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3:01: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属于将氢气介质输入人体上的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当前,基于氢分子医学的发展,利用氢气来养生保健甚至治疗疾病的装置和设备层出不穷。迄今面世的将氢气作用于人体的装置是现在市面上出现一种所谓“氢仓”的装置,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在此密闭空间内通入氢气,由于氢气具有极强的穿透性,使氢气渗透进入人体,用于对人体产生某种积极的效果。
3.现有的“氢仓”装置存在的问题有:一、使用者在“氢仓”内或躺或坐,使用者完全被限制进行其他的自由活动;二、“氢仓”装置占用空间很大,一般家庭空间狭小无法摆放;三、“氢仓”价格不菲,限制了其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减少现有“氢仓”的装置的体积,以方便携带并让使用者可以进行自由活动。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包括可穿戴于人身上的氢气源和穿戴物;所述穿戴物的开口处均设有密封件,所述氢气源的氢气出口位于所述穿戴物内。
6.本实用新型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在使用中,当将所述氢气源和穿戴物穿戴物穿戴于人体上并使所述密封件将所述穿戴物的开口处密封时,打开氢气源,所述氢气源产生的氢气持续从所述氢气出口进入到所述穿戴物与人体接触的内部空间。
7.进一步,所述穿戴物是上衣、裤子、帽子或袜子。
8.进一步,所述密封件是密封条、密封带、魔术贴、绷带、弹性扎带或胶带。
9.进一步,当所述穿戴物是上衣时,所述穿戴物的开口是袖口、领口和下摆开口, 所述上衣的胸口处安装有阀组,所述氢气源是装有氢气且可背在身上的瓶或罐, 所述瓶或罐的输出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阀组的进气口, 所述氢气出口是所述阀组的出气口。
10.或者,当所述穿戴物是裤子时,所述穿戴物的开口是裤腿口和腰围开口, 所述裤子的口袋处安装有阀组, 所述氢气源是装有氢气且可挂在裤腰带上的瓶或罐, 所述瓶或罐的输出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阀组的进气口, 所述氢气出口是所述阀组的出气口。
11.或者,所述穿戴物是帽子时,所述穿戴物的开口是帽檐口,所述氢气源是安设在所述帽子顶部的微型氢气发生器,所述氢气出口是所述微型氢气发生器的出气口。
12.或者,所述穿戴物是袜子时,所述穿戴物的开口是袜口,所述氢气源是安设在所述袜子脚面上的微型氢气发生器, 所述氢气出口是所述微型氢气发生器的出气口。
13.所述阀组包括彼此连通的泄压安全阀和止逆阀。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现有“氢仓”改成可穿戴于人体上的穿戴物,同
时在穿戴物的开口处均设有密封件,并使氢气源的氢气出口位于穿戴物内,在使用中,氢气可以持续从氢气出口进入到穿戴物与人体接触的内部空间并渗透进入人体;因此减少了“氢仓”体积,使得携带方便;而且能够让使用者进行适当的自由活动。再由于穿戴物可以是衣、裤、帽或袜等,因此可以对人体多个部位形成氢气渗透。又由于氢气源可以是装有氢气的瓶、罐或者是安设在所述穿戴物内的微型氢气发生器,因此更加方便携带、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阀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图5中分解的微型氢气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一
24.本实施例的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氢气源1和用于穿戴于人体上的穿戴物,本实施例的穿戴物是上衣2。在上衣2的两个袖口2-1、2-2、一个领口2-3和一个下摆开口2-4这四个开口处均设有密封件6, 密封件6采用的可以是密封条、密封带、魔术贴、绷带、弹性扎带或胶带等。氢气源1是装有氢气的瓶或罐,瓶或罐安装有背带,可以将瓶或罐背在人身上,瓶或罐的输出口连接气管7,气管7接到上衣2的胸口处安装的阀组9,气管7可以采用硅胶管或塑料管。
25.如图2和图3所示,阀组9的进气口10与气管7连接,阀组9的出气口11 (即氢气源1的氢气出口)位于上衣2内。阀组9包括彼此连通的泄压安全阀9-1和止逆阀9-2。
26.本实施例的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在使用中,当将上衣2穿戴于人体上身上后,再使密封件将上衣2的袖口2-1、2-2、领口2-3和下摆开口2-4的四个开口处密封,将氢气源1的瓶或罐背在身上,然后打开氢气源1,由氢气源1产生的氢气持续从阀组9的出气口11进入到上衣2与人体接触的内部空间。
27.实施例二
28.本实施例的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如图2所示,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除了与实施例一相同以外所不同的是:穿戴物是裤子3;密封件6分别设置在两个裤腿口3-1、3-2和一个腰围开口3-3;阀组9安装在裤子3的口袋处, 阀组9的出气口11 (即氢气源1的氢气出口)位于裤子3内。瓶或罐安装有穿带或搭扣,可以将瓶或罐挂在裤腰带上。
29.使用时,将裤子3穿戴于人体下身上并使密封件将裤子3的裤腿口3-1、3-2和腰围开口3-2的三个开口处密封,将氢气源1的瓶或罐挂在裤腰带上,然后打开氢气源1,氢气源1产生的氢气持续从气管7一端的氢气出口进入到裤子3与人体接触的内部空间。
30.实施例三
31.本实施例的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如图5所示,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除了与实施例一相同以外所不同的是:穿戴物是帽子4,开口则是帽檐口4-1,密封件6安设在帽檐口4-1边缘,氢气源1由安设在帽子4顶部的微型氢气发生器8代替。
32.微型氢气发生器8如图6所示,是一个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料仓12和由隔板形成的迷宫隔道,容器上方设有进料口13,容器下方位于帽子4内并设有出气口21(氢气发生器8的氢气出口)。
33.使用时,从容器上方设有进料口13放入用于生成氢气的物料(比如金属铝粉和碱液或者其他通过反应生成氢气的物料)到料仓12内;将帽子4穿戴于人体头部上使密封件6将帽子4的帽檐口4-1的一个开口处密封,氢气发生器8产生的氢气持续从其出气口进入到帽子4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内部空间。
34.实施例四
35.本实施例的可通氢气的穿戴装置如图7所示,是在实施例三基础上的改进,除了与实施例三相同以外所不同的是:穿戴物是袜子5,开口则是袜口5-1,密封件6安设在袜口5-1处,微型氢气发生器8安设在袜子5脚面上,微型氢气发生器8的氢气出口(即图6中容器下方的出气口21)位于袜子5内部。
36.使用时,将袜子5穿戴于人体脚上并使密封件将袜子5的袜口5-1的一个开口处密封时,打开氢气源1,微型氢气发生器9产生的氢气持续从其出气口进入到袜子5与人体脚接触的内部空间。
37.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