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喷墨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03:01: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从喷头的喷嘴喷出油墨进行印刷的喷墨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使用分散有颗粒成分(颜料、金属颗粒等)的油墨通过喷墨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抑制喷墨印刷装置内的油墨的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成为重要的课题。这是因为,油墨的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成为产生粗大颗粒、油墨浓度的变动的原因,可能粗大颗粒堵塞喷头的喷嘴而导致无法印刷,或者油墨浓度变动而使印刷品质下降。
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抑制油墨的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的喷墨印刷装置。图13示出专利文献1的喷墨印刷装置1000。
4.喷墨印刷装置1000具备储墨罐101、喷头102以及泵103。喷头102具备导入油墨的导入口102a、喷出油墨的喷嘴102b、以及将未从喷嘴102b喷出的油墨排出的排出口102c。在喷头循环用配管104配置有喷头102和泵103。储墨罐101与喷头循环用配管104通过供给用配管105而连接。
5.通过对泵103进行驱动而将贮存在储墨罐101中的油墨106a经由供给用配管105向喷头循环用配管104供给。通过对泵103进行驱动而使供给到喷头循环用配管104的油墨106b在喷头循环用配管104中循环,从喷头102的喷嘴102b喷出而进行印刷。
6.喷墨印刷装置1000通过使油墨106a在喷头循环用配管104中循环来抑制分散在油墨中的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
7.在先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99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1.在喷墨印刷装置1000中,在喷头循环用配管104中循环的油墨中,新发生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的情况得到抑制。但是,在储墨罐101、供给用配管105中发生了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的情况下,无法从油墨中去除粗大颗粒,在喷头循环用配管104循环的油墨中包含粗大颗粒,可能喷头102的喷嘴102b被堵塞而导致无法印刷,或者油墨浓度变动而使印刷品质下降。
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完成的,作为其手段,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喷墨印刷装置具备:第一储墨罐,其具有第一油墨供给口、第一油墨贮存部以及第一油墨导出口;喷头,其具有导入油墨的导入口、喷出油墨的喷嘴、以及将未从喷嘴喷出的油墨排出的排出口;第一泵,其具有抽吸油墨的第一抽吸口和喷出油墨的第一喷出口;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一泵的第一喷出口与喷头的导入口;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喷
头的排出口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供给用配管,其连接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的任意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过滤器,其具有第一上游口和第一下游口,过滤从第一上游口向第一下游口通过的油墨,并配置在供给用配管,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未配置过滤器。
14.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喷墨印刷装置具备:第一储墨罐,其具有第一油墨供给口、第一油墨贮存部以及第一油墨导出口;喷头,其具有导入油墨的导入口、喷出油墨的喷嘴、以及将未从喷嘴喷出的油墨排出的排出口;第一泵,其具有抽吸油墨的第一抽吸口和喷出油墨的第一喷出口;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一泵的第一喷出口与喷头的导入口;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喷头的排出口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供给用配管,其连接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的任意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过滤器,其具有第一上游口和第一下游口,过滤从第一上游口向第一下游口通过的油墨,并配置在供给用配管,在将从喷头的排出口到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的流路阻力设为第一流路阻力、将从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到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的流路阻力设为第二流路阻力时,第二流路阻力是第一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的大小。
15.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喷墨印刷装置具备:第一储墨罐,其具有第一油墨供给口、第一油墨贮存部以及第一油墨导出口;喷头,其具有导入油墨的导入口、喷出油墨的喷嘴、以及将未从喷嘴喷出的油墨排出的排出口;第一泵,其具有抽吸油墨的第一抽吸口和喷出油墨的第一喷出口;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一泵的第一喷出口与喷头的导入口;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喷头的排出口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第二泵,其具有抽吸油墨的第二抽吸口和喷出油墨的第二喷出口;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与第二泵的第二抽吸口;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二泵的第二喷出口与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供给口;供给用配管,其连接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的任意的位置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的任意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过滤器,其具有第一上游口和第一下游口,过滤从第一上游口向第一下游口通过的油墨,并配置在供给用配管,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未配置过滤器,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中的从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到连接供给用配管的部分的位置未配置过滤器。
16.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的喷墨印刷装置具备:第一储墨罐,其具有第一油墨供给口、第一油墨贮存部以及第一油墨导出口;喷头,其具有导入油墨的导入口、喷出油墨的喷嘴、以及将未从喷嘴喷出的油墨排出的排出口;第一泵,其具有抽吸油墨的第一抽吸口和喷出油墨的第一喷出口;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一泵的第一喷出口与喷头的导入口;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其连接喷头的排出口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第二泵,其具有抽吸油墨的第二抽吸口和喷出油墨的第二喷出口;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与第二泵的第二抽吸口;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其连接第二泵的第二喷出口与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供给口;供给用配管,其连接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的任意的位置与第一泵的第一抽吸口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的任意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过滤器,其具有第一上游口和第一下游口,过滤从第一上游口向第一下游口通过的油墨,并配置在供给用配管,在将从喷头的排出口到第二泵的第二抽吸口的流路阻力设为第三流路阻力、将从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到第二泵的第二抽吸口的流路阻力设为第四流路阻力时,第三流路阻力是第四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的值。
17.发明效果
18.本发明的喷墨印刷装置抑制了因喷头的喷嘴等的堵塞而引起的无法印刷、油墨浓度的变动、气泡向油墨的侵入、因油墨从喷头的喷嘴泄漏等而引起的印刷品质的下降。
附图说明
19.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100的说明图。
20.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110的说明图。
21.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喷墨印刷装置120的说明图。
22.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喷墨印刷装置130的说明图。
23.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喷墨印刷装置140的说明图。
24.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200的说明图。
25.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210的说明图。
26.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300的说明图。
27.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310的说明图。
28.图10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400的说明图。
29.图1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410的说明图。
30.图12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喷墨印刷装置420的说明图。
31.图13是示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喷墨印刷装置1000的说明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第一储墨罐;
[0034]
1a

第一油墨供给口;
[0035]
1b

第二油墨供给口;
[0036]
1c

第三油墨供给口;
[0037]
1e

第一油墨导出口;
[0038]
1f

盖;
[0039]2…
喷头;
[0040]
2a

导入口;
[0041]
2b

喷嘴;
[0042]
2c

排出口;
[0043]3…
第一泵;
[0044]
3a

第一抽吸口;
[0045]
3b

第一喷出口;
[0046]4…
第二泵;
[0047]
4a

第二抽吸口;
[0048]
4b

第二喷出口;
[0049]5…
第一过滤器;
[0050]
5a

第一上游口;
[0051]
5b

第一下游口;
[0052]6…
第二过滤器;
[0053]
6a

第二上游口;
[0054]
6b

第二下游口;
[0055]7…
载台;
[0056]8…
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
[0057]9…
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
[0058]
10

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
[0059]
11

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
[0060]
12

供给用配管;
[0061]
13

脱气流路;
[0062]
14

第三过滤器;
[0063]
14a

第三上游口;
[0064]
14b

第三下游口;
[0065]
15

第四过滤器;
[0066]
15a

第四上游口;
[0067]
15b

第四下游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以下,与附图一起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方式例示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内容。另外,也能够将不同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组合地实施,该情况下的实施内容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另外,附图用于帮助理解说明书,有时示意性地被描绘出,描绘出的构成要素或构成要素间的尺寸的比率有时与说明书所记载的它们尺寸的比率不一致。另外,说明书所记载的构成要素有时在附图中被省略,或者省略了个数而被描绘出等。
[0070]
[第一实施方式]
[0071]
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100。其中,图1是喷墨印刷装置100的说明图。
[0072]
以下,首先,说明喷墨印刷装置100的概要,之后,进行各构成要素的详细说明。
[0073]
需要说明的是,喷墨印刷装置100的重要特征在于,(a)在后述的供给用配管12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b)在后述的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未设置过滤器。
[0074]
喷墨印刷装置100具备第一储墨罐1、喷头2、第一泵3、第一过滤器5以及载台7。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也示出油墨50、被印刷物60。
[0075]
第一储墨罐1具备第三油墨供给口1c、第一油墨贮存部1d、以及第一油墨导出口1e。另外,第三油墨供给口1c由盖1f封闭。需要说明的是,储墨罐不仅仅限定于第一储墨罐1,也可以具备其他的储墨罐。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储墨罐1作为副储墨罐,另外具备主储墨罐。
[0076]
喷头2具备导入油墨的导入口2a、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2b、以及将未从喷嘴2b喷出的油墨排出的排出口2c。在与喷头2的喷嘴2b对置的位置配置有载台7。在载台7上载置有被印刷物60。
[0077]
第一泵3具备抽吸油墨的第一抽吸口3a和喷出油墨的第一喷出口3b。
[0078]
第一过滤器5具有第一上游口5a和第一下游口5b,用于过滤从第一上游口5a向第一下游口5b通过的油墨。
[0079]
第一泵3的第一喷出口3b与喷头2的导入口2a通过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而连接。喷头2的排出口2c与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通过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而连接。
[0080]
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通过供给用配管12而连接。将供给用配管12与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连接的连接点设为第一连接点j1。但是,代替供给用配管12与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连接,也可以将供给用配管12与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直接连接。
[0081]
在供给用配管12配置有第一过滤器5。第一过滤器5配置为,将第一上游口5a形成在第一储墨罐1侧,将第一下游口5b形成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侧。
[0082]
喷墨印刷装置100例如如下那样使用。
[0083]
首先,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三油墨供给口1c向第一油墨贮存部1d填充油墨50并贮存。在油墨50中也可以分散有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避免变得繁琐,有时省略油墨50的标记“50”。
[0084]
接着,使第一泵3驱动。其结果是,贮存于第一油墨贮存部1d的油墨从第一油墨导出口1e依次经由供给用配管12、第一过滤器5、再次供给用配管12、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而被抽吸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第一泵3的驱动力(抽吸力、喷出力)被适当调整。第一泵3是从第一储墨罐1抽吸油墨的泵,并且,是使油墨在后述的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中循环的泵。即,从第一储墨罐1经由供给用配管12供给的油墨和未从喷头2的喷嘴2b喷出而从排出口2c排出的油墨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第一连接点j1合在一起被抽吸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
[0085]
在经由供给用配管12从第一储墨罐流向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油墨中包含由于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沉降、凝聚而产生的粗大颗粒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过滤器5去除该粗大颗粒。
[0086]
另一方面,被抽吸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油墨从第一喷出口3b喷出,依次经由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喷头2、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再次被抽吸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即,油墨始终依次在第一泵3、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喷头2、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第一泵3中循环。因此,即便在油墨中分散有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也抑制了颗粒成分沉降、凝聚。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将包括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油墨的循环路径称为喷头循环路径。
[0087]
在喷头2中,从喷嘴2b朝向被印刷物60喷出油墨而进行印刷。从第一储墨罐1经由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供给用配管12向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供给由于印刷而减少的油墨。
[0088]
接着,详细说明各构成要素。
[0089]
第一储墨罐1的材质是任意的,但例如对于第一油墨贮存部1d的内部的材质,能够使用不锈钢等金属、聚丙烯等树脂。第一储墨罐1的容量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500ml~4000ml。第一储墨罐1的形状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将第一油墨贮存部1d的内部的形状形成为在圆筒形状的底面加上研钵形状或圆锥形状的倾斜部分而成的形状。如果为该形状,则能够从第一油墨导出口1e顺畅地排出油墨。第一储墨罐1也优选具备内部的气压调整机
构、油墨量传感器、温度控制机构、搅拌机构等。
[0090]
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供给用配管12的配管的材质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使用不锈钢等金属或特氟隆(注册商标)等树脂。配管的形状、尺寸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使用内径为1mm~20mm程度的圆筒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在内表面不存在角部或凹部等油墨容易滞留的部分。
[0091]
对于第一泵3,例如能够使用管泵、旋转泵、往复泵等。流量优选能够调整,例如,优选具有1ml/分~50ml/分程度的抽吸、喷出能力。
[0092]
第一过滤器5的材质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使用不锈钢等金属、纤维素等树脂。第一过滤器5的网眼尺寸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0.01μm~100μm程度。第一过滤器5的剖面面积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10mm2~10000mm2程度。第一过滤器5优选容易拆卸、能够适当清洗。
[0093]
在喷头2中,以排列状态设置有多个喷嘴2b。这里,排列状态是指,至少配置为各个喷嘴2b喷出油墨的方向成为大致相同的方向,并且,在与各个喷嘴2b喷出油墨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在沿着任意的一个方向的一个或多个直线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一个喷头2的喷嘴2b的个数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1个~1000个程度。喷嘴2b的间距(相邻的喷嘴2b的中心间的距离)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1μm~1000μm程度。喷头2的分辨率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50dpi~10000dpi程度。
[0094]
喷头2的油墨喷出方式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使用压电方式、热方式、静电方式等。喷头2的驱动频率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100hz~200khz程度。一个喷嘴2b的每1次的油墨的喷出量也是任意的,但例如能够为0.001pl~100pl程度。也可以在一台喷墨印刷装置100中搭载多个喷头2。在想要通过一台喷墨印刷装置100印刷多种油墨的情况下,也可以搭载与各个油墨对应的多个喷头2。
[0095]
支承被印刷物60的载台7被配置为,沿着喷出方向与喷头2的喷嘴2b对置。通过从喷嘴2b喷出的油墨附着于支承于载台7的被印刷物60,将油墨印刷到被印刷物60上。
[0096]
设置有驱动喷头2与载台7中的至少一方的驱动机构(未图示),使得喷头2的喷嘴2b与载台7(被印刷物60)的与喷嘴2b的喷出方向正交的相对位置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在与喷出方向正交的相对位置变化时,沿着喷出方向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变化。也优选设置用于识别喷头2的喷嘴2b与载台7(被印刷物60)的相对位置的识别功能。
[0097]
此外,也优选在喷墨印刷装置100中设置清洗喷头2的喷头清洗机构、使印刷预定位置与被印刷物60的位置一致的对位机构、使被印刷物60干燥的干燥机构等。
[0098]
如上所述,喷墨印刷装置100的特征在于,(a)在供给用配管12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b)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未设置过滤器。接着,对该原因进行说明。
[0099]
为了得到优异的印刷品质,需要在油墨中不包含粗大颗粒、在油墨中不包含气泡、不存在油墨从喷头的喷嘴的泄漏。
[0100]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油墨在循环路径(喷头循环路径、储墨罐循环路径)中循环,从而抑制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而在油墨中产生粗大颗粒的情况,并且,通过过滤器去除在油墨中产生的粗大颗粒。
[0101]
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油墨的速度是重要的。当循环的油墨的速度较快时,难以引起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难以产生粗大颗粒,但气泡容易从喷头的喷嘴侵入到油墨中。另
一方面,当循环的油墨的速度较慢时,能够抑制气泡从喷头的喷嘴侵入到油墨中,但颗粒成分容易沉降、凝聚而产生粗大颗粒。对此,调整泵的驱动力(抽吸力、喷出力),将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油墨的速度保持为抑制了因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而产生粗大颗粒且抑制了气泡从喷头的喷嘴向油墨侵入的速度是重要的。
[0102]
但是,根据本案申请人的研究结果可知,当在油墨的路径中设置过滤器时,根据设置过滤器的位置,有时油墨的流动受到影响而无法维持油墨的速度,或者流动的油墨的压力局部发生变化而在油墨中产生粗大颗粒或气泡侵入到油墨中、或者油墨从喷头的喷嘴泄漏。
[0103]
本案申请人实施如下的实验1,调查了配置过滤器的适当位置。在实验1的装置中使用了喷墨印刷装置100。但是,在实验1中,有时在供给用配管12中不设置第一过滤器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验所使用的喷墨印刷装置100中,将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一流路阻力设为约150pa,将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二流路阻力设为约880pa。
[0104]
流路阻力例如能够通过选定配管的内径、配管的长度、配管的内表面的粗糙度、配管的材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而适当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即便使配管的内径在一部分处变小或变大,也能够使流路阻力变化。
[0105]
在实验1中,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中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都设置有过滤器、或者在某一方设置有过滤器、或者在双方都未设置过滤器。具体而言,试样1为,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都设置有过滤器。试样2为,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在供给用配管12中未设置过滤器。试样3为,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过滤器,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未设置过滤器。试样4为,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都未设置过滤器。
[0106]
在将第一泵3的驱动力(抽吸力、喷出力)调整为在油墨中未产生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且不使气泡从喷头向油墨侵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针对各试样,确认了有无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泄漏。表1示出结果。
[0107]
[表1]
[0108]
ꢀꢀ
试样1试样2试样3试样4过滤器的供给用配管12的过滤器设置未设置设置未设置设定位置第2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过滤器设置设置未设置未设置结果油墨从喷头2泄漏有有无有
[0109]
如表1所示,仅仅试样3未发生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试样1、2、4发生了油墨泄漏,试样3为,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过滤器,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未设置过滤器。
[0110]
喷墨印刷装置100基于实验1的结果,(a)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第1过滤器5,(b)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中未设置过滤器。因此,喷墨印刷装置100能够同时满足如下三个要件:在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循环的油墨中不发生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气泡不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侵入、油墨不从喷头2的喷嘴2b泄
漏。
[0111]
喷墨印刷装置100通过驱动第一泵3,使油墨始终在作为喷头循环路径的第一泵3、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喷头2、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第一泵3中依次循环,因此,抑制了喷头循环路径中的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
[0112]
喷墨印刷装置100为了补充从喷头2的喷嘴2b喷出的油墨而从第一储墨罐1经由供给用配管12向喷头循环路径供给油墨,但即便在贮存于第一储墨罐1的油墨中包含粗大颗粒,也能够通过第一过滤器5将其去除。
[0113]
喷墨印刷装置100抑制了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的侵入、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
[0114]
喷墨印刷装置100将从喷头2的排出口2c排出的油墨与从供给用配管12供给的油墨合在一起通过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进行抽吸并从第一喷出口3b喷出,将油墨送至喷头2进行印刷,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印刷。即,在不采取这样的方法而将从第一泵3的第一喷出口3b喷出的油墨与从供给用配管12供给的油墨合在一起送至喷头2进行了印刷的情况下,气泡容易从喷头2的喷嘴2b进入,印刷变得不稳定,但喷墨印刷装置100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0115]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喷墨印刷装置110)
[0116]
图2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110。
[0117]
喷墨印刷装置110在喷墨印刷装置100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配置有第二过滤器6。第二过滤器6配置为,将第二上游口6a形成在第一泵3侧,将第二下游口6b形成在喷头2侧。在第二过滤器6中,使用与第一过滤器5相同的过滤器。
[0118]
在喷墨印刷装置110中,在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循环的油墨中由于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沉降、凝聚而包含粗大颗粒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二过滤器6将其去除。
[0119]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喷墨印刷装置120)
[0120]
图3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喷墨印刷装置120。喷墨印刷装置120对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110进一步施加了变更。
[0121]
喷墨印刷装置120在喷墨印刷装置110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的第一泵3与第二过滤器6之间设置有朝铅垂方向上方延伸的大气开放型的脱气流路13。喷墨印刷装置120能够通过脱气流路13,从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中流动的油墨去除不需要的气泡。
[0122]
需要说明的是,收容于脱气流路13的油墨的上表面通过油墨的自重与第一泵3喷出油墨的压力平衡而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因此,油墨不从向大气开放的脱气流路13溢出,而不需要的气泡从脱气流路13的前端向大气放出。
[0123]
脱气流路13的材质、尺寸等是任意的,但脱气流路13的长度优选为10mm以上。这是为了防止油墨从脱气流路13的前端溢出。在本变形例中,对于脱气流路13,使用了与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供给用配管12的配管相同材质、相同内径的结构。
[0124]
喷墨印刷装置120在压力通过第二过滤器6下降之前,从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中流动的油墨去除了不需要的气泡,因此,去除气泡的效率高。
[0125]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喷墨印刷装置130)
[0126]
图4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喷墨印刷装置130。喷墨印刷装置130也对变形
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110进一步施加了变更。
[0127]
喷墨印刷装置130在喷墨印刷装置110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的第二过滤器6与喷头2之间设置有朝铅垂方向上方延伸的大气开放型的脱气流路13。喷墨印刷装置130能够通过脱气流路13,从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中流动的油墨去除不需要的气泡。
[0128]
喷墨印刷装置130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的喷头2的紧前面去除不需要的气泡,因此,能够从向喷头2的导入口2a导入的油墨可靠地去除气泡。
[0129]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喷墨印刷装置140)
[0130]
图5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喷墨印刷装置140。喷墨印刷装置140对变形例2的喷墨印刷装置120进一步施加了变更。
[0131]
喷墨印刷装置140在第一储墨罐1设置有第二油墨供给口1b,将脱气流路13的前端与第二油墨供给口1b连接。
[0132]
在喷墨印刷装置140中,即便油墨从脱气流路13溢出,也能够将溢出的油墨返回到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贮存部1d。因此,喷墨印刷装置140不会浪费油墨,并且,不产生清扫溢出的油墨的污渍等不需要的作业。
[0133]
[第二实施方式]
[0134]
图6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200。其中,图6是喷墨印刷装置200的说明图。
[0135]
喷墨印刷装置200的重要特征在于,(c)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d)将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二流路阻力设为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一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
[013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设置有过滤器的流路的流路阻力是指包含过滤器的状态下的流路阻力。
[0137]
在上述的实验1中,当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都设置过滤器时(试样1),发生了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但是,在实验1中,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二流路阻力是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一流路阻力的约5.9倍左右。
[0138]
本案申请人反复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即便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都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如果将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二流路阻力设为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一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则能够抑制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
[0139]
通常,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一流路阻力被设定为10pa~400pa程度。另一方面,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二流路阻力被设定为50pa~2000pa程度。在这些范围内,如果将第二流路阻力设为第一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即便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都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
[0140]
为了证明该见解是正确的,实施了以下的实验2。在实验2的装置中,使用了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100,此外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追加地设置了过滤器。
[0141]
在试样11中,将第二流路阻力设为第一流路阻力的2倍。在试样12中,将第二流路阻力设为第一流路阻力的8倍。在试样13中,将第二流路阻力设为第一流路阻力的10倍。而且,将第一泵3的驱动力(抽吸力、喷出力)调整为在油墨中不发生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且不使气泡从喷头向油墨侵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针对各试样,确认了有无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泄漏。表2示出结果。
[0142]
[表2]
[0143][0144]
如表2所示,仅仅将第二流路阻力设为第一流路阻力的10倍的试样13未发生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试样11、12发生了油墨泄漏。
[0145]
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200基于实验2的结果,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100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c)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d)将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二流路阻力设为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一泵3的第一抽吸口3a的流路阻力即第一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因此,喷墨印刷装置200也能够同时满足如下三个要件:在喷头循环(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循环的油墨中不发生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气泡不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侵入、油墨不从喷头2的喷嘴2b泄漏。
[0146]
需要说明的是,喷墨印刷装置200可以说是即便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中不设置过滤器的情况下也可靠地抑制了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的喷墨印刷装置。
[0147]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喷墨印刷装置210)
[0148]
图7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210。
[0149]
喷墨印刷装置210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的喷头2与第一连接点j1之间追加了第三过滤器14。第三过滤器14配置为,将第三上游口14a形成在喷头2侧,将第三下游口14b形成在第一连接点j1侧。
[0150]
在喷墨印刷装置210中,在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循环的油墨中由于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沉降、凝聚而包含粗大颗粒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三过滤器14将其去除。
[0151]
[第三实施方式]
[0152]
图8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300。其中,图8是喷墨印刷装置300的说明图。
[0153]
喷墨印刷装置300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100追加了储墨罐循环路径而得到的。具体而言,将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设为起点,将新设置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供给口1a设为终点,在两者之间追加了包括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第二泵4以及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1的储墨罐循环路径。
[0154]
在喷墨印刷装置100中,将供给用配管12的一端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
1e连接,但在喷墨印刷装置300中,取而代之,将供给用配管12的一端与设置于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的第二连接点j2连接。
[0155]
喷墨印刷装置300的重要特征在于,(e)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f)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中未设置过滤器、(g)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连接点j2的位置未设置过滤器。
[0156]
对于第二泵4,使用了与第一泵3相同的泵。第二泵4通过将第二抽吸口4a形成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侧且将第二喷出口4b形成在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1侧而设置在储墨罐循环路径中。
[0157]
对于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1,使用了与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供给用配管12相同材质、相同内径的结构。
[0158]
喷墨印刷装置300通过驱动第二泵4而使油墨始终在储墨罐循环路径(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1)中循环,因此,抑制了储墨罐循环路径中的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
[0159]
在喷墨印刷装置300中,(f)在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中未设置过滤器的原因是因为,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实验1所说明所述,抑制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泄漏。
[0160]
接着,说明如下原因:在喷墨印刷装置300中,(e)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第一过滤器5、(g)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连接点j2的位置未设置过滤器。
[0161]
在贮存于第一储墨罐1的油墨中包含因颗粒成分沉降、凝聚而产生的粗大颗粒的情况下,在向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供给油墨之前,需要通过过滤器将其去除。
[0162]
但是,根据本案申请人的研究的结果可知,在喷墨印刷装置中设置有储墨罐循环路径(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1)及第二泵4的情况下未适当选定过滤器的设置位置时,由于第二泵4的影响,向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供给的油墨不足,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侵入到油墨中。
[0163]
本案申请人实施了以下的实验3,调查了配置过滤器的适当位置。在实验3的装置中使用了喷墨印刷装置300。但是,在实验3中,有时在供给用配管12中未设置第一过滤器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验所使用的喷墨印刷装置300中,将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三流路阻力设为约880pa,将从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四流路阻力设为约110pa。
[0164]
在实验3中,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都设置有过滤器、在某一方设置有过滤器、以及在双方都未设置过滤器。具体而言,试样21为,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都设置有过滤器。试样22为,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在供给用配管12中未设置过滤器。试样23为,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过滤器,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未设置过滤器。试样24为,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都未设置过滤器。
[0165]
首先,将第一泵3的驱动力(抽吸力、喷出力)调整为在喷头循环路径中不发生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且不使气泡从喷头向油墨侵入的大小。接着,将第二泵4的驱动力(抽吸力、喷出力)调整为在储墨罐循环路径中不发生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的大小。然后,针对各试样,确认出有无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侵入。表3示出结果。
[0166]
[表3]
[0167][0168]
如表3所示,仅仅试样23未发生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的侵入,试样21、22、24发生了气泡的侵入,在该试样23中,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过滤器,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的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未设置过滤器。认为试样21、22、24由于第二泵4的影响,向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供给的油墨不足,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侵入到油墨中。
[0169]
喷墨印刷装置300基于实验3的结果,(e)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第一过滤器5、(g)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连接点j2的位置未设置过滤器。因此,在喷墨印刷装置300中,向喷头循环路径供给的油墨不会不足,气泡难以从喷头2的喷嘴2b侵入到油墨中。
[0170]
另外,在喷墨印刷装置300中,油墨始终在喷头循环路径及储墨罐循环路径中循环,因此,在喷头循环路径及储墨罐循环路径中,抑制了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另外,在从喷头循环路径向储墨罐循环路径供给的油墨中包含粗大颗粒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过滤器5将其去除。
[0171]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喷墨印刷装置310)
[0172]
图9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310。
[0173]
喷墨印刷装置310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配置有第二过滤器6。
[0174]
另外,喷墨印刷装置310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的第一泵3与第二过滤器6之间设置有脱气流路13。而且,将脱气流路13的前端与第一储墨罐1的第二油墨供给口1b连接。
[0175]
在喷墨印刷装置310中,在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循环的油墨中由于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沉降、凝聚而包含粗大颗粒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二过滤器6将其去除。
[0176]
另外,喷墨印刷装置310能够通过脱气流路13,从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中流动的油墨去除不需要的气泡。需要说明的是,在喷墨印刷装置310中,即便油墨从脱气流路13溢出,也能够将溢出的油墨返回到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贮存部1d中,不会浪费油墨。
[0177]
[第四实施方式]
[0178]
图10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400。其中,图10是喷墨印刷装置400的说明图。
[0179]
喷墨印刷装置400的重要特征在于,(h)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i)将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三流路阻力设为从第
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四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
[0180]
在上述的实验3中,当在供给用配管12中以及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都设置过滤器时(试样21),发生了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的侵入。但是,在实验3中,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三流路阻力是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四流路阻力的约8倍左右。
[0181]
本案申请人反复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即便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的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以及供给用配管12都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如果将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三流路阻力设为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四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则也能够抑制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的侵入。
[0182]
通常,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三流路阻力被设定为50pa~2000pa程度。另一方面,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四流路阻力被设定为10pa~400pa程度。在这些范围内,如果将第三流路阻力设为第四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则即便在供给用配管12以及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都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的侵入。
[0183]
为了证明该见解是正确的,实施例以下的实验4。在实验4的装置中,使用了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300,此外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中的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追加地设置了过滤器。
[0184]
在试样31中,将第三流路阻力设为第四流路阻力的2倍。在试样32中,将第三流路阻力设为第四流路阻力的8倍。在试样33中,将第三流路阻力设为第四流路阻力的10倍。而且,针对各试样,确认了有无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的侵入。表4示出结果。
[0185]
[表4]
[0186][0187]
如表4所示,仅仅在将第三流路阻力设为第四流路阻力的10倍的试样33中,气泡未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侵入,在试样31、32中,气泡侵入到油墨中。
[0188]
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400基于实验4的结果,沿用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300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h)在供给用配管1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i)将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三流路阻力设为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四流路阻力的10倍以上。因此,喷墨印刷装置400也抑制了喷头循环路径及储墨罐循环路径中的颗粒成分的沉降、凝聚,并且抑制了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侵入。
[0189]
另外,在喷墨印刷装置400中,在从喷头循环路径向储墨罐循环路径供给的油墨中包含粗大颗粒的情况下,也通过第一过滤器5将其去除。
[0190]
需要说明的是,喷墨印刷装置400可以说是即便在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的第一储墨罐1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不设置过滤器的情况下也可靠地抑制了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的侵入的喷墨印刷装置。
[0191]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喷墨印刷装置410)
[0192]
图11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墨印刷装置410。
[0193]
喷墨印刷装置410向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的第一储墨罐1与第二连接点j2之间追加了第四过滤器15。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过滤器15配置为将第四上游口15a形成在第一储墨罐1侧,将第四下游口15b形成在第二连接点j2侧。
[0194]
在喷墨印刷装置410中,将从喷头2的排出口2c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三流路阻力设为从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导出口1e到第二泵4的第二抽吸口4a的流路阻力即第四流路阻力以上,因此,即便追加了第四过滤器15,也抑制了气泡从喷头2的喷嘴2b向油墨侵入。
[0195]
在喷墨印刷装置410中,在储墨罐循环路径(第一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0、第二储墨罐循环用配管11)循环的油墨中由于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沉降、凝聚而包含粗大颗粒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四过滤器15将其去除。
[0196]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喷墨印刷装置420)
[0197]
图12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喷墨印刷装置420。喷墨印刷装置420也是通过对喷墨印刷装置400施加了变更而得到的。
[0198]
喷墨印刷装置420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配置有第二过滤器6。
[0199]
另外,喷墨印刷装置420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的第一泵3与第二过滤器6之间设置有脱气流路13。
[0200]
在喷墨印刷装置420中,在喷头循环路径(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第二喷头循环用配管9)循环的油墨中由于颜料、金属颗粒等颗粒成分沉降、凝聚而包含粗大颗粒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二过滤器6将其去除。
[0201]
另外,喷墨印刷装置420能够通过脱气流路13,从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8中流动的油墨去除不需要的气泡。需要说明的是,在喷墨印刷装置420中,即便油墨从脱气流路13溢出,也能够将溢出的油墨返回到第一储墨罐的第一油墨贮存部1d中,不会浪费油墨。
[0202]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以及它们的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内容,能够按照发明的主旨施加各种变更。
[0203]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喷墨印刷装置中仅设置有第一储墨罐1,但储墨罐的个数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储墨罐1作为副储墨罐,从另外设置的主储墨罐供给油墨。
[0204]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最小限度的过滤器,只要不违反发明的主旨,则也可以在配管的其他位置追加地设置过滤器。
[0205]
另外,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的喷头2附加喷头清洗机构。作为喷头清洗机构,例如能够采用喷嘴开口部擦拭类型、喷头内部清洗类型等。
[0206]
喷嘴开口部擦拭类型的喷头清洗机构是如下的清洗机构:在印刷动作的前后或动作期间,使擦拭构件与喷头2的喷嘴2b的开口部及其附近接触,相对平行地移动而进行擦拭,由此,去除附着物。
[0207]
擦拭构件的与喷头2的喷嘴2b的开口部及其附近接触的部分的材质例如能够包含废布等布、纸、树脂、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擦拭构件的至少表面也可以为凹凸状、网眼状、海绵状。擦拭构件的形状例如能够为平面状、刀片状、辊状等容易擦拭的任意形状。也可以将片状的擦拭构件卷绕于辊等来使用,在使用后进行卷绕,由此,抑制了附着物从擦拭构件重新附着于喷头2的喷嘴2b的开口部。
[0208]
在喷头2中,以排列状态设置有多个喷嘴2b,但擦拭构件的擦拭的方向可以为正交方向,也可以为平行方向。在存在多个喷头2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个喷头清洗机构依次清洗,也可以具备多个喷头清洗机构。另外,可以具备多个擦拭构件,也可以形成为一个擦拭构件具备多个突起部的形状,利用各个突起部清洗不同的喷头,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喷头清洗机构同时清洗多个喷头。
[0209]
也可以在喷头清洗之前,预先使清洗液附着于擦拭构件。或者,也可以通过浸渍或喷雾等方法,使清洗液附着于擦拭构件接触前的喷头的喷嘴开口部及其附近。对于清洗液,例如能够使用水、酸性或碱性的水溶液、酒精等有机溶剂等。
[0210]
也可以代替擦拭构件,使抽吸机构接触或分离地配置于喷头2的喷嘴2b的开口部及其附近,通过抽吸附着物而将其去除。另外,在擦拭构件为网眼状或海绵状的情况下,也可以隔着擦拭构件而使抽吸机构接触或分离地配置,抽吸附着物并转移到擦拭构件上将其去除。
[0211]
另一方面,喷头内部清洗类型的喷头清洗机构在不进行印刷动作时,从喷头2的导入口2a及排出口2c中的至少一个向喷头2的内部导入清洗液并从喷嘴2b排出,由此,去除喷头2的内部的附着物。从喷嘴2b排出喷头2的内部的清洗液的手段可以是与油墨喷出相同的手段,也可以通过泵等将清洗液送入喷头,并通过加压将其排出。对于清洗液,例如能够使用水、酸性或碱性的水溶液、酒精等有机溶剂等。
[0212]
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的喷头2附加喷嘴开口部擦拭类型的喷头清洗机构和喷头内部清洗类型的喷头清洗机构双方。
[0213]
另外,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的载台7设置固定被印刷物60的固定机构。作为固定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真空吸附、机械保持、静电吸附等。另外,也可以在载台7设置对被印刷物60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作为加热温度,例如能够为10℃~100℃。另外,也可以在一台喷墨印刷装置设置多个载台7。
[0214]
另外,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设置驱动载台7及喷头2中的至少一方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沿着与油墨从喷头2的喷嘴2b的喷出方向大致垂直的一个方向对载台7及喷头2中的至少一方进行驱动。扫描时的喷头2与载台7的相对移动的速度例如为1mm/秒~2000mm/秒程度。另外,在由驱动机构驱动喷头2的情况下,储墨罐(主储墨罐、副储墨罐)、泵、过滤器及配管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与喷头2一体地被驱动。
[0215]
另外,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设置向载台7供给被印刷物60的供给机构。进行印刷前的被印刷物60被贮存在暗盒等容器中,或者在之前的工序中进行了规定的处理之后,通过输送机构进行输送。进行印刷前的载台7移动至通过扫描而驱动的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供给位置而停止,或者移动至与通过扫描而驱动的范围分开设定的供给位置而停止。供给机构通过真空抽吸保持功能、机械保持功能来保持被印刷物60,将被印刷物60输送至载台7之后解除保持。
[0216]
另外,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也可以设置从载台7排出被印刷物的排出机构。进行了印刷后的被印刷物60被收容在暗盒等容器中,或者在之后的工序中进行规定的处理,因此,需要交接至输送机构。进行了印刷后的载台7移动至通过扫描而驱动的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排出位置而停止,或者移动至与通过扫描而驱动的范围分开设定的排出位置而停止。排出机构通过真空抽吸保持功能、机械保持功能来保持被印刷物60,将被印刷物60输送至容器或输送机构之后解除保持。
[0217]
另外,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设置对位机构。对位机构例如包含透镜、相机以及照明。对于透镜,例如能够使用0.5倍~10倍的放大率的透镜。对于相机,例如能够使用10万~1000万像素的ccd相机或cmos相机等。对于照明,例如能够使用led照明。
[0218]
对位机构例如通过在被印刷物60预先设置对位标记,向对位标记照射照明,通过相机进行拍摄,从而识别工件的位置。在对被印刷物60进行多次印刷的情况下、或在预先通过不同的工序进行了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已经形成的印刷图案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位标记。对位机构使驱动机构动作,使得识别出的被印刷物60的位置与印刷预定位置接近。
[0219]
另外,也可以在各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设置干燥机构、脱脂机构、合成机构等。干燥机构使附着、印刷到被印刷物60上的油墨干燥。脱脂机构在附着、印刷到被印刷物60上的油墨包含树脂成分的情况下,通过加热等将该树脂成分削减或去除。合成机构在附着、印刷到被印刷物60上的油墨包含由前体构成的颗粒的情况下,通过加热等从该颗粒合成所希望的材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一个机构兼用干燥机构、脱脂机构、合成机构中的两个或三个机构。
[0220]
作为干燥、脱脂、合成的方法,例如能够使用热风、工件的加热、气氛的减压、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或激光的照射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法。
[0221]
干燥机构、脱脂机构、合成机构例如在进行了印刷的载台7上使印刷后的油墨干燥、脱脂、合成。或者,使被印刷物60移动到另外设置的干燥部等,使印刷后的油墨干燥、脱脂、合成。在通过加热进行干燥的情况下,例如使最高温度成为30℃以上且150℃以下程度。在通过加热进行脱脂的情况下,例如使最高温度成为150℃以上且800℃以下程度。在通过加热进行合成的情况下,例如使最高温度成为800℃以上且1500℃以下程度。
[0222]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第四实施方案的喷墨印刷装置如“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的栏所述。
[0223]
在这些的喷墨印刷装置中,也优选具备第二过滤器,该第二过滤器具备第二上游口和第二下游口,过滤从第二上游口向第二下游口通过的油墨,并配置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二过滤器,从在喷头循环路径中循环的油墨去除粗大颗粒。
[0224]
另外,在这些喷墨印刷装置中,也优选具备一端与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连接的脱气流路。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脱气流路,将在喷头循环路径中循环的油墨所包含的气泡去除。
[0225]
另外,在这些喷墨印刷装置中,也优选具备:第二过滤器,其具有第二上游口和第二下游口,过滤从第二上游口向第二下游口通过的油墨,并配置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以及脱气流路,其一端与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连接,将通过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的油墨所包含的气泡去除,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中,在接近第一泵的位置连接有脱气流路,在接近喷头的位置具有第二过滤器。在该情况下,在通过第二过滤器而使压力下降之前,从在第一喷
头循环用配管中流动的油墨去除不需要的气泡,因此,去除气泡的效率变高。
[0226]
或者,在这些喷墨印刷装置中,也优选具备:第二过滤器,其具有第二上游口和第二下游口,过滤从第二上游口向第二下游口通过的油墨,并配置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以及脱气流路,其一端与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连接,将通过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的油墨所包含的气泡去除,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在接近第一泵的位置具有第二过滤器,在接近喷头的位置连接有脱气流路。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喷头循环用配管的喷头的紧前面去除不需要的气泡,因此,能够从向喷头的导入口导入的油墨可靠地去除气泡。
[0227]
脱气流路的另一端可以向大气开放,或者也可以与第一储墨罐连接。在前者的情况下,结构变得简单。在后者的情况下,即便油墨从脱气流路溢出,也能够使溢出的油墨返回到第一储墨罐1的第一油墨贮存部1d,不会浪费油墨或者污染装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