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3-22 22:31: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适用于提高驻车的可靠性、安全性、装配性和舒适性。


背景技术:

2.目前,新能源车辆停车驻坡往往依靠机械p挡及手刹驻车实现。驾驶员停车挂入p挡时,通过下压装置或p挡电机将棘爪推入停车齿轮的卡槽内,停车齿轮通过卡槽、棘爪将力传递给半轴使车辆停止在路面上。该方案中,需要依靠p 挡驻车机构、p挡控制器及相关的can网络和线束等部件共同作用才能保证车辆顺利驻车,不仅控制节点较多,驻车可靠性、安全性较差,而且成本较高、装配复杂,对于p挡驻车机构的加工工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若驾驶员操作不当也极易损坏变速箱齿轮,维修成本较高,此外,因棘爪与停车齿轮之间的间隙,致使车辆在驻车时,特别是驻坡时会后溜5-10cm,且伴有明显的机械噪声和晃动,降低了整车舒适性。因此,现有的机械p挡驻车机构存在可靠性、安全性、装配性、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可靠性、安全性、装配性和舒适性的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驻坡控制,所述驻坡控制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6.a1、所述整车控制器vcu判断接收到的当前挡位信号是否为p挡信号,若是,则控制电机控制器mcu进入虚拟p挡模式,随后进入步骤a2,若不是,则按当前挡位信号继续行驶;
7.a2、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判断是否接收到手刹或刹车信号,若有,则通过手刹或刹车驻车,若没有,则通过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实现驻车;
8.a3、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驻车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启动电子刹车epb,所述电子刹车epb开启后电机控制器mcu不再通过虚拟p挡模式驻车。
9.步骤a2中,所述通过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实现驻车具体为:
10.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先进入转速控制模式并控制电机扭矩清零,然后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若有,则判定车辆在坡上,向电机施加与其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驻车,若没有,则判定车辆在平地上,向电机施加锁紧扭矩实现车辆锁紧,其中,施加驻车扭矩时所采用map图中的扭矩变化速度大于按d挡或r挡行驶时所采用map图的扭矩变化速度。
11.所述方法还包括防溜坡控制,所述防溜坡控制位于驻坡控制之后,具体为: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检测到当前挡位信号为d挡或r挡信号且未检测到手刹、刹车或油门信号的情况下,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且电机转速方向是否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若有转速且转速方向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则进入防溜坡模式,若没有,则进入蠕行行车模式。
12.所述防溜坡模式具体为: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先开启防溜坡功能,持续t 秒后关闭防溜坡功能,以上步骤循环n次后退出防溜坡模式,其中,n>2。
13.所述防溜坡功能为电机控制器mcu向电机施加与当前电机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防溜坡,对于驾考车辆,所述扭矩值为车辆在坡上后溜的临界值。
14.对于驾考车辆,t为30秒,对于普通车辆,t为10秒。
15.步骤a3之后,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整车控制器vcu检测到d挡或r挡信号时退出虚拟p挡模式。
16.步骤a3中,所述设定时长为至少5分钟。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包括驻坡控制,首先,整车控制器vcu在接收到p挡信号时控制电机控制器mcu进入虚拟p挡模式,然后,电机控制器mcu在未接收到手刹或刹车信号时通过虚拟p挡模式实现驻车,最后电机控制器mcu在驻车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启动电子刹车epb,电子刹车epb开启后电机控制器mcu不再通过虚拟p挡模式驻车,该设计一方面,取消了机械p挡驻车机构、p挡驻车机构控制器及相关can网络和线束等部件,采用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驻车,不仅控制逻辑简单、安全可靠,而且降低了车辆成本和装配精度,能够避免驾驶员误操作致使变速箱齿轮损坏,还有,相比机械p挡驻车机构,本设计在坡上驻车时的噪音更小、晃动幅度更低,乘车舒适性更高,另一方面,将虚拟p挡模式驻车与电子手刹epb关联,电机控制器 mcu在电子刹车epb开启后不再通过虚拟p挡模式驻车,不仅有效避免驾驶员忘记开启手刹引起的安全问题,而且能避免电机因长时间堵转致使温升异常,从而提高了车辆安全性。因此,本发明不仅能降低车辆成本和装配精度、避免驾驶员误操作致使变速箱齿轮损坏,而且驻车时噪音更小、晃动幅度更低,乘车舒适性高,还有车辆安全性较高。
19.2、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在通过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驻车时,首先电机控制器mcu进入转速控制模式并控制电机扭矩清零,然后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若有,则判定车辆在坡上,向电机施加与其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驻车,若没有,则判定车辆在平地上,向电机施加锁紧扭矩实现车辆锁紧,施加驻车扭矩时所采用map图中的扭矩变化速度大于按 d挡或r挡行驶时所采用map图的扭矩变化速度,该设计通过增大坡上驻车扭矩变化速度,能够避免因扭矩调节速度较慢导致车辆摇晃、后溜距离较长,保证乘车舒适性和后溜距离。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乘车舒适性,保证了后溜距离。
20.3、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还包括防溜坡控制,首先,电机控制器mcu在检测到当前挡位信号为d挡或r挡信号且未检测到手刹、刹车或油门信号的情况下,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且电机转速方向是否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若有转速且转速方向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则进入防溜坡模式,若没有,则进入蠕行行车模式,通过本设计能够避免驾驶员操作不及时致使车辆溜坡,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发明具有防溜坡功能,能够避免驾驶员操作不及时致使车辆溜坡,引发安全事故。
21.4、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的防溜坡控制中,电机控制器mcu先开启防溜坡功能,持续t秒后关闭防溜坡功能,以上步骤循环 n次后退出防溜坡模式,其中,n>2,通过本设计提醒驾驶员车辆溜坡,进一步保证了车辆安全性。因此,本
发明进一步保证了车辆安全性。
22.5、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的防溜坡控制中,防溜坡功能为电机控制器mcu向电机施加与当前电机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防溜坡,对于驾考车辆,所述扭矩值为车辆在坡上后溜的临界值,该临界值根据车辆实际情况标定得到,当车辆在坡上驻车所需的扭矩小于临界值时车辆驻坡成功,用于模拟燃油车在坡上驻车,当车辆驻坡所需的扭矩大于临界值时车辆在坡上后溜,用于模拟燃油车在坡上后溜,从而帮助驾驶员快速熟悉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因此,本发明能够模拟燃油车在坡上驻车和后溜,从而帮助驾驶员快速熟悉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驾驶。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驻车控制的流程图。
24.图2为图1中虚拟p挡模式的流程图。
25.图3为本发明防溜坡控制的流程图。
26.图4为图3中防溜坡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8.参见图1至图4,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驻坡控制,所述驻坡控制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9.a1、所述整车控制器vcu判断接收到的当前挡位信号是否为p挡信号,若是,则控制电机控制器mcu进入虚拟p挡模式,随后进入步骤a2,若不是,则按当前挡位信号继续行驶;
30.a2、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判断是否接收到手刹或刹车信号,若有,则通过手刹或刹车驻车,若没有,则通过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实现驻车;
31.a3、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驻车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启动电子刹车epb,所述电子刹车epb开启后电机控制器mcu不再通过虚拟p挡模式驻车。
32.步骤a2中,所述通过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实现驻车具体为:
33.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先进入转速控制模式并控制电机扭矩清零,然后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若有,则判定车辆在坡上,向电机施加与其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驻车,若没有,则判定车辆在平地上,向电机施加锁紧扭矩实现车辆锁紧,其中,施加驻车扭矩时所采用map图中的扭矩变化速度大于按d挡或r挡行驶时所采用map图的扭矩变化速度。
34.所述方法还包括防溜坡控制,所述防溜坡控制位于驻坡控制之后,具体为: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检测到当前挡位信号为d挡或r挡信号且未检测到手刹、刹车或油门信号的情况下,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且电机转速方向是否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若有转速且转速方向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则进入防溜坡模式,若没有,则进入蠕行行车模式。
35.所述防溜坡模式具体为: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先开启防溜坡功能,持续t 秒后关闭防溜坡功能,以上步骤循环n次后退出防溜坡模式,其中,n>2。
36.所述防溜坡功能为电机控制器mcu向电机施加与当前电机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防溜坡,对于驾考车辆,所述扭矩值为车辆在坡上后溜的临界值。
37.对于驾考车辆,t为30秒,对于普通车辆,t为10秒。
38.步骤a3之后,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整车控制器vcu检测到d挡或r挡信号时退出虚拟p挡模式。
39.步骤a3中,所述设定时长为至少5分钟。
40.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41.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简单、驻车可靠,能够在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前提下,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装配性,还能简化驾驶员的操作步骤,提升舒适性。
42.实施例1:
43.参见图1、图2,一种新能源汽车虚拟p挡驻坡和防溜坡控制方法,包括驻坡控制,所述驻坡控制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44.a1、所述整车控制器vcu判断接收到的当前挡位信号是否为p挡信号,若是,则控制电机控制器mcu进入虚拟p挡模式,随后进入步骤a2,若不是,则按当前挡位信号继续行驶;
45.a2、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判断是否接收到手刹或刹车信号,若有,则通过手刹或刹车驻车,若没有,则通过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实现驻车;
46.其中,所述通过电机控制器mcu的虚拟p挡模式实现驻车具体为:
47.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先进入转速控制模式并控制电机扭矩清零,然后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若有,则判定车辆在坡上,向电机施加与其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驻车,若没有,则判定车辆在平地上,向电机施加锁紧扭矩实现车辆锁紧,其中,施加驻车扭矩时所采用map图中的扭矩变化速度大于按d挡或r挡行驶时所采用map图的扭矩变化速度,对于驾考车辆,所述驻车扭矩的值为车辆在坡上后溜的临界值;
48.a3、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驻车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启动电子刹车epb,所述电子刹车epb开启后电机控制器mcu不再通过虚拟p挡模式驻车,其中,所述设定时长为5分钟;
49.a4、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整车控制器vcu检测到d挡或r挡信号时退出虚拟p挡模式。
50.实施例2:
5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52.参见图3、图4,所述方法还包括防溜坡控制,所述防溜坡控制位于驻坡控制之后,防溜坡控制具体为: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在检测到当前挡位信号为d 挡或r挡信号且未检测到手刹、刹车或油门信号的情况下,判断电机是否有转速且电机转速方向是否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若有转速且转速方向与当前挡位信号相反,则进入防溜坡模式,若没有,则进入蠕行行车模式;
53.所述防溜坡模式具体为:所述电机控制器mcu先开启防溜坡功能,持续t 秒后关闭防溜坡功能,以上步骤循环n次后退出防溜坡模式,其中,n=3,所述防溜坡功能为电机控制器mcu向电机施加与当前电机转速方向相反的扭矩实现防溜坡,对于驾考车辆,所述扭矩值为车辆在坡上后溜的临界值,t为30秒,对于普通车辆,t为10秒。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