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3-14 01:52: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过滤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其中,滤芯是净水器的核心部件,各级滤芯有自身的使用寿命,在寿命范围内能起到好的过滤效果,不定期更换滤芯,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净水器滤芯的寿命计算方式为,根据使用地区tds值(变量)、实验室tds值、使用地区寿命、实验室寿命、水质系数、智能冲洗系数等因素计算滤芯的寿命,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计算净水器滤芯的寿命,存在寿命计算准确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净水器滤芯的寿命计算准确率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在第一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一时长;
6.在所述第一时长期间,确定所述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
7.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所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
8.在到达所述衰减时间点时,根据所述预设值更新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
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确定衰减时间点的步骤包括:
10.获取基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确定的所述第二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各个目标第二预设时间;
11.确定所述净水器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和各个所述目标第二预设时间的实际运行总时长;
12.根据所述实际运行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时对应的目标第二预设时间确定所述衰减时间点。
13.可选地,确定所述滤芯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时长的方式为:
14.获取所述滤芯的冲洗系数、预设净水量、日净水量以及待净化的水的水质信息;
15.根据所述冲洗系数、所述预设净水量、所述日净水量以及所述水质信息确定所述滤芯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时长,所述水质信息包括水质系数和总溶解固体值。
1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冲洗系数、所述预设净水量、所述日净水量以及所述水质信息确定所述滤芯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时长的步骤包括:
17.获取进水总溶解固体值与预设总溶解固体值的第一差值,所述总溶解固体值包括
所述进水总溶解固体值和所述预设总溶解固体值;
18.获取所述第一差值、所述水质系数以及所述冲洗系数之间的第一乘积;
19.获取第一系数与所述第一乘积的第二差值,并获取所述第二差值与预设净水量的第二乘积;
20.获取所述第二乘积、所述日净水量以及第二系数之间的商值,将所述商值作为所述滤芯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时长。
21.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内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的步骤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所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22.在所述第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根据所述滤芯的预设总寿命获取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最短第二时长;
23.根据所述最短第二时长更新所述第二时长。
2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值更新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的步骤包括:
25.获取所述预设值与所述剩余寿命的第三差值,将所述第三差值作为所述滤芯更新后的剩余寿命。
2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值更新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的步骤,还包括:
27.获取所述滤芯衰减所述预设值的衰减次数;
28.根据所述衰减次数确定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百分比;
29.根据所述寿命百分比与预设寿命天数确定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天数;
30.将所述剩余寿命百分比和/或所述剩余寿命天数作为更新后的剩余寿命。
3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值更新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的步骤之后,包括:
32.将更新后的剩余寿命发送至云端,以使所述云端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剩余寿命更新预存储的剩余寿命。
33.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34.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所述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35.本技术提出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通过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在第一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一时长;在第一时长期间,确定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根据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确定滤芯的衰减时间点;在到达衰减时间点时,根据预设值更新滤芯的剩余寿命。本技术通过动态计算滤芯的衰减时间点,然后基于该衰减时间点动态更新滤芯的剩余寿命,实现了滤芯寿命的实时化计算,同时,提高了滤芯寿命计算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技术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8.图3为本技术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与步骤s30之间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39.图4为本技术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4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2.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3.目前,净水器滤芯的寿命计算方式为,根据使用地区tds值(变量)、实验室tds值、使用地区寿命、实验室寿命、水质系数、智能冲洗系数等因素计算滤芯的寿命,但是,采用上述方式计算净水器滤芯的寿命,存在寿命计算准确率低的问题。
44.而本技术通过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在第一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一时长;在第一时长期间,确定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根据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确定滤芯的衰减时间点;在到达衰减时间点时,根据预设值更新滤芯的剩余寿命。本技术通过动态计算滤芯的衰减时间点,然后基于该衰减时间点动态更新滤芯的剩余寿命,实现了滤芯寿命的实时化计算,同时,提高了滤芯寿命计算的准确率。
45.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46.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4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48.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
49.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客户端(用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在终端为净水器,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50.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在第一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一时长;
51.在所述第一时长期间,确定所述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
52.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所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
53.在到达所述衰减时间点时,根据所述预设值更新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
54.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56.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包括:
57.步骤s10,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在第一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一时长;
58.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往的滤芯寿命算法中,会根据使用地区tds值(变量)、实验室tds值、使用地区寿命、实验室寿命、水质系数、智能冲洗系数等因素,直接计算出该滤芯所能过滤的水量l1,再根据预估的每天用水量(常量)计算出寿命天数t1,然后分别根据用水量是否超过l1或者寿命天数是否超过t1来判断滤芯寿命是否到期。在寿命衰减形式上,首先,滤芯寿命显示按百分比显示并进行衰减;其次,当用水量y=l1/100或净水机上电时间=t1/100时寿命会减少1%,自动进入下一个计算区间。在每个寿命区间,每小时更新一次tds值(动态平均值,达到32次后不再更新)并计算当前区间的寿命及使用时间;滤芯衰减方式为区间衰减。通过上述技术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滤芯所能过滤水量计算仅考虑水质,并未考虑滤芯使用强度(日净水量),后续计算寿命天数虽考虑了使用强度,但是将使用强度固定,如此,并不能反映用户真实的使用强度。而本技术是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强度和水质信息动态计算滤芯寿命,真实反映滤芯寿命。
59.在本实施例中,净水器根据使用情况计算滤芯在第一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一时长,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是指滤芯的衰减时间点的下一个24小时,如,假设在1号的24点,滤芯寿命由90%衰减至89%,则将2号作为第一预设时间;而预设值是指1%,也可以是其他值,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时长是指滤芯寿命衰减1%对应的衰减天数。
60.净水器获取预先存储滤芯的冲洗系数、预设净水量、日净水量以及待净化的水的水质信息,其中:
61.滤芯的冲洗系数可根据滤芯卷膜方式/电控冲洗程序不同进行修订;
62.预设净水量是指实验室标准过滤水量;
63.日净水量是指滤芯的使用强度,即每天净化的水量,该日净水量的确定方式为:每天0点计算一次数据,每天24点计算第二次数据,将两次数据的差值作为日净水量,即过去24小时设备实际的总净水量(l);
64.待净化的水的水质信息包括水质系数和总溶解固体值(tds值),而总溶解固体值又包括实际进水tds值(进水总溶解固体值)和标准实验室tds值(预设总溶解固体值),其中,水质系数是预先设置的;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是指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滤芯的净水段和出水段分别设有tds监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tds值和出水tds值。
65.进一步地,净水器根据冲洗系数、实验室标准过滤水量、日净水量、水质系数、实际进水tds值以及标准实验室tds值计算滤芯衰减预设值(如1%)所需的衰减时长。一实施例中,计算进水tds值与标准实验室tds值的第一差值,再计算第一差值、水质系数以及冲洗系数之间的第一乘积,再计算第一系数与第一乘积的第二差值,再计算第二差值与实验室标准过滤水量的第二乘积,再计算第二乘积、日净水量以及第二系数之间的商值,最后,将该
商值作为滤芯衰减预设值所需的时长。参考公式(1),基于公式(1)可以计算滤芯寿命衰减1%对应的衰减天数:
66.t0=(1-(w1-w0)*x*c)*l0/y/100
ꢀꢀꢀꢀꢀꢀꢀꢀꢀꢀꢀꢀꢀꢀꢀꢀꢀꢀꢀꢀꢀꢀꢀꢀꢀ
(1)
67.公式(1)中,t0是指根据过去24小时使用情况计算的1%寿命对应的衰减天数(即衰减时长);
68.w1是指实际进水tds值;
69.w0是指标准实验室tds值;
70.x是指水质系数;
71.c是指冲洗系数(根据滤芯卷膜方式/电控冲洗程序不同进行修订);
72.l0是指实验室标准过滤水量(预设净水量);
73.y是指日净水量,即实际使用强度,根据24小时水量变化定义;
74.1是指第一系数;
75.100是指第二系数。
76.其中,在tds值异常偏高和用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基于公式(1)计算得到的1%对应的衰减天数会出现异常,即与1%对应的标准衰减天数相差较大,此时,净水器自动采用预存储的数据对tds值和日净水量进行调整,例如,当实际tds》350时,取350进行计算,实际tds《50时,取50进行计算。实际使用强度》16l/天时,取16l进行计算,实际使用强度《8l时,取8l/天进行计算,其中,预存储的tds数据和日净水量数据是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的。
77.步骤s20,在所述第一时长期间,确定所述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
78.在本实施例中,净水器基于公式(1)确定t0后,继续根据公式(1)确定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衰减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即根据实际进水tds值、标准实验室tds值、水质系数、冲洗系数、实验室标准过滤水量、日净水量计算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衰减1%所需的衰减时长。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是指第一预设时间往后的每个24小时,如,假设第一预设时间为6号,则第二预设时间为6号往后的每一天。
79.步骤s30,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所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
80.在本实施例中,净水器获取基于第二预设时间确定的第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长的各个目标第二预设时间,确定净水器在第一预设时间和各个目标第二预设时间的实际运行总时长,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总时长达到第一时长时对应的目标第二预设时间确定衰减时间点。例如,参考表1,表1为第一预设时间和每个第二预设分别对应的t0。
81.表1
82.日期1号2号3号4号5号6号t0(单位/天)t0=3t0=2t0=3t0=3t0=4t0=2
83.在表1中,假设第一预设时间为1号,则第二预设时间为2-6号,由表1可知,在第二预设时间中,2号、3号、4号以及6号的t0≤3,也即1-3号这三天的t0≤3,此时将3号24点作为滤芯的衰减时间点。假设3号的t0=4,不满足t0≤3,而4号t0=3,满足t0≤3,也即1号、2号、以及4号这三天的t0≤3,此时将4号24点作为滤芯的衰减时间点。其中,每个1%对应的t0是动态变化的,在寿命百分比衰减1%的下一个24小时,会重新计算t0值,例如,参考表1,假设衰减时间点为4号的24点,则在5号重新计算滤芯寿命下降1%对应的衰减天数,并以5号计
算得到的t0为基准比对后续计算得到的t0,假设5号及5号以后的自然使用天数大于t0,则寿命百分比衰减1%,并以此类推,计算下一个1%对应的衰减天数。
84.步骤s40,在到达所述衰减时间点时,根据所述预设值更新所述滤芯的剩余寿命。
85.在本实施例中,在达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时,净水器自动计算预设值与剩余寿命的第三差值,然后,将第三差值作为滤芯更新后的剩余寿命。例如,假设净水器的剩余寿命为88%,预设值为1%,则达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时,滤芯的剩余寿命为88%-1%=87%。
86.寿命衰减规则按自然使用天数是否超过区间t0进行判定,自然使用天数每超过1次t0,寿命百分比将衰减1%。因此,在达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时,还可以获取滤芯的衰减次数,然后基于衰减次数确定滤芯的剩余寿命。一实施例中,获取滤芯衰减预设值的衰减次数,根据衰减次数确定滤芯的剩余寿命百分比,再根据寿命百分比与预设寿命天数确定滤芯的剩余寿命天数,最后,将剩余寿命百分比和/或剩余寿命天数作为更新后的剩余寿命。例如,衰减第n次,寿命百分比衰减n%,寿命天数按新百分比动态更新,其中,寿命百分比和寿命天数公式计算如下:
87.剩余寿命百分比=(1-1%
×
n)
ꢀꢀꢀꢀꢀꢀꢀꢀꢀꢀꢀꢀꢀꢀꢀꢀꢀꢀꢀꢀꢀꢀꢀꢀꢀꢀꢀꢀꢀꢀꢀꢀꢀꢀ
(2)
88.剩余寿命天数=标准寿命天数
×
剩余寿命百分比
ꢀꢀꢀꢀꢀꢀꢀꢀꢀꢀꢀꢀꢀꢀꢀꢀꢀꢀ
(3)
89.公式(2)中,n为第n次区间衰减。
90.基于上述公式,可计算得到滤芯的剩余寿命百分比和剩余寿命天数,例如,假设滤芯的衰减次数为30次,标准寿命天数为100天,则对应的剩余寿命百分比=(1-1%
×
30)=70%,剩余寿命天数=100
×
70%=70天。
91.滤芯在长期使用后,会因为截留物的堵塞和截留下的微生物的繁衍等,导致滤芯净水能力失效,即滤芯寿命到期,因此,为保证饮水安全,滤芯需要及时更换。一实施例中,当滤芯的剩余寿命达到预设寿命范围(如0%-2%)时,净水器输出滤芯更换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滤芯。
92.由于云端与净水器的滤芯寿命信息是同步更新的,因此,净水器在更新滤芯的剩余寿命后,将更新后的剩余寿命发送至云端,由云端根据更新后的剩余寿命更新预存储的剩余寿命。其中,云端也可以根据滤芯的使用情况计算剩余寿命,也即,云端和净水器均可以实现滤芯寿命的计算。
93.本实施例通过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强度(日净水量),并结合24小时水质动态计算滤芯的剩余寿命,实现了滤芯寿命实时化计算,同时,提高了滤芯寿命计算的准确性。
94.进一步地,参考图3,提出本技术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
95.所述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滤芯在每个第二预设时间内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第二时长的步骤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所述滤芯的衰减时间点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96.步骤s21,在所述第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根据所述滤芯的预设总寿命获取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衰减所述预设值所需的最短第二时长;
97.步骤s22,根据所述最短第二时长更新所述第二时长。
98.为了避免滤芯衰减异常情况的发生,确保衰减曲线的规律性,确定了最低衰减标准,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根据滤芯的预设总寿命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衰减预设值所需的最短第二时长,然后,根据最短第二时长更新第二时长。例如,假设基
于公式(1)计算的1%对应衰减天数《(标准寿命天数
÷
100),则寿命计算失效,此时,净水器按最短寿命设置强制修改t0。其中,最短寿命设置与滤芯的寿命年限(预设总寿命)有关,例如,假设滤芯的寿命年限为1-2年,则最短寿命设置t0=(标准寿命天数-40)/100;假设滤芯的寿命年限为2-4年,最短寿命设置t0=(标准寿命天数-75)/100;假设滤芯的寿命年限为4-5年,最短寿命设置t0=(标准寿命天数-90)/100。本实施例采用百分比寿命衰减的方式,其中,1%寿命对应的衰减天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新寿命的衰减也是动态变化的,但标准寿命采用的是实验室标准寿命,即按标准模拟环境下所计算出的寿命。参考公式(4),基于公式(4)可以计算滤芯寿命衰减1%对应的标准衰减天数:
99.t1 =(1-(w2-w0)* x * c)* l0 / y1
ꢀꢀꢀꢀꢀꢀꢀꢀꢀꢀꢀꢀꢀꢀꢀꢀꢀꢀꢀꢀꢀꢀꢀꢀꢀꢀꢀꢀ
(4)
100.公式(4)中,t1是指根据过去24小时使用情况计算的1%寿命对应的标准衰减天数;
101.w2是指标准试验环境下进水tds值;
102.w0是指标准实验室tds值;
103.x是指水质系数;
104.c是指冲洗系数(根据滤芯卷膜方式/电控冲洗程序不同进行修订);
105.l0是指实验室标准过滤水量(预设净水量);
106.y1是指标准水量10l/天。
107.本实施例在滤芯衰减出现异常时,通过最短寿命设置强制修改t0,如此,避免滤芯衰减异常情况的发生,确保衰减曲线的规律性。
108.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10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设备是指净水设备,包括家用净水器与大型净水器,其中,家用净水器是指用于家庭,或饮用水终端的水质处理器;而大型净水器是指供团体使用,体积大,不宜搬动的水质处理装置。
110.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上电时,即正常工作时,设备本地端根据使用情况(包括实际进水tds值、标准实验室tds值、水质系数、冲洗系数、实验室标准过滤水量、日净水量等)计算滤芯寿命衰减1%对应的衰减天数,即t0,然后将t0、滤芯的寿命百分比以及标准寿命天数上传至云端,以使云端和设备本地端的数据同步。进一步地,设备本地端判断滤芯的自然使用天数是否大于t0,如果大于t0,则基于t0计算滤芯的剩余寿命百分比和剩余寿命天数,并将计算得到的剩余寿命百分比和剩余寿命天数上传至云端,以使云端和设备本地端的数据同步。如果小于或等于t0,设备本地端同样将滤芯的剩余寿命百分比和剩余寿命天数上传至云端,此时,云端在确定数据没有发生变化时,则不更新。
111.本实施例通过同步设备端与云端之间的滤芯寿命数据,如此,云端可以联动实现滤芯衰减计算实时化。
112.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所述装置通过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强度(日净水量),并结合24小时水质动态计算滤芯的剩余寿命,实现了滤芯寿命实时化计算,同时,提高了滤芯寿命计算的准确性。
113.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
测程序,所述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净水器滤芯寿命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114.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115.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116.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117.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118.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技术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119.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12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