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强制回油的稀油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09:35: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润滑回油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强制回油的稀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2.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压力供油有足够的供量,因此可保证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润滑点及时得到润滑,同时将摩擦副产生的磨擦热带走;摩擦表面的金属磨粒等机械杂质,随着油的流动和循环将杂质带走并冲洗干净,达到润滑良好、减轻摩擦、降低磨损和减少易损件的消耗、减少功率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在稀油集中润滑系统中稀油润滑装置是采用自重回油方式循环工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主机结构和安装空间的限制,常常需要通过挖掘地坑或者将主机抬高的方式来增加主机与稀油润滑装置之间的落差,使得自重回油畅通,采用此种方式会增加现场安装的工作量,不利于润滑系统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制回油的稀油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稀油的回油顺畅进行调整。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制回油的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一侧的上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输出轴端部从固定板的中部贯穿至下部,且在下端设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一侧端面设有回油管,所述第一油泵与储油箱通过回油管相连通,所述储油箱在靠近第一电机的一侧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的一侧端面固定设有送油管,所述第二油泵与储油箱通过送油管相连通,所述回油管从储油箱上端贯穿至其内部,且在其内部固定设有净化过滤器,所述第一电机在远离储油箱的一侧固定设有主机,所述主机内端的中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中部固定设有杂质滤网。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油箱的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储油箱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转杆,所述密封盖在远离连接转杆的一端固定设有门把手,所述主机的下端设有固定脚,所述主机下端的中部与回油管相连通,所述送油管与主机上端的外侧相连通,所述回油管和送油管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盖在俯视方向与储油箱的外端面为共面设置,所述连接转杆的长度与储油箱俯视方向的长度相同。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盖在俯视方向与储油箱的外端面为共面设置,所述连接转杆的长度与储油箱俯视方向的长度相同。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在俯视方向的外端面与储油箱的内端面为共面设置,所述杂质滤网为磁力结构设置。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管与送油管和回油管和送油管的规格相同,所述回油管与主机下端的底部相连通。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本使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时,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和第二油泵、第一油泵和第一电机、送油管和回油管的对应设置状态下能够方便对该装置强制回油回路的形成,且通过设置的限位环、杂质滤网和净化过滤器能够在相互配合下能够对回路中的润滑油进行碎屑过滤,且在进入到储油箱的内部后净化过滤器会对润滑油进行杂质过滤,通过设置的第二阀门和第一阀门能够方便对稀释润滑油进行流量的控制。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为:1储油箱、2第二电机、3第二油泵、4送油管、5回油管、6固定脚、7杂质滤网、8主机、9保密封盖、10固定板、11第一油泵、12第一电机、13第二阀门、14第一阀门、15连接转杆、16门把手、17净化过滤器、18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18.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强制回油的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1一侧的上端固定设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下端输出轴端部从固定板10的中部贯穿至下部,且在下端设有第一油泵11,所述第一油泵11的一侧端面设有回油管5,所述第一油泵11与储油箱1通过回油管5相连通,所述储油箱1在靠近第一电机12的一侧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所述第二电机2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油泵3,所述第二油泵3的一侧端面固定设有送油管4,所述第二油泵3与储油箱1通过送油管4相连通,所述回油管5从储油箱1上端贯穿至其内部,且在其内部固定设有净化过滤器17,所述第一电机12在远离储油箱1的一侧固定设有主机8,所述主机8内端的中部设有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的中部固定设有杂质滤网7。
20.所述储油箱1的上端设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与储油箱1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转杆
15,所述密封盖9在远离连接转杆15的一端固定设有门把手16,所述主机8的下端设有固定脚6,所述主机8下端的中部与回油管5相连通,所述送油管4与主机8上端的外侧相连通,所述回油管5和送油管4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阀门14和第二阀门13。
21.所述固定脚6的数量设有多个,且在主机8俯视方向中心点的外端面呈角度阵列设置,所述固定脚6在主视方向的底部与储油箱1的底端面为共面设置,所述密封盖9在俯视方向与储油箱1的外端面为共面设置,所述连接转杆15的长度与储油箱1俯视方向的长度相同,通过固定脚6增加该设备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密封盖9方便对储油箱1内部进行添加稀油润滑剂。
22.所述限位环18在俯视方向的外端面与储油箱1的内端面为共面设置,所述杂质滤网7为磁力结构设置,所述回油管5与送油管4和回油管5和送油管4的规格相同,所述回油管5与主机8下端的底部相连通,能够方便对主机8内部使用过的稀润滑油进行过滤,避免摩擦副处产生的碎屑进入到回油管5的内部,对第一油泵11的内部造成损伤。
2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4.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油倒入进储油箱1的内部,随后对储油箱1进行密封,随后打开第二电机2,随后打开送油管4一端设置的第二阀门13,其次将第一电机12打开,第二电机2会将储油箱1内部的油通过送油管4进行传送到主机8的内部,在进行润滑降温的同时,多余的会滴落在主机8的内部,通过杂质滤网7将混合在油里面的碎屑进行过滤,随后打开第一阀门14主机8内部过滤好的油会通过第一油泵11的带动下回流到储油箱1的内部随后会通过净化过滤器17进行杂质的过滤,重新进行利用。
25.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26.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27.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