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制作方法

2022-03-25 06:39: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辆段检查坑。


背景技术:

2.地铁车辆段作为地铁系统的运用、检修和后勤保障基地,为整个地铁系统提供功能性服务。当地铁完成每日作业后返回车辆段,列车停放在检查坑上方,检修人员进入检查坑对列车进行日常检查。检查坑长度根据列车类型和编组数量的不同,通常为124m~195m不等,如图1、2所示,目前仅检查坑两端部设有人员上下行的踏步,当人员想进入列车车底某固定位置时,需走行较远距离,极大降低了检修人员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针对地铁车辆段检查坑上下行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地铁车辆段检查坑。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包括坑体、若干根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坑体的两侧,用于支撑列车的轨道;所述坑体低于地面,所述地面与所述坑体的底面通过踏步连接,所述踏步有若干个,每个所述踏步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查坑,检查坑的坑体两侧设有立柱,立柱之间设置有踏步,踏步上下行方向垂直于列车的轨道方向,连接地面与坑体的底面,通过在地铁车辆段检查坑两侧设置踏步,可以方便检修人员在库房低地面与检查坑之间通行,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检修人员亦可通过侧踏及时撤离检查坑,提高作业安全性。
7.进一步地,所述踏步在所述坑体两侧对称布置。
8.进一步地,所述踏步长度为800mm~1200mm。
9.进一步地,所述踏步为两级踏步,每级踏步的高度为150mm~250mm。
10.进一步地,所述踏步的踏面上设置有防滑条,防止因地面湿滑导致人员跌落,减少安全隐患。
11.进一步地,所述地面的对应踏步位置处设置有警示标线,进行警示,防止人员进行列检作业时踏空跌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车辆段检查坑通过在地铁车辆段检查坑两侧设置踏步,可以方便检修人员在库房低地面与检查坑之间通行,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所述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引导检修人员通过踏步及时撤离检查坑,提高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技术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俯视图;
16.图2为现有技术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截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截面图;
19.图中标记:1-列车,2-坑体,3-立柱,4-踏步,5-地面,6-底面,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图1、图2为六辆编组地铁列车车辆段检查坑剖面示意图和俯视图,当列车进入车辆段运用库进行列检作业时,列车1停放在检查坑的立柱3正上方的轨道7上,坑体2的底面6的正中间有排水沟。检修作业人员需要通过行走至检查坑的端部,通过两端部的台阶进入坑体2内,然后在列车1下方进行车辆的列检作业,对列车的不同位置进行列检还需继续行走。检查坑根据列车1类型和编组数量的不同,长度通常为124m~195m不等,因此检修作业人员需行走较长距离才能进入或离开检查坑。
23.图3和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包括坑体2、若干根立柱3,立柱3设置在坑体2的两侧,用于支撑列车1的轨道7;坑体2低于地面5,地面5与坑体2的底面6通过踏步4连接,踏步4有若干个,每个踏步4设置在两个立柱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根立柱3是均匀且对称设置在坑体2的两侧,踏步4上下行方向垂直于列车1的轨道7方向。
24.进一步地,踏步4在坑体2两侧对称布置,六编组列车1每节车辆中部下的坑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踏步4,
25.进一步地,踏步长度为800mm~1200mm;踏步为两级踏步,每级踏步的高度为150mm~250mm。在本实施例中,坑体2低于地面5,坑体2的底面6为-1.1m,踏步4长度为800mm,踏步4为2级踏步,每级踏步的高度为200mm。
26.踏步4的踏面上设置有防滑条,防止因地面湿滑导致人员跌落,减少安全隐患;地面5的对应踏步位置处设置有警示标线,防止人员在进行列检作业时踏空跌落。
27.通过在地铁车辆段检查坑两侧设置侧踏步4,检修人员可方便地在地面5与检查坑之间灵活通行,减少走行距离,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在检查坑内的检修人员可通过踏步4及时撤离检查坑,提高作业安全性。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包括坑体(2)、若干根立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设置在所述坑体(2)的两侧,用于支撑列车(1)的轨道(7);所述坑体(2)低于地面(5),所述地面(5)与所述坑体(2)的底面(6)通过踏步(4)连接,所述踏步(4)有若干个,每个所述踏步(4)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立柱(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4)在所述坑体(2)两侧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4)长度为800mm~12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4)为两级踏步,每级踏步的高度为150mm~250m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4)的踏面上设置有防滑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5)的对应踏步位置处设置有警示标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段检查坑,包括坑体、若干根立柱,立柱设置在坑体的两侧,用于支撑列车的轨道;坑体低于地面,地面与坑体的底面通过踏步连接,踏步有若干个,每个踏步设置在两个立柱之间。踏步上下行方向垂直于列车的轨道方向,可以方便检修人员在库房低地面与检查坑之间通行,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检修人员亦可通过侧踏及时撤离检查坑,提高作业安全性。提高作业安全性。提高作业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超然 王薪 莫暖娇 何涛 刘培基 余志良 田哲 梅李颉 张攀锋 徐久勇 吴桂虎 伍泓桦 郭紫林 孙文媛 曹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