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头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7:25: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头吸引器。


背景技术:

2.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吸引器的原理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
3.手术时,需要根据创口的情况对吸引头上安装的吸引管进行更换,更换吸引管时,需要将吸引头上的吸引管拆下后,让护士从器械台拿取所需大小吸引管,再装回吸引头,整个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因吸引管在手术台和器械台之间传递,造成污染。
4.另外,在更换吸引管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医生意见传递,由于术中医护人员需要佩戴口罩等一系列防护装备,以致护士无法清晰准确的识别医生意见的情况屡屡发生,会给手术操作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头吸引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吸引器在术中无法快速更换吸引管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头吸引器,包括内吸管、外筒、铰接座、固定座、连接头和吸引管,内吸管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气体通道,内吸管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筒,外筒左端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铰接座,外筒左端外侧设有与每个铰接座一一对应的固定座,对应每个铰接座位置的外筒外侧均设有左右贯通的放置槽,每个放置槽内均设有吸引管,每个吸引管左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的一侧与铰接座铰接在一起,连接头的另一侧能在翻转后与固定座扣接在一起。
7.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8.上述外筒可包括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固定部、锥筒部、直筒部和连接部,锥筒部呈左小右大的圆台形,固定部的外径与锥筒部左端的外径相同,锥筒部右端的外径与直筒部的外径相同,直筒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外径。
9.上述还可包括卡环,对应每个连接头右部外侧均设有与锥筒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卡环,卡环为开口向外的开口环。
10.上述外筒左端外侧可沿圆周均布有三个铰接座,对应每两相邻的铰接座之间位置的外筒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
11.上述外筒左部外侧可设有能与气体通道连通的减压孔。
12.上述还可包括密封颈,外筒左端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密封颈,连接头左端内侧设有密封环槽。
13.上述还可包括扣座和卡柱,连接头的另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扣座,两个扣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卡柱,固定座上设有与卡柱相匹配的卡槽。
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翻转不同的连接头与固定座扣接在一起,在术中随时并快速地更换不同内径大小的吸引管;通过设置锥筒部,避免外筒外壁产生位置干涉,便于将吸引管从放置槽内取出并翻转;通过设置连接部,便于本实用新型与临床通用的负压管连接;通过设置扣座和卡柱,便于连接头能在翻转后使卡柱卡入卡槽,从而实现连接头与固定座的扣接,具有快速、高效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17.附图3为附图1在a-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18.附图4为附图1立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5为附图1在使用状态下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0.附图6为附图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铰接座,2为固定座,3为连接头,4为吸引管,5为固定部,6为锥筒部,7为直筒部,8为连接部,9为气体通道,10为减压孔,11为卡环,12为限位凸,13为密封颈,14为密封环槽,15为扣座,16为卡柱,17为卡槽,18为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23.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5.如附图1、2、3、4、5所示,该多头吸引器包括内吸管、外筒、铰接座1、固定座2、连接头3和吸引管4,内吸管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气体通道9,内吸管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筒,外筒左端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铰接座1,外筒左端外侧设有与每个铰接座1一一对应的固定座2,对应每个铰接座1位置的外筒外侧均设有左右贯通的放置槽18,每个放置槽18内均设有吸引管4,每个吸引管4左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3,连接头3的一侧与铰接座1铰接在一起,连接头3的另一侧能在翻转后与固定座2扣接在一起。根据需求,吸引管4设有左右贯通的吸引通道,每个吸引管4的内径均不相同,连接头3设有左右贯通的连通通道,连接头3翻转并与固定座2扣接在一起后,连接通道将气体通道9与对应的吸引通道连通;另外,对应每个铰接座1在180
°
位置的外筒左端外侧均设有固定座2,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如铰接座1数量为两个时,可在0
°
和90
°
处设置铰接座1,在180
°
和270
°
处设置固定座2,如铰接座1数量为三个时,可在0
°
、120
°
和240度处设置铰接座1,在60
°
、180
°
和300
°
处设置固定座2。在使用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右端与现有公知的临床通用的负压管连接在一起,通过翻转不同的连接头3与固定座2扣接在一起,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手术不同的时机,随时并快速地更换不同内径大小的吸引管4,比起传统的吸引器头更换吸引管4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约更换时间,避免吸引器在器械台之间来回更换,使器械造成污染及器械
掉落等危险;另外,外筒可以为中空部件,通过在外筒内设置内吸管,能够有效的减少外筒的壁厚,从而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外筒与内吸管可以一体设置,如外筒为中空薄壁件,外筒的上端与内吸管的上端平滑一体连接,外筒的下端与内吸管的下端平滑一体连接,两者可以一体成型,如通过3d打印,由此可降低3d打印成本,外筒和内吸管纸件还可沿左右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一个固定环,固定环外侧与外筒内侧对应位置固定在一起,固定环内侧与内吸管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在一起,由此可使外筒和内吸管连接在一起,且增强连接强度。根据需求,放置槽18内可设有限位凸12,防止吸引管4从放置槽18中脱出。
26.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多头吸引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27.如附图1、2、3、4、5所示,外筒包括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固定部5、锥筒部6、直筒部7和连接部8,锥筒部6呈左小右大的圆台形,固定部5的外径与锥筒部6左端的外径相同,锥筒部6右端的外径与直筒部7的外径相同,直筒部7的外径大于连接部8外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固定部5,便于安装连接头3;通过设置锥筒部6,避免外筒外壁产生位置干涉,便于将吸引管4从放置槽18内取出并翻转;通过设置直筒部7不仅能够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握感,还能便于存放不是使用的吸引管4;通过设置连接部8,便于本实用新型与临床通用的负压管连接。
28.如附图1、2、3、4、5、6所示,还包括卡环11,对应每个连接头3右部外侧均设有与锥筒部6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卡环11,卡环11为开口向外的开口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卡环能够对连接头3限位,防止因连接头过重使吸引管4从放置槽18中掉出。
29.如附图1、2、3、4、5所示,外筒左端外侧沿圆周均布有三个铰接座1,对应每两相邻的铰接座1之间位置的外筒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设置,使本实用新型铰接座1及固定座2的分布更加紧凑,并且在使用时有三种不同的吸引管4。
30.如附图1、2、3、4、5所示,外筒左部外侧设有能与气体通道9连通的减压孔10。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堵住减压孔10,在“误吸”的神经组织后可以松手放气,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31.如附图1、2、3、4、5所示,还包括密封颈13,外筒左端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密封颈13,连接头3左端内侧设有密封环槽14。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密封颈13和密封环槽14,从而在连接头3能在翻转后使密封颈13装入密封环槽14内,从而增强外筒与连接头3之间的密封性。
32.如附图1、2、3、4、5所示,还包括扣座15和卡柱16,连接头3的另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扣座15,两个扣座15之间固定安装有卡柱16,固定座2上设有与卡柱16相匹配的卡槽17。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扣座15和卡柱16,便于连接头3能在翻转后使卡柱16卡入卡槽17,从而实现连接头3与固定座2的扣接。根据需求,卡柱16可为现有公知的磁性材料,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33.以上各技术特征组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