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21:2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由于空调器使用时需要密闭室内环境,由于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新风空调作为具有新风功能的一种健康舒适的空调受到欢迎。新风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连通,以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新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风道内,并被新风风道内的过滤网过滤后排放至室内,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新风空调通过在室内机上设置连通室外的新风管,从而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而现有的新风空调器的室外机为了防止老鼠、虫子或其他杂物容易进入新风接入管中,通常设置有防护罩作为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防止杂物等带入新风通道,影响新风系统的性能。
4.但是由于目前的防护罩的风口一般口径较大,因此容易发生风口倒吸,使得自然风或者雨水等倒灌的现象,从而影响空调器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对空调器造成一定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的防止装置容易发生倒灌的问题。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结构,用于与空调室内机连接,包括:
7.罩体,其一端为换气端,另一端为室内机连接端,所述罩体的侧面围合形成腔体;
8.所述换气端在所述罩体的端面上设有用于阻挡流体进入所述腔体内的阻挡部,所述换气端在所述罩体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中的每个通孔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9.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为网状阻挡部,所述网状阻挡部的网孔目数范围为5目-50目。
10.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网孔的数量少于所述通孔的数量。
11.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罩体的侧面一体成型设置。
12.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体的侧面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多个所述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多个通孔靠近所述换气端处设置。
13.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直径范围为1cm-3cm,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cm-3cm。
14.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体呈弧形结构,沿着所述连接端至所述换气端的方向,所述腔体逐渐变大。
15.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端的端口处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包括:
16.第一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端设置;
17.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连接端设置,所述第一端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端的位置。
18.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体还包括:
19.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通风管和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过滤装置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
2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和所述导风结构。
2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导风结构用于与空调室内机连接,导风结构的罩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换气端和连接端,罩体的侧面围合形成腔体,通过连接端连接空调室内机。通过在换气端处设置阻挡部,阻挡部用于阻挡流体通过所述换气端进入腔体内,并且在罩体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连接端和罩体的侧面的通孔均与腔体连通,通过连接端和通孔进行气体交换,在阻挡部的作用下,使得自然风或雨水等不会通过换气端大量涌入罩体内,从而有效防止自然风或雨水等倒灌,有利于空调室内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结构和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31.一方面,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可以用于连接空调器室内机100,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结构包括罩体10和阻挡部11。
32.罩体10的一端面设置有换气端101,与空调室内机连接的另一端面设置有连接端102,罩体10的侧面围合形成腔体(图未示),连接端102与腔体连通。
33.阻挡部11盖合于换气端101处,阻挡部11用于阻挡流体通过换气端101进入腔体内,其中,阻挡部可以起到部分阻挡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全部阻挡的作用,即阻挡部11可以起到隔绝或减少流体通过换气端101进入腔体。可以理解的是,流体包括具有流动性的气体或液体,例如流动的自然风、雨水、固体小颗粒(如灰尘或泥尘)等。
34.其中,罩体10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103,每个通孔103均与腔体连通。由于罩体1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通孔103,即通孔103的孔径比换气端101的口径小,因此,通孔103的进风面积相比换气端101小,自然风等流体不会大量涌入腔体内。
35.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结构中,导风结构用于与空调室内机100连接,导风结构的罩体10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换气端101和连接端102,罩体10的侧面围合形成腔体,通过连接端102连接空调室内机。通过在换气端101处设置阻挡部11,阻挡部11用于阻挡流体通过所述换气端101进入腔体内,并且在罩体10的侧面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103,连接端102和罩体10的侧面的通孔103均与腔体连通,通过连接端102和通孔103进行气体交换,在阻挡部11的作用下,使得自然风或雨水等不会通过换气端101大量涌入罩体10内,从而有效防止自然风或雨水等倒灌,有利于空调室内机100的正常工作。
36.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11密封换气端101。示例性地,所述阻挡部11可以是板状阻挡部,例如塑料板、金属板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状阻挡部可以与所述罩体的侧面一体成型设置,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换气端的密封工艺简单,结构稳固。
37.可以理解的是,板状阻挡部可以通过抵接于换气端101的边沿,也可以通过抵接于换气端101的内壁来实现密封作用,当然,所述阻挡部也可以是胶带等胶粘结构,即通过粘接实现换气端101密封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38.通过阻挡部11将换气端101密封,使得气体等全部通过通孔103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有利于防止虫子以及其他小杂物直接通过换气端101沿着罩体10进入空调器室内机100内,结构稳固且可以有效起到隔挡作用。
39.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11也可以为网状阻挡部,网状阻挡部的网孔与腔体连通,网状阻挡部的网孔目数范围为5目-50目。可以理解的是,目数表示网状阻挡部网眼的分布密度,其中,网眼的目数越小,则网眼在网状阻挡部上的分布就越稀,自然风、雨水等交换量就越大;反之,网眼的目数越大,则网眼在网状阻挡部上的分布就越密集,阻力也越大,自然风、雨水等交换量就越少,不利于气体或液体交换效率。
40.可以理解的是,若网状阻挡部目数过小,则会使交换量过大,虫子以及其他细小杂物易于通过,则会大大降低隔挡效率。若网状阻挡部目数过大,则会使网状阻挡部的阻力过大,则会大大降低网状阻挡部的通风效率等。故将网状阻挡部的目数范围设置为5目-50目。如此,在保证网状阻挡部的气体、液体交换量的基础上,既可阻挡细小杂物,又可减小网状阻挡部的阻力。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网孔的数量少于所述通孔的数量。
42.通过将网状阻挡部11的网孔设置为多个,且将网孔的设置得相对于阻挡部11的侧面设置的通孔103更为稀疏,从而可以使进一步在保证网状阻挡部的气体交换量的基础上,当导风罩内有积水时,积水可以从侧面或换气端排出,可以有利于防止积水情况的发生。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通孔103的直径范围为1cm-3cm,相邻的通孔103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cm-3cm。可以理解的是,相同通孔103的直径越大,则通孔103在罩体10侧面上的分布就越稀,反之,通孔103的直径越小,则通孔103在罩体10侧面上的分布就越密集。同理,相同通孔103直径下,如果多个通孔103之间的距离范围越大,则罩体10上则通孔103在罩体10侧面上的分布就越稀,反之,通孔103的直径越小,则通孔103在罩体10侧面上的分布就越密集。可以理解,通孔103分布越稀疏,自然风、雨水等交换量就越大,可能无法阻挡细小杂物;通孔103分布越密集,阻力也越大,自然风等交换量就越少,可能会降低气体交换效率。
44.示例性地,每个通孔103的直径可以是1cm、2cm或3cm等,通孔103与通孔103之间的距离可以是1cm、2cm或3cm等。通过将通孔103直径和通孔103间距设置在合适范围内,保证网状阻挡部的气体交换量的基础上,既可阻挡细小杂物,又可减小网状阻挡部的阻力。
45.其中,多个通孔103之间可以是呈排分布或呈列分布,也可以呈矩阵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罩体10呈弧形结构,沿着所述连接端102至所述换气端101的方向,所述腔体逐渐变大。通过将罩体10整体设置为平滑过渡,从而能够在气体交换量较大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利于平稳气流,减少对罩体10的冲击,进而有利于延长导风结构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换气端101可以是圆形、正方形、菱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几何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47.其中,换气端101可以朝下设置,有利于气体排出,具体而言,换气端101朝地面设置,所述换气端101可以与地面平行设置,或者与地面呈倾斜角度设置。空气可由设在罩体10上的通孔103或换气端101进入罩体10内,由此,在雨雪天气时,可以避免雨、雪等降落至罩体10的换气端101内,从而可以防止罩体10堵塞或者雨雪进入而影响室内机100的空气的质量。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侧面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10和第二面120,多个通孔103分别设置于第一面110和第二面120上。以换气端101为正方形为例,罩体10靠近换气端101部分为正方形罩体10,多个通孔103均匀地分布在正方形罩体10相对的两个面上,相比仅一个侧面设置有通孔103,将通孔103分别设置在罩体10相对的面上有利于避免当风量较大,自然风在进入或流出罩体10时由于气体压强较大,造成气体流动不通畅。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罩体10有多个侧面,也可以将通孔103分别设置在每一个侧面上,同样可以有利于实现气体等的流通时的通畅性。
49.其中,多个通孔103在罩体的侧面靠近换气端101处,即第一面110和第二面120上
靠近换气端101处设置,通过将通孔103设置在靠近换气端101处能够使得自然风等气流从通孔103进入腔体内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气体在罩体内气流平稳,有利于减少对罩体10的冲击,从而有利于延长导风结构的使用寿命。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端102的端口处连接有通风管20,通风管20穿过墙体200与室外的罩体10连接,其中通风管20包括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其中,第一端201靠近连接端102设置,第二端202远离连接端102设置,第一端201的位置高于第二端202的位置。
51.具体地,通风管20呈倾斜设置,即通风管20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夹角,由于换气端101远离空调器设置,连接端102靠近空调器室内机100设置,且换气端101位于室外,即位于通风管的室外端,而连接端102位于室内,即位于通风管的室内端,因此通风管20的换气端室内端高、室外端低,有利于使用时防止雨水等倒灌进入通风管20,也有利于将空调室内机100产生的气体顺利排至室外。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风结构还包括过滤装置12。过滤装置12设置于通风管20和罩体1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过滤装置12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设置过滤装置12可以过滤外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例如灰层、pm2.5等,从而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其中,过滤装置12可以例如为过滤网,过滤棉等,例如,当所述过滤装置12为过滤网时,过滤网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端102的端口处,当然,过滤装置12可也采用胶粘等方式固定在连接端102的端口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3.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导风结构,在导风结构的基础之上,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和导风结构。
54.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