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盾构现场渣土筛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4:37: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盾构渣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现场渣土筛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在不停地建设地铁,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地铁渣土,尤其是地铁盾构渣土。但地铁渣土含水率较高,使得渣土呈一定的流动态,从而增加了渣土外运的难度。并且,现有渣土和污水经过一定的处理后还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在盾构现场缺少相应的处理装置。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盾构现场不便对渣土进行筛分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现场渣土筛分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盾构现场不便对渣土进行筛分处理的问题。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盾构现场渣土筛分处理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多级筛分组件、浓缩罐以及带式压滤机;
6.多级筛分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振动筛、搅轮、细砂回收机以及粗砂回收机;
7.振动筛上包括筛体以及设置在筛体上呈上下结构的多层筛面,最顶层的筛面与上料组件连通,筛面分别开设有筛孔,筛孔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8.本发明的上料组件用于收集盾构现场的渣土,并向多级筛分组件输送提供渣土,渣土先经过振动筛的多层筛面筛分出块石,再依次通过搅轮、细砂回收机以及粗砂回收机,从而对不同大小的渣土颗粒进行分类筛分,最终以砂水混合物的形态排入至浓缩罐,再经过沉淀分离,排出泥浆至带式压滤机,并通过压滤机最终排出可回收使用的泥饼,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盾构现场不便对渣土进行筛分处理的问题。
9.进一步地,上述上料组件包括:物料储存以及与物料储存斗出口连通的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还与振动筛的最顶层筛面连通。
10.本发明可通过挖机将渣土统一储存至物料储存斗中,再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振动筛上,从而达到均匀上料的效果。
11.进一步地,上述振动筛还外接有排料输送机,排料输送机包括多个分别与不同筛面连通的排料通道。
12.本发明还设置有排料输送机,并通过排料通道从而将振动筛不同筛面筛分的颗粒物分别排出。
13.进一步地,上述浓缩罐的顶部开设有与筛体连通的进料口,浓缩罐的底部开设有与带式压滤机连通的出料口。
14.本发明浓缩机顶部开设进料口方便进行进料,底部开设出料口方便沉淀在低处的泥浆排出。
15.进一步地,上述浓缩罐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口。
16.本发明通过开设出水口方便将浓缩罐内部分离出的水质排出。
17.进一步地,上述浓缩罐的底部内壁呈锥型。
18.本发明呈锥型的浓缩罐底部方便泥浆聚集。
19.进一步地,上述带式压滤机远离浓缩罐的端部连通有泥饼储料仓。
20.本发明通过设置泥饼储料仓用于储存经过带式压滤机压滤后的泥饼,便于进行二次利用。
2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发明的上料组件用于收集盾构现场的渣土,并向多级筛分组件输送提供渣土,渣土先经过振动筛的多层筛面筛分出块石,再依次通过搅轮、细砂回收机以及粗砂回收机,从而对不同大小的渣土颗粒进行分类筛分,最终以砂水混合物的形态排入至浓缩罐,再经过沉淀分离,排出泥浆至带式压滤机,并通过压滤机最终排出可回收使用的泥饼,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盾构现场不便对渣土进行筛分处理的问题。
23.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工艺步骤对盾构现场渣土依次有序进行筛分,可分离出回收利用的不同尺寸的颗粒物,并且最终压滤形成的泥饼,从而对渣土进行了一定的回收利用,还减少了渣土外运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盾构现场渣土筛分处理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振动筛和排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浓缩罐的剖视图.
27.图中:11-物料储存斗;12-皮带输送机;21-振动筛;22-搅轮;23-细砂回收机;24-粗砂回收机;25-筛面;26-排料输送机;29-筛体;30-浓缩罐;31-进料口;32-出料口;33-出水口;40-带式压滤机;50-泥饼储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29.实施例
30.参照图1,一种盾构现场渣土筛分处理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多级筛分组件、浓缩罐30以及带式压滤机40。
31.上料组件包括用于存储渣土的物料储存斗11以及与物料储存斗11出口连通的皮带输送机12,盾构现场产生的渣土可由物料储存斗11统一储存,再通过皮带输送机12实现对多级筛分组件的匀速上料。
32.多级筛分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振动筛21、搅轮22、细砂回收机23以及粗砂回收机24,振动筛21包括筛体29以及设置在筛体29上呈上下结构的多层筛面25,皮带输送机12的端部与最顶层的筛面25连通,各个筛面25上开设有筛孔,筛孔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当大量颗粒大小不同、粗细混杂的碎散物料进入筛面25后,只有一部分颗粒与筛面25接触,通过筛箱的震动,筛面25上物料曾被松散,使大颗粒本来就存在的间隙被进一步扩大,小颗粒乘机穿过间隙,转移到下层筛面25上。从而使得原本杂乱无章排列的颗粒群发生了乏力,即
按颗粒大小进行了分层,形成了小颗粒在下层大颗粒在上层的排列规则。并最终将渣土中的块石筛分在筛面25上,相比块石较小的颗粒收集在筛体29的底部。
33.振动筛21还外接有排料输送机26,排料输送机26包括多个分别与不同筛面25连通的排料通道,从而可以将振动筛21筛分出的大颗粒进行分类排出,筛体29底部筛分出的细颗粒再依次进入搅轮22中。
34.搅轮22为螺旋分级设备,可借助于固体粒大小不同,比重不同,因而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的原理,使得细矿粒浮游在水中成溢流出,粗矿粒沉于槽底。由螺旋推向上部排出,来进行机械分级的一种分级设备,能把磨机内磨出的料粉级于过滤,然后把粗料利用螺旋片旋入磨机,把过滤出的细料从溢流管子排出。该机底座采用槽钢,机体采用钢板焊接而成。螺旋轴的入水头、轴头、采用耐磨材质,耐磨耐用,提升装置分电动和手动两种。搅轮22排出的细颗粒再依次经过细砂回收机23和粗砂回收机24,并对混合颗粒行一定的脱水分离,从而筛分出不同大小的渣土颗粒。
35.筛分后的物料以砂水混合物的形态排入至浓缩罐30中,浓缩罐30为竖直设置的圆柱体装置,可由砂水混合无其自身在浓缩罐30的内部自由沉淀,从而实现固液分层。还可以在浓缩罐30的内部添加化学絮凝剂,通过化学方法使得浓缩罐30内部的砂水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
36.参照图2,浓缩罐30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1,可通过进料口31向浓缩罐30的内部填充物料,浓缩罐30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2,用于将沉淀在浓缩罐30底部的泥浆排出。浓缩罐30的侧壁还开设有出水口33,可将分离后的清水排出,出水口33的位置相对靠近进料口31,从而避免沉淀在浓缩罐30底部的泥浆混杂排出。浓缩罐30的底部内壁呈锥型,从而方便泥浆聚集。
37.参照图1,浓缩罐30排出的泥浆进入带式压滤机40上,带式压滤机40为现有设备,经过浓缩的污泥与一定浓度的絮凝剂在静、动态混合器中充分混合以后,污泥中的微小固体颗粒聚凝成体积较大的絮状团块,同时分离出自由水,絮凝后的污泥被输送到浓缩重力脱水的滤带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离,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然后夹持在上下两条网带之间,经过楔形预压区、低压区和高压区由小到大的挤压力、剪切力作用下,逐步挤压污泥,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泥、水分离,最后形成泥饼排出。
38.在带式压滤机40远离浓缩罐30的端部还连通有泥饼储料仓50,用于对带式压滤机40排出的泥饼进行统一储存。所收集的泥饼均为非膨胀性低液限粘土(或粉土),经晾晒至最佳含水率附近即可直接用于公路、市政道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基填料填筑。
39.根据相关检测,本装置所筛分的粗料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颗粒级配超过gb/t14685-11的限值,由于原料中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超标(经水洗浸泡后数据变化不大),粗料不可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软石较多、压碎指标大,用作路基填料时,可作为二级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粗骨料。
40.本装置所筛分的细料样品含泥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颗粒级配超过gb/t14684-11的限值,由于原料中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超标(经水洗浸泡后数据变化不大),细料不可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细骨料。可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及以下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用细集料使用,但仅适用于石灰粉煤灰稳定。
4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将盾构渣土通过挖机装入到物料储存斗11中;
43.s2:物料储存斗11中的渣土均匀的通过皮带输送机12传输至振动筛21的最顶层筛面25上;
44.s3:振动筛21对筛面25上的渣土进行震动筛分,筛分出的大颗粒渣土由排料通道输出;
45.s4:振动筛21底部残留的渣土流入至搅轮22中,相对大颗粒物质沉淀在搅轮22中,相对小颗粒物质以砂水混合物的状态由搅轮22排出至细砂回收机23;
46.s5:砂水混合物依次经过细砂回收机23和粗砂回收机24进行物质分离脱水,排出的混合物经由进料口31流入浓缩罐30中;
47.s6:混合物在浓缩罐30中进行沉淀分离;
48.s7:沉淀后位于顶层的清水可经出水口33抽出,位于底部的泥浆经出料口32排出至带式压滤机40上;
49.s8:带式压滤机40对泥浆进行进一步地脱水,并将压滤后的泥饼排出至泥饼储料仓50中。
50.在上述步骤s6时,可向浓缩罐30的内部添加化学絮凝剂,可通过添加化学絮凝剂使浓缩罐30内部的混合物更快地进行固液分离,从而提高沉淀效率。
51.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工艺步骤对盾构现场渣土依次有序进行筛分,可分离出回收利用的不同尺寸的颗粒物,并且最终压滤形成的泥饼,从而对渣土进行了一定的回收利用,还减少了渣土外运的工作量。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