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0:35: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输入轴(2),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1)中且位于壳体(1)的一端;输出盘(3),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1)中且位于壳体(1)的另一端;第一行星减速机构(4),包括第一太阳轮(41)以及若干绕第一太阳轮(41)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一行星轮(42),所述第一太阳轮(41)与输入轴(2)联动,所述壳体(1)内壁与第一行星轮(42)相啮合;联动盘(5),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42)均转动连接于联动盘(5)上;以及第二行星减速机构(6),包括与联动盘(5)同轴联动的第二太阳轮(61)以及若干绕第二太阳轮(61)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二行星轮(62),所述壳体(1)内壁与第二行星轮(62)相啮合,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62)均转动连接于输出盘(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同轴依次固定的输入部(11)、连接部(12)以及输出部(13),所述输入轴(2)转动连接于输入部(11)中,所述输出盘(3)转动连接于输出部(13)中;所述壳体(1)还包括内齿套(15),所述内齿套(15)固定于连接部(12)内侧,所述内齿套(15)的内齿壁与第一行星轮(42)以及第二行星轮(62)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15)的内齿壁的齿数沿其轴向始终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15)的外周向具有向外扩张的固定部(16),所述内齿套(15)、输入部(11)、连接部(12)以及输出部(13)之间通过螺栓相互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13)与输出盘(3)之间被构造为交叉滚子轴承式的转动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41)、第二太阳轮(61)以及输出盘(3)轴向依次相互抵接,所述第一太阳轮(41)轴向的一端具有与第二太阳轮(61)抵接的第一凸起(43),所述输出盘(3)的轴向一端具有与第二太阳轮(61)抵接的第二凸起(3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42)与联动盘(5)以及第二行星轮(62)与连接盘均采用相同的转动连接结构连接;其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轴(71)、滚针(72)以及固定件(73),行星轮套设于固定轴(71)外且滚针(72)周向均布于行星轮与固定轴(71)之间,固定轴(71)用于固定连接于联动盘(5)/ 输出盘(3)上,固定件(73)固定于固定轴(71)轴向的一端以限制行星轮以及滚针(72)的轴向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基部(21)以及连接于基部(21)的两侧的形变部(22),两侧所述形变部(22)与基部(21)共同围合形成一限位区域(23),两侧所述形变部(22)远离基部(21)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并通过螺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具有同轴一体设置的法兰盘(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42)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行星轮(62)设置有四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速比行星减速器,包括:壳体;输入轴,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中且位于壳体的一端;输出盘,轴向转动连接于壳体中且位于壳体的另一端;第一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以及若干绕第一太阳轮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输入轴联动,所述壳体内壁与第一行星轮相啮合;联动盘,若干所述第一行星轮均转动连接于联动盘上;以及第二行星减速机构,包括与联动盘同轴联动的第二太阳轮以及若干绕第二太阳轮周向布置且啮合的第二行星轮,所述壳体内壁与第二行星轮相啮合,若干所述第二行星轮均转动连接于输出盘上。本申请具有集成度与速比均较高的效果。本申请具有集成度与速比均较高的效果。本申请具有集成度与速比均较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益 胡昶畅 孙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3/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