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0:35: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减速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2.减速器是一种用于降低转动速度并提高扭矩的传动机构,其一端通常与输入设备连接,而另一端即可输出一个转速较低扭矩较大的转动速度至下一级的被驱动设备。常见的减速器通常可分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以及谐波减速器等,不同的减速器之间原理不同,其传动比以及制造难度的差异也较大,并且根据减速器的不同的特性,也会分别对应应用在对应的工况场合中。
3.行星减速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采用行星减速机构设计的减速器,传统的行星减速器通常包括太阳轮以及布置于太阳轮外的行星轮,通过太阳轮输入动力,经过行星轮的转动以带动连接行星轮的支架转动,而支架的转动速度会通过太阳轮以及行星轮的传动而相比于输入转速具有较低的输出转速,而该输出转速即可被用作减速器的输出动力而传递至下一级。
4.但是传统的行星减速器的减速比并不高,当需要较大的传动比时通常会发生多个减速器多级联动的情况,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传统行星减速器的速比,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包括:
8.壳体;
9.输入轴,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中且位于壳体的一端;
10.输出盘,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中且位于壳体的另一端;
11.第一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以及若干绕第一太阳轮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输入轴联动,所述壳体内壁与第一行星轮相啮合;
12.联动盘,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均转动连接于联动盘上;以及
13.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包括与联动盘同轴联动的第二太阳轮以及若干绕第二太阳轮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二行星轮,所述壳体内壁与第二行星轮相啮合,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均转动连接于输出盘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动力通过输入轴进入减速器中,并带动与输入轴联动的第一太阳轮转动,通过第一行星轮与壳体内壁的作用,会带动联动盘发生转动,此时,第一行星减速机构与联动盘相互配合构成了一级减速。此后,通过联动盘的转动,会带动第二太阳轮发生同步转动,并通过第二行星轮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位于壳体一端的输出盘的转动,此时,第二行星减速机构与输出盘相互配合构成了二级减速。因而,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将两级减速设置在同一减速器内,从而实现高速比的减速传递,并且集成
度较高。
15.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同轴依次固定的输入部、连接部以及输出部,所述输入轴转动连接于输入部中,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于输出部中;
16.所述壳体还包括内齿套,所述内齿套固定于连接部内侧,所述内齿套的内齿壁与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二行星轮相啮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壳体采用分块制造的方式进行生产,方便进行加工,并且在当某一部分(例如极易发生磨损损耗的内齿套)发生磨损等情况时可以进行单独更换。
18.优选的,所述内齿套的内齿壁的齿数沿其轴向始终相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方式方便了内齿套的加工。
20.优选的,所述内齿套的外周向具有向外扩张的固定部,所述内齿套、输入部、连接部以及输出部之间通过螺栓相互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固定方式简单,结构稳定,并且方便进行生产加工。
22.优选的,所述输出部与输出盘之间被构造为交叉滚子轴承式的转动结构。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叉滚子式的结构转动平稳,精度较高。
24.优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以及输出盘轴向依次相互抵接,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向的一端具有与第二太阳轮抵接的第一凸起,所述输出盘的轴向一端具有与第二太阳轮抵接的第二凸起。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连接的输入轴以及输出盘对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以及输出盘之间进行轴向限位,紧凑度较高,有益于提高空间利用率,而凸起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相邻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发生相对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传动效率。
26.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与联动盘以及第二行星轮与连接盘均采用相同的转动连接结构连接;
27.其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轴、滚针以及固定件,行星轮套设于固定轴外且滚针周向均布于行星轮与固定轴之间,固定轴用于固定连接于联动盘/连接盘上,固定件固定于固定轴轴向的一端以限制行星轮以及滚针的轴向运动。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针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星轮在转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摩擦阻力,而固定件以及固定轴的结构设置简化了行星轮的安装难度,便于加工和生产制造。
29.优选的,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基部以及连接于基部的两侧的形变部,两侧所述形变部与基部共同围合形成一限位区域,两侧所述形变部远离基部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并通过螺栓连接。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紧螺栓可以缩小两侧形变部之间的间隙,进而使形变部相对基部相互靠近并发生一定的弯曲形变,进而会使得其间所围合形成的限位区域面积变小,从而可以采用类似于抱箍的方式对外界的输入设备的传动轴进行连接,连接效率高。
31.优选的,所述壳体外具有同轴一体设置的法兰盘。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法兰盘的设置方便了减速器整体与外界安装环境之间的
安装。
33.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行星轮设置有四个。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对减速器内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从而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较高速比的目的。
3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6.1.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将两级减速设置在同一减速器内,从而实现高速比的减速传递,并且集成度较高;
37.2.各部件之间方便进行加工与安装;
38.3.减速器可以较为方便的与外界进行连接与安装。
附图说明
39.图1是行星减速器的剖面图。
40.图2是第一行星轮与联动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个第一行星轮上的固定件被隐去。
41.图3是输入轴的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输入轴;3、输出盘;4、第一行星减速机构;5、联动盘;6、第二行星减速机构;41、第一太阳轮;42、第一行星轮;61、第二太阳轮;62、第二行星轮;43、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71、固定轴;72、滚针;73、固定件;11、输入部;12、连接部;13、输出部;14、法兰盘;8、转动轴承;15、内齿套;16、固定部;21、基部;22、形变部;23、限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参照图1,行星减速器包括壳体1、输入轴2、输出盘3、第一行星减速机构4、联动盘5以及第二行星减速机构6。其中,壳体1具有轴向贯穿的空腔,输入轴2以及输出盘3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空腔内且位于壳体1轴向的两端,输入轴2、输出盘3以及壳体1内相对围合形成一个供第一行星减速机构4、第二行星减速机构6以及联动盘5安装的区域。通过输入轴2的转动带动第一行星减速机构4发生工作以驱动联动盘5发生转动,而联动盘5的转动带动第二行星减速机构6发生工作以驱动输出盘3发生转动,并且,输入轴2、联动盘5以及输出盘3之间的转动角速度逐渐减小。
45.第一行星减速机构4包括第一太阳轮41以及若干第一行星轮42,第一太阳轮41同轴固定于输入轴2上,若干第一行星轮42均转动连接于联动盘5上且绕第一太阳轮41的周向均匀分布,同时,每一第一行星轮42均同时与第一太阳轮41以及壳体1的内壁相互啮合,但每一第一行星轮42之间相互均不接触。
46.第二行星减速机构6包括第二太阳轮61以及若干第二行星轮62,第二太阳轮61同轴固定于联动盘5上并贯穿联动盘5,第二太阳轮61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输出盘3以及第一太阳轮41相互抵接。若干第二行星轮62均转动连接于输出盘3上且绕第二太阳轮61的周向均匀分布,同时,每一第二行星轮62均同时与第一太阳轮41以及壳体1的内壁相互啮合,但每一第二行星轮62之间相互均不接触。
47.因而,在当输入轴2输入动力而发生转动时,其会带动第一太阳轮41同步发生转
动,此时,围绕于第一太阳轮41的若干第一行星轮42会同步于第一太阳轮41而发生转动,并且随着第一行星轮42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相互啮合,供第一行星轮42安装的联动盘5也会相对于壳体1发生相对转动。而联动盘5的转动会带动第二太阳轮61同步发生转动,围绕于第二太阳轮61的若干第二行星轮62会同步于第二太阳轮61而发生转动,并且随着第二行星轮62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相互啮合,供第二行星轮62安装的输出盘3也会相对于壳体1发生相对转动。并且通过上述联动结构也可以得知,输入轴2、联动盘5以及输出盘3之间的转动角速度会逐渐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行星轮42设置有三个,第二行星轮62设置有四个。
48.也正是输入轴2、联动盘5以及输出盘3之间的转速差距,使得其三者之间始终会发生相对转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太阳轮41轴向的一端具有与第二太阳轮61抵接的第一凸起43,输出盘3的轴向一端具有与第二太阳轮61抵接的第二凸起31,进而可以减小其三者之间的接触面积。
49.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行星轮42与联动盘5以及第二行星轮62与连接盘均采用相同的转动连接结构连接。其中,转动连接结构均包括固定轴71、滚针72以及固定件73。以第一行星轮42与联动盘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例进行阐述,固定轴71固定连接于联动盘5上,第一行星轮42套设于固定轴71外且滚针72周向均布于第一行星轮42与固定轴71之间,且第一行星轮42与固定轴71同轴设置。固定件73固定于固定轴71远离联动盘5的一端并通过与联动盘5的相互配合来限制第一行星轮42以及滚针72的轴向运动,进而使第一行星轮42可以围绕固定轴71发生转动。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在第一行星轮42的两端增设分别与固定件73以及联动盘5相抵接的垫片。其中,固定件73与固定轴71的连接以及固定轴71与联动盘5之间的连接均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过盈配合等固定方式实现。
50.参照图1,壳体1包括同轴依次固定的输入部11、连接部12以及输出部13,连接部12外同轴一体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法兰盘14,输入轴2转动连接于输入部11中,且输入轴2外套设固定有外圈与输入部11相对固定的转动轴承8。输出盘3转动连接于输出部13中,且输出盘3与输出部13之间被构造为交叉滚子轴承式的转动结构。壳体1还包括有内齿套15,内齿套15固定于连接部12的内侧并套设于第一行星减速机构4、联动盘5以及第二行星减速机构6的外侧。内齿套15的内壁具有沿轴线方向齿数始终相同的内齿壁,而第一行星轮42以及第二行星轮62均同时与内齿套15的内齿壁相互啮合。
51.内齿套15的外周向一体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固定部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6夹设于连接部12以及输入部11之间,且内齿套15的固定部16、输入部11、连接部12以及输出部13之间通过贯穿的螺栓实现相互固定。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6还可以夹设于连接部12与输出部13之间。
52.参照图1和图3,为了方便将输入轴2与输入设备进行连接,输入轴2的一端被构造成为抱箍式的连接结构并定义为连接端,而其其余部分用于与转动轴承8连接,即输入轴2的连接端会伸出于转动轴承8。具体的,连接端包括基部21以及连接于基部21的两侧的形变部22,基部21与输入轴2的其余部分连接,而形变部22与基部21之间大体构造成为一个环形的结构,且其中心部分围合形成一个供轴穿过的限位区域23。其中,两个形变部22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两个形变部22的端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当螺栓拧紧的过程中,两个形变部22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会不断减小,并且通过其形变而使限位区域23所包含的面积不断减小,从而实现对轴类结构的抱死。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壳体1内集成两级行星减速的方式,在具有较高集成度的前提下可以较为稳定的提升减速器的速比,从而适用一些对速比要求较高的减速场合。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