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制作光敏印章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4:33: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光敏印章制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制作光敏印章的设备。


背景技术:

2.个人印章在日本使用多,一般在签收快递或是在公司、学校、家庭等单位内部使用。主要作用就是代替签名。比如在公司内部传阅资料的时候,经手之后就会在上面盖一个自己的印章表示看过了。
3.目前市面上的光敏印章制作都是手工制作的,传统的光敏印章制作需要用到打印机、电脑、硫酸纸、曝光膜、印垫、印垫定位模具、印章壳与光敏印油等物料。因准备的东西太多,要定制个人章,需要找专业的商家定制,定制加快递时间收到印章的时间太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自动制作光敏印章的设备,本案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自动制作光敏印章的设备,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面的承载板、一端固定于承载板上端面的安装板、以及一端固定于承载板上且位于安装板对侧的固定板,还包括设置于底座上且用以存储印章胚料的印章蓄料单元、设置于底座上且用以存储配件盒的配件蓄料单元、设置于安装板远离印章蓄料单元一侧且对印章印垫进行加工的印垫加工单元、以及设置于印章蓄料单元和配件蓄料单元之间的推动单元,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推动单元用以推动印章蓄料单元中的印章胚料由出料口移动至印垫加工单元、以及推动配件蓄料单元进行配件盒的移出。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章蓄料单元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和固定板的印章蓄料件、以及驱动蓄料件周向周向转动的蓄料驱动件。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章蓄料件包括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板和固定板的转动轴、两分别套设固定于转动轴且呈对侧设置的固定盘、分别与安装板、固定板固定且包覆转动轴的包覆套筒、以及若干个沿转动轴周侧均匀间隔固定于转动轴的分隔板,所述转动轴、固定盘、以及包覆套筒形成储蓄仓,若干所述分隔板将储蓄仓分隔为若干个储蓄室,所述包覆套筒的上端设有便于印章胚料放入各储蓄室的放料开口。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件蓄料单元包括固定于承载板上端面的安装座、固定于安装座上端且用以放置各配料件的容纳箱体、若干个沿容纳箱体高度方向开设于容纳箱体的容纳仓、沿容纳箱体厚度方向开设于容纳箱体底部的出仓口、沿容纳箱体宽度方向设置于容纳箱体远离推动单元一侧的限位件、以及设置于安装座远离推动单元一侧的承载板的上端面的第一出料斗,所述限位件包括两分别固定于安装座且位于容纳箱体两端的转动支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转动支架的转动辊子、若干个转动辊子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固定于转动辊子的限位板、以及套设于转动辊子上且用以限位转动辊子转动的卷簧。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单元包括用以将印章蓄料单元中的印章胚料由出料口推送至印垫加工单元的印章推动件、以及用以将配件蓄料单元中的配件盒推出的配件盒推动件。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盘沿转动轴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槽,若干个所述通槽分别位于各储蓄室,所述包覆套筒沿转动轴长度方向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位于包覆套筒的最底部位置;
12.所述印章推动件包括沿转动轴长度方向固定于承载板上端面的第一导向导轨、滑移连接于第一导向导轨的滑移块、固定于滑移块上端面的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上方且用于顶出印章胚料的印章驱动板、固定于滑移块一侧的固定块、转动设置于承载板上端面的第二从动齿、固定于承载板底部且输出端位于承载板上方的正反转电机、转动设置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以及分别套设于第二主动齿和第二从动齿的驱动皮带,所述固定块固定于驱动皮带,所述驱动板的下方固定有对接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设有便于排线的链拖,所述链拖的一端固定于对接板的下方。
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件盒推动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上端面且带动印章驱动板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的方向移动的丝杆模组、固定于固定板且驱动丝杆模组的第一带动电机、以及设置于丝杆模组上且用以顶出配件蓄料单元中的配件盒的配件顶出板,所述印章驱动板设置于丝杆模组上,且位于配件顶出板的一侧。
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垫加工单元包括沿安装板横向依次设置于安装板的打印件、曝光件、设置于曝光件上方对印章进行压紧的下压件、对碳带废料进行收卷的碳带收放件、以及驱动龙膜进入曝光件加工的龙膜收放件。
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碳带收放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一侧且位于打印件下方的碳带放卷辊子、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且位于打印件和碳带放卷辊子之间的第一传送辊子、两分别设置于打印件两侧的第二传送辊子、设置于安装板且位于打印单元上方的碳带收卷辊子、以及驱动碳带收卷辊子转动的第二带动电机。
1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龙膜收放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一侧的第一龙膜放卷辊子、设置于第一龙膜放卷辊子和打印件之间的第三传送辊子、设置于曝光件两侧的第四传送辊子、设置于安装板且位于曝光件远离打印件一侧的驱动部件、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且位于驱动部件远离曝光单元一侧的龙膜收卷辊子、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一侧且位于打印件上方的第二龙膜放卷辊子、以及设置于打印件和第二龙膜放卷辊子之间的第五传送辊子;
17.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安装板且位于曝光件上方的固定座、转动设置于固定座且一端穿设至安装板另一侧的主动辊子、转动设置于固定座且位于主动辊子上方的从动辊子、固定于安装板且与龙膜收卷辊子不同侧的第二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三主动齿、固定于主动辊子穿设于安装板的一端的第三从动齿、以及套设于第三主动齿和第三从动齿周侧的第二皮带,所述主动辊子穿设于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位于第三从动齿的一端,所述龙膜收卷辊子的一端穿设安装板且设有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和第四从动轮套设有第三皮带。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通过设置底座、承载板、安装板、固定板、印章蓄料单元、配件蓄料单元、印垫加工单元、以及推动单元,安装板上开设有出料口,将印章胚料放入印章蓄料单元,将印油和
印章盖盒装后放入配件蓄料单元,制作印章时,推动单元将印章胚料经出料口由印章蓄料单元推送至印垫加工单元,进行印章的印垫加工,推动单元推动存储在配件蓄料单元的配件盒移出,形成整套的印章,整个过程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现场制作印章;
20.2、通过设置印章蓄料单元,印章蓄料单元包括印章蓄料件、以及蓄料驱动件,印章蓄料件包括转动轴、固定盘、包覆套筒、以及分隔板,转动轴、固定盘、以及包覆套筒形成储蓄仓,若干分隔板将储蓄仓分隔为若干个储蓄室,包覆套筒的上端设有便于印章胚料放入各储蓄室516的放料开口,储蓄仓整体体积少,容量大,降低设备整体的占用面积,提高设备的印章胚料的容量,通过放料开口便于向各储蓄室进行印章胚料的补充;
21.3、通过设置推动单元,推动单元包括印章推动件、以及配件盒推动件,印章推动件包括第一导向导轨、滑移块、第二连接板、印章驱动板、固定块、第二从动齿、正反转电机、第二主动齿、以及驱动皮带,固定块固定于驱动皮带,驱动板的下方固定有对接板,承载板的上端面设有便于排线的链拖,链拖的一端固定于对接板的下方;配件盒推动件包括丝杆模组、第一带动电机、以及配件顶出板,当需要将印章胚料由印章蓄料单元移动至印垫加工单元、将配件盒由配件蓄料单元移入第一出料斗时,第一带动电机启动带动丝杆模组调节印章驱动板的横向位置,在印章驱动板与避让槽处于同一直线时,正反转电机启动进行正转,带动印章驱动板沿避让槽和通槽进入储蓄室,将储蓄室内的印章胚料由出料口推至印垫加工单元,正反转电机启动进行反转,带动驱动板脱离避让槽和通槽,第一带动电机启动,丝杆模组带动配件顶出板顶出出仓口的配件盒,卷簧拉伸,转动辊子转动,限位板接触对配件盒的限位,配件盒进入第一出料斗中,推动单元整体的体积小,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3.其中:
24.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中安装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中印章蓄料件的轴侧示意图;
27.图4是本发明中印章蓄料件的底部结构图;
28.图5是本发明中推动单元的整体结构图;
29.图6是本发明中配件蓄料单元的整体结构图;
30.图7是本发明中安装板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发明中驱动件的结构关系图;
32.图9是本发明中装载座的内部结构图;
33.图10是本发明中下压件的整体结构图。
34.标号说明:
35.1、底座;2、承载板;3、安装板;31、出料口;4、固定板;5、印章蓄料单元;51、印章蓄料件;511、转动轴;512、固定盘;5121、通槽;513、包覆套筒;5131、放料开口;5132、避让槽;514、分隔板;515、储蓄仓;516、储蓄室;52、蓄料驱动件;521、装载座;522、第一驱动电机;523、第一主动齿;524、第一从动齿;525、传动带;6、配件蓄料单元;61、安装座;62、容纳箱
体;63、容纳仓;64、出仓口;65、限位件;651、转动支架;652、转动辊子;653、限位板;654、卷簧;66、第一出料斗;7、印垫加工单元;71、打印件;72、曝光件;73、下压件;731、装载板;732、装载座;7321、装载腔;733、转动电机;734、第四主动齿;735、驱动丝杆;736、连接块;737、第二导向导轨;738、第二导向块;739、第二连接板;7310、下压块;7311、第四从动齿;7312、第一皮带;74、碳带收放件;741、碳带放卷辊子;742、第一传送辊子;743、第二传送辊子;744、碳带收卷辊子;745、第二带动电机;75、龙膜收放件;751、第一龙膜放卷辊子;752、第三传送辊子;753、第四传送辊子;754、驱动部件;7541、固定座;7542、主动辊子;7543、从动辊子;7544、第二驱动电机;7545、第三主动齿;7546、第三从动齿;7547、第二皮带;7548、第三从动轮;7549、第四从动轮;75410、第三皮带;755、龙膜收卷辊子;756、第二龙膜放卷辊子;757、第五传送辊子;8、推动单元;81、印章推动件;811、第一导向导轨;812、滑移块;813、第一连接板;814、印章驱动板;815、固定块;816、第二从动齿;817、正反转电机;818、第二主动齿;819、驱动皮带;8110、对接板;8111、链拖;82、配件盒推动件;821、丝杆模组;822、第一带动电机;823、配件顶出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7.本实施例如下:
38.参照图1至图10,一种自动制作光敏印章的设备,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端面的承载板2、一端固定于承载板2上端面的安装板3、以及一端固定于承载板2上且位于安装板3对侧的固定板4,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且用以存储印章胚料的印章蓄料单元5、设置于底座1上且用以存储配件盒的配件蓄料单元6、设置于安装板3远离印章蓄料单元5一侧且对印章印垫进行加工的印垫加工单元7、以及设置于印章蓄料单元5和配件蓄料单元6之间的推动单元8,安装板3上开设有出料口31,推动单元8用以推动印章蓄料单元5中的印章胚料由出料口31移动至印垫加工单元7、以及推动配件蓄料单元6进行配件盒的移出。
39.制作印章时,推动单元8将印章胚料经出料口31由印章蓄料单元5推送至印垫加工单元7,进行印章的印垫加工,推动单元8推动存储在配件蓄料单元6的配件盒移出,形成整套的印章,整个过程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现场制作印章。
40.印章蓄料单元5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和固定板4的印章蓄料件51、以及驱动蓄料件周向周向转动的蓄料驱动件52。
41.印章蓄料件51包括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板3和固定板4的转动轴511、两分别套设固定于转动轴511且呈对侧设置的固定盘512、分别与安装板3、固定板4固定且包覆转动轴511的包覆套筒513、以及若干个沿转动轴511周侧均匀间隔固定于转动轴511的分隔板514,转动轴511、固定盘512、以及包覆套筒513形成储蓄仓515,若干分隔板514将储蓄仓515分隔为若干个储蓄室516,包覆套筒513的上端设有便于印章胚料放入各储蓄室516的放料开口5131。固定盘512沿转动轴511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槽5121,若干个通槽5121分别位于各储蓄室516,包覆套筒513沿转动轴511长度方向开设有避让槽5132,避让槽5132位于包覆套筒513的最底部位置。
42.蓄料驱动件52包括固定于固定板4一侧的装载座521、固定于装载座52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522、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522的输出端的第一主动齿523、固定于转动轴511一端且与第一主动齿523同侧的第一从动齿524、以及分别套设于第一主动齿523和第一从动齿524周侧的传动带525。
43.进行印章胚料补充时,第一驱动电机522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齿523转动通过传动带525驱动第一从动齿524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511转动,进而带动各储蓄室516转动,依次位于放料开口5131下方,从而便于将印章胚料分别填充至各储蓄室516内。
44.配件蓄料单元6包括固定于承载板2上端面的安装座61、固定于安装座61上端且用以放置各配料件的容纳箱体62、若干个沿容纳箱体62高度方向开设于容纳箱体62的容纳仓63、沿容纳箱体62厚度方向开设于容纳箱体62底部的出仓口64、沿容纳箱体62宽度方向设置于容纳箱体62远离推动单元8一侧的限位件65、以及设置于安装座61远离推动单元8一侧的承载板2的上端面的第一出料斗66。
45.限位件65包括两分别固定于安装座61且位于容纳箱体62两端的转动支架65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转动支架651的转动辊子652、若干个转动辊子652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固定于转动辊子652的限位板653、以及套设于转动辊子652上且用以限位转动辊子652转动的卷簧654(未有图示)。
46.推动单元8包括用以将印章蓄料单元5中的印章胚料由出料口31推送至印垫加工单元7的印章推动件81、以及用以将配件蓄料单元6中的配件盒由出仓口64推入第一出料斗66的配件盒推动件82。
47.印章推动件81包括沿转动轴511长度方向固定于承载板2上端面的第一导向导轨811、滑移连接于第一导向导轨811的滑移块812、固定于滑移块812上端面的第一连接板813、设置于第一连接板813上方且用于顶出印章胚料的印章驱动板814、固定于滑移块812一侧的固定块815、转动设置于承载板2上端面的第二从动齿816、固定于承载板2底部且输出端位于承载板2上方的正反转电机817、转动设置于正反转电机817的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818、以及分别套设于第二主动齿818和第二从动齿816的驱动皮带819,固定块815固定于驱动皮带819,驱动板的下方固定有对接板8110,承载板2的上端面设有便于排线的链拖8111,链拖8111的一端固定于对接板8110的下方。
48.配件盒推动件82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813上端面且带动印章驱动板814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4的方向移动的丝杆模组821、固定于固定板4且驱动丝杆模组821的第一带动电机822、以及设置于丝杆模组821上且用以顶出配件蓄料单元6中的配件盒的配件顶出板823,所述印章驱动板814设置于丝杆模组821上,且位于配件顶出板823的一侧。
49.当需要将印章胚料由印章蓄料单元5移动至印垫加工单元7、将配件盒由配件蓄料单元6移入第一出料斗66时,第一带动电机822启动带动丝杆模组821调节印章驱动板814的横向位置,在印章驱动板814与避让槽5132处于同一直线时,正反转电机817启动进行正转,带动印章驱动板814沿避让槽5132和通槽5121进入储蓄室516,将储蓄室516内的印章胚料由出料口31推至印垫加工单元7,正反转电机817启动进行反转,带动驱动板脱离避让槽5132和通槽5121,第一带动电机822启动,丝杆模组821带动配件顶出板823顶出出仓口64的配件盒,卷簧654拉伸,转动辊子652转动,限位板653接触对配件盒的限位,配件盒进入第一出料斗66中,推动单元8整体的体积小,操作便捷。
50.印垫加工单元7包括沿安装板3横向依次设置于安装板3的打印件71、曝光件72、设置于曝光件72上方对印章进行压紧的下压件73、对碳带进行收卷的碳带收放件74、以及驱动龙膜依次进入打印件71和曝光件72加工的龙膜收放件75,其中,打印件71具体为咕咕打印机,内设有带动碳带和一部分透明龙膜进入打印工位进行打印的电机,曝光件72具体曝光机。
51.印垫加工时,印章胚料由进料口进入至曝光单元,碳带收放件74和龙膜收放件75分别进行碳带和透明龙膜的供应,碳带和透明龙膜先进入打印单元中,将碳带上的碳墨打印至一部分透明龙膜上,在该部分透明龙膜上形成文字和图案,另一部分透明龙膜和带有文字和图案的透明龙膜一起进入曝光单元,下压件73对印章胚料进行下压固定,利用曝光件72对印章胚料的印垫进行加工,将文字和图案加印在透明龙膜上,避免直接加印在曝光片上,影响曝光片的使用寿命,整过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时间短。
52.碳带收放件74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一侧且位于打印件71下方的碳带放卷辊子741、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且位于打印件71和碳带放卷辊子741之间的第一传送辊子742、两分别设置于打印件71两侧的第二传送辊子743、设置于安装板3且位于打印单元上方的碳带收卷辊子744、以及驱动碳带收卷辊子744转动的第二带动电机745。
53.龙膜收放件75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一侧的第一龙膜放卷辊子751、设置于第一龙膜放卷辊子751和打印件71之间的第三传送辊子752、设置于曝光件72两侧的第四传送辊子753、设置于安装板3且位于曝光件72远离打印件71一侧的驱动部件754、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且位于驱动部件754远离曝光单元一侧的龙膜收卷辊子755、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一侧且位于打印件71上方的第二龙膜放卷辊子756、以及设置于打印件71和第二龙膜放卷辊子756之间的第五传送辊子757。
54.驱动部件754包括固定于安装板3且位于曝光件72上方的固定座7541、转动设置于固定座7541且一端穿设至安装板3另一侧的主动辊子7542、转动设置于固定座7541且位于主动辊子7542上方的从动辊子7543、固定于安装板3且与龙膜收卷辊子755不同侧的第二驱动电机7544、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7544的输出端的第二主动齿818、固定于主动辊子7542穿设于安装板3的一端的第三从动齿7546、以及套设于第三主动齿7545和第三从动齿7546周侧的第二皮带7547,主动辊子7542穿设于安装板3的一端设有第三从动轮7548,第三从动轮7548位于第三从动齿7546的一端,龙膜收卷辊子755的一端穿设安装板3且设有第四从动轮7549,第三从动轮7548和第四从动轮7549套设有第三皮带75410。
55.第二驱动电机7544启动,带动第三主动齿7545转动,通过第二皮带7547带动第三从动齿7546转动,从而驱动主动辊子7542转动,主动辊子7542转动,带动第三从动轮7548转动,通过第三皮带75410带动第四从动轮7549转动,进而带动龙膜收卷辊子755转动,达到主动辊子7542和龙膜收卷辊子755的同步转动,保证龙膜收放单元收放的稳定性,不易发生过松不易收卷或过紧透明龙膜容易拉断的现象。
56.下压件73包括固定于安装板3且位于曝光件72上方的装载板731、固定于装载板731上端面的装载座732、开设于装载座732的装载腔7321、固定于装载座732底部且输出轴穿设装载座732上端面的转动电机733、固定于转动电机733输出端的第四主动齿734、竖直穿设且转动连接于安装腔7321的驱动丝杆735、转动设置于驱动丝杆735上的连接块736、固定于安装腔7321的竖直侧壁的第二导向导轨737、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导轨737的第二导向
块738、固定于连接块736和第二导向块738的第二连接板739、固定于第二连接板739下端面的下压块7310、固定于驱动丝杆735穿设装载座732上端面的一端的第四从动齿7311、以及套设于第四主动齿734和第四从动齿7311周侧的第一皮带7312。
57.转动电机733启动,带动第四主动齿734转动,通过第一皮带7312带动第四从动齿7311转动,通过第四从动齿7311带动驱动丝杆735转动,驱动连接块736、第二导向块738、以及第二连接板739沿第二导向导轨737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下压块7310对印章进行下压固定。
5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59.进行印章胚料和配件盒补充时:
60.第一驱动电机522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齿523转动通过传动带525驱动第一从动齿524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511转动,进而带动各储蓄室516转动,依次位于放料开口5131下方,从而便于将印章胚料分别填充至各储蓄室516内;将配件盒放入容纳箱体内。
61.进行印章自动加工制作的步骤:
62.s1:启动第一带动电机822,带动丝杆模组821转动,丝杆模组821调节印章驱动板814和配件顶出板822的位置,先将印章驱动板814与避让槽处于同一直线,启动正反转电机817正转,带动印章驱动板814进入避让槽5132和通槽5121中,将储蓄室516内的印章胚料由出料口31顶出至印垫加工单元7;
63.s2:启动正反转电机817反转,带动印章驱动板814离开避让槽5132和通槽5121中,再启动第一带动电机,带动丝杆模组821转动,丝杆模组821带动配件顶出板823移动至出仓口64,顶出出仓口64处的配件盒进入第一出料斗66中;
64.s3:印章胚料进入印垫加工单元7后,打印件内部的电机先启动,用以带动碳带和一部分透明龙膜进入打印工位,将碳带上碳墨打印至第一龙膜放卷辊子751上,形成所需的文字或图案,打印完成后,第二带动电机745和第二驱动电机7544再同步启动,对碳带废料进行收卷,且第一龙膜放卷辊子751上的透明龙膜进入曝光件72中;
65.s4:转动电机733启动,带动第四主动齿734转动,通过第一皮带7312带动第四从动齿7311转动,通过第四从动齿7311带动驱动丝杆735转动,驱动连接块736、第二导向块738、以及第二连接板739沿第二导向导轨737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下压块7310对印章进行下压固定;
66.s5:带有文字或图案的透明龙膜和未带有文字或图案的透明龙膜均进入到曝光件72中,此时带有文字或图案的透明龙膜位于未带有文字或图案的透明龙膜的下层,未带有文字或图案的透明龙膜的上层为曝光片,通过曝光件72将带有文字或图案的透明龙膜的文字或图案光刻在未带有文字或图案的透明龙膜上,加工完成后,下压件解除对印章的固定,自动推出印章至取料口。
6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