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26 12:30: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微生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奶制品等高蛋白的食品的摄入越来越多,加之人们缺乏锻炼、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因素,使得人体摄入的嘌呤代谢产生问题,从而产生体内尿酸过高,甚至出现痛风等症状,给人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为此,人们通过化学药、生物药、中草药等药物来治疗,但病症发生后再去治疗,第一,治疗效果难以保证;第二,化学药等药物也会第人体的健康产生一些影响,如后遗症、不良反应等,而传统的中草药虽然副作用小,但传统的中草药杂质多、服药不便,并且提取效率低,影响了疗效和应用。
3.为此,人们开始通过对中草药、可食用的动植物食品进行微生物提取,以提高活性成分和效用:
4.如,公开号为cn107854634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酵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领域。所述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酵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蛹虫草,葛根,茯苓、淡竹叶、薏米、骨碎补、黑老虎与川芎。本发明以传统中医方剂为基础,结合现代微生物学技术,使用乳酸菌对中药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后的药剂;所述药剂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5.但人们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微生态提取存在一些不足:
6.1)提取效果和效率不太理想,现有的微生物提取,受制于不同菌种的发酵途径和代谢产物的区别,使得微生物菌种的选择和配比会对提取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7.2)提取产物的人体吸收效率不高,现有的微生物提取物由于整体发酵环境的影响,产生的提取物对人体肠胃环境来说吸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8.3)存在有害物质,现有的中草药、食品中不可避免的含有一些农药成分等有害化学物质,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损害。
9.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提取效率更高、有毒成分低、人体吸收度高、且具有能够降低人体内尿酸含量的微生态提取物。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该微生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2.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其通过如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得:苹果4-6份、柠檬12-18份、樱桃4-6份、杨梅2.5-3.5份、木瓜12-18份、甘草12-18份、桃仁粉0.8-1.2份、薄荷3-5份、芹菜4-6份、槐花2.5-3.5份、香椿叶3-5份、菊苣0.8-1.2份、茯苓0.8-1.2份、莱菔子0.8-1.2份、益智仁0.8-1.2份、牛蒡根0.8-1.2份、菠萝4-6份、低聚果糖
12-16份、燕麦β-葡聚糖0.8-1.2份、褐藻胶0.08-0.12份、三氯蔗糖0.007-0.012份。
13.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微生态提取物通过如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得:苹果5份、柠檬15份、樱桃5份、杨梅3份、木瓜15份、甘草15份、桃仁粉1份、薄荷4份、芹菜5份、槐花3份、香椿叶4份、菊苣1份、茯苓1份、莱菔子1份、益智仁1份、牛蒡根1份、菠萝5份、低聚果糖14份、燕麦β-葡聚糖0.89份、褐藻胶0.1份、三氯蔗糖0.01份。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微生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1:按配方取各组分,混合,灭菌,然后经过酶解,得到酶解后的原料混合物;
16.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利用微生物进行微生态提取处理,然后将微生态提取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滤渣,收集微生态提取液;
17.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微生态提取液进行灭菌,然后经过熟化处理,得到微生态提取物。
18.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在步骤3后还包括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微生态提取物中加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
19.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在步骤4后还包括步骤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微生态提取物加热至辅料溶解,然后经灭菌处理;所述辅料为在水中可溶解的辅料。
20.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酶解采用c1酶、cx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
21.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的提取温度为35-39℃,提取时间为2-4年。
22.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3中的熟化处理具体为:将微生态提取液置于灭菌的熟化桶中进行密封熟化保存,密封熟化保存的温度为室温。
23.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包括以按照各组分的总量的重量百分比计(此处的重量百分比是指菌种的用量与微生态提取物的各组分总重量的比值
×
100%)的如下菌种:嗜酸乳杆菌0.0133%、干酪乳杆菌0.0133%、鼠李唐乳杆菌0.0133%、格氏乳杆菌0.01%、约氏乳杆菌0.01%,唾液乳杆菌0.01%,短双歧杆菌0.015%,婴儿双歧杆菌0.015%。
24.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还包括用于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
2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发酵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配比优化,使得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物具有如下效果:
26.1)活性成分含量高,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在利用各组分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过程中,会分泌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等胞外酶,使中药的细胞裂解,有利于各组分的活性成分从细胞内释放,使得各组分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取和利用;获得的微生态提取物具有降低尿酸的功能;
27.2)有益成分含量高,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多糖等物质,最终进入在提取液中而提高提取液的有益物质含量;
28.3)人体吸收度高,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将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降解成人体可吸收的活性小分子,而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与机体的细胞蛋白结合,从而提升机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29.4)活性成分的种类多,在通过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提取过程中,各组分中的部分
成分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活性成分的产生具有抑制/促进作用,而微生物在各组分的特殊环境中也可能会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产生更为丰富的初生或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种类更多的活性成分;
30.5)毒副作用小,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能够将中药组分中的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苷类、内酯类、蛋白类重金属等成分进行降解,或对中药有毒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降低的毒副作用;
31.6)避免活性成分破坏,采用微生态提取工艺,避免了传统的中药在煎、煮、蒸、炼等工艺中对活性成分的破坏;
32.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便于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具体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34.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其通过如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得:苹果4-6份、柠檬12-18份、樱桃4-6份、杨梅2.5-3.5份、木瓜12-18份、甘草12-18份、桃仁粉0.8-1.2份、薄荷3-5份、芹菜4-6份、槐花2.5-3.5份、香椿叶3-5份、菊苣0.8-1.2份、茯苓0.8-1.2份、莱菔子0.8-1.2份、益智仁0.8-1.2份、牛蒡根0.8-1.2份、菠萝4-6份、低聚果糖12-16份、燕麦β-葡聚糖0.8-1.2份、褐藻胶0.08-0.12份、三氯蔗糖0.007-0.012份。
35.通过对发酵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配比优化,使得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物具有如下效果:
36.1)活性成分含量高,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在利用各组分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过程中,会分泌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等胞外酶,使中药的细胞裂解,有利于各组分的活性成分从细胞内释放,使得各组分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取和利用;获得的微生态提取物具有降低尿酸的功能;
37.2)有益成分含量高,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多糖等物质,最终进入在提取液中而提高提取液的有益物质含量;
38.3)人体吸收度高,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将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降解成人体可吸收的活性小分子,而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与机体的细胞蛋白结合,从而提升机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39.4)活性成分的种类多,在通过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提取过程中,各组分中的部分成分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活性成分的产生具有抑制/促进作用,而微生物在各组分的特殊环境中也可能会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产生更为丰富的初生或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种类更多的活性成分;
40.5)毒副作用小,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能够将中药组分中的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苷类、内酯类、蛋白类重金属等成分进行降解,或对中药有毒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降低的毒副作用;
41.6)避免活性成分破坏,采用微生态提取工艺,避免了传统的中药在煎、煮、蒸、炼等
工艺中对活性成分的破坏。
42.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1:按配方取各组分,混合,灭菌,然后经过酶解,得到酶解后的原料混合物
44.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利用微生物进行微生态提取处理,然后将微生态提取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滤渣,收集微生态提取液;
45.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微生态提取液进行灭菌,然后经过熟化处理,得到微生态提取物。
46.为了更好的便于消费者食用,可以在步骤3得到的微生态提取物中加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以制成不同的产品剂型,以丰富产品的口感和便于存储、运输,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消费者偏好加入甜味剂等,或者将微生态提取物进一步制成口服液、片剂等;例如,在步骤4后还包括步骤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微生态提取物加热至辅料溶解,然后经灭菌处理;所述辅料为在水中可溶解的辅料,辅料可以是甜味剂(如砂糖、三氯蔗糖、罗汉果甜苷)等。
47.为了提升微生态提取物的质量,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温度为35-39℃,发酵时间为2-4年。
48.对于酶解,为了更便于后续的微生态处理,所述酶解采用c1酶、cx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其中,c1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cx酶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将具有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分解,蛋白酶打断连结氨基酸的肽键,这三种酶合作,将原料中的99%的物质分解成小分子,使得后续微生态中的微生物发酵更为便利,效果更好。
49.对于灭菌处理,可以不做特别的限定,为了更便于工业操作,可以采用臭氧灭菌处理,灭菌处理时间为4-8min。
50.对于微生物提取液的过滤,可以选用100目筛进行过滤;对于步骤3中微生物提取液进行除菌处理,可以采用巴氏消毒法,如在在85
±
5℃下灭菌30-35分钟;对于微生物提取液通过步骤4、步骤5处理后,为了便于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可以继续进行灭菌、灌装和包装等处理;为了检验和监控产品的质量,可对产品的总酸、粗多糖、游离氨基酸、短链脂肪酸、微生物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51.为了增加本发明的微生物提取物的风味,可以进行熟化处理,所述步骤3中的熟化处理具体为:将微生态提取液置于灭菌的熟化桶中进行密封熟化保存,密封熟化保存的温度为室温;通过熟化处理,能够将微生物提取液中的低聚果糖等物质熟化,生成芳香烃类物质,在增长风味的同时还能够增加相应芳香烃的功效。
52.为了提升微生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人体利用度,降低有害物质含量,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包括以按照各组分的总量的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菌种:嗜酸乳杆菌0.0133%、干酪乳杆菌0.0133%、鼠李唐乳杆菌0.0133%、格氏乳杆菌0.01%、约氏乳杆菌0.01%,唾液乳杆菌0.01%,短双歧杆菌0.015%,婴儿双歧杆菌0.015%。
53.为了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物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还包括用于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对于用于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可以选择细菌、真菌和藻类,对应的可以做这样的例举,如:
54.降解毒死蜱,可以选择如下细菌:bacillus subtilis inaquosorum strain kctc13429、bacillus cereus atcc 14579bacillus safensis f0-36b、sphingomonassp、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ps-2、pseudomonas fluorescence、brucella melitensis、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cereus、klebsiella sp.、serratia sp.、pseudomonas aeruginosa、pseudomonas sp.、agrobacterium sp.、bacillus sp、bacillus pumilus c2a1,可以选择如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trichoderma harzianum、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trichosporon sp.,可以选用藻类synechocystis pupccc 64;
55.降解辛硫磷,可以选用如下细菌:plesiomonas sp.x-1、delftia sp.xsp-1、bacillus subtilis bs-15、stenotrophomonas sp.g1、ochrobactrum sp.ddv-1;可以选用如下真菌:paecilomyces lalicinus nh-pl-03、trichoderma atroviride;
56.降解敌百虫,可以选用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对于降解三唑磷,可以选用细菌stenotrophomonas sp.g1、bacillus sp.tap-1;
57.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过程中,可以基于需要选择上列的各种微生物,可以选择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也可以在该基础上选择未列出的其他微生物进行组合或者与上列的微生物进行组合。
58.实施例1
59.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其通过如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得:苹果5份、柠檬15份、樱桃5份、杨梅3份、木瓜15份、甘草15份、桃仁粉1份、薄荷4份、芹菜5份、槐花3份、香椿叶4份、菊苣1份、茯苓1份、莱菔子1份、益智仁1份、牛蒡根1份、菠萝5份、低聚果糖14份、燕麦β-葡聚糖0.89份、褐藻胶0.1份、三氯蔗糖0.01份;
60.所述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步骤1:按配方取各组分,混合,灭菌,然后经过酶解,得到酶解后的原料混合物;所述酶解选用c1酶、cx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
62.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利用微生物进行微生态提取处理150天,然后将微生态提取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过100目筛)处理,去除滤渣,收集微生态提取液;
63.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微生态提取液进行灭菌,然后经过熟化处理,得到微生态提取物;所述步骤3中的熟化处理具体为:将微生态提取液置于灭菌的熟化桶中进行密封熟化保存,密封熟化保存的温度为室温;即得微生态提取物;
64.所述步骤2中微生物以按照各组分的总量的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菌种:嗜酸乳杆菌0.0133%、干酪乳杆菌0.0133%、鼠李唐乳杆菌0.0133%、格氏乳杆菌0.01%、约氏乳杆菌0.01%,唾液乳杆菌0.01%,短双歧杆菌0.015%,婴儿双歧杆菌0.015%。
65.实施例2
66.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其通过如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得:苹果6份、柠檬18份、樱桃4份、杨梅2.5份、木瓜12份、甘草18份、桃仁粉0.8份、薄荷5份、芹菜4份、槐花2.5份、香椿叶3份、菊苣1.2份、茯苓0.8份、莱菔子1.2份、益智仁0.8份、牛蒡根0.8份、菠萝4份、低聚果糖16份、燕麦β-葡聚糖1.2份、褐藻胶0.08份、三氯蔗糖0.012份;
67.所述步骤2中微生物菌种及配比同实施例1;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68.实施例3
69.一种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其通过如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得:苹果4份、柠檬12份、樱桃6份、杨梅3.5份、木瓜18份、甘草12份、桃仁粉1.2份、薄荷3份、芹菜6份、槐花3.5份、香椿叶5份、菊苣0.8份、茯苓1.2份、莱菔子0.8份、益智仁1.2份、牛蒡
根1.2份、菠萝6份、低聚果糖12份、燕麦β-葡聚糖0.8份、褐藻胶0.12份、三氯蔗糖0.007份
70.所述步骤2中微生物菌种及配比同实施例1;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71.实验例1
72.取实施例1的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然后对其中的多酚、黄酮、皂苷、氨基酸、以及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的具体结果参见下表1-3:
73.表1-微生态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测试表
[0074][0075]
从上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中,多酚、总黄酮、前花青素、儿茶素等含量高,获得的提取物偶降低尿酸的功能。
[0076]
表2-微生态提取物中氨基酸含量测试表
[0077]
[0078][0079]
从上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具有降低尿酸功能的微生态提取物中,各人体必须氨基酸种类全、含量高。
[0080]
表3-微生态提取物中部分菌落、铅及糖精钠的含量测试表
[0081]
[0082][0083]
从上表3中检测数据来看,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物中各有害菌种及糖精钠均符合国家标准,可见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物安全性高。
[0084]
对比例1
[0085]
按照实施例1的微生态的组分及其配比取各组分,混合,灭菌,然后经过超微粉碎,得到粉碎状的原料混合物;然后加水熬制,熬煮3次,每次熬制30min,通过过滤收集3次熬煮的滤液,合并滤液,得到对比例1滤液(即对比例1的提取物)。
[0086]
分别取2份同等重量的按照实施例1的中的微生态组方,然后分别采用实施例1、对比例1中的方法,获得实施例1的微生态提取物和对比例1的提取物,将2份提取物浓缩至相同重量(以实施例1的微生态提取物为基准将对比例1的提取物浓缩至相同重量),然后分别
测试提取物中的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及水解氨基酸的总量,测试结果数据参见下表:
[0087]
表4:实施例1与对比例1活性营养物质成分含量测试数据表
[0088][0089]
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的传统熬制工艺相比,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能够更好的使活性营养成分释放,使得本发明的微生态提取物营养活性成分更高,对降低人体尿酸功能有更好的促进提升作用。
[0090]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