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5 06:30: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在旋风室内,使粉粒体等固体在空气等气体产生的涡旋流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回旋,同时向作为核的固体上喷雾膜剂液,形成覆膜。


背景技术:

2.在粉粒体等固体上形成覆膜的技术在很多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药物制剂领域,从控制溶出性、掩蔽苦味等方面来看,可以说粉粒体包衣是一种有用的技术。众所周知,在粉粒体等作为核的固体的表面形成覆膜的包衣装置,有流动型和转动型包衣装置。
3.流动型包衣装置一般为流化床造粒包衣装置(日本特开2004-148164),在圆筒状容器的底部设置多孔板之类的使气体均匀地分散流动的部件,在其上以一定程度的厚度填充粉粒体,通过从容器底部吹入气体,使粉粒体在垂直方向上流动,喷雾喷洒液(膜剂液、结合剂液等)来进行造粒、包衣处理。在该流化床造粒包衣装置的容器上部设置排气部,排气部设置过滤器用于从流化的粉粒体中分离出流化时使用的气体。此时,粉粒体在流化床容器内浮游流动时,由于扬起而附着在排气部的过滤器上,会发生网眼堵塞而妨碍排气的现象。另外,容器内的粉粒体被气体的上升流抬起,到达一定高度后落下,如此反复从而在垂直方向上流动,因此粉粒体的流动势头较弱,在喷雾喷洒液时,存在粉粒体彼此凝集,不包衣而是趋于造粒的问题。
4.转动型造粒包衣装置在容器底部具有转子、搅拌器等搅拌翼,一边由搅拌翼搅拌容器内的粉粒体,一边喷雾喷洒液,进行造粒、包衣处理。粉粒体在容器内被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实体的搅拌翼搅拌,施加了较大的压缩力,由此粉粒体彼此凝集,与单核的包衣相比,有粉粒体彼此趋于造粒的倾向。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流动型包衣装置存在粉粒体在流化床容器内浮游流动时扬起,到达排气部,从而发生堵塞而妨碍排气的现象,因此需要在进行包衣处理的流化床容器内将粉粒体与气体分离的装置。作为该分离粉粒体与气体的装置,可举出袋式过滤器、旋风式固气分离装置等。另外,容器内的粉粒体被气体的上升流抬起,到达一定的高度后落下,如此反复而在垂直方向上流动,因此粉粒体的流动势头较弱,在喷雾喷洒液时,存在粉体彼此凝集,无法实现包衣而是出现趋于造粒的问题。
6.在转动型包衣装置中,粉粒体在容器内被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实体的搅拌翼搅拌,对粉粒体施加了较大的压缩力,由此粉粒体彼此凝集,与单核的包衣相比,有粉粒体彼此趋于造粒的倾向。
7.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能抑制流动型、转动型包衣装置的排气部过滤器的网眼堵塞和造粒倾向,能进行稳定的粉粒体包衣。
8.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在容器内不需要转子、搅拌器等搅拌翼,而是一边使粉粒体在水平方向上回旋一边进行包衣。
10.一种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包括旋风式包衣室1,在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上部,沿旋风式包衣室1的切线方向设置有吸气部3,所述的吸气部配置有热风发生装置7;在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顶部设置有排气部2,所述的排气部2连接有吸气装置6;在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下部,与吸气部相同的旋转方向上,沿旋风式包衣室1切线方向设置有喷雾口 4,在喷雾口4内设置有喷洒喷嘴5,喷洒喷嘴5连接有喷洒装置8;通过吸气部向进行包衣处理的旋风式包衣室1内导入气体,利用向排气部排气而产生的回旋流,使粉粒体在旋风式包衣室1内向水平方向连续回旋,从而抑制粉粒体彼此的凝集,将气体选择性地向上部中央的排气部排出,避免排气部堵塞,同时喷雾膜剂液,在粉粒体的表面形成覆膜。
11.优选的,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为圆筒;进一步优选长径比为1:0.96的圆筒。
12.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内不具有水平方向的搅拌翼。
13.优选的,所述的吸气部3的数量为至少1个;所述的吸气部3为圆筒,所示的吸气部3 与旋风式包衣室1的直径比为29:96。
14.优选的,沿所述的沿旋风式包衣室1的切线方向,将吸气部3水平设置在旋风式包衣室 1上部侧面。具体制作时,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圆筒,沿切线方向安装于旋风式包衣室1上部侧面,并将伸至旋风式包衣室1内的部分塑料材质圆筒顺着旋风式包衣室1内壁圆弧切断,从而形成吸气部3。
15.优选的,所述的排气部2竖直设置在旋风式包衣室1顶部中央。
16.优选的,所述的排气部2为圆筒;进一步优选为长径比为1:0.58的圆筒,所述的排气部2与旋风式包衣室1的长度比为1:2。
17.优选的,所述的排气部2不设置过滤器;在所述的吸气装置6内设置与气流方向垂直的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为80目的网过滤器。
18.优选的,所述的吸气装置6的出气口与热风发生装置7相连,由吸气装置排出的热气进入热风发生装置7。
19.优选的,所述的喷雾口4的数量为至少1个;所述的喷雾口4为圆筒;所述的喷雾口4 与与旋风式包衣室1的直径比为15:96。
20.优选的,沿所述的沿旋风式包衣室1的切线方向,将喷雾口4水平设置在旋风式包衣室 1下部侧面。具体制作时,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圆筒,沿切线方向安装于旋风式包衣室1下部侧面,并将伸至旋风式包衣室1内的部分塑料材质圆筒顺着旋风式包衣室1内壁圆弧切断,从而形成喷雾口。
21.优选的,所述的喷洒喷嘴5为双动喷枪。
22.基于本实用新型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粉粒体在旋风式包衣室1内随着回旋流,一边在水平方向上回旋一边被喷雾膜剂液。由于粉粒体的流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因此能够连续地高速回旋,流动的势头特别强,粉体彼此难以凝集。另外,在旋风室内产生的朝下方的回旋流使得粉粒体难以到达旋风室上部的排气部,能够抑制排气部过滤器的网眼堵塞。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的整体的概略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的旋风室的纵剖主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的旋风室主要部分剖切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的旋风室主要部分剖切仰视图。
27.图中,1-旋风式包衣室,2-排气部,3-吸气部,4-喷雾口,5-喷洒喷嘴,6-吸气装置,7
‑ꢀ
热风发生装置,8-喷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图1、图2、图3及图4分别为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整体的概略图及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的旋风室(包衣室)的概略构成的纵剖主视图、剖切俯视图、剖切仰视图。
31.如图1-图4所示,一种旋风式粉粒体包衣装置,包括旋风式包衣室1,在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顶部中央沿垂直方向设置有排气部2,所述的排气部2连接有吸气装置6,在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上部,沿旋风式包衣室1的切线方向设置有吸气部3,所述的吸气部配置有热风发生装置7;在所述的旋风式包衣室1下部,位于吸气部3下方,与吸气部相同的旋转方向上设置有喷雾口4,在喷雾口4内设置有喷洒喷嘴5,喷洒喷嘴5有连接喷洒装置 8。
32.本实施例使用直径96mm、高度100mm的塑料材质圆筒作为旋风式包衣室1;在旋风式包衣室1顶部中央沿垂直方向连接直径29mm、长度50mm的塑料材质圆筒作为排气部2;将直径29mm、长度80mm的塑料材质圆筒沿切线方向且相对于旋风式包衣室1中心安装于旋风式包衣室1上部侧面,将伸至旋风式包衣室1内的部分塑料材质圆筒顺着旋风式包衣室 1内壁圆弧切断,将其作为吸气部3;将直径15mm、长度37mm的塑料制作圆筒沿切线方向且相对于旋风式包衣室1中心安装于旋风式包衣室1的近底部侧面,将伸至旋风式包衣室 1内的部分塑料材质圆筒顺着旋风式包衣室1内壁圆弧切断,将其作为喷雾口4。在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装置中,在吸气部3的下方配置了喷雾口4。
33.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吸气装置6使用了日立global life solutions公司制的cv-pd8,喷洒喷嘴8使用了ausuc公司制的0.3mm双动喷枪和ausuc公司制的空气压缩机tc-802。向旋风式包衣室1内的热风供给利用了吸气装置的cv-pd8的排热气。另外,为了确认粉粒体到达排气部而引起堵塞的程度,在旋风式包衣室1的排气部2不设置过滤器,而在吸气装置6的正前方设置了80目(网眼:约150μm)的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网过滤器。实施包衣后,测定通过排气部、由该网过滤器捕获的粉粒体的量。
34.使用上述装置进行食盐粒子的包衣。使用的食盐粒子是将日本海水公司制的食盐通过 42目(网眼:约350μm)筛,从60目(网眼:约250μm)的筛中残留的食盐中量取30g使用。
35.作为膜剂液,使用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tc-5e,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lg、粉色食用色素(株式会社私之台所制)0.5g溶解于精制水18.5ml而成的包衣液。
36.表1.膜剂液的配方
[0037][0038]
将该包衣液用上述装置喷雾到30g筛分后的食盐粒子上,制备包衣食盐粒子。喷雾条件如下所示:
[0039]
喷嘴直径:0.3mm
[0040]
喷雾压力:1.5bar
[0041]
喷雾方式:断续喷雾(喷雾5秒钟、仅喷出空气5秒钟,如此反复)
[0042]
吸气设定:cv-pd8中的普通(规定值)
[0043]
旋风室内温度:实测约75℃
[0044]
干燥时间:喷雾结束后、5分钟
[0045]
用数字显微镜(株式会社miyoshi制的uk-02)以30倍率观察并拍摄包衣前的食盐粒子和包衣后的食盐粒子的外观,结果表明本包衣装置发挥了所需的包衣性能,在各个食盐粒子的表面形成了覆膜。
[0046]
测定包衣前和包衣后的食盐粒子的休止角,将其结果汇总于表2。
[0047]
从距离直径30mm、厚度20mm的圆柱状计量台的顶面中心40mm的上方使粒子落下,直到粒子溢出至整个计量台周围,测定形成的各粒子的休止角。各粒子各测定三次休止角,算出其平均值。
[0048]
表2.包衣前和包衣后的食盐粒子的休止角
[0049] 包衣前包衣后休止角(n=3)61
°
34
°
[0050]
回收用设置在吸气装置正前方的80目的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网过滤器捕捉到的食盐粒子,测定其重量,算出相对于食盐粒子的加入量30g的百分率。排气部通过量及其相对加入量的百分率如表3所示。
[0051]
表3
[0052]
排气部通过量相对加入量的百分率0.2g0.67%
[0053]
表2的结果表明,通过在食盐粒子的表面实施包衣,休止角显著减小,能够改变粉粒体特性。表3的结果表明,在包衣处理中,大部分的食盐粒子留在包衣室内,通过排气部的粒子仅不足1%,由此可知在本包衣设备中,在处理时将气体选择性地排出到排气部,能够将粉粒体留在包衣室内。因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显著地抑制粉粒体向排气部附着而导致的堵塞,能够进行单核的粉粒体包衣,根据施加的包衣膜的性能,能够提供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性的粉粒体。
[0054]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与以往的装置不同的机构进行粉粒体包衣,可以为新药的制剂化和新剂型的开发提供新的装置选择,可以期待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电子材料领
域。由此,也能够应对现有技术中难以克服的课题,能够对整个粉粒体工业作出技术贡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