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避雷器装置及应用其的换流阀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8:23: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装置及应用其的换流阀。


背景技术:

2.特高压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混合直流技术已慢慢得到应用,一般高端阀厅为常规直流换流阀,低端阀厅为柔性直流换流阀。在最严酷的工况下,常规直流换流阀末端桥臂上会承受的较大的短路能量,这就导致避雷器需要使用大能量的避雷器。
3.避雷器实现能量的增大,需要增加避雷器套管的尺寸或数量,这给换流阀阀塔与避雷器的吊装、阀塔之间的管母连接、阀塔的交流进线管母安装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故需要考虑一种合理的避雷器,来实现产品的可靠固定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避雷器装置,它在不增加高度的前提下增加能量,整体布置合理。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雷器装置,它包括上下并列设置、并相互串联的上阀避雷器组和下阀避雷器组;其中,
6.上阀避雷器组包括一个上阀避雷器,下阀避雷器组包括相互并联的至少两个下阀避雷器。
7.进一步,所述下阀避雷器设置有七个。
8.进一步为了方便避雷器装置与阀塔之间的连接及适配,七个下阀避雷器被分为第一子组、第二子组和第三子组;其中,
9.第一子组、第二子组和第三子组呈品字形排列;
10.第一子组具有一个下阀避雷器,第二子组和第三子组分别具有三个下阀避雷器;
11.所述上阀避雷器位于第一子组的正上方。
12.进一步为了在下阀避雷器之间既实现电气连接,又形成结构连接,使得七个下阀避雷器组成一个整体,减少下阀避雷器的摆动,相邻下阀避雷器之间通过连接排固定电性连接。
13.进一步为了实现固定及电气均匀,避雷器装置还包括上均压环和下均压环;其中,
14.所述上均压环套装在下阀避雷器组的上端部,并与每个下阀避雷器的高压端电性连接;
15.所述下均压环套装在下阀避雷器组的下端部,并与每个下阀避雷器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16.进一步,避雷器装置还包括交流管母和直流管母;其中,
17.所述交流管母电性连接在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的高压端;
18.所述直流管母电性连接在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的接地端。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流阀,它包括阀塔、架体和避雷器装置;其中,
20.所述避雷器装置通过悬吊绝缘子悬吊固定在所述架体上;
21.所述阀塔和所述避雷器装置之间通过三个并列的连接管母电性连接,所述阀塔位于所述第一子组侧。
22.进一步,三个连接管母分别为上连接管母、中连接管母和下连接管母;其中,
23.所述上连接管母电性连接在阀塔的上直流出线母排和上阀避雷器的高压端之间;
24.所述中连接管母电性连接在阀塔的交流进出线母排和上阀避雷器的接地端之间;
25.所述下连接管母电性连接在阀体的下直流出线母排和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的接地端之间。
26.进一步为了方便各个管母与避雷器装置之间的连接,上阀避雷器的高压端、上阀避雷器的接地端及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的接地端分别电性安装有管母板,所述管母板上电性连接有管母金具;
27.所述交流管母、直流管母和连接管母分别电性连接在相应管母金具上。
2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实用新型的下阀避雷器组采用相互并联的至少两个下阀避雷器,在不增加避雷器装置的高度的情况下,增加了避雷器装置的能量,整体布置合理;
30.2、本实用新型的下阀避雷器分为三组,且三组下阀避雷器呈品字形排列,现有的普通型避雷器装置只有一个下阀避雷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的位置与现有的普通型避雷器装置的下阀避雷器的相对位置一致,则本实用新型的交流管母、直流管母及连接管母与普通型避雷器装置是一致的,避免安装错误,不会因管母的长度选择错误而影响安装,且交流管母也留有较大的偏转角度,也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装置与阀塔之间的适配、连接和安装;
31.3、相邻下阀避雷器之间通过连接排固定电性连接,既实现电气连接,又形成结构连接,使得七个下阀避雷器组成一个整体,减少下阀避雷器的摆动;
32.4、下阀避雷器和上阀避雷器分别使用悬吊绝缘子进行悬吊固定,具有一定的柔性,避免硬连接。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6.如图1、2所示,一种避雷器装置,它包括上下并列设置、并相互串联的上阀避雷器组和下阀避雷器组;其中,
37.上阀避雷器组包括一个上阀避雷器1,下阀避雷器组包括相互并联的至少两个下阀避雷器2。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阀避雷器2设置有七个。
3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下阀避雷器组采用相互并联的至少两个下阀避雷器2,在不增加避雷器装置的高度的情况下,增加了避雷器装置的能量,整体布置合理。
40.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避雷器装置与阀塔8之间的连接及适配,七个下阀避雷器2被分为第一子组、第二子组和第三子组;其中,
41.第一子组、第二子组和第三子组呈品字形排列;
42.第一子组具有一个下阀避雷器2,第二子组和第三子组分别具有三个下阀避雷器2;
43.所述上阀避雷器1位于第一子组的正上方。
44.如图1、2所示,为了在下阀避雷器2之间既实现电气连接,又形成结构连接,使得七个下阀避雷器2组成一个整体,减少下阀避雷器2的摆动,相邻下阀避雷器2之间通过连接排3固定电性连接。
45.如图1、2所示,为了实现固定及电气均匀,避雷器装置还包括上均压环4和下均压环5;其中,
46.所述上均压环4套装在下阀避雷器组的上端部,并与每个下阀避雷器2的高压端电性连接;
47.所述下均压环5套装在下阀避雷器组的下端部,并与每个下阀避雷器2的接地端电性连接。
48.如图1、2所示,避雷器装置还包括交流管母6和直流管母7;其中,
49.所述交流管母6电性连接在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2的高压端;
50.所述直流管母7电性连接在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2的接地端。
51.实施例二
52.如图1、2所示,一种换流阀,它包括阀塔8、架体9和如实施例一所述避雷器装置;其中,
53.所述避雷器装置通过悬吊绝缘子10悬吊固定在所述架体9上;
54.所述阀塔8和所述避雷器装置之间通过三个并列的连接管母11电性连接,且所述阀塔8位于所述第一子组侧。
5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下阀避雷器2分为三组,且三组下阀避雷器2呈品字形排列,现有的普通型避雷器装置只有一个下阀避雷器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2的位置与现有的普通型避雷器装置的下阀避雷器2的相对位置一致,则本实用新型的交流管母6、直流管母7及连接管母11与普通型避雷器装置是一致的,避免安装错误,不会因管母的长度选择错误而影响安装,且交流管母6也留有较大的偏转角度,也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装置与阀塔8之间的适配、连接和安装;下阀避雷器2和上阀避雷器1分别使用悬吊绝缘子10进行悬吊固定,具有一定的柔性,避免硬连接。
56.如图1所示,三个连接管母11分别为上连接管母、中连接管母和下连接管母;其中,
57.上连接管母电性连接在阀塔8的上直流出线母排和上阀避雷器1的高压端之间;
58.中连接管母电性连接在阀塔8的交流进出线母排和上阀避雷器1的接地端之间;
59.下连接管母电性连接在阀体的下直流出线母排和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2的接地端之间。
60.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各个管母与避雷器装置之间的连接,上阀避雷器1的高压
端、上阀避雷器1的接地端及第一子组的下阀避雷器2的接地端分别电性安装有管母板12,所述管母板12上电性连接有管母金具13;
61.所述交流管母6、直流管母7和连接管母11分别电性连接在相应管母金具13上。
6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