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3:2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雾化器作为将溶液雾化的装置,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医疗等各个领域。雾化器作为原子化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测定的精密度有显著的影响。在医疗领域,雾化器能够把药物送入到深入人体的病灶位置。在电子烟领域,雾化器可以将烟油变为纳米级的烟雾并提供给吸食者,以使吸食者获得良好的口感和击喉感。
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易挥发。药液通常采用包含酒精的溶剂溶解,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包含酒精时,会影响药液的口感,刺激病人的肝脏,危害病人的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影响药液的治疗效果。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通常具有毒性,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包含有机溶剂时,会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粘膜。现有的雾化器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压电陶瓷高频震动,将液体分子打散形成气溶胶,另一种是通过高温实现溶液的雾化,但现有的雾化器均不具备滤除溶剂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通过在雾化前进行溶剂滤除,能够避免溶剂影响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性能。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雾化组件;
6.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加热单元、供液单元、吸附单元和吸气通道,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吸气通道内;
7.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如下四种模式:
8.预处理模式,所述供液单元向所述加热单元输送溶液;
9.溶剂分离模式,所述加热单元将所述溶液加热至第一设定温度,以使所述溶液中的溶剂气化,所述吸附单元冷凝吸附气化的溶剂;
10.雾化准备模式,所述加热单元将所述溶液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
11.雾化模式,溶液在吸气产生的压力下雾化。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指示单元,所述指示单元用于指示雾化组件的工作模式。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切换至预处理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开始计时,计时超过设定时长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切换至溶剂分离模式。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溶剂分离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溶液中所述溶剂的浓度,并判断所述浓度是否小于设定值,若是,则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切换至雾化准备模式。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设
置在所述吸气通道内的流量传感器获取吸气气流量,所述吸气气流量大于设定流量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切换至预处理模式。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预处理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预热。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预处理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吸附单元预冷。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通道内设有气道阀门;
19.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预处理模式、溶剂分离模式和雾化准备模式时,所述气道阀门闭合;
20.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模式时,所述气道阀门开启。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准备模式时,所述吸附单元还用于冷凝吸附气化的溶剂。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吸附单元均为沿所述吸气通道侧壁设置的板状结构,两个相对设置的加热单元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吸附单元围成矩形框架;
23.控制单元为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远离吸气通道的吸气口的一侧,所述加热单元、所述供液单元、所述指示单元和所述吸附单元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4.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先通过加热溶液使得溶液中的溶剂气化并通过吸附单元冷凝吸附气化的溶剂,再对滤除部分溶剂后的溶液进行雾化,能够避免溶剂影响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性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结构框图。
27.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控制单元;11:流量传感器;12:供液单元;
31.2:吸气通道;21:吸气口;
32.3:加热单元;
33.4:吸附单元;
34.5:导线;
35.6:硅胶密封套;
36.7: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38.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1.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溶液,包括控制单元1和雾化组件;
42.雾化组件包括:加热单元3、供液单元12、吸附单元4和吸气通道,加热单元3设置在吸气通道内。本实施例中,吸气通道为管状结构,吸气通道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加热单元3设置在吸气通道的中部,吸气通道的一端设有吸气口,供液单元12与加热单元3通过供液管路连通,供液单元12用于向加热单元3输送待雾化的溶液,溶液可选为溶解在溶剂内的药液或植物萃取液,溶剂可选包括酒精。
43.控制单元1用于控制雾化组件工作在如下四种模式:
44.预处理模式,供液单元12向加热单元3输送溶液,控制单元1与供液单元12电连接并控制供液单元12的启停。
45.溶剂分离模式,加热单元3将溶液加热至第一设定温度,以使溶液中的溶剂气化,吸附单元冷凝吸附气化的溶剂。控制单元1与加热单元3电连接,并控制加热单元3的输出功率。第一设定温度可选为溶剂的气化温度,溶剂为酒精时,第一设定温度为78摄氏度。
46.雾化准备模式,加热单元3将溶液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本实施例中,雾化临界温度为溶液保持流动性的临界温度,雾化临界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
47.雾化模式,溶液在吸气产生的压力下雾化。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负压气泵、风机或嘴吸气,使得吸气通道内产生气流,气流流经加热单元3时向加热单元3施加压力,加热单元3内的溶液雾化形成气溶胶,并从吸气口喷出。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先通过加热溶液使得溶液中的溶剂气化,再对滤除部分溶剂后的溶液进行雾化,能够避免溶剂影响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性能,尤其适用于溶剂具有危害性的溶液。
49.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还包括指示单元,指示单元用于指示雾化组件的工作模式。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模式时,指示单元发出吸气指示信号,以使使用者从吸气通道的吸气口吸气。控制单元1与指示灯电连接,控制单元1用于控制指示单元发出指示信号。本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可选为指示灯,指示灯设置在吸气通道的外壁,指示灯通过亮灯的颜色发出指数信号,雾化组件工作在预处理模式、溶剂分离模式和雾化准备模式时,控制单元1控制指示灯亮红灯,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模式时,控制单元1控制指示灯亮绿灯。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与冷凝吸附单元电连接,并控制吸附单元的工作功率。冷凝吸附单元的温度低于溶剂的液化温度,当气化的溶剂在接触冷凝吸附装置时液化并被吸入吸附装置内。吸气通道可选设有一个或多个阀门,阀门可选设置在吸气通道靠近吸气口的一端。雾化组件工作在预处理模式、溶剂分离模式和雾化准备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气道阀门闭合;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气道阀门开启。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通过设置吸附单元能够及时吸收气化的溶剂,避免气化的溶剂混入后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内,影响气溶胶的性能。
52.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切换至预处理模式时,控制单元开始计时,计时超过设定时长时,控制单元还用于将雾化组件切换至溶剂分离模式。设定时长可选为5秒。
53.雾化组件工作在溶剂分离模式时,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溶液中溶剂的浓度,并判断浓度是否小于设定值,若是,则控制单元还用于将雾化组件切换至雾化准备模式,若否,则控制雾化组件继续工作在溶剂分离模式。
54.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模式时,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设置在吸气通道内的流量传感器获取吸气气流量,吸气气流量大于设定流量时,控制单元还用于将雾化组件切换至预处理模式。
5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通过控制单元采集雾化组件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雾化组件的状态信息控制雾化组件按照设定的顺序循环切换工作模式,能够实现持续雾化。
56.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工作在预处理模式时,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加热单元预热,并控制吸附单元预冷。雾化组件工作在雾化准备模式时,吸附单元还用于冷凝吸附气化的溶剂。吸附单元在预处理模式时的工作功率等于吸附单元在雾化准备模式时的工作功率。吸附单元在雾化准备模式时的工作功率低于溶剂分离模式时的工作功率,以避免影响溶液的雾化。
57.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加热单元3和吸附单元4均为沿吸气通道2侧壁设置的板状结构,两个加热单元3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雾化装置可选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吸附单元4,吸附单元4为板状结构。相对设置的加热单元3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吸附单元4围成矩形框架。雾化装置可选还包括硅胶密封套6,硅胶密封套6为立方体结构,硅胶密封套6的六个面均设有开口,加热单元3和吸附单元4嵌入开口内,硅胶密封套6内设有用于容纳导线5的过线通道。
58.控制单元1为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矩形框架远离吸气口21的一侧,流量传感器11设置在电路板与加热单元3之间。加热单元3、供液单元、指示单元和吸附单元4均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远离加热单元3的一端设有蓄电池7,蓄电池7用于向电路板供电。
59.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