封板8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环板11,滑动环板11滑动连接在对应滑槽6内,滑动环板11和滑槽6的设置,使第一封板7与第二封板8通过滑动环板11与轴承内圈2相配合,两个滑动环板11均滑动连接在滑槽6内,不仅能够保障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的密封效果,同时能够保障轴承外圈1的正常转动,第一封板7的左侧面和第二封板8的右侧面均开设有四个注油孔12。
26.具体的,如图2所示,轴承外圈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润滑块13,润滑块13设置为石墨润滑块,润滑块13的设置,当本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润滑油消耗过多时,轴承滚子4能够通过与润滑块13之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石墨颗粒,从而使本装置内部能够通过石墨进行自动润滑,轴承保持架3的外表面和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储油槽14,轴承滚子4设置为圆锥轴承滚子。
27.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注油孔12设置为漏斗状,注油孔12的设置,便于在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安装后通过注油孔12向滑槽6内添加润滑油,从而降低滑动环板11与滑槽6内壁的摩擦力,保障轴承外圈1的转动效果,轴承外圈1的边缘处设置为圆弧状,滑动环板11靠近轴承内圈2的一面设置为圆弧形,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均设置为圆环形,注油孔12位于对应两个滑动环板11之间,滑槽6的截面设置为m形。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9.在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在进行轴承装配时,首先将轴承内圈2、轴承保持架3和轴承滚子4配合卡入轴承外圈1内,此时向轴承内圈2与轴承外圈1之间注入润滑油并转动轴承外圈1,当润滑油添加完成后即可取出第一封板7,使第一封板7通过若干个卡板9卡入轴承外圈1左侧面的若干个卡槽5内,使第一封板7的右侧面与轴承外圈1的左侧面充分贴合即可,此时两个滑动环板11即可配合卡入轴承内圈2左侧面的滑槽6内,轴承转动时两个滑动环板11能够沿滑槽6同步进行转动,同理将第二封板8配合卡接在轴承外圈1的右侧面,此时通过注油孔12向滑槽6内注入适量润滑油即可,将本装置配合安装在待使用位置即可正常使用,使用时第一封板7和第二封板8即可配合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形成密闭环境。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