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漏装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22:4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防漏装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防漏装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相比传统加热方式(电热盘或者电磁感应加热),蒸汽加热的热均匀性更好,可以解决传统加热方式中加热不均、易糊锅等问题,因此蒸汽加热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业界的重视。现有已知的一种蒸汽加热式的烹饪器具,包括锅胆、沥蒸组件、内罩和外罩,内罩放置在锅胆内,外罩罩设在内罩外部,锅胆中加入水,锅胆内的水沸腾后,内罩上方的气孔可以将水沸腾产生的气泡挤破,由此产生的蒸汽进入到沥蒸组件里面对食物进行烹饪。
3.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漏装内罩的情况,虽然漏装内罩后机器也可以正常烹饪工作,但是烹饪过程会导致水沸腾后产生的水气泡进入到沥蒸组件里面,导致食物烹饪效果差,沥蒸组件底部食物湿度大,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在未放入内罩时能提供告警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漏装的烹饪器具,包括锅胆、沥蒸组件、检测装置和罩组件,所述罩组件包括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可取放地置于所述锅胆中,所述沥蒸组件位于所述罩组件上方,所述罩组件在所述锅胆中分隔出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所述第一烹饪腔位于所述第二烹饪腔外,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烹饪腔和/或第二烹饪腔的液体状态;所述罩组件与所述锅胆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的第一液流通道,所述外罩的底部设有密封件,以使所述内罩未设置于所述外罩内时隔断所述第一液流通道。
6.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内罩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内罩和所述外罩放置于所述锅胆中时,所述第一翻边支撑于密封件和锅胆底壁之间,以将所述第二烹饪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烹饪腔连通。
7.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第一翻边包括翻边本体、设于翻边本体上表面的上支撑部和设于翻边本体下表面的下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支撑所述密封件,所述下支撑部支撑于所述锅胆底壁上,所述翻边本体与所述锅胆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液流通道。
8.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下支撑部包括多个沿翻边本体的底面周向间隔分布的下凸台,所述上支撑部包括多个沿翻边本体的上表面周向间隔分布的上凸台。
9.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内罩和所述外罩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翻边本体与所述密封件之间形成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二液流通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一烹饪腔。
10.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环状本体和由环状本体向下且向
外延伸的密封唇,所述密封唇贴靠在所述锅胆的底壁上。
11.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外罩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环状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二翻边上。
12.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锅胆的侧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烹饪腔的底部。
13.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外罩与所述沥蒸组件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外罩与所述沥蒸组件分体成型,所述外罩上端与所述沥蒸组件的底壁密封配合。
14.在上述的防漏装的烹饪器具中,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烹饪腔供气加压的供气装置,所述第一烹饪腔内液体受压向所述第二烹饪腔内流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防漏装的烹饪器具,包括锅胆、沥蒸组件、检测装置和罩组件,所述罩组件包括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可取放地置于所述锅胆中,所述沥蒸组件位于所述罩组件上方,所述罩组件在所述锅胆中分隔出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所述第一烹饪腔位于所述第二烹饪腔外,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烹饪腔和/或第二烹饪腔的液体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组件与所述锅胆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的第一液流通道,所述外罩的底部设有密封件,以使所述内罩未设置于所述外罩内时隔断所述第一液流通道。本方案中由于在外罩上设有密封件,当有内罩时,内罩会将外罩架起悬空,确保第一烹饪腔内的水能进入到第二烹饪腔内,烹饪器具可以正常工作,如果没有放入内罩,则外罩底部的密封件会直接与锅胆底壁接触,从而使外罩内的水与锅胆中的水隔绝,在器具本体加热时,锅胆中的水位就不会发生变化,从而被检测装置检测到,及时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用户还有内罩没有放入,提升用户的体验。
17.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内罩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内罩和所述外罩放置于所述锅胆中时,所述第一翻边支撑于密封件和锅胆底壁之间,以将所述第二烹饪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烹饪腔连通,通过内罩底部设置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将外罩上设置的密封件向外撑开,阻止密封件与锅胆的底壁接触,从而让出空间使第一烹饪腔与第二烹饪腔连通,让第一烹饪腔内的水能进入到第二烹饪腔内。
18.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翻边包括翻边本体、设于翻边本体上表面的上支撑部和设于翻边本体下表面的下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支撑所述密封件,所述下支撑部支撑于所述锅胆底壁上,所述翻边本体与所述锅胆底壁之间形成第一液流通道,通过上支撑部既可以将外罩的密封件尽量撑开,打开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之间的通道宽度,还可以使内罩和外罩与第一烹饪腔连通,让内罩和外罩之间的积水能回流到第一烹饪腔内,而下支撑部则避免内罩的底面紧贴锅胆的底壁,让内罩的底面与锅胆的底壁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从而确保第一烹饪腔内的水能顺利的流入第二烹饪腔内。
19.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下支撑部包括多个沿翻边本体的底面周向间隔分布的下凸台,所述上支撑部包括多个沿翻边本体的上表面周向间隔分布的上凸台,设置间隔分布的上凸台和下凸台都是为了避免内罩与外罩的密封件和锅胆的底壁紧密接触,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各个腔室连通。
20.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内罩和所述外罩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翻边本体与所述密封件之间形成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二液流通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一烹饪腔,
容置空间使得内罩内产生带气泡的水蒸气破碎时水不会直接进入到沥蒸组件内,这些水会在容置空间内沉积,让水与水蒸气分离,沉积的水通过第二液流通道回到第一烹饪腔内,开设第二液流通道也避免了容置空间内水过多而溢出到沥蒸组件内,确保容置空间发挥正常的作用。
21.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环状本体和由环状本体向下且向外延伸的密封唇,所述密封唇贴靠在所述锅胆的底壁上,环状的本体起到支撑和定型的作用,确保密封件的固定形状,而向下延伸的密封唇主要起密封作用,密封唇在与锅胆的底壁接触时可以紧密的贴在锅胆的底壁上,从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确保外罩中的水与锅胆中的水隔绝。
22.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外罩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环状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二翻边上,第二翻边可以方便与密封件的环状本体固定,减少固定元件或者密封胶的使用,让安装固定更方便。
23.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锅胆的侧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烹饪腔的底部,在食材需要吸水时,液位传感器以下有足够的水能补进,使进水量足以没过食材。
24.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外罩与所述沥蒸组件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外罩与所述沥蒸组件分体成型,所述外罩上端与所述沥蒸组件的底壁密封配合,这两种外罩与沥蒸组件的设置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外罩与沥蒸组件的密封性,使内内罩产生的蒸汽能完全进入到沥蒸组件内。
25.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烹饪腔供气加压的供气装置,所述第一烹饪腔内液体受压向所述第二烹饪腔内流动,供气装置可以为锅胆中提供压力,在蒸煮食物前将水压入沥蒸组件内对食物进行浸泡,在食材需要二次吸水时,也能及时将水补进沥蒸组件内。
26.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漏装的烹饪器具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漏装的烹饪器具实施例一中未安装内罩时外罩和锅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漏装的烹饪器具实施例一种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漏装的烹饪器具实施例一中外罩、内罩和锅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图;
35.附图标记:
36.器具本体100;
37.锅胆110、第一烹饪腔111、第二烹饪腔112、第一液流通道113、容置空间114、第二液流通道115、通孔116;
38.沥蒸组件120、蒸汽入口121;
39.内罩130、第一翻边131、翻边本体132、上支撑部133、下支撑部134、蒸汽出口135;
40.外罩140、第二翻边141;
41.液位传感器150、密封套151;
42.密封件160、环状本体161、密封唇162;
43.供气装置170;
44.加热装置180;
45.盖体200。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4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1.实施例一
52.如图1、图2所示,防漏装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00和盖体200,器具本体100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内腔,盖体200和外壳转动连接,在烹饪器具工作时用于将内腔封闭。器具本体100包括锅胆110、沥蒸组件120、罩组件,罩组件包括内罩130和外罩140,内腔底部设有加热装置180,加热装置180上方的内腔中嵌入锅胆110,加热装置180用于给锅胆110中的
水加热,同时在内腔中还设有供气装置170,供气装置170可以采用气泵,气泵通过气管与锅胆110相通,通过气泵往锅胆110中加压,可以控制锅胆110中的水位高度。在锅胆110上固定有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第一烹饪腔和/或第二烹饪腔的液体状态;检测装置可以为液位传感器150,通过液位传感器150可以感知锅胆110中水位高低,为了更好的设置液位传感器150并且降低液位传感器150被锅胆110中食物撞击的概率,在锅胆110的侧壁上开有通孔116,液位传感器150的头部穿过通孔116伸入到锅胆110内,而液位传感器150的尾部则位于锅胆110外且连接有导线,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进一步,为了防止水从锅胆110的通孔116与液位传感器150之间流出,在液位传感器150上套有密封套151,密封套151的外圈与锅胆110的通孔116过盈配合,密封套151采用橡胶或者硅胶等有弹性的密封材料制造,从而提高液位传感器150安装位置锅胆110的密封性。检测装置还可以其他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通过感知液体的温度变化,识别是否漏装。检测装置可以检测第一烹饪腔的液位变化,也可以检测第二烹饪腔的液位变化。
53.在一些变通实施例中,锅胆即为器具本体,盖体盖设与沥蒸组件上,沥蒸组件至于锅胆上,罩组件设于锅胆内侧,其他设置不变。
54.罩组件与锅胆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的第一液流通道,第一烹饪腔中的液体可通过第一液流通道进入到第二烹饪腔中,第二烹饪腔中的液体也可以通过第一液流通道进入到第一烹饪腔中。具体的,第一液流通道形成于内罩与锅胆之间。
55.如图2所示,外罩140成圆筒状,外罩140的顶部与沥蒸组件120的底壁固定连接,两者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外罩140和沥蒸组件120分体成型,外罩140的上端与沥蒸组件120的底壁密封连接,比如外罩140的上端和沥蒸组件120的底壁焊接在一起,这样将外罩140和沥蒸组件120连接成整体,便于使用时取放,减少使用时的操作步骤。而且在外罩140的顶部和沥蒸组件120的底部设有连通的蒸汽入口121,方便蒸汽进入沥蒸组件120中,对沥蒸组件120中的食物进行蒸煮。
56.外罩140的底部设有密封件160,密封件可使所述内罩未设置于所述外罩内时隔断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该密封件160包括环状本体161和由环状本体161向下延伸的密封唇162,环状本体161用于和外罩140的底部配合,而密封唇162在接触到锅胆110后,可以与锅胆110贴紧形成密封。环状本体161可以设计为开有环形的插槽,插槽的开口朝向外罩140的底边,通过插接的方式将密封件160固定在外罩140上。
57.如图3所示,为了更加紧密的让密封件160与外罩140配合,外罩140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141,第二翻边141沿径向向外延伸,这样环状本体161上插槽的开口方向就沿径向向内,将第二翻边141插入环状本体161的插槽内,完成外罩140与密封件160的安装,安装无需使用胶水等辅助粘接剂,提高了整个外罩140的安全性。第二翻边141之所以沿径向向外延伸,是因为在取放外罩140时,其受到锅胆110中水或者食物的阻力都是沿轴向的或者说都是竖直方向的,而第二翻边141与环状本体161是沿径向配合,就不容易受到这些阻力影响而脱落,另外,第二翻边141加厚了外罩140与环状本体161之间连接的厚度,由于外罩140本身只是起到隔绝水汽的作用,并不需要太厚,加厚的第二翻边141能更好的与环状本体161上开的插槽之间形成较大摩擦力,降低密封件160与外罩140脱落的概率。可以设计密封唇162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在密封唇162与锅胆110的底壁接触时,能扩大密封唇162与锅胆110的底壁之间的接触面,更好的形成密封状态。
58.如图4、图5所示,内罩130可以也为圆筒形,最好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这样有利于蒸汽集中,在内罩130的上部开有横向设置的蒸汽出口135,以便让蒸汽流出内罩130,内罩130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131,在内罩130放置在锅胆110上时,第一翻边131可以使内罩130与锅胆110的底壁之间留有第一液流通道113,使锅胆110中的水能流到内罩130中,在外罩140罩在内罩130上时,第一翻边131还可以阻止外罩140的密封唇162与锅胆110接触,确保第一液流通道113畅通。
59.可以设计第一翻边131包括翻边本体132、设于翻边本体132上表面的上支撑部133和设于翻边本体132下表面的下支撑部134,上支撑部133用于将外罩140的密封唇162顶起,避免其与锅胆110的底壁接触,下支撑部134用于让内罩130与锅胆110之间形成第一液流通道113。具体上支撑部133包括多个沿翻边本体132上表面间隔分布的上凸台,下支撑部134包括的多个沿翻边本体132下表面间隔分布的下凸台。除了凸台的结构,上支撑部133和下支撑部134还可以是多个间隔分布的圆柱或者棱柱的形式。
60.如图6、图7所示,正常使用状态时,内罩130放置在锅胆110内,一般内罩130放置在锅胆110的中心位置,罩组件与锅胆110之间形成第一烹饪腔111,罩组件内为第二烹饪腔112,外罩140罩在内罩130上,外罩140与内罩13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14。第一液流通道113位于内罩130和锅胆110的底壁之间,由于上支撑部133将密封唇162顶起,并且上支撑部133的上凸台之间间隔设置,因此上支撑部133与密封件160之间形成第二液流通道115,使容置空间114与第一烹饪腔111相通。
61.在蒸煮时,通过供气装置170向锅胆110中加压,第一烹饪腔111内的液体受到压力作用将通过第一液流通道113进入到第二烹饪腔112内,随着压力增大,第二烹饪腔112内的水会透过内罩130顶部的蒸汽出口135再转过蒸汽入口121进入到沥蒸组件120内,对沥蒸组件120内的食物进行浸泡。为了保证浸泡水位到位,液位传感器150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烹饪腔112的底部,这样液位传感器150下方才有足够的水能压入到沥蒸组件120内,浸没食材。浸泡完毕后,供气装置170撤去压力,第一烹饪腔111和第二烹饪腔112内的水位恢复一致,加热装置180开始工作,对第一烹饪腔111内的水加温,第一烹饪腔111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会有带着水蒸气的水泡一起上升,这些水泡在通过蒸汽出口135时被击破,水就流入内罩130和外罩140之间的容置空间114,使水和水蒸气分离,水进入容置空间114后,从下部的第二液流通道115流回第一烹饪腔111内,水蒸气则向上通过蒸汽入口121进入到沥蒸组件120内对食物进行加热。
62.如果用户忘记将内罩130放入锅胆110中,由于失去了内罩130上第一翻边131的支撑,外罩140底部的密封件160的密封唇162将直接与锅胆110的底壁接触,此时,第一液流通道被外罩底部的密封件隔断,外罩140内部与外罩140和锅胆110之间的隔出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在气泵加压后,液位传感器150将无法感知到液位变化,随即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用户,从而确保一定要装入内罩130后,才开始正常的工作,为用户烹饪口感良好的食物。
63.实施例二
64.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内罩130的第一翻边131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翻边131为波浪形围成的环状,波峰用于支撑外罩140的密封件160,两个波峰之间形成第二液流通道115,将容置空间114和第一烹饪腔111连通;波谷用于在内罩130与锅胆110的底壁之间架空,两个波谷之间形成第一液流通道113,将第一烹饪腔111和第二烹饪腔112连通。
65.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