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油循环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14:52: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油循环真空泵。


背景技术:

2.随着真空应用的发展,真空泵的种类已发展了很多种,其抽速从每秒零点几升到每秒几十万、数百万升。随着真空技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其应用压强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宽,大多需要由几种真空泵组成真空抽气系统共同抽气后才能满足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的要求,由于真空应用部门所涉及的工作压力的范围很宽,因此任何一种类型的真空泵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工作压力范围,只能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范围和不同的工作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真空泵。为了使用方便和各种真空工艺过程的需要,有时将各种真空泵按其性能要求组合起来,以机组型式应用。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现有的油循环真空泵由于电动机带动转子转动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不利于泵体内的多个阀的正常运行,易造成泵体内部零件的松动和损坏,导致真空泵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油循环真空泵,其通过底座内的t型块、压缩弹簧、铰支座以及拉伸弹簧相配合,使得泵体的减震缓冲能力大大增强,避免泵体的震动对其内部零件造成冲击和损坏,通过支板、底板和弹簧柱相配合能够有效减缓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避免电动机带来的震动对泵体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该真空泵的减震效果。
4.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油循环真空泵,包括泵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底座分别固定于所述泵体底面四角;
6.所述泵体内部右侧上方开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下方固定连接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下方的泵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泵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子,且所述转子表面均匀固定有三片叶片,所述泵体内部左侧安装有与空腔相接的排气阀,所述泵体左侧设有油腔,且油腔右下角固定安装有油过滤器,所述泵体左面设有油位计,且所述油位计与油腔相通,所述油腔上方固定有气过滤器,且所述气过滤器上方开有排气口;
7.所述底座呈中空状,且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撑板,所述撑板紧贴于所述泵体下表面,所述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下方设有固定于所述底座内壁的横板,所述t型块下端贯穿出所述横板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t型块下表面左右两侧与所述横板上表面左右两侧之间均卡接有压缩弹簧,所述t型块下端铰接有与所述底座内部底面铰接的铰支架,所述铰支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且所述拉伸弹簧外侧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壁。
8.优选的,所述吸气口内固定安装有吸气过滤网。
9.优选的,所述泵体后方安装有电动机,且所述电动机输出端与所述转子相接,所述泵体后表面固定有支板,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板上表面,且所述支板下方设有底板,所述支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柱,且所述底板下表面与所述底座下表面平齐。
10.优选的,所述油过滤器右侧插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另一端插入空腔内,且所述油过滤器与空腔之间通过注油管相连。
11.优选的,所述气过滤器下方的所述泵体内壁左侧开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下面左侧固定有回油阀,所述凹槽下面右侧相接且相通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右端插接于所述泵体右上方。
12.优选的,所述回油阀中间固定安装有气镇阀,且所述气镇阀与空腔之间通过管道相接且相通。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底座内的t型块、压缩弹簧、铰支座以及拉伸弹簧相配合,使得泵体的减震缓冲能力大大增强,避免泵体的震动对其内部零件造成冲击和损坏,通过支板、底板和弹簧柱相配合能够有效减缓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避免电动机带来的震动对泵体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该真空泵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1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底座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泵体1;吸气口2;止回阀3;转子4;叶片5;注油管6;排气阀7;底座8;油过滤器9;油位计10;气过滤器11;回油管12;气镇阀13;排气口14;凹槽15;回油阀16;撑板17;t型块18;压缩弹簧19;横板20;铰支架21;拉伸弹簧22;电动机23;支板24;底板25;弹簧柱26。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油循环真空泵,包括泵体1和底座8,底座8设有四个,且四个底座8分别固定于泵体1底面四角;
23.泵体1内部右侧上方开有吸气口2,吸气口2内固定安装有吸气过滤网,吸气口2下方固定连接有止回阀3,止回阀3下方的泵体1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与泵体1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子4,且转子4表面均匀固定有三片叶片5,泵体1内部左侧安装有与空腔相接的排气阀7,泵体1左侧设有油腔,且油腔右下角固定安装有油过滤器9,油过滤器9右侧插接有注
油管6,注油管6另一端插入空腔内,且油过滤器9与空腔之间通过注油管6相连,泵体1左面设有油位计10,且油位计10与油腔相通,油腔上方固定有气过滤器11,气过滤器11下方的泵体1内壁左侧开有凹槽15,且凹槽15下面左侧固定有回油阀16,凹槽15下面右侧相接且相通有回油管12,回油管12右端插接于泵体1右上方,回油管12中间固定安装有气镇阀13,且气镇阀13与空腔之间通过管道相接且相通,且气过滤器11上方开有排气口14;
24.具体的,使用者将电动机23接入外部电源,启动电动机23,电动机23带动转子4在空腔内转动,转子4在空腔中呈偏心安装,当转子4旋转时,靠离心力和叶片5自身弹力使得叶片5顶端与泵体1空腔的内壁保持接触,转子4旋转带动叶片5沿泵体1空腔腔内壁滑动,气体从吸气口2进入,吸气口2内固定安装有吸气过滤网,用于防止灰尘落入泵体1的空腔,泵体1中间固定安装有气镇阀13,气镇阀13用于抽除一定量的可凝性气体,且气镇阀13与空腔之间通过管道相接且相通,使得气镇阀13与止回阀3相通,止回阀3能够用来防止混合气体和油从空腔中喷出,排气阀7用于平衡泵体1内部气体的压强,使得油位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凹槽15内装有一部分油,通过回油阀16和回油管12将油不断回送至进气口下方,然后经过止回阀落入空腔中,进而确保泵体1在持续运行时可以获得稳定的高真空,通过排气阀7排气和油过滤器9以及气过滤器11的过滤作用,能够确保从排气口14中排出的气体洁净无油污染,使用者可通过油位计10观察油腔内部的油的液面位置;
25.底座8呈中空状,且底座8上方设有撑板17,撑板17紧贴于泵体1下表面,撑板17下方固定连接有t型块18,t型块18下方设有固定于底座8内壁的横板20,t型块18下端贯穿出横板20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t型块18下表面左右两侧与横板20上表面左右两侧之间均卡接有压缩弹簧19,t型块18下端铰接有与底座8内部底面铰接的铰支架21,铰支架2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22,且拉伸弹簧22外侧固定于底座8的内壁;
26.具体的,该泵体1运行时,电动机23带动转子4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泵体1本身产生惯性震动,泵体1的震动向下传入底座8,通过撑板17将泵体1的震动向下传入t型块18,t型块18受到向下的冲击和压力后向下滑动,t型块18两侧的压缩弹簧19向下压缩,横板20承受了压缩弹簧19带来的压力,t型块18下端的铰支架21受到向下的压力向两边扩展,则铰支架21两侧的拉伸弹簧22受到来自铰支架21扩展的压力后向外侧回缩,对泵体1的震动进行有效缓冲,保护泵体1免受震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泵体1的整体稳定运行,对泵体1的长时间运行具有十分有益的效果;
27.泵体1后方安装有电动机23,且电动机23输出端与转子4相接,泵体1后表面固定有支板24,电动机23固定连接于支板24上表面,且支板24下方设有底板25,支板24和底板25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柱26,且底板25下表面与底座8下表面平齐;
28.具体的,电动机23在运行时本身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这样的震动易使得泵体1也受到不利影响,电动机23的震动向下传入支板24和底板25,由于支板24和底板25之间设有弹簧柱26,弹簧柱26可将电动机23本身带来的震动和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得电动机23在运行时处于一个良好的减震环境内,避免电动机23本身的震动对泵体1产生不利影响,有利于电动机23的长时间运作以及泵体1的长时间使用,该真空泵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较好。
29.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除非另作定义,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
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0.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发明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