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7:06: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应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盾构隧道工程中,施工所引发的诸如周围土层或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场的改变以及施工机械的挤压、搅动、振动等等,都将导致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受力失衡,使隧道结构发生局部的水平位移、沉降、拉伸、压缩等诸多形变,上述变形一旦超过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势必会使隧道变形持续发展,进而导致隧道结构的破坏。
3.而现有技术中,对安装紧急支撑装置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也较为繁琐,并且装置自身的固定效果较差,进而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对不同高度和宽度的隧道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节,缩小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解决了而现有技术中,对安装紧急支撑装置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也较为繁琐,并且装置自身的固定效果较差,进而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对不同高度和宽度的隧道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节,缩小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调节螺杆,两个第一调节螺杆外表面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第一调节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装置主体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底端设置有摇动把手,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滑动连接在装置主体的内壁,所述调节滑块的上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铰接杆,两个第一调节铰接杆的顶端与同一个升降板的左右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筒,两个加固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第一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表面与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伸缩杆,所述第一调节铰接杆的外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铰接杆,两个第二调节铰接杆的顶端与升降杆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缓冲杆,两个缓冲杆的顶端与同一个第二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箱。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轮杆,所述缓冲箱内壁的左侧面与缓冲轮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性伸缩杆,所述缓冲杆的底端为倾斜状,所述缓冲轮杆的右端与缓冲杆的底端紧密贴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筒,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伸缩杆,对应两个限位伸缩杆的右端与侧限位齿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侧限位齿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转动连接在调节螺纹筒的内壁,对应两个第一弧形板的外表面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底限位齿板,所述底限位齿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插杆。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调节滑块、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升降杆和第一弧形板,通过旋转摇动把手利用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带动两侧的第一调节螺杆旋转,由于两个第一调节螺杆外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会使两侧调节滑块向中部滑动,通过第一调节铰接杆带动升降板上升,两侧的第二调节铰接杆带动通过升降杆带动第一弧形板上升,快速的对隧道进行支撑,从而避免隧道进一步损坏。
16.2、该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调节螺纹筒、侧限位齿板、限位伸缩杆和侧限位齿板,旋转调节螺纹筒由于两个第二调节螺杆外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会带动两侧的侧限位齿板向两侧滑动,与隧道内壁贴合,再将限位插杆插入到地面,从而对该支撑装置进行限位,避免该支撑装置发生摇晃倾倒,提高该支撑装置的防护效果。
17.3、该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缓冲杆、缓冲箱、缓冲轮杆和弹性伸缩杆,当上方有压力挤压第二弧形板时,第二弧形板在两侧的缓冲杆限位下向下滑动,缓冲杆的底端挤压对应的缓冲轮杆使弹性伸缩杆收缩,从而进行缓冲,对整个支撑装置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装置主体、2第一调节螺杆、3调节滑块、4第一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6第一调节铰接杆、7升降板、8升降杆、9第一弧形板、10第二调节铰接杆、11加固筒、12第二弧形板、13固定伸缩杆、14缓冲杆、15缓冲箱、16缓冲轮杆、17弹性伸缩杆、18调节螺纹筒、19第二调节螺杆、20 侧限位齿板、21限位伸缩杆、22限位插杆、23底限位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调节螺杆2,两个第一调节螺杆2外表面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第一调节螺杆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
形齿轮4,装置主体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5的底端设置有摇动把手,第一调节螺杆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滑块3,调节滑块3滑动连接在装置主体1的内壁,调节滑块3的上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铰接杆6,两个第一调节铰接杆6的顶端与同一个升降板7的左右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升降板7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筒11,两个加固筒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杆8,升降杆8的顶端与第一弧形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9的外表面与升降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伸缩杆13,第一调节铰接杆6的外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铰接杆10,两个第二调节铰接杆10的顶端与升降杆8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2、调节滑块3、第一锥形齿轮4、第二锥形齿轮5、升降杆8 和第一弧形板9,通过旋转摇动把手利用第一锥形齿轮4和第二锥形齿轮5带动两侧的第一调节螺杆2旋转,由于两个第一调节螺杆2外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会使两侧调节滑块3向中部滑动,通过第一调节铰接杆6带动升降板7上升,两侧的第二调节铰接杆10带动通过升降杆8带动第一弧形板9上升,快速的对隧道进行支撑,从而避免隧道进一步损坏。
24.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弧形板9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缓冲杆14,两个缓冲杆14的顶端与同一个第二弧形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箱15,缓冲箱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轮杆16,缓冲箱15内壁的左侧面与缓冲轮杆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性伸缩杆17,缓冲杆14的底端为倾斜状,缓冲轮杆16的右端与缓冲杆14的底端紧密贴合,装置主体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筒18,装置主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伸缩杆21,对应两个限位伸缩杆 21的右端与侧限位齿板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调节螺纹筒18、侧限位齿板20、限位伸缩杆21和侧限位齿板20,旋转调节螺纹筒18由于两个第二调节螺杆19外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会带动两侧的侧限位齿板20 向两侧滑动,与隧道内壁贴合,再将限位插杆22插入到地面,从而对该支撑装置进行限位,避免该支撑装置发生摇晃倾倒,提高该支撑装置的防护效果。
25.具体的,如图3所示,侧限位齿板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 19,第二调节螺杆19转动连接在调节螺纹筒18的内壁,对应两个第一弧形板9的外表面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装置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底限位齿板23,底限位齿板2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插杆22,通过设置有缓冲杆14、缓冲箱15、缓冲轮杆16和弹性伸缩杆17,当上方有压力挤压第二弧形板12时,第二弧形板12在两侧的缓冲杆14限位下向下滑动,缓冲杆14 的底端挤压对应的缓冲轮杆16使弹性伸缩杆17收缩,从而进行缓冲,对整个支撑装置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7.s1、旋转调节螺纹筒18由于两个第二调节螺杆19外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会带动两侧的侧限位齿板20向两侧滑动,与隧道内壁贴合,再将限位插杆22插入到地面;
28.s2、通过旋转摇动把手利用第一锥形齿轮4和第二锥形齿轮5带动两侧的第一调节螺杆2旋转,由于两个第一调节螺杆2外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会使两侧调节滑块3向中部滑动,通过第一调节铰接杆6带动升降板7 上升,两侧的第二调节铰接杆10带动通过升降杆8带动第一弧形板9上升,快速的对隧道进行支撑;
29.s3、当上方有压力挤压第二弧形板12时,第二弧形板12在两侧的缓冲杆14限位下向下滑动,缓冲杆14的底端挤压对应的缓冲轮杆16使弹性伸缩杆17收缩,从而进行缓冲。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