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压送风口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20:04: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压送风口,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当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烟气会顺着走廊扩散至前室,而前室作为人群逃生的重要集散点,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才能防止烟气的侵入,国家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的3.4.4条规定,前室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为了满足前室的正压要求,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机械送风的方式,利用加压送风机向前室送风,前室墙上安装有加压送风口;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温度传感器或者烟气传感器将报警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加压送风口开启,同时联动加压送风机启动,通过加压送风系统向前室送风,从而保证了前室处于正压状态;目前的加压送风口执行机构一般位于风口正下方或者正上方,对于层高较低的高层建筑,加压送风量较大,而国家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的第3.3.6条规定,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为了满足风口风速要求,加压送风口尺寸势必会较大;当执行机构安装在风口正下方时,执行机构安装高度就会很低;当执行机构安装在风口正上方时,其安装高度势必会很高;国家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的第6.4.3条规定,常闭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属于常闭送风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即手动开启装置)应固定安装在明显可见、距楼地面1.3~1.5m之间便于操作的位置,但是很多实际工程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3.目前大部分实际工程中,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正上方或者正下方;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21718252.5,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消防的加压送风口,申请日为:2020年08月18日,该专利申请结构包括壳体,门面板,检修门,通气窗、上、下腔体、执行器、叶片组件等,其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正上方,当发生火灾时,室内温度升高,加压送风口上方的执行器驱动叶片组件打开,加压送风口开始通风,从而保证前室正压,阻止烟气侵入;该申请的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的正上方,当建筑层高较低而风口尺寸较大时,会导致执行机构安装高度太高,执行机构难以满足安装高度要求;以南京市的2020g23地块项目中一个31层的住宅建筑为例,其总高度为97.65米,层高3.15米,梁下高度为2.4米,通过计算,前室需要的总送风量为79140.56m3/h,由于着火时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上下两层的加压送风口,共开启3个加压送风口,所以单个送风口的送风量为26380.19m3/h,为满足规范规定的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考虑送风口有效面积系数为0.8,则加压送风口截面面积需要1.31m2,选择了宽800mm,高2000mm的加压送风口,由于风口需要安装在梁下(因为风管是在梁下走的,加压送风口需要安装在风管上,所以也是安装在梁下),所以其安装空间仅有2.4m高,若将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正下方,其势必会在0~0.4m高度范围内,不满足1.3~1.5m的安装高度要求;若将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正上方,其势必会在2~2.4m高度范围内,同样不满足安装高度要求。
4.为了满足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高度要求,部分工程为加压送风口设置了单独的手动开启装置,不与加压送风口安装在一起,而是在前室的砖墙上凿洞安装;若采用单独设置
手动开启装置的方式,需要在墙上凿洞安装手动开启装置,而前室周围基本都是由剪力墙组成,凿洞安装,需要结构专业人员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预留洞口,建筑工人施工时按照图纸给每一层的前室凿洞,这势必会增加施工难度,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加压送风口,实现将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的中间位置,使其满足安装高度要求,还可以解决手动开启装置安装高度问题,不需要外置的手动开启装置,满足多种应用场合,安装简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加压送风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腔体、控制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内部分别设置有叶片机构,所述叶片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叶片,所述叶片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叶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上腔体或下腔体内部,所述叶片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每个叶片均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叶片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连接;所述控制腔体内部设置有执行机构,上腔体内部其中一个叶片的转轴和下腔体内部其中一个叶片的转轴分别延伸至控制腔体内部并与所述执行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用于驱动上腔体和下腔体内部两个叶片机构同步打开或关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腔体内部其中一个叶片的转轴和下腔体内部其中一个叶片的转轴分别延伸至控制腔体内部后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执行机构与延伸至控制腔体内部的其中一个转轴传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执行机构上设置有手动开启装置;用于特殊情况下人工手动开启加压送风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叶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折弯补偿结构,同一叶片上的两个折弯补偿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叶片所在平面的两侧;日常状态下,加压送风口处于关闭状态,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相邻边沿相互贴合,相邻两个叶片上的相邻两个折弯补偿结构可以控制两个叶片之间的滑移,并对叶片的变形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折弯补偿结构是沿叶片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结构;使折弯补偿结构构成一个u形补偿器,可以吸收叶片的形变,提高折弯补偿结构的变形补偿作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腔体的内部两侧和下腔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叶片机构关闭时与位于最两端的两个叶片限位配合的限位挡板;日常状态下,加压送风口处于关闭状态,限位挡板可以防止叶片发生滑移,对叶片的位置进行限位。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与上腔体、控制腔体和下腔体依次对应的上通气窗、控制腔门和下通气窗;所述控制腔门上设置有扣手。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内部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分隔形成上腔体、控制腔体和下腔体。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腔体与控制腔体之间是可拆卸连接,所述
控制腔体与下腔体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组装宽度尺寸相同、高度尺寸不同的上腔体、控制腔体和下腔体,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将上腔体、控制腔体和下腔体组装在一起构成加压送风口。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腔体内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着火时,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任何一个达到临界值时都会向控制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控制执行机构自动开启加压送风口,若执行机构失灵,无法自动开启,则需要人工打开控制腔体的控制腔门,通过手动开启装置开启加压送风口。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8.加压送风口的执行机构设置于两个转轴传动连接后的中间位置,相对于传统执行机构设置于转轴端部而言,单根转轴长度缩小,最多可缩小至原来的二分之一,转轴转动时,其所需力矩更小,便于加压送风口的开启;同时,相对于传统单独设置手动开启装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额外在墙上凿洞,可以应用于前室周围均是剪力墙的工程,由于不需要外置的手动开启装置,因此,加压送风口安装简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的a向剖视图;
22.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23.1-壳体,2-上腔体,3-控制腔体,4-下腔体,5-叶片,6-转轴,7-执行机构,8-联轴器,9-手动开启装置,10-折弯补偿结构,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限位挡板,14-上通气窗,15-控制腔门,16-下通气窗,17-扣手,18-上隔板,19-下隔板,20-烟雾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25.名词术语解释:
26.加压送风口:用于发生火灾时加压送风,通过加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或楼梯间进行送风,使前室或楼梯间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在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
27.加压送风机:火灾时启动加压送风机,加压送风机将室外的空气吸入风管,再通过风管、风口向前室、楼梯间送风,使前室、楼梯间处于正压状态。
28.加压送风系统:由加压送风机、风管、加压送风口组成的系统。
29.执行机构:用于控制加压送风口的开启和关闭。
30.加压送风量:为了保持前室或楼梯间的正压,需要向前室或楼梯间送入的风的体积流量,通过计算可得。
31.手动开启装置:当执行机构失灵时,需要人工手动开启加压送风口,这个用于手动
开启的装置便是手动开启装置。
32.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加压送风口,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腔体2、控制腔体3和下腔体4;上腔体2和下腔体4内部分别设置有叶片机构,叶片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叶片5,在实际应用时,叶片机构也可以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叶片5;叶片5的中部设置有转轴6,叶片5通过转轴6转动安装在上腔体2或下腔体4内部,叶片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11,每个叶片5均通过第二连杆12与第一连杆11连接,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与叶片5的转轴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1铰接连接;控制腔体3内部设置有执行机构7,上腔体2内部其中一个叶片5的转轴6和下腔体4内部其中一个叶片5的转轴6分别延伸至控制腔体3内部并与所述执行机构7传动连接,执行机构7用于驱动上腔体2和下腔体4内部两个叶片机构同步打开或关闭。
33.本实施例中,上腔体2内部其中一个叶片5的转轴6和下腔体4内部其中一个叶片5的转轴6分别延伸至控制腔体3内部后通过联轴器8传动连接,执行机构7与延伸至控制腔体3内部的其中一个转轴6传动连接;在执行机构7上设置有手动开启装置9;用于特殊情况下人工手动开启加压送风口。
34.本实施例中,叶片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折弯补偿结构10,同一叶片5上的两个折弯补偿结构10分别位于所述叶片5所在平面的两侧;日常状态下,加压送风口处于关闭状态,相邻两个叶片5之间的相邻边沿相互贴合,相邻两个叶片5上的相邻两个折弯补偿结构10可以控制两个叶片5之间的滑移,并对叶片5的变形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35.本实施例中,折弯补偿结构10是沿叶片5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结构;使折弯补偿结构10构成一个u形补偿器,可以吸收叶片5的形变,提高折弯补偿结构10的变形补偿作用。
36.本实施例中,上腔体2的内部两侧和下腔体4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叶片机构关闭时与位于最两端的两个叶片5限位配合的限位挡板13;日常状态下,加压送风口处于关闭状态,限位挡板13可以防止叶片5发生滑移,对叶片5的位置进行限位。
37.本实施例在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与上腔体2、控制腔体3和下腔体4依次对应的上通气窗14、控制腔门15和下通气窗16;在控制腔门15上设置有扣手17;壳体1内部通过上隔板18和下隔板19分隔形成上腔体2、控制腔体3和下腔体4。
38.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将上腔体2、控制腔体3、下腔体4均设计成单独的个体,实际工程中根据需要组装,同样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即上腔体2与控制腔体3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控制腔体3与下腔体4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组装宽度尺寸相同、高度尺寸不同的上腔体2、控制腔体3和下腔体4,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将上腔体2、控制腔体3和下腔体4组装在一起构成加压送风口。
39.本实施例中,控制腔体3内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20、温度传感器21和控制模块22;烟雾传感器20和温度传感器21均与控制模块22电连接,控制模块22用于控制执行机构7动作;着火时,烟雾传感器20和温度传感器21中任何一个达到临界值时都会向控制模块22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模块22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控制执行机构7自动开启加压送风口,若执行机构7失灵,无法自动开启,则需要人工打开控制腔体3的控制腔门15,通过手动开启装置9开启加压送风口。
40.本实施例所述加压送风口由三部分组成,上腔体2、控制腔体3和下腔体4,上腔体2和下腔体4属于通风区域,控制腔体3属于控制区域,相对于传统的加压送风口来说,多了一
个通风区域,但总的通风面积不变;执行机构7设置于控制腔体3内,而控制腔体3位于上腔体2和下腔体4的中间,上腔体2内部其中一个叶片5的转轴6和下腔体4内部其中一个叶片5的转轴6分别延伸至控制腔体3内部后通过联轴器8传动连接,执行机构7位于两个转轴6传动连接后的中间部位,执行机构7在驱动两个转轴6转动时的力矩较小;叶片机构中每个叶片5均通过第二连杆12与第一连杆11连接,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与叶片5的转轴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1铰接连接;从而实现了其中一个叶片5的转轴6转动便能带动所有叶片5转动的目的;执行机构7驱动上腔体2和下腔体4内部两个叶片机构同步打开或关闭;烟雾传感器20和温度传感器21均可以向控制模块22发出报警信号,从而通过控制模块22控制执行机构7动作开启或关闭加压送风口。
41.以南京市的2020g23地块项目中一个31层的住宅建筑为例,其梁下高度为2.4米,需要设置宽800mm、高2000mm的加压送风口,若将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正下方,其势必会在0~0.4m高度范围内,不满足1.3~1.5m的安装高度要求;若将执行机构设置于加压送风口正上方,其势必会在2~2.4m高度范围内,同样不满足安装高度要求;而本实施例所述加压送风口的上腔体和下腔体尺寸均可以采用800mm宽、1000mm高,控制腔体位于上腔体和下腔体中间,执行机构的高度一般在250mm左右,若加压送风口底部距地150mm,则控制腔体安装高度为1150mm,其中的手动开启装置安装高度在1.15m~1.4m范围内,满足手动开启装置安装高度要求;因此,加压送风口整体采用800mm宽,上腔体1000mm高,控制腔体250mm高,下腔体1000mm高;即能满足加压送风量又能满足手动开启装置安装高度要求。
42.本实施例所述加压送风口的执行机构设置于两个转轴传动连接后的中间位置,相对于传统执行机构设置于转轴端部而言,单根转轴长度缩小,最多可缩小至原来的二分之一,转轴转动时,其所需力矩更小,便于加压送风口的开启;同时,相对于传统单独设置手动开启装置的方式,本实施例不需要额外在墙上凿洞,可以应用于前室周围均是剪力墙的工程,由于不需要外置的手动开启装置,因此,加压送风口安装简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