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3:46: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包括轻钢骨架(1)和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2),所述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2)与轻钢骨架(1)固定连接,所述轻钢骨架(1)的下方设置地热系统,轻钢骨架(1)的上方设置太阳能补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骨架(1)的下方设置地热系统,轻钢骨架(1)的上方设置太阳能补足系统,所述所述所述太阳能补足系统包括太阳能板(5)、地热交换管(6)、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7)、新风系统(9)和电磁阀(10),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2)的内部中空且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2)的内部填充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7),所述地热交换管(6)内嵌在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7)内,所述新风系统(9)设置在轻钢骨架(1)的侧边,新风系统(9)包括通风管道和风机,太阳能板(5)与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太阳能板(5)与地热交换管(6)之间设置电磁阀(10),所述地热系统包括地热循环泵(3)、中水循环泵(4)、地热交换管(6)、地热埋管(8)、过滤器(11)、沉淀池(12)、消毒池(13)、活性炭吸附池(14)、中水回用罐(15)、反冲泵(16)、加压泵(17)和排污管道(18),所述地热循环泵(3)和中水循环泵(4)均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地热埋管(8)预埋在地面下,所述过滤器(11)安装在地面,过滤器(11)与地热埋管(8)通过水管连通,过滤器(11)的侧方依次固定安装有中水循环泵(4)、沉淀池(12)、消毒池(13)、活性炭吸附池(14)、中水回用罐(15)、反冲泵(16)和加压泵(17),中水循环泵(4)的输出端与过滤器(11)通过水管连通,沉淀池(12)与中水循环泵(4)的输出端通过相同的管道连通,消毒池(13)和活性炭吸附池(14)连通且消毒池(13)与沉淀池(12)连通,中水回用罐(15)与活性炭吸附池(14)通过水管连通,加压泵(17)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活性炭吸附池(14)连通且反冲泵(16)的输出端与中水回用罐(15)连通,加压泵(17)的输入端与中水回用罐(15)通过水管连通且加压泵(17)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地热交换管(6)连通,沉淀池(12)以及活性炭吸附池(14)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排污管道(18),地热埋管(8)的侧壁设置导热机构,沉淀池(12)内设置清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埋管(8)至少埋入地下三十米,所述墙体以及屋顶均采用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2)作为主体结构且墙体和屋顶的地热交换管(6)相互连通,太阳能板(5)安装在屋顶的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2)向阳的一面,新风系统(9)中的通风管道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天花板,风机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沉淀池(12)为矩形漏斗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机构包括翼板(20)、倒角板(21)、滑动板(22)、滑动槽(23)、隔板一(24)和隔板二(25),所述翼板(20)与地热埋管(8)固定连接,倒角板(21)与翼板(20)固定连接,翼板(20)的端面开设滑动槽(23),所述滑动板(22)与滑动槽(23)滑动连接,隔板一(24)和隔板二(25)固定连接且隔板一(24)与地热埋管(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埋管(8)为内部中空的金属圆管,翼板(20)与地热埋管(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隔板一(24)与地热埋管(8)的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20)为扇形板,滑动槽(23)为弧形槽且滑动槽(23)与滑动板(22)适配,倒角板(21)与翼板(20)的圆周面固定连接,地热埋管(8)的圆周面等间距设置四个相同的翼板(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
述导热机构还包括连接板(26)、底板一(27)、底板二(28)、侧板(40)、油孔(41)、间隔板(42)、储油腔(43)和油泵(44),所述连接板(26)与隔板一(24)固定连接,底板二(28)与底板一(27)固定连接且底板一(27)与隔板二(25)固定连接,所述侧板(40)与地热埋管(8)固定连接,侧板(40)的内部开设储油腔(43),间隔板(42)位于储油腔(43)内且间隔板(42)与侧板(40)固定连接,侧板(40)的端面开设油孔(41)且油孔(41)与滑动槽(23)连通,所述油泵(44)与间隔板(4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27)和底板二(28)均为弧形板且地热循环泵(3)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7)和底板二(28)共同组成一块s形板,底板一(27)的顶面与连接板(26)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板(26)同一隔板一(24)侧壁固定连接,侧板(40)为弓形板,间隔板(42)与储油腔(43)适配,油泵(44)位于间隔板(42)的一侧且油泵(44)的输出端位于间隔板(42)的另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连接轴(30)、轴承(31)、旋转杆(32)、推动板(33)和永磁体(34),所述轴承(31)与沉淀池(12)内壁固定连接,连接轴(30)与轴承(31)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32)与轴承(31)固定连接,推动板(33)与旋转杆(32)侧壁固定连接,永磁体(34)与推动板(33)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32)为圆柱体,推动板(33)与旋转杆(32)的侧壁固定连接,推动板(33)倾斜设置,旋转杆(32)的侧壁设置多个推动板(33)且相邻的两个推动板(33)之间间距相等,所述永磁体(34)与推动板(33)的侧壁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节能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太阳能装配式被动房,包括轻钢骨架和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所述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板与轻钢骨架固定连接,所述轻钢骨架的下方设置地热系统,轻钢骨架的上方设置太阳能补足系统,地热循环泵将地热埋管和地热交换管中的导热介质进行交换,在需要太阳能进行热量补足时,电磁阀打开导热介质经过太阳能板对内的导热介质进行热量补足,当不需要进行热量补足时,电磁阀关闭导热介质不再经过太阳能补足装置,采用加压泵直接将水送入用户家中和供应反冲泵用水,通过在不同的季节将恒温的地下水与建筑物的热量进行交换,提高建筑物内的恒温效果,实现在冬暖夏凉的目的。实现在冬暖夏凉的目的。实现在冬暖夏凉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屈春来 李西蒙 戴广宇 施海波 张嘉宁 孙磊 陈雄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3/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