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25 06:54: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绝缘子成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2.绝缘子是安装在电力系统中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
3.电瓷,即瓷绝缘子,是绝缘子三大材料中的一种,凭借其上百年的运行历史与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在电网系统中受到用户的欢迎。瓷件与金属法兰胶装后才能称作绝缘子,胶装方式因金属法兰连接位置不同而分为内胶装与外胶装,其对应的瓷件形状也有差异,内胶装绝缘子瓷件需要在端部打孔,外胶装瓷件一般采用平底即可。在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或电站用的柱式绝缘子中两种胶装方式均有使用,这给生产厂家带来诸多麻烦。
4.目前生产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或电站用内胶装或外胶装柱式瓷绝缘子的厂家有老式手动成型机与半自动成型机。老式成型机主轴为电机驱动,但是伞部成型与打孔均需要手动,工人转刀或压刀的速度根据个人经验习惯进行,导致成型尺寸偏差大,内孔不光滑,产品变形等缺陷,废品率较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半自动成型机采用打孔与成型分开的方式,工人将泥料放在打孔器上加工出孔后,将带孔泥料套入带芯具的坯座上,再电机驱动刀架加工伞部,伞部成型后,再从芯具上取出坯件。整个过程工人帮运动作较多,且极易造成内孔蹭损变形,产品合格率与性能的稳定性随工人熟练度与细心程度波动。
5.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瓷绝缘子湿坯成型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瓷绝缘子湿坯成型不方便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包括机台、压紧装置、成型刀架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用于驱动产品转动,所述成型刀架用于对所述旋转装置驱动的产品切削成型,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将产品压紧在所述旋转装置旋转台上,还包括底钻孔装置,所述底钻孔装置包括与旋转台同轴设置且能够相对转动的底钻孔芯刀和用于驱动所述底钻孔芯刀从所述旋转台中向产品方向伸出以凸出旋转台的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
9.在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中,在使用时,当需要在产品与旋转台相抵的一端钻孔时,开启旋转装置,以使得旋转台转动,进而带动产品转动,而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底钻孔芯刀从所述旋转台中向产品方向伸出以靠近产品,并在接触产品后,继续驱动底钻孔芯刀向产品靠近,进行钻孔,直到钻孔深度满足要求后,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停止转动。而当产品与旋转台相抵的一端不需要钻孔时,此时通过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使底钻孔芯刀
向旋转台内移动,以避免干涉产品在旋转台上的安装为准。在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中,设置了底钻孔装置,并在旋转台上开设中孔,以使得底钻孔装置的底钻孔芯刀能够从旋转台中孔,进出钻孔位置,并完成钻孔,以使得不干涉旋转台对产品的支撑。进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在对应的瓷绝缘子湿坯底钻孔。综上所述,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能够有效地解决瓷绝缘子湿坯成型不方便的问题。
10.优选地,所述旋转台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台,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连接杆、转动驱动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的主动轮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传动连接、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固定,所述连接杆中空设置,所述底钻孔芯刀穿设所述旋转台以及所述连接杆内孔并在所述连接杆下端处露出以与所述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还包括变频器,以使得转速可调。
12.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的压紧端具有可旋转压坯转盘,所述可旋转压坯转盘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旋转台转动轴线一致,所述可旋转压坯转盘下侧压面可拆卸安装有顶钻孔芯刀。
13.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台上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通过滑轨机构滑动连接的压紧端,所述滑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旋转台的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可旋转压坯转盘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压紧端。
14.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紧端相对所述底座向下滑动且下滑距离可控的下压驱动装置。
15.优选地,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包括下压驱动电机或下压气缸,所述下压驱动电机通过电控箱微机控制下压行程,所述下压气缸通过限位器控制下压行程。
16.优选地,还包括刀架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刀架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成型刀架转动,且转动轴线与所述旋转台的转动轴线平行,转动方向与所述旋转台的转动方向相同。
17.优选地,所述成型刀架包括中间支撑杆且多个能够相对所述中间支撑杆上下调节位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有切削刀具;所述刀架旋转驱动装置具有变频器以能够调整驱动速度。
18.优选地,所述机台上安装有两组相配合设置的压紧装置、成型刀架、旋转装置、底钻孔装置和刀架旋转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如下:
22.1:机台;2:成型刀架;3:压紧装置;4:电控柜;5:旋转装置;6:底钻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以有效地解决瓷绝缘子湿坯成型不方便的问题。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具体的,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包括机台1、压紧装置3、成型刀架2、旋转装置5和底钻孔装置6,其中压紧装置3、成型刀架2、旋转装置5和底钻孔装置6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机台1上,以使得彼此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位置关系。其中机台1的高度一般不高于一米,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它尺寸。
27.其中旋转装置5用于驱动产品转动,主要是用于驱动瓷绝缘子湿坯绕自身轴线转动。而压紧装置3用于将产品压紧在旋转装置5旋转台上,以保证产品固定在旋转台上,使得不仅保证后续成型刀架2等刀具的加工,同时还能够保证旋转台将扭矩传递至产品以带动产品同步转动,即带动产品绕自身的轴线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其中旋转装置5的转动轴线一般竖直延伸,底部极为下部,而顶部为上部。其中旋转台的台面上优选设置防滑凸纹,如可以焊接多跟固定筋,以增加阻力,进而更好的带动产品转动。
28.而成型刀架2用于对旋转装置5驱动的产品切削成型,主要从产品的侧面进行切削,以在产品侧面形成凹槽型结构,因此具体的成型刀架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29.底钻孔装置6包括底钻孔芯刀和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其中底钻孔芯刀与旋转台同轴设置,且穿入至旋转台的中孔中,并能够相对旋转台转动,以使得旋转台转动,不会带动底钻孔芯刀同步转动,并使得底钻孔芯刀可以在旋转台支撑面处钻出轴孔,因此在轴孔轴线方向上不能够限制其相对移动,具体的轴孔可以是直径大于底钻孔芯刀圆柱孔,当然也可以采用方形孔。其中底钻孔芯刀,可以采用一般的钻孔刀,但是材质、硬度等应当符合能够在瓷绝缘子湿坯顶钻孔,而其直径大小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的钻孔大小进行对应设置。
30.而其中的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底钻孔芯刀从旋转台中向产品方向伸出以凸出旋转台,以使得在旋转台转动时,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底钻孔芯刀从旋转台中向产品方向伸出,以靠向产品,在接触产品之后,旋转台带动产品相对底钻孔芯刀转动,以形成切削运动,而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驱动钻孔芯刀继续向产品运动,以完成进给,进而完成钻孔操作。具体的进给深度可以通过限位装置实现,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缸或气缸。
31.在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中,在使用时,当需要在产品与旋转台相抵的一端钻孔时,开启旋转装置5,以使得旋转台转动,进而带动产品转动,而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底钻孔芯刀从所述旋转台中向产品方向伸出以靠近产品,并在接触产品后,继续驱动底钻孔芯刀向产品靠近,进行钻孔,直到钻孔深度满足要求后,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停止转动。而当产品与旋转台相抵的一端不需要钻孔时,此时通过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使底钻孔芯刀
向旋转台内移动,以避免干涉产品在旋转台上的安装为准。在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中,设置了底钻孔装置6,并在旋转台上开设中孔,以使得底钻孔装置6的底钻孔芯刀能够从旋转台中孔,进出钻孔位置,并完成钻孔,以使得不干涉旋转台对产品的支撑。进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在对应的瓷绝缘子湿坯底钻孔。综上所述,该瓷绝缘子湿坯成型设备能够有效地解决瓷绝缘子湿坯成型不方便的问题。
32.其中为了避免旋转装置5与底钻孔装置6不互相干涉,此处优选旋转台可转动安装于机台1,当然也可以是间接安装于机台1,而为了转动顺畅,可以在旋转台与机台1之间设置轴承。而其中的旋转装置5还包括连接杆、转动驱动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其中皮带传动机构在连接杆与转动驱动机构之间传递扭矩,此处的皮带传动机构也可以替换为齿轮传动机构。其中皮带传动机构的主动轮与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传动连接、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固定,以使得转动驱动机构转动时,驱动主动轮转动,进而间接地带动被动轮转动,而被动轮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需要说明是,其中优选连接杆或旋转台贯穿机台设置,以使得皮带传动机构以及转动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机台的底侧。
33.其中连接杆中空设置,底钻孔芯刀穿设旋转台以及连接杆内孔并在所述连接杆底端处露出,以与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杆的中孔优选为圆柱孔,为了保证更好的定位,可以使钻孔芯刀具有圆柱定位部,而中孔对应具有与圆柱定位部相配合的圆孔定位部。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中孔也可以非贯穿设置,如在延伸至连接杆中部,而在连接杆中部开设开槽,以贯通中孔,以使得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与钻孔芯刀之间的传力杆能够穿过该开槽,以将推力传递至中孔内的钻孔芯刀处,并能够在与钻孔芯刀保持同步移动时,在开槽内进行对应移动而不被干涉。其中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优选还包括变频器,以使得转速可调。其中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优选采用电缸或气缸,具体升降行程优选可调。
34.其中压紧装置3的压紧端具有可旋转压坯转盘,可旋转压坯转盘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旋转台转动轴线一致,以使得可旋转压坯转盘与产品相抵接时,可以跟随产品同步转动,进而避免彼此之间相对运动。而可旋转压坯转盘下侧压面可拆卸安装有顶钻孔芯刀,以在需要钻顶孔时,旋转台停止转动,而在外力作用下,压紧装置的压紧端向底部运动,以使得可旋转压坯转盘上的顶钻孔芯刀继续下降,直到接触产品,此时产生压紧力,而在外力持续驱动下,进而使得顶钻孔芯刀开始旋转钻孔,进而可以完成产品顶端钻孔。而无需钻顶孔时,可以将顶钻孔芯刀从可选转压坯转盘上拆卸下来。
35.考虑到旋转压坯转盘需要跟随产品转动,则对应的其转动轴线相对旋转台的转动轴线偏差越小,则压紧效果越好。进而,此处优选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台上的底座和与底座通过滑轨机构滑动连接的压紧端,以通过滑动机构引导压紧端升降移动,进而保证升降移动的稳定性以及精准性。其中滑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旋转台的转动轴线延伸方向一致,可旋转压坯转盘可转动安装于压紧端。其中滑动机构主要包括滑轨和滑块,也可以是滑孔与滑杆的组合结构。
36.为了更好的驱动,还可以使压紧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紧端相对所述底座向下滑动且下滑距离可控的下压驱动装置。具体的,下压驱动装置包括下压驱动电机或下压气缸,而其中下压驱动电机可以通过电控箱微机控制下压行程,其中下压气缸可以通过限位器控制下压行程。
37.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切削,此处优选还包括刀架旋转驱动装置,刀架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成型刀架转动,且转动轴线与旋转台的转动轴线平行,转动方向与旋转台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得成型刀架上的刀具与产品接触位置相反运动,进而增加相对速度,以提高切削效果。进一步的,还可以使成型刀架包括中间支撑杆且多个能够相对中间支撑杆上下调节位置的固定块,即能够沿旋转台转动轴线延伸方向,调节相对中间支撑杆的位置,具体的可以使固定块与中间支撑杆滑动配合,且可以之间键连接以传递扭矩,然后通过锁紧螺钉锁紧以阻止两者相对移动。而其中固定块上固定有切削刀具,切削刀具可以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固定块上,以可以拆卸更换维修等。同样地,优选刀架旋转驱动装置具有变频器以能够调整驱动速度。其中切削刀具一般采用绝缘子伞形切削刀具。
38.进一步的,保证更好的定位,此处优选压紧装置安装座上端与刀架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座上端通过连杆连接,以更好的限制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39.同样的,优选机台上安装有两组相配合设置的压紧装置3、成型刀架2、旋转装置5、底钻孔装置6和刀架旋转驱动装置,当然也可以设置有更多组。各组中,分别配置压紧装置3、成型刀架2、旋转装置5、底钻孔装置6和刀架旋转驱动装置,以分别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成型。
40.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还包括可以设置电控柜4,所述电控柜4配置触摸屏,可以通过触摸修改产品成型技术参数。所述电控柜4分别控制底钻孔升降驱动装置、转动驱动机构、下压驱动装置以及刀架旋转驱动装置。以使得瓷绝缘子成型的全过程可以通过电控柜微机控制,减少了操作工的干预与劳动强度,极大的提高了成型效率与品质。
41.进一步的,还可以在机台处设置机械手并通过电控柜4控制完成对瓷绝缘子湿坯和加工件的取放,即可实现绝缘子成型的全自动化。
4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