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清洁设备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04:03: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方便人们的生活,各种清洁设备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例如吸尘器。为收集吸入吸尘器内的灰尘等垃圾,吸尘器内都会设置有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包括尘桶等。
3.但是,目前吸尘器上所使用的集尘装置,在进行清理时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尘桶使用之后需要及时清理,清理时需要将尘桶从主机上拆下后,再倒出尘桶中的灰尘,清理时需要用户手动清洁,容易弄脏用户的手部,清理过程整洁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清洁设备及吸尘器,清理尘桶时,用户无需接触尘桶,即可完成尘桶的清理。
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6.尘桶,所述尘桶轴向方向的底部具有出尘口,所述尘桶上设有锁扣组件及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锁扣组件卡接以盖合所述出尘口;
7.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与所述尘桶可移动连接,所述机体组件对应所述锁扣组件的位置上设有解锁触发件;
8.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可驱动所述尘桶相对所述机体组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所述尘桶运动进入第二位置时,所述解锁触发件可触发所述锁扣组件解锁,以使得所述底盖打开所述出尘口。
9.可选地,所述底盖对应所述锁扣组件的一端设有卡接扣;
10.所述锁扣组件包括摆杆盖板、对称设置的两个摆杆及第一弹性结构;
11.所述摆杆盖板与所述尘桶连接,并围合成转接空间;
12.两个所述摆杆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接空间内,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转接空间;
13.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摆杆连接。
14.可选地,所述摆杆包括转接部及设置在所述转接部两端的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转接部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接空间内,所述第一摆臂及所述第二摆臂分别至少部分伸出所述转接空间;
15.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摆臂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摆杆盖板上,至少在两个所述第一摆臂的相互远离的路径上设有限位部。
17.可选地,所述解锁触发件为相对设置在所述机体组件上的解锁凸块,两个所述解锁凸块相向延伸。
18.可选地,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抽吸组件及分别与所述抽吸组件连接的分离器及手持组件;
19.所述手持组件朝向所述锁扣组件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对应所述锁扣组件的位置上设有所述解锁触发件,所述容置槽对应所述出尘口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锁扣组件可通过所述开口出入所述容置槽;所述解锁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20.可选地,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齿轮及拉杆;
21.至少一对所述传动齿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体组件上;
22.所述拉杆上对应所述传动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齿条,所述拉杆伸入成对的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通过所述拉杆齿条与成对的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23.所述尘桶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相向的一面设有尘桶齿条,所述滑轨通过所述尘桶齿条分别与成对的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24.可选地,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对定位件及第二弹性结构,所述定位件包括转孔及设置在所述转孔两端的卡接齿及卡钩部,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转孔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体组件上,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卡钩部连接;
25.所述拉杆上对应所述定位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拉杆位于成对的两个所述定位件之间。
26.可选地,所述拉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段及作用段;
27.所述作用段朝向所述传动齿轮的一面,沿厚度方向分为传动区及解锁区,所述传动区设有所述拉杆齿条;
28.所述解锁区为平面结构,所述卡接齿从所述定位槽内脱出后,沿所述解锁区滑动。
29.可选地,所述机体组件还包括机体盖板,所述机体盖板连接在所述机体组件上,并形成安装腔;
30.所述传动齿轮及所述定位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机体盖板上设有供所述传动齿轮及所述定位件伸出的通孔;
31.所述拉杆伸入所述安装腔与所述传动齿轮及所述定位件连接。
32.可选地,所述机体盖板与所述锁扣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所述解锁触发件。
33.可选地,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推杆,所述解锁推杆与所述尘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推杆可带动所述尘桶相对所述机体组件移动。
34.可选地,所述解锁推杆包括推杆主体及旋动杆;
35.所述推杆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尘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动杆可转动连接。
36.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
37.尘桶,所述尘桶轴向方向的底部具有出尘口,所述尘桶上设有锁扣组件及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锁扣组件卡接以盖合所述出尘口;
38.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与所述尘桶可移动连接,所述机体组件对应所述锁扣组件的位置上设有解锁触发件;
39.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驱动所述尘桶相对所述机体组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所述尘桶运动进入第二位置时,所述解锁触发件可触发所述锁扣组件解锁,以使得所述底盖打开所述出尘口。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解锁组件驱动尘桶相对机体组件相对移动,
从而机体组件通过解锁触发件触发锁扣组件解锁,从而使得底盖打开出尘口,以便尘桶内的灰尘可从出尘口倒出,完成尘桶的清理,清理过程中,用户无需直接接触尘桶,清理方式更加方便、快速、整洁,且操作过程简单,可有效提高清理尘桶的效率,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底盖打开状态;
4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尘桶位于第一位置;
4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尘桶位于第二位置;
4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尘桶位于第二位置;
4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底盖打开状态;
4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底盖打开状态;
4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扣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0.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51.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杆结构示意图;
52.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齿轮及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尘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54.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尘桶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55.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尘桶从第一位置开始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定位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56.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57.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58.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推杆主体与旋动杆呈打开状态;
59.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推杆主体与旋动杆呈打开状态;
60.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尘桶位于第二位置;
61.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尘桶位于第二位置;
62.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底盖打开状
态;
63.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洁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底盖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6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65.发明人在实践本发明实施例时,发现目前使用的吸尘器中,吸尘器上所使用的集尘装置,在进行清理时均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用户在清理尘桶时,经常会弄脏用户的手部,且清理过程非常繁琐,耗费时间。
66.究其原因,发明人发现是由于现有的吸尘器上的尘桶连接的结构导致的上述问题。在需要清理尘桶时,需要将尘桶从主机上拆下,然后再倒出尘桶中的灰尘,拆卸时,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拆卸尘桶,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导致尘桶口部附着的灰尘粘到用户的手部,同时,在进行倒灰操作时,也容易弄脏用户的手部,清理过程整洁度不高。
67.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及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清理尘桶时,用户无需直接接触尘桶,即可完成清理过程,清理方式更加方便、快速、整洁。
6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底盖打开状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
7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尘桶10、机体组件40及解锁组件50。
71.其中,尘桶10轴向方向的底部具有出尘口11,尘桶10上设有锁扣组件20及底盖30,底盖30与锁扣组件20卡接以盖合出尘口11。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尘桶10的外侧壁上设有锁扣组件20,底盖30与尘桶10铰接,当底盖30与锁扣组件20卡接时,可盖合出尘口11。
72.机体组件40与尘桶10可移动连接,结合图2,参见图3,机体组件40对应锁扣组件20的位置上设有解锁触发件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体组件40可包括多个组成部件,如包括抽吸组件401(机体组件40a)、分离器402(机体组件40b)及手持组件403(机体组件40c),当然也可包括其他结构的部件,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73.解锁组件50可驱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尘桶10运动进入第二位置时,解锁触发件42可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以使得底盖30打开出尘口11。
7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解锁组件50驱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相对移动,从而机体组件40通过解锁触发件42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从而使得底盖30打开出尘口11,以便尘桶10内的灰尘可从出尘口11倒出,完成尘桶10的清理,清理过程中,用户无需直接接触尘桶10,清理方式更加方便、快速、整洁,且操作过程简单,可有效提高清理尘桶10的效率,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7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至少包括吸尘器、清洗机及空气净化器。例如,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手持式吸尘器,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立式吸尘器、立式清洗机、自移动清洁机器人、车载吸尘器及其他形式的配置尘桶10的设备。相应地,机体组件40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机体组件40,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清洁设备的机体组件40,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以上或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清洁设备,以图1中所示的手持式吸尘器为例进行说明,以手持式吸尘器为例进行说明仅为示例,这并不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76.结合图1,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机体组件40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机体组件40包括抽吸组件401及分别与抽吸组件401连接的分离器402及手持组件403。分离器402、抽吸组件401及手持组件403连接后,可形成一个整体,可整体相对尘桶10移动,如,形成一类似于n型结构,一种与尘桶10连接的方式是,尘桶10轴向方向的顶部具有安装口,分离器402通过安装口设置于尘桶10内,抽吸组件401位于尘桶10的顶部位置,手持组件403位于尘桶10的一侧。通过安装口,尘桶10可相对分离器402发生移动,如以图1的方位为例,尘桶10可相对分离器402从上向下方向移动,即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从而解锁触发件42可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以使得底盖30打开出尘口11。
77.进一步地,手持组件403朝向锁扣组件20的一侧设有容置槽41。容置槽41的槽壁上对应锁扣组件20的位置上设有解锁触发件42,容置槽41对应出尘口11的一端具有开口43,锁扣组件20可通过开口43出入容置槽41,解锁组件50部分位于容置槽41内。
78.尘桶10、分离器402、抽吸组件401及手持组件403之间均具有气流通道。尘桶10上设有吸尘口101,吸尘口101可连接吸尘管或其他吸尘附件。分离器402包括但不限于为旋风分离器,从吸尘口101吸入的灰尘经过分离器402进行气固分离后,落入尘桶10内。用户可通过手持组件403中的手柄把持清洁设备进行吸尘作业,手柄上还设有控制开关,手柄的顶部设有出风部,出风部与抽吸组件401连接。手柄的底部设有基座,基座内设有电池组件及控制芯片,控制开关与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还与抽吸组件401及电池组件连接。用户可通过控制开关向控制芯片输入控制指令,从而通过控制芯片控制抽吸组件401的启停,电池组件用于为电机组件、控制芯片等电能驱动的功能部件提供运行时的电能。出风部上设有出风口,气流可从吸尘口101流入机体组件40内部,再从出风部上的出风口排出机体组件40,出风部内设有出风过滤件。
79.抽吸组件401被配置为在工作时形成负压以形成抽吸气流,抽吸气流可将吸尘口101附近的垃圾吸入尘桶10内,经吸尘口101进入的带有固体垃圾的气流,通过分离器402将气流进行气固分离,如,分离器402可为旋风分离器,灰尘随气流由吸尘口101高速、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高速旋转的气流可有效地将绝大多数灰尘颗粒离心分离,将气流中大部分的固体垃圾截留在尘桶10内。之后,气流再经过分离器402与抽吸组件401之间的气流通道从尘桶10流动至抽吸组件401,然后气流再流入出风部,经出风口流出。
80.当尘桶10内的灰尘会堆积很多时,需要对尘桶10进行清理。举例来说,结合图1及图2,参见图3至7,在图3中,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底盖30与锁扣组件20卡接并盖合出尘口11。用户可正常使用清洁设备进行清洁作业,如进行吸尘作业,吸进来的灰尘会落入尘桶10中。
81.当需要进行清理尘桶10时,结合图1,参见图4及图5,用户可通过解锁组件50带动
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此时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时,解锁触发件42可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此时底盖30解除锁定状态,可绕着铰接的连接处相对尘桶10转动,底盖30可打开出尘口11,底盖30打开状态可参见图6及图7。底盖30打开后,尘桶10内的灰尘可从尘桶10内倒出,以完成尘桶10的清理。
82.在进行气固分离时,分离器402的表面上可能会沾有不易清理的垃圾,如灰尘、毛发等,为了将分离器402清理干净,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5及图7,安装口的内壁上环设有刮条12,刮条12的一端抵接于分离器402的外壁。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时,刮条12也相对分离器402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将分离器402外壁上的灰尘等物质从分离器402外壁上刮下来,以从出尘口11倒出。通过解锁组件50驱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时,底盖30的解锁操作、分离器402的刮灰操作同时完成,用户通过一键式操作用实现多个功能,避免用户接触脏污的尘桶10内部,让用户用的更方便。
83.进一步地,结合图2及图3,参见图8及图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底盖30对应锁扣组件20的一端设有卡接扣31。锁扣组件20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锁扣组件20包括摆杆盖板21、对称设置的两个摆杆22及第一弹性结构23。摆杆盖板21与尘桶10连接,并围合成转接空间。两个摆杆22可转动连接在转接空间内,摆杆22的两端分别伸出转接空间。第一弹性结构23分别与两个摆杆22连接。第一弹性结构23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第一弹性结构23包括但不限于为压力弹簧、扭簧及弹片,第一弹性结构23的两个作用端分别与两个摆杆22连接。
84.参见图3,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第一弹性结构23的作用下,两个摆杆22夹持卡接扣31。
85.参见图4,解锁触发件42在尘桶10运动进入第二位置时,驱动摆杆22转动,以释放卡接扣31。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时,如沿着图4中方位,尘桶10向下移动,解锁触发件42可驱动两个摆杆22转动,以释放卡接扣31。卡接扣31失去夹持力,在重力作用下,底盖30绕着铰接部,相对尘桶10转动,从而打开出尘口11。底盖30打开状态可参见图6及图7。
86.继续结合图2及图3,参见图8及图9,摆杆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摆杆22包括转接部221及设置在转接部221两端的第一摆臂222及第二摆臂223,摆杆22通过转接部221可转动连接在转接空间内,第一摆臂222及第二摆臂223分别至少部分伸出转接空间。第一弹性结构23位于两个第一摆臂222之间,并分别与两个第一摆臂222连接。
87.摆杆22上的转接部221可为轴或者为孔,摆杆盖板21上对应转接部221的位置设有支撑孔,转接部221为轴时,两端可转动连接在摆杆盖板21及尘桶10上,转接部221为孔时,可转动连接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摆杆盖板21及尘桶10上。以转动部为轴,第一摆臂222与第二摆臂223形成杠杆结构,第一摆臂222摆动时,可带动第二摆臂223沿着相背的方向摆动。
88.参见图3,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第一弹性结构23的作用下,两个第一摆臂222相互远离,两个第二摆臂223相互靠近以夹持卡接扣31。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锁扣组件20位于容置槽41内,两个第一摆臂222的远离第二摆臂223的一端相互远离,可抵接在容置槽41的槽壁上,当然也可不抵接。两个第一摆臂222相互远离时,根据杠杆原理,两个第二摆臂223则相互靠近,形成夹持结构,将卡接扣31夹持固定,实现底盖30盖合出尘口11。
89.参见图4,解锁触发件42在尘桶10运动进入第二位置时,解锁触发件42可驱动两个第一摆臂222相互靠近,两个第二摆臂223相互远离,以释放卡接扣31。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
40移动时,如沿着图4中方位,尘桶10向下移动,解锁触发件42可驱动两个第一摆臂222相互靠近,两个第一摆臂222带动两个第二摆臂223相互远离,以释放卡接扣31。解锁触发件42可使得第一摆臂222的移动空间变窄,当两个第一摆臂222与解锁触发件42接触时,两个第一摆臂222的相互靠近,根据杠杆原理,两个第二摆臂223则相互远离,卡接扣31失去夹持力,在重力作用下,绕着铰接部,相对尘桶10转动,从而打开出尘口11。底盖30打开状态可参见图6及图7。
90.继续参见图6及图7,为了防止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不到位,导致底盖30打不开的情况出现,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至第二位置后,尘桶10还可以继续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从而使得锁扣组件20完全移出容置槽41,这种方式下,可使得第一摆臂222的各部分均与解锁触发件42接触,尤其是远离第二摆臂223的一端必然会与解锁触发件42接触,从而使得两个第一摆臂222之间的距离在某一时刻处于最近,使得两个第二摆臂223相互之间的距离最远,从而保证两个第二摆臂223与卡接扣31分离,使得底盖30打开。当然,当不需要锁扣组件20移出容置槽41时,也可使得两个第二摆臂223与卡接扣31分离时,锁扣组件20也可不必完全移出容置槽41。
91.结合图6,继续参见图8,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摆杆盖板21上,至少在两个第一摆臂222的相互远离的路径上设有限位部211。限位部211可为限位板,在锁扣组件20移出容置槽41后,在第一弹性结构23的作用下,两个第一摆臂222相互远离,通过相互远离路径上的限位部211可防止两个第一摆臂222之间分离的距离过大,以使得两个第一摆臂222可再次进入容置槽41内。
92.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及图6,解锁触发件42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解锁触发件42为相对设置在机体组件40上的解锁凸块,两个解锁凸块相向延伸。两个解锁凸块可使得两个摆杆22所在的空间变窄,当两个摆杆22移动并与解锁凸块接触时,受到解锁凸块的挤压,两个摆杆22发生转动从而释放底盖30。
93.进一步地,机体组件40上设有容置槽41时,解锁触发件42设置在容置槽41相对的两个槽壁上,两个解锁凸块可使得两侧槽壁之间的空间变窄,当两个第一摆臂222移动并与解锁凸块接触时,受到解锁凸块的挤压,两个第一摆臂222相互靠近,使得两个第二摆臂223相互远离,从而释放底盖30。解锁凸块可设置在容置槽41的对应出尘口11开口43处。
94.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一摆臂222与解锁凸块接触时受到损伤,沿尘桶10轴向方向,解锁凸块的至少朝向容置槽41内的一侧设置导向面。导向面可为斜面,也可为弧形面,第一摆臂222与解锁凸块接触时,可沿着导向面移动,从而进行平滑或圆滑的移动,从而减少第一摆臂222与解锁凸块之间的硬性接触,避免第一摆臂222损伤。更进一步的,第一摆臂222远离第二摆臂223的一端也可为弧形或球形,进一步地防止损伤。若在锁扣组件20需移出容置槽41的方式下,解锁凸块除了朝向容置槽41内的一侧设置导向面之外,朝向容置槽41外部的一侧也可设置导向面,从而将第一摆臂222导入容置槽41内。当然,两个解锁凸块相对的一面也可设置导向面。
95.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解锁组件50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如,参见图2,一种可实现方式是,解锁组件50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齿轮51及拉杆52。通过传动齿轮51带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参见图15,解锁组件50包括解锁推杆55,通过推杆可带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
96.下面对上述两种解锁组件50的实现方式分别进行介绍。
97.结合图2及图3,参见图10及图11,解锁组件50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齿轮51及拉杆52。至少一对传动齿轮51可转动连接在机体组件40上。拉杆52上对应传动齿轮51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齿条521,拉杆52伸入成对的两个传动齿轮51之间,通过拉杆齿条521与成对的两个传动齿轮51啮合连接。
98.结合图2及图3,参见图9及图12,尘桶10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轨13,两个滑轨13相向的一面设有尘桶齿条14,滑轨13通过尘桶齿条14分别与成对的传动齿轮51啮合连接。
99.参见图3至图7,拉杆52沿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时,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传动齿轮51通过尘桶齿条14带动尘桶1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100.尘桶10上的尘桶齿条14通过传动齿轮51与拉杆52上的齿条实现联动,当拉杆52上下运动时,可通过传动齿轮51驱动尘桶10沿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拉杆52向上移动时,带动尘桶10相对向下移动,拉杆52向下移动时,可带动尘桶10相对向上移动。通过齿轮及齿条的传动原理,可实现平稳高精度的传动,使得拉杆52、尘桶10的移动更加平稳。
101.举例来说,参见图3,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底盖30与锁扣组件20卡接并盖合出尘口11。
102.当需要进行清理尘桶10时,参见图4及图5,以图中方位为例,用户可向上拉动拉杆52,拉杆52向上移动时,通过拉杆齿条521分别带动两个传动齿轮51转动,如,左侧的传动齿轮51逆时针转动,右侧的传动齿轮51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51转动时,通过尘桶齿条14带动尘桶10向下移动,即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解锁触发件42可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解锁过程可参加上述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锁扣组件20解锁后,底盖30失去了夹持力,可绕着铰接的连接处相对尘桶10转动,底盖30可打开出尘口11,底盖30打开状态可参见图6及图7。底盖30打开后,尘桶10内的灰尘可从尘桶10内倒出,以完成尘桶10的清理。
103.当清理完尘桶10后,解锁组件50被配置为允许尘桶10相对于机体组件40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用户可向下推动拉杆52,拉杆52向下移动时,通过拉杆齿条521分别带动两个传动齿轮51转动,如,左侧的传动齿轮51顺时针转动,右侧的传动齿轮51逆时针转动。传动齿轮51转动时,通过尘桶齿条14带动尘桶10向上移动,即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向第一位置移动,此时分离器402可从安装口部分伸入尘桶10。当尘桶10回到第一位置后,可转动底盖30并通过锁扣组件20底盖30夹持底盖30上的卡接扣31,使得底盖30盖合出尘口11。尘桶10的另一种回移至第一位置的方式是,用户也可通过底盖30盖合出尘口11的同时,推动尘桶10回移至第一位置,推动尘桶10移动时,拉杆52也相应回移。
104.为进一步地保证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运动的平稳,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2及图12,机体组件40上设有导向条44,导向条44沿尘桶10移动方向延伸。滑轨13背向尘桶齿条14的一面对应导向条44的位置上设有导向槽15,导向条44可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5内。通过导向条44及导向槽15可限定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限定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只能沿着导向条44延伸方向移动,避免相对移动过程中,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发生错位,同时也可使得相对移动过程更加平稳。
105.更进一步地,滑轨13背向尘桶齿条14的一面还设有避让凹槽16。通过避让凹槽16
可减少滑轨13与容置槽41的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滑轨13与容置槽41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的相对移动更加顺畅。
106.当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为了锁定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参见图2、图11及图13,解锁组件50还包括至少一对定位件53及第二弹性结构54,定位件53包括转孔531及设置在转孔531两端的卡接齿532及卡钩部533,定位件53通过转孔531可转动连接在机体组件40上,第二弹性结构54位于两个卡钩部533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卡钩部533连接。结合图10,拉杆52上对应定位件53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522,拉杆52位于成对的两个定位件53之间。第二弹性结构54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第二弹性结构54包括但不限于为压力弹簧、扭簧及弹片,第二弹性结构54的两个作用端分别与两个卡钩部533连接。
107.结合图3及图10,参见图13,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由于抽吸组件401的限制尘桶10不会向上移动,同时,在第二弹性结构54的作用下,定位件53通过卡接齿532卡接于定位槽522内,卡钩部533与滑轨13的底部卡接。在第二弹性结构54的作用下,两个卡钩部533相互远离,并伸入滑轨13的底部。两个卡钩部533相互远离时,根据杠杆原理,两个卡接齿532则相互靠近,并卡接入定位槽522内。在没有施加在拉杆52或尘桶10上的其他作用力的情况下,通过定位件53可防止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发生向下的移动,配合抽吸组件401,可确保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稳定。
108.结合图4,参见图14,拉杆52沿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时,卡接齿532从定位槽522内脱出,卡钩部533从滑轨13的底部脱出。以图14的方位为例,拉杆52向上移动时,卡接齿532受到拉杆52的挤压相互远离,两个卡钩部533的相互靠近,两个卡钩部533从滑轨13的底部脱离,没有定位件53的限制下,此时尘桶10可相对机体组件40进行移动。
109.当解锁组件50包括定位件53时,清理尘桶10的过程为,首先,通过拉杆52驱使定位件53上的卡接齿532从定位槽522内脱出,卡钩部533从滑轨13的底部脱离,以便解除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的位置限定。然后,通过拉杆52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从而带动尘桶1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以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底盖30打开,灰尘可从出尘口11倒出。
110.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件53与传动齿轮51沿着拉杆5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干扰。或者,定位件53与传动齿轮51也可沿着拉杆52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层叠布置时,每个定位件53分别对应于一个传动齿轮51,并与对应的传动齿轮51共用一个转动轴534。定位件53与传动齿轮51均具有相对独立的转动空间,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干扰,同时也可节省转动轴534的使用数量。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1,卡钩部533的厚度大于卡接齿532的厚度,从而形成转接槽,传动齿轮51可位于转接槽内。
111.为减少定位件53与传动齿轮51之间的磨损,定位件53与传动齿轮51之间设有垫片通过设置垫片可防止定位件53与传动齿轮51之间产生摩擦,减少定位件53与传动齿轮51的磨损几率,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112.继续参见图10,拉杆52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拉杆52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段523及作用段524。作用段524朝向传动齿轮51的一面,沿厚度方向分为传动区及解锁区,传动区设有拉杆齿条521。解锁区为平面结构,卡接齿532从定位槽522内脱出后,沿解锁区滑动。为方便用户的操作,在主体段523远离作用段524的一端设有操作把手,如操作把手与主体段523形成t型结构,用户通过操作把手拉动及推动拉杆52。用户可向上拉动拉杆52时,卡接齿532从定位槽522内脱出,并抵接于解锁区上,卡接齿532受到解锁区的挤压相互远离,从而带动
两个卡钩部533的相互靠近。拉杆52继续向上移动时,拉杆齿条521分别带动两个传动齿轮51转动,以带动尘桶10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解锁触发件42可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
113.进一步地,机体组件40对应操作把手的位置设有收纳槽,当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把手被收纳于收纳槽内,使操作把手的端面不超出机体组件40的表面,避免增大机体组件40所占空间。
114.进一步地,当解锁组件50包括定位件53时,需要先解除定位件53对尘桶10的锁定,然后再通过拉杆52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为更好地实现上述效果,结合图3,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主体段523及作用段524之间,传动区上还设有缓冲槽525。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传动齿轮51位于缓冲槽525内。缓冲槽525与拉杆齿条5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拉杆52需要移动一段距离之后,拉杆齿条521与传动齿轮51才可啮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结构的拉杆52可实现先解除定位件53对尘桶10的锁定,再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的效果。在拉杆52沿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方向移动时,即向上移动时,先使得卡接齿532从定位槽522内脱出,卡钩部533从滑轨13的底部脱离,此时,传动齿轮51还位于缓冲槽525内,并未与拉杆齿条521啮合,因此拉杆52不会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尘桶10也不会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当拉杆52继续向上移动时,此时,拉杆齿条521与传动齿轮51啮合,拉杆52可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从而带动尘桶10移动。
115.进一步地,为了对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进行保护,避免其他部件对其造成干扰,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机体组件40还包括机体盖板404,机体盖板404连接在机体组件40上,并形成安装腔。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均位于安装腔内,机体盖板404上设有供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伸出的通孔4041。拉杆52伸入安装腔与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连接。通过机体盖板404保护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的同时,也可对容置槽41进行遮盖,防止机体组件40的其他部件外露。
116.进一步地,结合图2及图10,参见图5及图7,为限制拉杆52的移动距离,拉杆52朝向机体盖板404的一侧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凹槽526。机体盖板404对应限位凹槽526的位置设有限位块4042,限位块4042伸入限位凹槽526内,以限定拉杆52的移动距离。拉杆52向上移动时,限位块4042可抵接在限位凹槽526的下方的槽壁上,从而限制拉杆52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当拉杆52向下移动时,限位块4042可抵接在限位凹槽526的上方的槽壁上,从而限制拉杆52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从而避免拉杆52上下移动的距离过大,导致与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脱离,影响底盖30的打开。
117.进一步地,机体盖板404与锁扣组件20对应的位置设有解锁触发件42。机体盖板404可作为机体组件40的一部分,机体盖板404相背的两侧分别具有齿轮槽及锁扣槽,机体盖板404通过齿轮槽罩扣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传动齿轮51及定位件53可在齿轮槽内动作,齿轮槽的槽壁上具有通孔4041。机体盖板404通过锁扣槽罩扣锁扣组件20,锁扣组件20可在锁扣槽内动作,解锁触发件42设置在锁扣槽内。通过机体盖板404可将锁扣组件20与传动齿轮51定位件53分隔开,避免其动作时,相互干扰。
118.解锁组件50除了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之外,还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参见图15及图16,解锁组件50包括解锁推杆55,解锁推杆55与尘桶10固定连接,如,解锁推杆55可通过螺钉56与尘桶10固定连接,通过解锁推杆55可带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此种方式下,除了解锁组件50的实现方式不同之外,尘桶10上无需设置滑轨13,锁扣组件20、底盖30及机
体组件40的设置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实现方式相同。
119.参见图15及图16,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底盖30与锁扣组件20卡接并盖合出尘口11。用户可正常使用清洁设备进行清洁作业,如进行吸尘作业,吸进来的灰尘会落入尘桶10中。
120.当需要进行清理尘桶10时,参见图17至图20,用户可通过解锁推杆55向下移动,以带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时,解锁触发件42可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此时底盖30解除锁定状态,可绕着铰接的连接处相对尘桶10转动,底盖30可打开出尘口11,底盖30打开状态可参见图22。底盖30打开后,尘桶10内的灰尘可从尘桶10内倒出,以完成尘桶10的清理。当然,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时,刮条12也相对分离器402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将分离器402外壁上的灰尘等物质从分离器402外壁上刮下来,以从出尘口11倒出。
121.进一步地,当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为了锁定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参见15及图16,解锁推杆55包括推杆主体551及旋动杆552。推杆主体551的一端与尘桶10连接,另一端与旋动杆552可转动连接。尘桶10位于第一位置时,旋动杆552可相对于推杆主体551转动并连接在机体组件40上。由于抽吸组件401的限制尘桶10不会向上移动,当旋动杆552连接在机体组件40上时,可限制尘桶10向下移动,配合抽吸组件401,可确保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
122.在需要清理尘桶10时,参见图17及图18,可先将旋动杆552从机体组件40上分离,然后相对推杆主体551转动至与推杆主体551成一条直杆,然后,用户可向下推动旋动杆552,通过旋动杆552带动推杆主体551移动,再通过推杆主体551带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参见图19及图20,带动尘桶1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解锁触发件42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使得底盖30打开。为了防止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不到位,导致底盖30打不开的情况出现,解锁推杆55带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至第二位置后,解锁推杆55还可以继续带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移动,从而使得锁扣组件20完全移出容置槽41,从而保证锁扣组件20与底盖30分离,使得底盖30打开。当然,当不需要锁扣组件20移出容置槽41时,也可使得锁扣组件20与底盖30时,锁扣组件20也可不必完全移出容置槽41。
123.继续参见图18,旋动杆552与机体组件40的一种可实现连接方式是,机体组件40上设有固定槽45,固定槽45内设有第一固定部46,旋动杆552上设有第二固定部,旋动杆552可容置于固定槽45内,第一固定部46与第二固定部连接。第一固定部46及第二固定部可为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及限位槽,如,旋动杆552上设有限位凸起,固定槽45内设有限位槽,旋动杆552容置于固定槽45内时,限位凸起与限位槽连接,以便将旋动杆552固定在固定槽45内。旋动杆552位置固定后,从而可限定尘桶10与机体组件40的相对位置。
124.进一步地,为限制推杆主体551的移动距离,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方向,机体组件40设有限位结构以限定解锁推杆55的移动距离。限位结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限位凹槽526及限位块4042的实现方式,如,推杆主体551上设有限位凹槽526,机体组件40上设有限位块4042,限位块4042伸入限位凹槽526内,以限定解锁推杆55的移动距离。
125.相应地,结合图1至图2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桶10、机体组件40及解锁组件50。
126.其中,尘桶10轴向方向的底部具有出尘口11,尘桶10上设有锁扣组件20及底盖30,
底盖30与锁扣组件20卡接以盖合出尘口11。
127.机体组件40与尘桶10可移动连接,结合图2,参见图3,机体组件40对应锁扣组件20的位置上设有解锁触发件42。
128.解锁组件50可驱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尘桶10运动进入第二位置时,解锁触发件42可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以使得底盖30打开出尘口11。
12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实现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的实施方式,两者的技术特征可相互参考、借鉴,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吸尘器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持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自移动吸尘器、车载吸尘器等。
13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吸尘器中,通过解锁组件50驱动尘桶10相对机体组件40相对移动,从而机体组件40通过解锁触发件42触发锁扣组件20解锁,从而使得底盖30打开出尘口11,以便尘桶10内的灰尘可从出尘口11倒出,完成尘桶10的清理,清理过程中,用户无需直接接触尘桶10,清理方式更加方便、快速、整洁,且操作过程简单,可有效提高清理尘桶10的效率,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131.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帮助理解。下面应用场景中,以清洁设备为手持式吸尘器为例。
132.应用场景1
133.用户通过手持式吸尘器清洁完客厅后,需要将尘桶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134.用户关闭清洁设备,握住手持组件,可向上拉动拉杆,拉杆向上移动时,先解除定位件对尘桶的锁定,然后再通过拉杆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尘桶上的尘桶齿条通过传动齿轮与拉杆上的齿条实现联动,拉杆向上移动时,带动尘桶相对向下移动。
135.尘桶相对机体组件向下移动时,即尘桶相对机体组件移动时,刮条也相对分离器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刮条可将分离器外壁上的灰尘等物质从分离器外壁上刮下来,以从出尘口倒出。
136.同时,随着尘桶的移动,两个第一摆臂与解锁触发件接触,两个第一摆臂的相互靠近,根据杠杆原理,两个第二摆臂则相互远离,卡接扣失去夹持力,在重力作用下,绕着铰接部,相对尘桶转动,从而打开出尘口。
137.当清理完尘桶后,用户可向下推动拉杆,拉杆向下移动时,带动尘桶向上移动,当尘桶回到第一位置后,可转动底盖并通过锁扣组件底盖夹持底盖上的卡接扣,使得底盖盖合出尘口。或者,用户也可通过底盖盖合出尘口的同时,推动尘桶回移至第一位置,推动尘桶移动时,拉杆也相应回移。
138.应用场景2
139.用户通过手持式吸尘器清洁完客厅后,需要将尘桶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140.用户关闭清洁设备,握住手持组件,从固定槽拉出旋动杆,并带动旋动杆旋转至与推杆主体成一直杆。
141.用户用力向下推动旋动杆,通过旋动杆带动推杆主体向下移动,推杆主体移动时,带动尘桶同步向下移动。
142.尘桶相对机体组件向下移动时,即尘桶相对机体组件移动时,刮条也相对分离器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刮条可将分离器外壁上的灰尘等物质从分离器外壁上刮下来,以从出尘口倒出。
143.同时,随着尘桶的移动,两个第一摆臂与解锁触发件接触,两个第一摆臂的相互靠近,根据杠杆原理,两个第二摆臂则相互远离,卡接扣失去夹持力,在重力作用下,绕着铰接部,相对尘桶转动,从而打开出尘口。
1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