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4:02: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灰阶分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泳显示器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而受到市场关注,其利用环境光的反射或吸收而产生亮态或暗态,以达成显示的目的,因此完全不需额外设置光源。
3.一般而言,电泳显示器的电泳显示薄膜(epd film)主要是由电泳液以及悬浮于电泳液中的带电粒子所构成,其通过施加电压的方式驱动带电粒子接近或远离电极表面,借以切换各子像素的暗态与亮态,且从暗态到亮态的切换只需使带电粒子离开电极表面约500nm,因此具有操作电压小、反应速度快的优点,而能够实现影片播放的应用。然而,暗态与亮态之间的快速切换也造成其操作区间极小,导致其无法精确地进行灰阶分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灰阶分切显示装置。
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子像素,位于基板上,其中各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位于基板上;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电泳介质,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以及带电粒子,悬浮于电泳介质中,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至少两种间距。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最大间距的1/5至4/5。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三种间距,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最大间距的1/5至1/2。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具有阶梯形剖面形状或凸字形剖面形状。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膜,其中第二电极位于光学膜与电泳介质之间。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膜包括多个微结构,且微结构的折射率大于电泳介质的折射率。
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子像素还包括彩色滤光结构,且第二电极位于彩色滤光结构与电泳介质之间。
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结构,位于各子像素的彩色滤光结构之间。
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间隔件,位于各子像素的电泳介质之间。
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间隔件于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一电极于基板的正投影之外。
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极的电压脉冲通过脉冲宽度调变(pwm)、脉冲振幅调变(pam)或其组合的方式控制。
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介电层,位于第一电极与电泳介质之间。
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介电层,位于第二电极与电泳介质之间。
18.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图1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20.图1b是沿图1a的剖面线a-a’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21.图1c是图1b的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显示带电粒子全部贴附于第二电极e2的整个表面。
22.图1d是图1b的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显示一部分带电粒子贴附于第二电极,且另一部分带电粒子离开第二电极。
23.图1e是图1b的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显示带电粒子全部远离第二电极。
24.图2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25.图2b是沿图2a的剖面线b-b’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26.图3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27.图3b是沿图3a的剖面线c-c’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28.图4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29.图4b是沿图4a的剖面线d-d’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30.图5a是预设的目标灰阶随时段变化的曲线图。
31.图5b是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宽度调变(pwm)控制施加电压。
32.图5c是如图1a至图1b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宽度调变(pwm)控制施加电压。
33.图5d是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振幅调变(pam)控制施加电压。
34.图5e是如图1a至图1b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振幅调变(pam)控制施加电压。
35.附图标记如下:
36.10、20、30、40:显示装置
37.a-a’、b-b’、c-c’、d-d’:剖面线
38.bm:遮光结构
39.cf:彩色滤光结构
40.cv:盖板
41.d11、d12、d21、d22、d23:间距
42.d31、d32、d33、d41、d42、d43:间距
43.dl:虚线
44.e1、e1a、e1b、e1c:第一电极
45.e2:第二电极
46.i:区域
47.i1、i2:介电层
48.il:绝缘图案
49.md:电泳介质
50.ml:表面微结构
51.op:光学膜
52.p11、p21、p31、p41:第一部
53.p12、p22、p32、p42:第二部
54.p23、p33、p43:第三部
55.pa:带电粒子
56.px:像素
57.sb:基板
58.sp1、sp2、sp3、sp41、sp42、sp43、sp44:子像素
59.sw:间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60.图1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b是沿图1a的剖面线a-a’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图1c是图1b的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显示带电粒子pa全部贴附于第二电极e2的整个表面。图1d是图1b的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显示一部分带电粒子pa贴附于第二电极e2,且另一部分带电粒子pa离开第二电极e2。图1e是图1b的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显示带电粒子pa全部远离第二电极e2。为了使附图的表达较为简洁,图1a示意性示出第一电极e1,并省略其他构件。
61.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显示装置10包括:基板sb;以及多个子像素sp1,位于基板sb上,其中各子像素sp1包括:第一电极e1,位于基板sb上;第二电极e2,位于第一电极e1上;电泳介质md,位于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之间;以及带电粒子pa,悬浮于电泳介质md中,其中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至少两种间距。
6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中,通过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至少两种间距,能够在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相同电压差之下产生至少两种电场强度。如此一来,能够通过上述至少两种电场强度更精确地控制带电粒子pa贴附于第二电极e2的表面的比例,进而控制子像素sp1的灰阶分切,使得显示装置10具有改善的灰阶控制。以下,配合图1a至图1e,继续说明显示装置10的各个元件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63.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包括多个子像素sp1,且多个子像素sp1可以呈阵列排列于基板sb上,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的四个子像素sp1可以构成一个像素。
64.在本实施例中,基板sb可以是透明基板或非透明基板,其材质例如是石英基板、玻璃基板、高分子基板或其他适当材质。基板sb可以承载显示装置10需要的元件或线路,例如驱动元件、开关元件、储存电容、电源线、驱动信号线、时序信号线、电流补偿线、检测信号线等等。举例而言,基板sb还可以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图未示),且有源元件阵列中的有源元件可以分别电性连接子像素sp1。
65.各子像素sp1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电泳介质md以及带电粒子pa。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驱动元件(图未示),且驱动元件可以电性连接至各子像素sp1,以传递信号至第一电极e1以及第二电极e2,或个别对第一电极e1以及第二电极e2施加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元件可以通过基板sb的有源元件电性连接至各子像素sp1的第一电极e1。另外,上述驱动元件可以是接合至基板sb的芯片或直接形成于基板sb上的电路元件(包含有源元件、无源元件或其组合)。
66.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子像素sp1的第二电极e2可以彼此分离而独立地接收信号。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子像素sp1的第二电极e2可以彼此电性相连,或者,第二电极e2可在操作时被施加相同的共用电压。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e2为透明电极,且第二电极e2的材质可以包括透明导电层,例如锌氧化物、铟锌氧化物(izo)、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镓锌氧化物(igzo)的金属氧化物、导电高分子、奈米碳管、石墨烯或金属奈米线等透明导电材料。
67.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子像素sp1的第一电极e1可以彼此分离,而独立地接收信号,例如第一电极e1可以分别电性连接至基板sb的有源元件,以独立地接收由驱动元件提供的电压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可以包括第一部p11以及第二部p12,其中第一部p1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11,第二部p12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12,间距d12小于间距d11,且第一部p11环绕第二部p12。为了使第一部p11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场强度与第二部p12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场强度间能够有足够的差异,间距d12可以是间距d11的1/5至4/5,例如间距d12为间距d11的3/5,但不限于此。
6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形成高度不同的第一部p11以及第二部p12,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部p12与基板sb之间的绝缘图案il。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p11还可以通过基板sb上的接垫电性连接至基板sb的有源元件。
69.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光学膜op,其中第二电极e2位于光学膜op与电泳介质md之间。光学膜op还可以包括形成于其表面上的表面微结构ml,表面微结构ml例如是具有半圆形表面轮廓的微透镜结构,且第二电极e2可以设置于表面微结构ml的表面上,而具有与表面微结构ml相同的半圆形表面轮廓。
7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泳介质md例如为无色电泳液,且带电粒子pa例如为黑色的带负电荷粒子。当带电粒子pa贴附于第二电极e2的整个表面时,带电粒子pa可以破坏环境光于表面微结构ml的界面全反射,使得环境光可被带电粒子pa吸收,因此子像素sp1可呈现暗态。相反地,当带电粒子pa离开第二电极e2的表面超出约500nm时,进入显示装置10的环境光可于光学膜op的表面微结构ml与第二电极e2的界面发生全反射,而使子像素sp1呈现亮态。一般而言,光学膜op的表面微结构ml的折射率应大于电泳介质md的折射率,且光学膜op的表面微结构ml与电泳介质md之间的折射率差愈大,全反射光占环境入射光的比例愈多。此外,表面微结构ml的半圆形表面还可使反射光产生散
射,使得显示装置10能够提供非镜面的显示效果。
7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盖板cv,盖板cv可位于第二电极e2上,且盖板cv可以是透光盖板,以免影响显示装置10的光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全彩化,各子像素sp1还可以包括彩色滤光结构cf,其中第二电极e2可以位于彩色滤光结构cf与电泳介质md之间,或者,彩色滤光结构cf可以位于盖板cv与第二电极e2之间,或者,彩色滤光结构cf可以位于盖板cv与光学膜op之间,且彩色滤光结构cf于基板sb的正投影可以重叠第一电极e1于基板sb的正投影。彩色滤光结构cf可以是红色滤光结构、绿色滤光结构、蓝色滤光结构或无色滤光结构,以使通过彩色滤光结构cf的光线能具有相应的颜色。举例而言,图1a所示的四个子像素sp1可以分别具有红色、绿色、蓝色以及无色的彩色滤光结构cf,而构成一个全彩化的像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结构cf可以包括荧光粉、量子点或类似性质的波长转换材料。如此一来,当子像素sp1处于亮态或灰阶状态时,经光学膜op全反射的光线可被彩色滤光结构cf转换成不同色彩的光线,使得显示装置10能够提供全彩化的显示效果。
7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多个遮光结构bm,遮光结构bm可用来定义彩色滤光结构cf的形成位置,例如遮光结构bm可具有开口,且彩色滤光结构cf可位于遮光结构bm的开口中。换句话说,遮光结构bm可以位于各子像素sp1的彩色滤光结构cf之间,以提高子像素sp1之间的色彩对比度。
73.请参照图1c,当对第一电极e1施加负电压、且对第二电极e2施加正电压时,带电粒子pa将往第二电极e2移动而贴附于第二电极e2的整个表面。如此一来,进入显示装置10的环境光将被带电粒子pa吸收,而使子像素sp1处于全暗态。
74.请参照图1d,当将对第一电极e1施加的电压从负电压改为正电压、且将对第二电极e2施加的电压从正电压改为负电压时,带电粒子pa开始离开第二电极e2的表面。由于第一电极e1的第一部p11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间距d11大于第二部p12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间距d12,故第二部p12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场强度会大于第一部p11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场强度,使得第二部p12上方的带电粒子pa会比第一部p11上方的带电粒子pa先离开第二电极e2的表面超出500nm,例如超出虚线dl所示之处。在此情况下,由于带电粒子pa的一部分贴附于第二电极e2的表面而呈现暗态,且带电粒子pa的另一部分未贴附于第二电极e2的表面而呈现亮态,使得子像素sp1整体显现灰阶。因此,能够通过第一部p11及第二部p12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场强度差异来控制带电粒子pa停留于第二电极e2表面的比例,以精确控制子像素sp1的灰阶分切,从而改善显示装置10的灰阶控制。
75.请参照图1e,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第一部p11上方的带电粒子pa也会远离第二电极e2的表面,使得带电粒子pa全部离开第二电极e2的表面超出虚线dl,此时子像素sp1可由灰阶态转变为全亮态。
76.以下,使用图2a至图5e继续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并且,沿用图1a至图1b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相关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图1a至图1b的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再重述。
77.图2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2b是沿图2a的剖面线b-b’所作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装置20包括相对的基板sb与盖板cv、位于基板sb与盖板
cv之间的多个子像素sp2、以及位于多个子像素sp2与盖板cv之间的光学膜op、彩色滤光结构cf及遮光结构bm,且各子像素sp2包括相对的第一电极e1a与第二电极e2、位于第一电极e1a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泳介质md、以及悬浮于电泳介质md中的带电粒子pa。
78.与如图1a至图1b所示的显示装置10相比,图2a至图2b所示的显示装置20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装置20还包括介电层i1以及间隔件sw,且第一电极e1a可以包括第一部p21、第二部p22以及第三部p23。
79.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的介电层i1可以位于第一电极e1a与电泳介质md之间,且介电层i1可以覆盖第一电极e1a的表面,以防止电泳介质md或是电泳介质md中的杂质(例如染料)侵蚀或附着于第一电极e1a。另外,介电层i1的厚度应尽可能地薄,以免在对第一电极e1a施加电压以使电泳介质md中的带电粒子pa往第一电极e1a移动时影响第一电极e1a对带电粒子pa的静电吸引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包括介电层i2,介电层i2可以覆盖第二电极e2的表面而具有与第二电极e2相同的表面轮廓,而且介电层i2可以位于电泳介质md与第二电极e2之间,以防止电泳介质md或是电泳介质md中的杂质(例如染料)侵蚀或附着于第二电极e2。同样地,介电层i2的厚度应尽可能地薄,以免在对第二电极e2施加电压以使电泳介质md中的带电粒子pa贴合于第二电极e2时影响第二电极e2对带电粒子pa的静电吸引力。
80.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间隔件sw,间隔件于基板sb的正投影可以在第一电极e1a于基板sb的正投影之外,或者,间隔件sw可以不重叠第一电极e1a,或者,间隔件sw可以分别重叠遮光结构bm。间隔件sw可以位于各子像素sp2的电泳介质md之间,以分隔各子像素sp2的带电粒子pa,进而避免各子像素sp2的带电粒子pa因凝聚、扩散不均匀或粘附而产生明显的数量差异。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sw的下端可以抵顶第一电极e1a或介电层i1,且间隔件sw的上端可以抵顶第二电极e2或介电层i2,以将各子像素sp2的电泳介质md以及带电粒子pa完全分隔。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sw的下端可以抵顶第一电极e1a或介电层i1,且间隔件sw的上端与第二电极e2或介电层i2之间可以具有间隙。在某些实施例中,间隔件sw的上端可以抵顶第二电极e2或介电层i2,且间隔件sw的下端与第一电极e1a或介电层i1之间可以具有间隙。
8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a的第二部p22环绕第三部p23,第一部p21环绕第二部p22,且第一部p2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21,第二部p22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22,第三部p23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23,其中间距d21大于间距d22,间距d22大于间距d23,使得第一电极e1a具有凸字形剖面形状。通过第一电极e1a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三种间距d21、d4以及d5,能够在第一电极e1a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相同电压差之下产生三种电场强度,进而能够通过控制带电粒子pa停留于第二电极e2表面的比例来增加各子像素sp2的灰阶数量,从而改善显示装置20的灰阶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间距d23可以是间距d21的1/5至4/5,以使第一部p2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形成的电场强度能够和第三部p23与第二电极e2之间形成的电场强度存在足够的差异。在一些实施例中,间距d23可以是间距d21的1/5至2/5,且间距d22可以是间距d21的3/5至4/5,以使第一部p21、第二部p22以及第三部p23分别与第二电极e2形成的电场强度之间能够存在足够的差异。
82.图3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b是沿图3a的剖面线c-c’所作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装置30包括相对的基板sb与盖板cv、以及位于基板sb与
盖板cv之间的多个子像素sp3、光学膜op、彩色滤光结构cf及遮光结构bm,且各子像素sp3包括相对的第一电极e1b与第二电极e2、位于第一电极e1b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泳介质md、间隔件sw及介电层i1、以及悬浮于电泳介质md中的带电粒子pa。
83.与如图2a至图2b所示的显示装置20相比,图3a至图3b所示的显示装置30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装置30的第一电极e1b可以包括第一部p31、第二部p32以及第三部p33。
8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b的第一部p31、第二部p32以及第三部p33并排相邻,第一部p3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31,第二部p32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32,第三部p33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33,其中间距d31大于间距d32,且间距d32大于间距d33。举例而言,间距d33可以是间距d31的1/5至1/2,且间距d32可以是间距d31的3/5至4/5,使得第一电极e1b具有阶梯形剖面形状。通过第一电极e1b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三种间距d31、d32以及d33,能够在第一电极e1b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相同电压差之下产生三种电场强度,且第一部p31、第二部p32以及第三部p33分别与第二电极e2形成的电场强度之间能够存在足够的差异,以通过控制带电粒子pa停留于第二电极e2表面的比例来增加各子像素sp3的灰阶数量,从而改善显示装置30的灰阶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b还可以包括第四部或更多部,且第一电极e1b的各个部与第二电极e2之间可具有互不相同的间距。
85.图4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4b是沿图4a的剖面线d-d’所作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装置40包括相对的基板sb与盖板cv、以及位于基板sb与盖板cv之间的多个子像素sp4、光学膜op、彩色滤光结构cf及遮光结构bm,且各子像素sp4包括相对的第一电极e1c与第二电极e2、位于第一电极e1c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泳介质md、间隔件sw及介电层i1、以及悬浮于电泳介质md中的带电粒子pa。
86.与如图2a至图2b所示的显示装置20相比,图4a至图4b所示的显示装置40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装置40的第一电极e1c可以包括第一部p41、第二部p42以及第三部p43,第一部p41、第二部p42以及第三部p43与第二电极e2的间距彼此不同。另外,显示装置40的子像素sp4可以包括子像素sp41、sp42、sp43、sp44,其中子像素sp41、sp42、sp43、sp44的第一电极e1c的方位彼此不同,且子像素sp41、sp42、sp43、sp44可以构成一个像素px。
87.举例而言,请参照图4b,第一电极e1c的第一部p41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41,第二部p42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42,第三部p43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间距d43,其中间距d41大于间距d42,且间距d42大于间距d43,使得第一电极e1c具有阶梯形剖面形状。通过第一电极e1c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三种间距d41、d42以及d43,能够在第一电极e1c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相同电压差之下产生三种电场强度,进而能够通过控制带电粒子pa停留于第二电极e2表面的比例来增加各子像素sp4的灰阶数量,从而改善显示装置40的灰阶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间距d43可以是间距d41的1/5至2/5,且间距d42可以是间距d41的3/5至4/5,以使第一部p41、第二部p42以及第三部p43分别与第二电极e2形成的电场强度之间能够存在足够的差异。
88.另外,请参照图4a,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sp41的第一电极e1c的第三部p43位于第一电极e1c的右下角,第二部p42围绕第三部p43的左侧边及上侧边,第一部p41围绕第二部p42的左侧边及上侧边,且第二部p42位于第一部p41与第三部p43之间。而且,子像素sp42的第一电极e1c的方位可以是子像素sp41的第一电极e1c顺时针旋转90度,子像素sp43的第一电极e1c的方位可以是子像素sp42的第一电极e1c顺时针旋转90度,子像素sp44的第一电极
e1c的方位可以是子像素sp43的第一电极e1c顺时针旋转90度。如此一来,整个像素px的灰阶可以由中心往周边递增显示。
89.图5a是预设的目标灰阶随时段变化的曲线图。图5b是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宽度调变(pwm)控制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图5c是如图1a至图1b所示的显示装置10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宽度调变(pwm)控制显示装置10的施加电压。图5d是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振幅调变(pam)控制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施加电压。图5e是如图1a至图1b所示的显示装置10的施加电压及反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通过脉冲振幅调变(pam)控制显示装置10的施加电压。
90.请参照图5a,在本试验例中,预先设定在第1时段(例如0至30微秒)显示w255全亮态,在第2时段(例如30至60微秒)显示w0全暗态,在第3时段(例如60至90微秒)显示w64灰阶,在第4时段(例如90至120微秒)显示w128灰阶,在第5时段(例如120至150微秒)显示w192灰阶,在第6时段(例如150至180微秒)显示w0全暗态,在第7时段(例如180至210微秒)显示w255全亮态,且在第8时段(例如210至240微秒)显示w0全暗态。
91.在本试验例中,比较例与实施例的反射率测试皆在相同条件下对第二电极e2施加 10伏特(v)或-10伏特的电压来进行,比较例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采用图1a至图1b所示的显示装置10进行,而比较例是将图1a至图1b所示的显示装置10的第一电极e1改为平面电极来进行,因此,比较例的平面电极与第二电极e2之间仅有一种间距d11。
92.从图5b的pwm控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第3时段(例如从60至90微秒)期间,比较例对于w64以下的灰阶无法进一步精确的分切,且从w255全亮态切换到w0全暗态(例如在0至30微秒期间)时,需要保留较长的时间让带电粒子pa回到第二电极e2。然而,图5c的pwm控制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在w64以下的灰阶还能够继续精确地分切,而且,因为第二部p12与第二电极e2之间的电场更强,从w255全亮态切换到w0全暗态时,带电粒子pa回到第二电极e2的时间可以缩短,使得反射率切换更为迅速。
93.比较图5d的比较例与图5e的实施例的pam控制试验结果也可以看出,比较例在w64(例如在60至90微秒期间)以下的灰阶分切较不精确,而实施例在w64以下的灰阶还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分切。另外,相较于比较例,由于实施例在第二部p12与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更强的电场,当从w255全亮态切换到w0全暗态时,实施例的带电粒子pa回到第二电极e2的时间可以更短,因此反射率的切换可更为迅速。
9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至少两种间距,能够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相同电压差之下产生至少两种电场强度,以通过电场强度差异来控制带电粒子停留于第二电极表面的比例,从而进一步精确地分切子像素的灰阶,以改善显示装置的灰阶分切。
95.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