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6:02: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2.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预制构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支撑架进行支撑作业,支撑架主要包括模板和拉杆,现有技术中模板和拉杆之间主要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焊接的方式不便于安装和拆卸,螺纹连接便于安装,但是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极易落在螺纹上,拆卸不便,二次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清理,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架,将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通过l型卡合件卡合在两个侧模上,转动转动把手调节l型卡合件之间的距离,通过l型卡合件使两个侧模对端模进行夹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浇筑的过程中螺纹柱位于第一套装管与第二套装管内,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落在螺纹柱上,便于拆卸和二次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浇筑模板上,浇筑模板包括对称分布的侧模,侧模之间设有端模,所述支撑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模上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转动设有拉杆,第二支撑件上转动设有转动件,转动转动件调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将端模固定在侧模之间;
6.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设有转动连接孔,第一支撑块的一侧设有l型卡合件;
7.所述拉杆与转动件螺纹连接,转动件位于第二支撑件的转动连接孔内转动,拉杆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l型卡合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第二接触板与转动连接孔垂直。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连接孔上靠近第二接触板的一端设有转动沉孔,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转动连接孔大小不同。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通过l型卡合件卡合在两个侧模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拉杆包括拉杆主体,拉杆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另一端设有螺纹柱。
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转动轴上设有螺纹孔,一侧的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一套装管,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块上设有转动把手,螺纹孔贯穿转动轴、第二限位块和转动把手;
13.所述转动把手的一侧与第二限位块紧固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二套装管;
14.所述转动件通过转动轴与转动连接孔配合与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拉杆通过拉杆主体与第一支撑件的转动连接孔配合转动,第一限位块与转动沉孔配合,拉杆通过螺纹柱与螺纹孔配合。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装管与第二套装管套装在螺纹柱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支撑架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通过l型卡合件卡合在两个侧模上,转动转动把手调节l型卡合件之间的距离,通过l型卡合件使两个侧模对端模进行夹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浇筑的过程中螺纹柱位于第一套装管与第二套装管内,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落在螺纹柱上,便于拆卸和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拉杆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动件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浇筑模板上,如图1、图2所示,浇筑模板包括对称分布的侧模1,侧模1之间设有端模2,支撑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模1上的第一支撑件3和第二支撑件4,第一支撑件3和第二支撑件4之间转动设有拉杆5,第二支撑件4上转动设有转动件6,转动转动件6调节第一支撑件3和第二支撑件4之间的距离,将端模2固定在侧模1之间。
30.第二支撑件4包括第一支撑块41,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块41上设有转动连接孔42,第一支撑块41的一侧设有l型卡合件,l型卡合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接触板43和第二接触板44,第二接触板44与转动连接孔42垂直。
31.第二支撑件4还可以包括对称分布的l型卡合件,如图4所示,多个浇注体一起作业时,可以通过两个l型卡合件,分别对两个浇筑体的模板进行卡合限位。
32.第一支撑件3和第二支撑件4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支撑件3的转动连接孔42上靠近第二接触板44的一端设有转动沉孔31,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3和第二支撑件4的转
动连接孔42大小不同。
33.第一支撑件3和第二支撑件4分别通过l型卡合件卡合在两个侧模1上。
34.拉杆5包括拉杆主体51,如图6所示,拉杆主体5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52,另一端设有螺纹柱53。
35.转动件6包括转动轴61,如图7、图8所示,转动轴6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62,转动轴61上设有螺纹孔63,一侧的第二限位块62上设有第一套装管64,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块62上设有转动把手65,螺纹孔63贯穿转动轴61、第二限位块62和转动把手65。
36.转动把手65的一侧与第二限位块62紧固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二套装管66。
37.转动件6通过转动轴61与转动连接孔42配合与第二支撑件4转动连接。
38.拉杆5通过拉杆主体51与第一支撑件3的转动连接孔42配合转动,第一限位块52与转动沉孔31配合,拉杆5通过螺纹柱53与螺纹孔63配合。
39.第一套装管(64)与第二套装管(66)套装在螺纹柱(53)上。
40.使用时,将第一支撑件3和第二支撑件4分别通过l型卡合件卡合在两个侧模1上,转动转动把手65调节l型卡合件之间的距离,通过l型卡合件使两个侧模1对端模2进行夹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浇筑的过程中螺纹柱53位于第一套装管64与第二套装管66内,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落在螺纹柱53上,便于拆卸和二次使用。
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