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配件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7:03: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配件。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行业中的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都称之为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的使用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等领域。
3.现有的工程机械用连接固定配件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求不满足生产制造工艺,而且不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和安装结构,装置的使用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配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配件,包括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另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远离第一圆柱体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四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靠近第一圆柱体一侧外壁表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设在第一卡槽内部并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圆柱体靠近第四圆柱体一侧外壁表面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卡块,所述第四圆柱体靠近第二圆柱体一侧外壁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块设在第二卡槽内部并与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的外壁均固定设有钢丝网。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柱体顶部外壁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第一圆柱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圆孔内部设有密封塞。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孔内壁表面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塞外壁表面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密封塞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圆孔螺纹连接。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的内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径小于第二圆柱体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径均小于第三圆柱体、第四圆柱体的外径,所述第三圆柱体的外径小于第四圆柱体的外径。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圆柱体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设在其中一个加强筋上。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外壁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四角均设有螺栓。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第四圆柱体和钢丝网的外壁表面均喷涂有防锈剂。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圆柱体与第二圆柱体之间、第一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之间、第二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之间连接时,第一卡块插入到第一卡槽中,第二圆柱体上的第二卡块插入到第四圆柱体的第二卡槽中,进一步提高圆柱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钢丝网的设置,进一步增强圆柱体的使用强度和抗拉性。
14.2、通过在第一圆柱体上设置有圆孔,工作人员可以拧开圆孔上的密封塞,将润滑油注入到第一圆柱体的内部,起到润滑的作用,使整个装置与工程机械装置连接时的摩擦力的更小,提高圆柱体的耐磨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圆柱体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圆柱体正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圆柱体正视图。
20.附图标记为:1、第一圆柱体;2、第二圆柱体;3、第三圆柱体;4、第四圆柱体;5、第一卡块;6、第一卡槽;7、第二卡块;8、第二卡槽;9、钢丝网;10、圆孔;11、密封塞;12、加强筋;13、连接板;14、安装板;1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配件,包括第一圆柱体1,所述第一圆柱体1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圆柱体2,所述第一圆柱体1另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三圆柱体3,所述第二圆柱体2远离第一圆柱体1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四圆柱体4,所述第一圆柱体1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卡块5,所述第二圆柱体2和第三圆柱体3靠近第一圆柱体1一侧外壁表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6,所述第一卡块5设在第一卡槽6内部并与第一卡槽6卡接,第一卡块5插入到第二卡槽8中,可以增加第一圆柱体1和第二圆柱体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可以有效避免装置在受到侧面冲击时,第一圆柱体1和第二圆柱体2断裂开,所述第二圆柱体2靠近第四圆柱体4一侧外壁表面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卡块7,所述第四圆柱体4靠近第二圆柱体2一侧外壁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8,所述第一卡块5设在第二卡槽8内部并与第二卡槽8卡接,可以有效避免装置在受到侧面冲击时,第二圆柱体2和第四圆柱体4断裂开,所述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的外壁均固定设有钢丝网9,在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的外壁上设有钢丝网9,钢丝网9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的使用强度和
使用寿命。
23.所述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的内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径小于第二圆柱体2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体2的外径均小于第三圆柱体3、第四圆柱体4的外径,所述第三圆柱体3的外径小于第四圆柱体4的外径。
24.所述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第四圆柱体4和钢丝网9的外壁表面均喷涂有防锈剂,可以防止长时间使用后,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第四圆柱体4和钢丝网9的表面生锈。
25.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先将第二圆柱体2和第三圆柱体3上的第一卡槽6对准第一圆柱体1上的第一卡块5插入,然后通过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固定,使第二圆柱体2和第三圆柱体3与第一圆柱体1牢牢固定,通过第一卡块5和第一卡槽6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和第三圆柱体3侧面的防撞性,避免在受到侧面的撞击时,第一圆柱体1和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轻易断开,焊接好第二圆柱体2和第三圆柱体3后,再将第四圆柱体4上的第二卡槽8对准第二圆柱体2上的第二卡块7插入,再次通过焊接装置进行焊接,使第四圆柱体4与第二圆柱体2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在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的外壁上设有钢丝网9,钢丝网9可以增加在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的防撞效果,进一步增强整个装置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第二圆柱体2和第三圆柱体3之间的加强筋12也可以增加整个装置的防撞效果和使用强度。
26.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4,该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配件,所述第一圆柱体1顶部外壁表面开设有圆孔10,所述圆孔10与第一圆柱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圆孔10内部设有密封塞11,通过密封塞11进行密封,可以防止润滑油从圆孔10内漏出。
27.进一步的,所述圆孔10内壁表面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塞11外壁表面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密封塞11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圆孔10螺纹连接,密封塞11与圆孔10螺纹连接,可以使密封塞11牢牢的固定在圆孔10内,对圆孔10进行密封。
28.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安装好整个装置后,拧开圆孔10内的密封塞11,将润滑油通过圆孔10注入到第一圆柱体1的内部,润滑油可以减少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与工程机械连接时的摩擦力,使装置之间更加顺畅,阻力更小,从而延长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的使用寿命。
29.参照说明书附图1-2,该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配件,所述第二圆柱体2和第三圆柱体3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加强筋12,所述第一圆柱体1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固定设在其中一个加强筋12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2,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强度。
30.所述连接板13外壁固定设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内部四角均设有螺栓15,利用安装板14进行连接,不需要在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上开设安装孔,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拆卸。
31.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将安装板14上的螺栓15与外界的工程机械装置进行连接,不需要在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上开设安装孔,使第一圆柱体1、第二圆柱体2、第三圆柱体3和第四圆柱体4保持一整块,增加使用强度,并且在不使用时,只需将螺栓15拧开就可以将整个装置拆卸下来,操作更加便捷。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
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3.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4.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