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控温除湿集成式电力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4:06: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力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温除湿集成式电力开关柜。


背景技术:

2.电力配电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电力开关柜,由于电力开关柜中集成了众多电气元件及电力设备,因此电力开关柜的温湿度环境要求比较高。
3.现有的控温式电力开关柜如图1所示,包括柜体、安装架、散热口、传感器以及报警器,通过散热口增加柜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以实现散热,并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以控制报警器。通过开设散热口进行散热的方式虽然比较简便,但是其存在的缺陷也比较明显:1)柜体内部的空气流动性不强,控温效果不佳;2)散热区域比较局限,只能针对靠近散热口的位置进行散热,而不能对柜体的整个内部空间进行控温控湿。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增加控温控湿范围、提高控温控湿效果的控温除湿集成式电力开关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除湿集成式电力开关柜,旨在解决现有电力开关柜控温区域局限、控温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温除湿集成式电力开关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的顶部安装有主控组件,所述柜体内的底部安装有辅助组件;所述主控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布置于第一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连接有腔管,所述柜体的上端贯穿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腔管相连通,所述腔管内的两端滑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控制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上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底壳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送风和抽风的抽吸风机。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控制盒及通风控制盒,左侧的第一活塞杆贯穿对应的加热控制盒,右侧的第一活塞杆贯穿对应的通风控制盒,两个第一活塞杆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导电板,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板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接触端,所述加热控制盒的内部与第一接触端相对设置有加热导电片,所述通风控制盒的内部与第一接触端相对设置有通风导电片。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导管与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贯穿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加热器的入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第一进风板,所述第一进风板安装于柜体的上端面。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导电片与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通风导电片与第一风机电性连接。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壳体靠近腔管的一侧设置有送风控制盒,所述第二活塞杆贯穿对应的送风控制盒,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触端,所述送风控制盒的内部与第二接触端相对设置有送风导电片。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送风导电片与第二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入口端通过连接有第二进风板,所述第二进风板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二出风管贯穿柜体的上端面。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吸风机的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散风板,所述散风板安装于底壳的上端面,所述抽吸风机的另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有除湿盒,所述除湿盒的两端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贯穿底壳及柜体并延伸至柜体外部。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体内部的两侧竖直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水平安装有若干用于布置电气元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插套于连接板上,且所述安装板与连接板的端部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组件。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安装于安装板的滑动槽内,所述定位杆的尾端通过弹簧与滑动槽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等间隔地安装有供定位杆适配插设的定位槽。
14.所述定位杆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拨杆,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供拨杆适配滑动的滑槽,所述连接板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安装板端部的插接口之间安装有与导向槽适配滑动的导向块。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主控组件和辅助组件,两者实现了“一吸一吹”的配合方式,结合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的原理,使得柜体内的底部和顶部之前形成气体流动循环,从而能够对柜体的整个内部空间实现温湿度控制,增加了温湿度控制区域及范围,使得柜体的整体空间能够保持温湿度一致,保证了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行;(2)本发明在温度过低、湿气较重时,由第一壳体向柜体内通入暖风,同时配合底部的抽吸风机进行出风,从而使得暖风气流方向与湿冷气流下沉方向一致,有利于湿冷空气排出,在温度过高时,由第一壳体从柜体内抽风,配合底部抽吸风机进行吹风,使得流动气流方向与热气流上升方向一致,有利于热空气流动排出,从而增加了柜体内部的气体流动性,提高了控温控湿效果;(3)本发明通过设置导热管和腔管,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实现了对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的驱动作用,并配合相应的导电板、接触端以及导电片,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根据不同的温湿度环境实现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切换,设计灵活巧妙,方便实用;(4)本发明通过拨动定位组件中的拨杆,就能实现对安装杆的调节及定位功能,从而能够根据电气元件的安装空间需求调整安装板的高度位置以及相邻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气元件,且调节方式灵活,调节过程稳定,大大提高了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柜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主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柜体;2、主控组件;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腔管;24、导热管;211、加热控制盒;212、通风控制盒;213、加热导电片;214、通风导电片;215、第一风机;216、加热器;217、第一出风管;218、第一进风板;221、送风控制盒;222、送风导电片;223、第二风机;224、第二出风管;225、第二进风板;231、第一活塞杆;232、第一导电板;233、第一接触端;234、第二活塞杆;235、第二导电板;236、第二接触端;3、辅助组件;31、底壳;311、抽吸风机;312、散风板;313、除湿盒;314、通风管;32、温度传感器;33、湿度传感器;4、连接板;5、安装板;6、定位组件;61、定位杆;62、弹簧;63、定位槽;64、拨杆;65、滑槽;66、导向槽;67、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控温除湿集成式电力开关柜,包括柜体1,柜体1内的顶部安装有主控组件2,柜体1内的底部安装有辅助组件3;主控组件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二壳体22布置于第一壳体21的两侧,第二壳体22与第一壳体21之间连接有腔管23,柜体1的上端贯穿设置有导热管24,导热管2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腔管23相连通,腔管23内的两端滑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控制的第一活塞杆231和第二活塞杆234;辅助组件3包括底壳31,底壳31的上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底壳3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送风和抽风的抽吸风机311。
2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主控组件2通过导热管24向两侧的腔管23进行热量传递,从而引起腔管23内气体的收缩或膨胀,进而能够带动第一活塞杆231和第二活塞杆234的移动,实现对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内部风机的启闭控制,同时配合辅助组件3中的抽吸风机311实现柜体1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当温度过高时,腔管23内气体膨胀,第一活塞杆231和
第二活塞杆234相互远离,此时第一壳体21不运行,第二壳体22从柜体1内部抽风,同时抽吸风机311向上吹风,从而使得柜体1内部的热气流随上升方向排出;当温度过低、湿度较高时,腔管23内气体收缩,第一活塞杆231和第二活塞杆234相互靠近,此时第二壳体22不运行,第一壳体21向柜体1内部吹风,同时抽吸风机311从柜体1内部抽风,从而使得柜体1内部的湿冷空气随下沉方向排出。
22.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壳体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控制盒211及通风控制盒212,左侧的第一活塞杆231贯穿对应的加热控制盒211,右侧的第一活塞杆231贯穿对应的通风控制盒212,两个第一活塞杆231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导电板232,两个第一导电板232远离第一壳体2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接触端233,加热控制盒211的内部与第一接触端233相对设置有加热导电片213,通风控制盒212的内部与第一接触端233相对设置有通风导电片214。
23.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215,第一风机215通过导管与加热器216相连接,第一风机215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出风管217,第一出风管217贯穿第一壳体21的底部,加热器216的入口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第一进风板218,第一进风板218安装于柜体1的上端面。
24.更进一步地,加热导电片213与加热器216电性连接,通风导电片214与第一风机215电性连接。
25.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第一壳体21内的加热器216采用电阻丝加热,且第一壳体21主要用于低温时的温湿度控制:当温度过高时,第一活塞杆231靠近第一壳体21,此时第一接触端233与加热导电片213和通风导电片214断开;当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时,第一活塞杆231远离第一壳体21,此时两个第一接触端233分别与加热导电片213和通风导电片214接触实现通路,加热器216开始对气流进行加热,同时第一风机215开始通过第一出风管217向柜体1内部吹入加热后的暖风,从而有效去除湿气同时升温,保证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转。
26.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22靠近腔管23的一侧设置有送风控制盒221,第二活塞杆234贯穿对应的送风控制盒221,第二活塞杆234的端部连接有第二导电板235,第二导电板235靠近第二壳体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触端236,送风控制盒221的内部与第二接触端236相对设置有送风导电片222。
27.进一步地,第二壳体2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风机223,送风导电片222与第二风机223电性连接,第二风机223的入口端通过连接有第二进风板225,第二进风板225安装于第二壳体22的底部,第二风机223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出风管224,第二出风管224贯穿柜体1的上端面。
28.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第二壳体22内第二风机223的运行受到送风导电片222的通断控制,且第二壳体22主要用于高温时的温湿度控制:当温度过高时,第二活塞杆234靠近第二壳体22,此时第二接触端236与送风导电片222接触实现通路,第二风机223开始运行,通过第二进风板225抽出柜体1内的热气并向外排出,以此来调节柜体1内部温度;当温度过低时,第二活塞杆234远离第二壳体22,此时第二接触端236与送风导电片222断开。
29.如图3所示,抽吸风机311的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散风板312,散风板312安装于底壳31的上端面,抽吸风机311的另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有除湿盒313,除湿盒313的两端连接有通风管314,通风管314贯穿底壳31及柜体1并延伸至柜体1外部。
30.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辅助组件3能够配合主控组件2实现柜体1内部的气流循环:当温度过高时,主控组件2开始由内向外抽风,此时温度传感器32会传递信号至plc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由plc控制器控制抽吸风机311开始向柜体1内部吹风,“上吸下吹”的方式顺应了热气流的上升方向,使得热气能够更快地从柜体1内排出;当温度过低、湿气过高时,主控组件2开由外向内吹风,此时plc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温湿度信号控制抽吸风机311开始从柜体1内抽风,“上吹下吸”的方式顺应了湿冷气流的下沉方向,使得湿冷空气能更快地从柜体1内排出,同时除湿盒313能够有效吸收湿冷空气的湿气。
31.如图2和图6所示,柜体1内部的两侧竖直设置有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之间水平安装有若干用于布置电气元件的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两端插套于连接板4上,且安装板5与连接板4的端部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组件6。
32.进一步地,定位组件6包括定位杆61,定位杆61滑动安装于安装板5的滑动槽内,定位杆61的尾端通过弹簧62与滑动槽相连接,连接板4的一侧等间隔地安装有供定位杆61适配插设的定位槽63。
33.更进一步地,定位杆61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拨杆64,安装板5上设置有供拨杆64适配滑动的滑槽65,连接板4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66,安装板5端部的插接口之间安装有与导向槽66适配滑动的导向块67。
34.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通过拨动安装板5两端的拨杆64,使得定位杆61从定位槽63内脱离,从而解除对安装板5的定位效果,此时安装板5能够沿着连接板4上下滑动,同时由于导向块67受到导向槽66的限位导向作用,使得安装板5在滑动过程中能保持水平稳定,在滑动至合适高度时,松开拨杆64,定位杆61重新适配插入对应的定位槽63内,实现安装板5的限位固定,从而能够根据电气元件的安装空间需求调整安装板5的高度位置以及相邻安装板5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气元件,且调节方式灵活,调节过程稳定,大大提高了实用性能。
35.本发明在使用时,结合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的原理,通过主控组件2和辅助组件3实现了“一吸一吹”的配合方式:在温度过低、湿气较重时,由第一壳体21向柜体1内通入暖风,同时配合底部的抽吸风机311进行出风,从而使得暖风气流方向与湿冷气流下沉方向一致,有利于湿冷空气排出;在温度过高时,由第一壳体21从柜体1内抽风,配合底部抽吸风机311进行吹风,使得流动气流方向与热气流上升方向一致,有利于热空气流动排出,从而使得柜体1的整个内部空间形成了气体流动循环,增加了温湿度控制范围,提高了控温控湿效果;同时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能够根据不同的温湿度环境实现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切换;通过定位组件6实现了对安装杆的定位与调节功能,从而能够调整安装板5的高度以及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气元件。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