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食用山茶油的检验方法与流程

2022-03-16 16:5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食用油检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食用山茶油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2.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橄榄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和芝麻油等等;而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3.但随之而来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多种心血管“富贵病”也随之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在全球每年约占死亡总数的30%-70%。而心脑血管疾病来源于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又来源于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不均衡,这其中尤其是脂肪的摄取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所致。因此食用油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食用植物油往往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导致油的品质有大的差异,因此对食用植物油的安全性检验就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食用植物油的质量进行安全性检验的方法。
5.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食用山茶油的检验方法,包括步骤:色泽测定,感官判断,不溶性杂质测定,脂肪酸组成测定,酸价测定和过氧化值测定。
6.进一步,所述色泽测定包括步骤:
7.s101:将油样加热至10℃;
8.s102:通过色片支架测定油样色泽值。
9.进一步,所述色片支架设有黄色片与红色片,所述黄色片与红色片的罗维朋值的比值为10:1;
10.所述油样的色泽标准范围为黄值小于等于25.0,红值小于等于4.0。
11.进一步,所述感官判断的项目包括油样的性状、色泽、气味、滋味和杂质。
12.进一步,所述不溶性杂质测定包括步骤:
13.s301:测量油样、带盖过滤器和无灰滤纸的重量;
14.s302:通过无灰滤纸过滤油样;
15.s303:将无灰滤纸静置于带盖过滤器中,待滤纸上溶剂完全蒸发后称量带盖过滤器和无灰滤纸的重量;
16.s304:根据两次测量的重量计算出不溶性杂质的质量以及含量。
17.进一步,所述脂肪酸组成测定包括步骤:
18.s401:通过水解提取法获得油样的脂肪提取物;
19.s402:对脂肪提取物进行脂肪的皂化和脂肪酸的甲酯化,获取到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和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
20.s403:将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和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分别注入气象色谱仪,对色谱峰进行定性并分析出脂肪酸组成含量。
21.进一步,本方法中包括油样称量表,所述酸价测定包括步骤:
22.s501:根据油样称量表,通过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测定酸价。
23.进一步,所述过氧化值测定包括步骤:
24.s601:称取油样2g-3g,加入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
25.s602: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振摇0.5min并置于暗处3min;
26.s603:加入100ml水,摇匀并滴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27.s604: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
28.s605:滴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并振摇至溶液蓝色消失;
29.s606: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所述空白试验所消耗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1mol;
30.s607:计算出过氧化值。
31.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在于:
32.1)本方案通过分析食用油的色泽,给人的感官体验,其不溶性杂质、脂肪酸组成、酸价以及过氧化值的测定,对油脂的安全性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分析,避免了企业制油出现的掺假现象的同时,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3.2)食用油类产品中,给人最直观第一印象的是油脂颜色,通过色片进行对比,测定油样的色泽,检验出符合标准范围的油脂色泽,有利于提高山茶油给人的品质印象。
34.3)通过感官判断油样的性状、色泽、气味、滋味和杂质,以客户的角度对产品进行评估,操作简单的同时也使得对油样的检验更为符合人们实际生活。
35.4)通过滴定的方式对脂肪酸、酸价和过氧化值进行测定,方法简单而精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验操作。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食用山茶油的检验方法实施例一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9.实施例一
40.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食用山茶油的检验方法,包括步骤:色泽测定,感官判断,不溶性杂质测定,脂肪酸组成测定,酸价测定和过氧化值测定。
41.所述色泽测定的标准范围为,油样的黄值小于等于25.0,红值小于等于4.0,所述油样为油脂试样。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进行色泽测定时,选择在洁净卫生的环境下进行测定,采用由skan蓝色日光校正滤色片和漫射透镜组成,且有2
°
的观察视野的观察筒进行观
察;如果油样在室温下不完全是液体,可将油样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超过熔点10℃左右;同时还有用到玻璃比色皿,本实施例中的玻璃比色皿具有如下光程:1.6,mm(1/16英寸):3.2mm(1/8英寸):6.4mm(1/4英寸);12.7mm(1/2英寸);25.4mm(1英寸);76.2mm(3英寸);133.4mm(5*1/4英寸);玻璃比色皿必须保持洁净和干燥。如有必要,测定前可预热玻璃比色皿,以确保测定过程中样品无结晶析出。测定时,首先将油样倒入玻璃比色皿中,使之具有足够的光程以便于颜色的辨认在所指定的范围之内;然后把装有油样的玻璃比色皿放在照明室内,使其靠近观察筒;之后关闭照明室的盖子,立刻利用色片支架测定样品的色泽值。为了得到一个近似的匹配,开始使用黄色片与红色片的罗维朋值的比值为10:1,然后进行校正,测定过程中不必总是保持上述这个比值,必要时可以使用最小值的蓝色片或中性色片(蓝色片和中性色片不能同时使用),直至得到精确的颜色匹配。使用中,蓝色值不应超过9.0,中性色值不应超过3.0。
42.本实施例中的感官判断的项目包括油样的性状、色泽、气味、滋味和杂质。其指标为性状上为澄清、透明油状液体;色泽上为淡黄色至黄色;气味和滋味上位无异味、口感好;杂质上位无肉眼课件外来杂质。具体的检验方法为:取适量油样置于50ml烧杯,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将油样倒入150ml烧杯中,水浴加热至50℃,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嗅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后,品其滋味。
43.本实施例中的不溶性杂质测定的标准范围为小于等于0.05%,其测定采用到以下设备:分析天平:分度值0.001g;电烘箱:可控制在103℃士2℃;锥形瓶:容量250ml,带有磨口玻璃塞;干燥器:内装有效干燥剂;无灰滤纸:无灰滤纸在燃烧后的最大残留物质量为0.01%,对尺寸大于2.5pm的颗粒的拦截率可达到98%。玻璃纤维过滤器为带盖直径为120mm的金属(最好是铝制)或玻璃容器;坩埚式过滤器:玻璃,p16级,孔径10pm~16pm,直径40mm,容积50ml,带抽气瓶。
44.具体的,不溶性杂质测定时,首先测量油样、带盖过滤器和无灰滤纸的重量,再将滤纸及带盖过滤器或坩埚式过滤器置于烘箱中,烘箱温度为103℃,加热烘干燥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并称量,精确至0.00lg;然后加200ml正已烷或石油醚于装有油样的锥形瓶中,盖上塞子并摇动,在20℃下放置30min。之后再在合适的漏斗中通过无灰滤纸过滤,必要时通过坩埚式过滤器抽滤;清洗锥形瓶时要确保所有的杂质都被洗入滤纸或坩埚中用少量的溶剂清洗滤纸或坩埚过滤器,洗至溶剂不含油脂;如有必要,适当加热溶剂,但温度不能超过,60℃,用于溶解滤纸上的一些凝固的脂肪。然后将滤纸从漏斗移到带盖过滤器中静置,使滤纸上的大部分溶剂在空气中挥发,并在,103℃烘箱中使溶剂完全蒸发,然后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盖子,在干燥器(4.2.4)中冷却并称量,精确至0.001g;如果用坩埚式过滤器,使坩埚式过滤器上的大部分溶剂在空气中挥发,并在103℃烘箱中使溶剂完全蒸发,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并称量,精确至0.001g。测定有机杂质含量,必要时使用预先干燥并称量的无灰滤纸,灰化含有不溶性杂质的滤纸,从被测不溶性杂质的质量中减去所得滤纸灰分的质量。有机杂质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需在计算式中乘以100/mg,mg表示的是质量,单位以克(g)计。分析酸性油,玻璃坩埚式过滤器要按如下方法涂布硅藻土。在,100ml的烧杯中用2g硅藻土和,30,ml石油醚混合成膏状。在减压状态下将膏状混合物倒人坩埚式过滤器,使玻璃过滤器上附着一层硅藻土。将涂有硅藻土坩埚式过滤器置于烘箱中,在温度为103℃烘箱内干燥1h后,移人干燥器中冷却并称量,精确至0.001g。由此可以计算出不溶性杂质含量ω(以质量
分数表示):
[0045][0046]
式中:
[0047]
m0
‑‑
油样(9.1)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48]
m1
‑‑
带盖过滤器及滤纸,或坩埚式过滤器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49]
m2
‑‑
带盖过滤器及带有干残留物的滤纸,或坩埚式过滤器及干残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0050]
所述脂肪酸组成测定的标准范围如表1所示:
[0051]
表1脂肪酸组成标准范围
[0052]
豆蔻酸(c14:0)≤0.8%棕榈酸(c16:0)3.9%~14.5%棕榈一稀酸(c16:1)≤0.2%硬脂酸(c18:0)0.3%~4.8%油酸(c18:1)68.0%~87.0%亚油酸(c18:2)3.8%~14.0%亚麻酸(c18:3)≤1.4%花生酸(c20:0)≤0.5%花生一稀酸(c20:1)≤0.7%芥酸(c22:1)≤0.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0.5%
[0053]
本实施例中进行脂肪酸组成测定时,首先称取均匀油样0.1g~10g(精确至0.1mg,约含脂肪100mg~200mg)移入到250ml平底烧瓶中,准确加入2.0ml十一碳酸甘油三酯内标溶液。加入约100mg焦性没食子酸,加入几粒沸石,再加入2ml95%乙醇和4ml水,混匀。之后采用水解提取法,加入盐酸溶液10ml,混匀,再将烧瓶放入70℃~80℃水浴中水解40min,每隔10min振荡一下烧瓶,使黏附在烧瓶壁上的颗粒物混人溶液中,水解完成后,取出烧瓶冷却至室温。之后再将水解后的油样加人10ml95%乙醇并混匀,将烧瓶中的水解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50ml乙配石油醚混合液冲洗烧瓶和塞子,冲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盖;振摇5min,静置10min;将醚层提取液收集到250ml烧瓶中。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提取水解液3次,最后用乙醚石油醚混合液冲洗分液漏斗,并收集到250ml烧瓶中,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残留物为脂肪提取物。然后再在脂肪提取物中加入2%氢氧化钠甲醇溶液8ml,连接回流冷凝器,80℃士1℃水浴上回流,直至油滴消失。从回流冷凝器上端加人7ml1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在80℃士1℃水浴中继续回流2min。用少量水冲洗回流冷凝器,停止加热,从水浴上取下烧瓶,迅速冷却至室温;然后准确加人10ml~30ml正庚烷,振摇2min,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庚烷提取溶液大约5ml.至25ml试管中,加入大约3g~5g无水硫酸钠,振摇1min,静置5min,吸取上层溶液到进样瓶中待测定。之后将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和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分别注入气象色谱仪,对色谱峰进行定性并分析出脂肪酸组成含量;本实施例中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的内容包括油样中单个脂肪酸甲酯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总脂肪量。
[0054]
所述酸价测定是根据估计的酸价按照油样称样表进行油样称量的,所述油样称样表如表2所示:
[0055]
表2油样称样表
[0056][0057]
油样称样量和滴定液浓度应使滴定液用量在0.2ml~10ml之间。若检测后发现样品的实际称样量与该样品酸价所对应的应有称样量不符,则按照表2要求,调整称样量后重新检测。
[0058]
酸价测定的具体步骤如下:取一个干净的250ml的锥形瓶,用天平称取制备的油样,其质量m单位为克。加入乙醚-异丙醇混合液50ml~100ml和3滴~4滴的酚酞指示剂,充分振摇溶解油样。再用装有标准滴定溶液(乙醚-异丙醇混合液:乙醚 异丙醇=1 1,500ml的乙醚与500ml的异丙醇充分互溶混合)的刻度滴定管对油样溶液进行手工滴定,当油样溶液初现微红色,且15s内无明显褪色时,为滴定的终点。立刻停止滴定,记录下此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此数值为v。对于深色泽的油脂样品,可用百里香酚酞指示剂或碱性蓝6b指示剂取代酚酞指示剂,滴定时,当颜色变为蓝色时为百里香酚酞的滴定终点,碱性6b指示剂的滴定终点为由蓝色变红色。
[0059]
此外,酸价测定还包括空白试验:取一个干净的250ml的锥形瓶,准确加入与油样测定时相同体积、相同种类的有机溶剂混合液(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水溶液)和指示剂(酚酞指示剂),振摇混匀。然后再用装有标准滴定溶液(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水溶液)的刻度滴定管进行手工滴定,当溶液初现微红色,且15s内无明显褪色时,为滴定的终点。立刻停止滴定,记录下此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
[0060]
对于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也可配制好的油样溶解液(乙醚-异丙醇混合液)中滴加数滴指示剂(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标准滴定溶液(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水溶液)滴定油样溶解液至相应的颜色变化且15s内无明显褪色后停止滴定,表明油样溶解液的酸性正好被中和。然后以这种酸性被中和的油样溶解液溶解油脂试样,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滴定油样溶液至相应的颜色变化且15s内无明显褪色后停止滴定,记录下此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最后根据上述数据测算出该油样的酸价:
[0061][0062]
式中:
[0063]
xav——酸价,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0064]
v——油样测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065]
v0——相应的空白测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066]
c——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67]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0068]
m——油脂样品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
[0069]
酸价≤1mg/g,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1mg/g《酸价≤100mg/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酸价》100mg/g,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0070]
所述过氧化值测定中,其检验的标准范围为小于等于0.25mg/g;其步骤具体包括:
[0071]
s601:称取油样2g-3g,加入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
[0072]
s602: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振摇0.5min并置于暗处3min;
[0073]
s603:加入100ml水,摇匀并滴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074]
s604: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
[0075]
s605:滴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并振摇至溶液蓝色消失;
[0076]
s606: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所述空白试验所消耗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1mol;
[0077]
s607:计算出过氧化值。
[0078]
本实施例中用过氧化物相当于碘的质量分数表示过氧化值,按下式计算:
[0079][0080]
式中:
[0081]
x1——过氧化值,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0082]
v——油样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083]
v0——空白试验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084]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85]
0.1269——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当的碘的质量;
[0086]
m——油样质量,单位为克(g);100———换算系数。
[0087]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