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0:04: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屋顶(2),所述屋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瓦片(3),所述墙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檐口(4),所述檐口(4)包括水槽(401),所述水槽(4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流板(402),所述引流板(402)为两侧较低中间较高的形状,所述引流板(402)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漏水孔(403),两个所述漏水孔(403)贯穿引流板(402)的内部延伸至水槽(401)的底部,所述水槽(401)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引水管(404),所述引水管(404)的位置与漏水孔(40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水槽(401)背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支架(405),两个所述安装支架(40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墙体(1),所述安装支架(405)远离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槽(401)和过滤槽(5),所述过滤槽(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与之相适配的滤网(501),所述过滤槽(5)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过滤槽(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雨水管(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片(3)包括第一瓦片(301)、第二瓦片(302)和第三瓦片(303),所述第一瓦片(301)固定安装于屋顶(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瓦片(301)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第二瓦片(302),所述屋顶(2)的边缘固定安装有第三瓦片(303),所述第二瓦片(302)之间呈阵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瓦片(303)的一侧为倒三角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404)的内腔的大小与漏水孔(403)的内径相同,所述引水管(404)下表面为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4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支架(4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腔插接有膨胀螺栓,所述安装支架(405)的一侧通过膨胀螺栓贯穿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于墙体(1),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安装支架(405)的另一侧通过第一螺栓贯穿第二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于水槽(40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安装支架(405)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栓贯穿第三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于过滤槽(5)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三通孔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502)的内径和圆孔的内径相同,且所述雨水管(502)位于对应的圆孔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5)的上表面夹角为大于100
°
钝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屋顶,所述屋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瓦片,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檐口,所述檐口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为两侧较低中间较高的形状,所述引流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漏水孔,两个所述漏水孔贯穿引流板的内部延伸至水槽的底部,所述水槽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引水管,所述水槽背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引流板的侧面为三角形,可以是雨水流至两侧,加快了流水的速度,水槽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的引水管,起到了引流作用,把雨水引至过滤槽内,防止雨水倾入墙体。防止雨水倾入墙体。防止雨水倾入墙体。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共瞳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3/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