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2:0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2.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3.对于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系统失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是一种常用的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对无树木的荒山和疏林地,应当结合造林或补植林木,以快速增加其覆盖度,提高经济效益。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尤其是植物生长初期,应当注重植物的水分管理,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并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应当适时地对植物进行追肥和施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现有的植树造林管理工作一般通过管护人员进行人工看管,工作量较大,人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所述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便于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对植物进行灌溉,且便于对植物进行施肥施药,以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肥料池、药剂池以及混合池,所述蓄水池、肥料池以及药剂池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第三连通管与混合池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第三连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以及第三输送泵,所述混合池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池还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有喷灌管。
7.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池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叶轮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延伸至混合池的外部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第三连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以及第三流量计。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第三连通管上均串接有篮式过滤器。
10.进一步地,所述喷灌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升降式安装座上,所述升降式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伸缩固定座,所述伸缩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喷灌管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式安装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伸缩轴套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轴套内部的丝杆轴,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轴上套设有滑动连接板,所述伸缩轴套包括第一伸缩段和设置
在第一伸缩段下方并与第一伸缩段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段,所述滑动连接板与第一伸缩段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喷灌管包括喷淋支管和滴灌支管,所述喷淋支管和滴灌支管均与所述升降式安装座和伸缩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喷淋支管的进水端和滴灌支管的进水端通过三通电磁阀与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喷淋支管上间隔均匀地安装有若干喷淋头,所述滴灌支管上间隔均匀地安装有若干滴灌头。
13.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固定座包括三角架和设置在三角架上方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二伸缩段和设置在第二伸缩段下方并与第二伸缩段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二固定段的顶部还设置有横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蓄水池、肥料池和药剂池,并将蓄水池、肥料池以及药剂池内的液体定量地泵送至混合池中进行混合,可实现药剂和肥料的自动配制,便于节省人工。同时,将混合池内配制好的药剂和肥料通过不同的喷灌管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散,便于在实际实施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叶面进行全覆盖式喷淋或仅对植物根系给药或者施肥,便于降低植物培育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的升降式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的伸缩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为:10,蓄水池,20,肥料池,30,药剂池,10a,第一连通管, 20a,第二连通管,30a,第三连通管,11,第一输送泵,21,第二输送泵,31,第三输送泵,12,第一流量计,22,第二流量计,32,第三流量计,10b,篮式过滤器,40,混合池,41,驱动电机,42,搅拌轴,43,搅拌叶轮,45,输送管道,50a,三通电磁阀,61,喷淋支管,61a,喷淋头,62,滴灌支管,62a,滴灌头,70,升降式安装座,71,底座,71a,减速电机,721,第一伸缩段,722,第一固定段,73,丝杆轴,74,滑动连接板,75,横担,80,伸缩固定座,81,三角架,821,第二伸缩段,822,第二固定段。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修复用灌溉系统,包括控制器,还包括蓄水池10、肥料池20、药剂池30以及混合池40,所述蓄水池10、肥料池 20以及药剂池30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10a、第二连通管20a以及第三连通管30a 与混合池40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10a、第二连通管20a以及第三连通管30a 上均串接有篮式过滤器10b便于对液体进行滤过,以减少设备和管道的堵塞。所述第一连通管10a在篮式过滤器10b的下游还设置有第一输送
泵11和第一流量计12,所述第二连通管20a在篮式过滤器10b的下游还设置有第二输送泵21和第二流量计22,所述第三连通管30a在篮式过滤器10b的下游还设置有第三输送泵31和第三流量计32,所述第一连通管10a、第二连通管20a以及第三连通管30a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量计12、第二流量计22以及第三流量计32,所述第一输送泵11、第二输送泵21、第三输送泵31、第一流量计12、第二流量计22 以及第三流量计3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输送泵 11、第二输送泵21、第三输送泵31、第一流量计12、第二流量计22、第三流量计32均受所述控制器控制,便于控制蓄水池10、肥料池20以及药剂池30内的液体定量泵送至混合池40中,以实现输水、输肥以及输药的自动化。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池4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用于对混合池4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混合以实现对药剂和肥料的配比。具体地,所述混合池40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1、搅拌轴42以及搅拌叶轮 43,所述搅拌叶轮43与搅拌轴42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2的一端延伸至混合池40的外部并与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便于对混合池40内的搅拌装置进行控制,便于将药剂、肥料与水进行混合。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池40还通过输送管道45连接有喷灌管,所述喷灌管便于对植物进行灌溉。喷灌管包括喷淋支管61和滴灌支管62,所述喷淋支管 61上间隔均匀地安装有若干喷淋头61a,所述滴灌支管62上间隔均匀地安装有若干滴灌头62a。在使用时,所述喷淋支管61便于将含有药剂或肥料的液体进行喷淋,以便于对植物进行驱虫撒药以及叶面施肥,所述滴灌支管62便于对植物的根系进行补水和针对性地施药或对根系进行针对施肥,利于对水资源、肥料以及药剂进行节省,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种植效益。具体地,所述喷灌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式安装座70,所述升降式安装座70之间设置有若干伸缩固定座80,所述喷淋支管61和滴灌支管62均与所述升降式安装座70和伸缩固定座80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45的末端设置有三通电磁阀50a,所述三通电磁阀50a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喷淋支管61的进水端和滴灌支管62的进水端均与所述三通电磁阀50a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式安装座70包括底座71、设置在底座71上方的伸缩轴套以及安装在所述伸缩轴套内部的丝杆轴73,所述底座71的内部设置有减速电机71a,所述减速电机71a的输出端与丝杆轴73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轴73 上套设有滑动连接板74,所述伸缩轴套包括第一伸缩段721和设置在第一伸缩段721下方并与第一伸缩段721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段722,所述第一伸缩段721 的顶部设置有横担75,所述滑动连接板74与第一伸缩段721固定连接便于带动该第一伸缩段721上升或者下降,以降或者抬高所述喷灌管的高度,便于对喷淋面积进行调整,同时,可调节滴灌头62a的高度便于人工或者机械对地面进行处理,以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对喷灌管造成损伤,提高其使用寿命。所述伸缩固定座 80包括三角架81和设置在三角架81上方的伸缩杆,所述三角架81便于提高所述伸缩固定座80的稳定性,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二伸缩段821和设置在第二伸缩段821下方并与第二伸缩段821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段822,所述第二固定段822 与所述三角架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822的顶部还设置有横担75。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升降式安装座70在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可带动所述伸缩固定座80在对喷灌管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避免喷灌管的晃动。
2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