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填缝分割条及包含该填缝分割条的模板支设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9:00: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填缝分割条及包含该填缝分割条的模板支设体系。


背景技术:

2.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建筑模板的制作过程通长需要考虑模板的可周转性能。合理的规划建筑材料、减少材料浪费对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大意义。现有技术木模板加固需要在整块模板进行均布打孔,不利于模板循环使用,次龙骨需要利用木方进行现场切割,锯末会导致混凝土夹渣,不符合绿色施工低碳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填缝分割条及包含该填缝分割条的模板支设体系,要解决现有技术模板周转性能差,不符合绿色施工理念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填缝分割条,为轴对称结构,其特征在于:填缝分割条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侧侧壁和设于两侧侧壁中部之间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及侧壁围成的空间为抗变形空间,所述侧壁上下沿伸出水平板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与水平板)围成的空间为模板卡固空间,所述侧壁左右两侧均设于半圆卡槽。
6.包含所述填缝填缝分割条的模板支设体系,模板支设体系包括临空侧模板、非临空侧模板和位于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之间的双层双向钢筋层,双层双向钢筋层的横纵钢筋通过火烧丝绑扎固定,所述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均包括起步板、若干单元模板、设于单元模板外侧的横纵龙骨、以及拉结固定两侧横纵龙骨的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水平向间隔设于上下所述单元模板之间的水平拼接缝内,若干所述填缝分割条设于水平拼接缝内、对拉螺栓之间;位于临空侧模板侧的起步板底部支撑在已浇筑墙体的预留螺杆层上,位于非临空侧模板的起步板底部支撑在设于楼层板上的找平方钢管上。
7.进一步地,所述单元模板上通过码钉和扎丝与双层双向钢筋层固定,扎丝绑扎在双层双向钢筋层上,两端部伸出拼接缝与单元模板外面板通过码钉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横纵龙骨的横龙骨为卡固在对拉螺栓山型卡上的双钢管。
9.进一步地,所述双层双向钢筋层上通过扎丝固定有顶模棍,所述顶模棍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10.进一步地,所述扎丝伸出单元模板间拼接缝后通过码钉与单元模板固定。
11.此外,所述半圆卡槽直径与对拉螺栓杆径相适应。
12.更加优选地,所述双层双向钢筋层的两侧钢筋层通过钢筋拉钩钩接,钢筋拉钩两侧呈钩状,分别钩接在钢筋层的十字交叉位点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4.本申请横纵龙骨采用方钢管,代替传统木方,方钢管在各种常规环境下不发生变
形,可周转率高,可大大避免现场工人切割所致损耗发生,减少锯末导致的混凝土夹渣质量通病源。对拉螺栓可通过填缝分割条的长度变化,调整位置,以躲避横纵钢筋,填缝分割条的使用,可使单元模板整板免穿孔,提高周转率大大降低非实体材料成本,符合绿色施工低碳理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临空侧模板结构图示;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非临空侧模板结构图示;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顶模棍及钢筋拉钩与双层双向钢筋层的位置关系图示;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填缝分割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4中a-a部剖视图。
20.附图标记:1-双层双向钢筋层;2-扎丝;3-起步板;4-单元模板;5-对拉螺栓;6-填缝分割条;61-侧壁;62-水平板;63-抗变形空间;64-模板卡固空间;65-半圆卡槽;7-码钉;8-预留螺杆层;9-找平方钢管;11-纵龙骨方钢管;12-顶模棍;13-钢筋拉钩;14-水平拼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3.如图4和5所示,本申请中填缝分割条6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侧侧壁61和设于两侧侧壁61中部之间的水平板62,水平板62及侧壁61围成的空间为抗变形空间63,侧壁61上下沿伸出水平板62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与水平板62围成的空间为模板卡固空间64,侧壁61左右两侧均设于半圆卡槽65,半圆卡槽65直径与对拉螺栓5杆径相适应。
24.一种填缝分割条及包含该填缝分割条的模板支设体系,如图1~3所示,包括临空侧模板、非临空侧模板和位于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之间的双层双向钢筋层1,双层双向钢筋层1的横纵钢筋通过火烧丝绑扎固定,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均包括起步板3、若干单元模板4、设于单元模板4外侧的横纵龙骨、以及拉结固定两侧横纵龙骨的对拉螺栓5,对拉螺栓5水平向间隔设于上下所述单元模板4之间的水平拼接缝14内,若干填缝分割条6设于水平拼接缝14内、对拉螺栓5之间。
25.为充分利用码钉固定操作的便捷性、经济节约性能,左右相邻单元模板4之间均通过码钉7固定,扎丝2伸出模板拼接缝的端部同样通过码钉7固定与单元模板4板面;位于临空侧模板侧的起步板3底部支撑在已浇筑墙体的预留螺杆层8上,起步板3底面距离已浇筑墙体顶面100~120mm,位于非临空侧模板的起步板3底部支撑在设于楼层板上的找平方钢管9上。
26.此外,单元模板4上通过码钉7和扎丝2与双层双向钢筋层1固定,扎丝2绑扎在双层双向钢筋层1上,两端部伸出拼接缝与单元模板4外面板通过码钉7固定,横纵龙骨的横龙骨为卡固在对拉螺栓5山型卡上的双钢管,双层双向钢筋层1上通过扎丝固定有顶模棍12,顶模棍12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双层双向钢筋层1的两侧钢筋层通过钢筋拉钩13钩接,钢筋拉钩13两侧呈钩状,分别钩接在钢筋层的十字交叉位点处,钩接后同样用扎丝固定。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填缝分割条,为轴对称结构,其特征在于:填缝分割条(6)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侧侧壁(61)和设于两侧侧壁(61)中部之间的水平板(62),所述水平板(62)及侧壁(61)围成的空间为抗变形空间(63),所述侧壁(61)上下沿伸出水平板(62)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与水平板(62)围成的空间为模板卡固空间(64),所述侧壁(61)左右两侧均设于半圆卡槽(65)。2.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缝分割条的模板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临空侧模板、非临空侧模板和位于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之间的双层双向钢筋层(1),双层双向钢筋层(1)的横纵钢筋通过火烧丝绑扎固定,所述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均包括起步板(3)、若干单元模板(4)、设于单元模板(4)外侧的横纵龙骨、以及拉结固定两侧横纵龙骨的对拉螺栓(5),所述对拉螺栓(5)水平向间隔设于上下所述单元模板(4)之间的水平拼接缝(14)内,若干所述填缝分割条(6)设于水平拼接缝(14)内、对拉螺栓(5)之间;位于临空侧模板侧的起步板(3)底部支撑在已浇筑墙体的预留螺杆层(8)上,位于非临空侧模板的起步板(3)底部支撑在设于楼层板上的找平方钢管(9)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模板(4)上通过码钉(7)和扎丝(2)与双层双向钢筋层(1)固定,扎丝(2)绑扎在双层双向钢筋层(1)上,两端部伸出拼接缝与单元模板(4)外面板通过码钉(7)固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纵龙骨的横龙骨为卡固在对拉螺栓(5)山型卡上的双钢管。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双向钢筋层(1)上通过扎丝固定有顶模棍(12),所述顶模棍(12)由混凝土浇筑而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扎丝(2)伸出单元模板间拼接缝后通过码钉(7)与单元模板(4)固定。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卡槽(65)直径与对拉螺栓(5)杆径相适应。8.如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板支设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双向钢筋层(1)的两侧钢筋层通过钢筋拉钩(13)钩接,钢筋拉钩(13)两侧呈钩状,分别钩接在钢筋层的十字交叉位点处。

技术总结
一种填缝分割条及包含该填缝分割条的模板支设体系,填缝分割条为轴对称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侧侧壁和设于两侧侧壁中部之间的水平板,包括临空侧模板、非临空侧模板和位于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之间的双层双向钢筋层,临空侧模板和非临空侧模板均包括起步板、若干单元模板、设于单元模板外侧的横纵龙骨、以及拉结固定两侧横纵龙骨的对拉螺栓,若干填缝分割条设于水平拼接缝内、对拉螺栓之间。本申请单元模板间通过特制填缝分割条施工模板支设体系,模板整板免穿孔,并采用码钉连接拼缝,高周转率大大降低非实体材料成本,符合绿色施工低碳理念。合绿色施工低碳理念。合绿色施工低碳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良 赵振鑫 路强 何友卫 朱志远 段雷 李昱晓 李海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