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6:4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诸如甜菜、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的收获机具。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诸如甜菜、马铃薯等根茎类农作物的收获清洁度,在现用的根茎类农作物收获机具上均设置了排杂机构,该排杂机构将从土壤内挖掘出来的根茎作物中夹带的茎叶、杂余及土份清除后,根茎作物由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送入集装箱内。在生产使用实践中发现,单一排杂机构的排杂质量不高,效果较差,进入集装箱内的根茎作物中仍含有较多地茎叶、杂余和土份,清洁度差,不能适应和满足根茎类作物收获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根茎类作物收获作业使用的实际需要,研发设计一种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达到大幅提高根茎类作物收获作业排杂质量和效果、满足收获作业使用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一种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包括收获机机架,在所述收获机机架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主排杂机构和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在所述收获机机架位于主排杂机构后方与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前方之间部位上配装副排杂机构。
5.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现有的主排杂机构与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之间部位处,通过对整机总体的再次配置设计,在机具上科学合理的增加设置副排杂机构,实现了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收获作业过程中对收获的根茎类作物进行和完成主、副两次连续排杂作业,达到了大幅度提高排杂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紧凑、排杂作业质量好、效率高、使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6.图1是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7.图2是图1中a向局部视图。
8.图中件号说明:
9.1、收获机机架、2、主排杂机构、3、副排杂机构、3-1、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2、副排杂辊、4、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包括收获机机架1,在所述收获机机架1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主排杂机构2和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4,在所述收获机机架1位于主排杂机构2后方与根茎类作物
立向提升输送机构4前方之间部位上配装副排杂机构3。所述副排杂机构3包括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1和副排杂辊3-2,所述副排杂辊3-2配装在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1后端部位处。所述副排杂机构3的作业幅宽尺寸h2小于主排杂机构2的作业幅宽尺寸h1。
11.作业时,本机在牵引动力机械牵拉下前行,从土壤中挖出的根茎类作物及杂质经主排杂机构2的第一次排杂处理后,根茎类农作物及还未被清除排出的土份、茎叶、杂余等一并下落在副排杂机构3的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1上,在向后方输运过程中,又有部份土份、茎叶、杂余等从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1间隙中下落排出,当根茎类农作物及少量剩余的土份、茎叶和杂余等被输运到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1末端处时,在转动地副排杂辊3-2配合下对其剩余土份、茎叶和杂余等再次清除排杂处理,尔后清洁度较高的根茎类作物经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4送至集装箱内,完成排杂集箱收获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包括收获机机架(1),在所述收获机机架(1)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主排杂机构(2)和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获机机架(1)位于主排杂机构(2)后方与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4)前方之间部位上配装副排杂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杂机构(3)包括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1)和副排杂辊(3-2),所述副排杂辊(3-2)配装在副排杂输送链总成(3-1)后端部位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杂机构(3)的作业幅宽尺寸h2小于主排杂机构(2)的作业幅宽尺寸h1。

技术总结
带有副排杂机构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在收获机机架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主排杂机构和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在收获机机架位于主排杂机构后方与根茎类作物立向提升输送机构前方之间部位上配装由副排杂输送链总成、副排杂辊构成的副排杂机构,所述副排杂机构的作业幅宽小于主排杂机构的作业幅宽;本机可在根茎类作物机械收获作业过程中进行和完成主、副两次连续排杂处理,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紧凑、排杂作业质量好、效率高、使用可靠的特点。可靠的特点。可靠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学 邹明君 邹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鹤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