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9:05: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创新,大型、重型装备逐步应用至矿井,采煤工作面各部动力逐渐增大。其中,转载机是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转载机驱动部(电机、减速箱等)重达十几吨以上,目前多数煤矿直接应用对接螺栓固定驱动部,其具有如下弊端:
3.1.安全隐患大:转载机运行期间,转载机机头震动大,极易引起对接螺栓松动,断裂,造成机头歪斜;严重时驱动部有掉落风险,给转载机司机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4.2.工作强度大:职工必须周期性紧固、更换对接螺栓,且周期较短;
5.3.影响生产:驱动部固定不牢固,会导致转载机机头歪斜,进而影响转载机与刮板运输机搭接间距,不利于控制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采用液压千斤顶配合支撑托对转载机驱动部进行支撑,防止转载机机头歪斜,降低职工工作量,保证职工安全。
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8.即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而下包括支撑托、液压千斤顶和底座,支撑托为长方形板体,沿长度方向,其上端面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耳板,耳板上设有耳板孔,支撑托下端面中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上端铰接,第一销轴平行于支撑托的长度方向,液压千斤顶的缸体下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底座上,第二销轴轴心线与第一销轴轴心线垂直,但不相交。
9.使用时,用穿设在耳板孔内的配用连接销,将支撑托与转载机的驱动部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托支撑转载机驱动部,底座支撑在巷道上,液压千斤顶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能量获取来源方便,采用操作阀控制,符合职工操作习惯,通过设置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使得液压千斤顶的受力方向可控。支撑托可绕第一销轴偏转角度,适合支撑转载机驱动部不同部位,底座可绕第二销轴偏转角度,适合支撑在不同倾角的巷道底板上。
10.当需要转载机前移时,只需要使液压千顶回缩,使底座脱离巷道底板,本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随同转载机前移,方便、省力。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三角形中空箱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后板。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采用三角形中空箱体结构,既能保证强度,有可以减轻重量,底座的底板倾斜设置,更加适用于大角度巷道中。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板与其顶板之间的夹角为15-25
°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箱体内部设有同时连接顶板、底板和后板的竖向中间筋板,中
间筋板上开有筋板孔。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筋板可提高支撑强度,中间开孔可便于煤粉清理。
14.进一步的,底板下表面间隔设有防滑凸起。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托上设有方形凹坑。
16.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凸起优选但不限于为全螺纹锚杆,其间隔焊接在底板下表面上。
17.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支撑纠偏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无需频繁紧固、更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使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转载机机头稳定性,保证职工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如图中所示:1.支撑托;2.耳板;3.耳板孔;4.第一销轴;5.液压千斤顶;6.第二销轴;7.底座;71.顶板;72.底板;73.后板;8. 筋板孔;9.中间筋板;10.防滑凸起;11.方形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2.如图1、图2所示:支撑托1为长方形板体,其底部中部通过第一销轴4铰接在液压千斤顶5的活塞杆前端,沿长度方向,支撑托1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耳板2,耳板2上设有耳板孔3,第一销轴4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支撑托1的长度方向,液压千斤顶5的缸体下端通过第二销轴6铰接在底座7的顶板中部,第二销轴6轴心线与第一销轴4轴心线垂直,但不相交。
23.所述底座7为三角形中空箱体结构,包括顶板71、底板72和后板73,所述底座的底板与其顶板之间的夹角为15-25
°
,所述底座箱体内部设有同时连接顶板71、底板72和后板73的竖向中间筋板9,中间筋板9上开有筋板孔8。
24.底板72下表面间隔分布有多根防滑凸起10,防滑凸起10为全螺纹锚杆,所述支撑托上设有方形凹坑11。(图中未示出)。
25.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而下包括支撑托、液压千斤顶和底座,支撑托为长方形板体,沿长度方向,其上端面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耳板,耳板上设有耳板孔,支撑托下端面中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上端铰接,第一销轴平行于支撑托的长度方向,液压千斤顶的缸体下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底座上,第二销轴轴心线与第一销轴轴心线垂直,但不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三角形中空箱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后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板与其顶板之间的夹角为15-2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体内部设有同时连接顶板、底板和后板的竖向中间筋板,中间筋板上开有筋板孔。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下表面间隔设有防滑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上设有方形凹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转载机驱动部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而下包括支撑托、液压千斤顶和底座,支撑托为长方形板体,沿长度方向,其上端面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耳板,耳板上设有耳板孔,支撑托下端面中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上端铰接,第一销轴平行于支撑托的长度方向,液压千斤顶的缸体下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底座的上端中部铰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支撑纠偏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无需频繁紧固、更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使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转载机机头稳定性,保证职工安全。保证职工安全。保证职工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军 吴琼 王鑫 卜现河 袁洪格 孙波 高金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