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5:24: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墙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板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或家居行业中使用的墙板包括有多种,尤其是对墙板的结构特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墙板具有中空结构,利用墙板的内中空结构布置线路(墙壁走暗线),提高建筑或家居的墙体美观度。对于具有中空结构的墙板的生产加工时需要用到对应的模具将浆料定型,现有的模具通常是需要单独使用棍状物预埋在模具中,使棍状物横穿于浆料之中,以此构成墙板生成模具,但使用这种模具其生成墙板工序多、效率较低。
3.待浆料在模具中静止基本成型后,再去除棍状物从而使墙板形成中空结构,现有技术是在去除墙板中的棍状物时需要一根一根地通过敲击或其他的方式去除,这种墙板脱模方式显然是耗时耗力的,其面临脱模工序复杂及无法同时脱模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故提供一种能够加工出具有中空结构的墙板的模具,以此实现便捷生产具有中空结构的墙板及在墙板基本定型时能够同时快速脱模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墙板成型模具,解决现有墙板成型模具在生产墙板时效率低、脱模工序复杂及无法同时脱模等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板成型模具,包括:
7.底模,所述底模为矩形;
8.中空模,所述中空模设于所述底模上方,所述中空模包括框模、凸模及凹模,所述框模主要由侧板和端管围合而成,所述侧板至少设有两块且呈相互平行布置,两块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端管,所述端管的侧面开设有插孔;
9.所述凸模包括第一成孔件,所述凹模包括第二成孔件,所述第一成孔件及所述第二成孔件分别贯穿于位于所述侧板两端的所述端管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成孔件及所述第二成孔件的外径,且所述第一成孔件及所述第二成孔件的相对端可相互嵌合,所述第一成孔件远离所述框模的中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拖动件,所述第二成孔件远离所述框模的中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拖动件。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孔件朝向所述框模的中部的一端面形成有凸部,所述第二成孔件朝向所述框模的中部的一端形成有凹部,所述第一成孔件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二成孔件的凹部相嵌合。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孔件具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成孔件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所述第一拖动件与多条所述第一成孔件相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拖动件远离所述第一成孔件一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托板,所述托板具有多个钩孔。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成孔件具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二成孔件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拖动件与多条所述第二成孔件相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拖动件远离所述第二成孔件一侧面
设有向外延伸的托板,所述托板具有多个钩孔。
13.进一步地,所述底模的内侧面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水平布置,且所述隔板的两侧边分别朝上和朝下,其中所述隔板的上侧边高出所述底模的表面,所述隔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底模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14.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两端面与所述底模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且在所述空隙中插入有用于限定所述隔板位置的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的上侧边具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高出所述底模的表面。
15.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模设于所述底模的表面,所述隔板的上侧边插入到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成孔件的间隙中和相邻两条的所述第二成孔件的间隙中,且所述隔板的上侧边与所述第一成孔件及所述第二成孔件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16.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模的上方设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的下侧边具有啮合齿,所述第二限位条沿所述端管的内侧面插入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条相啮合,两所述第二限位条分别与所述隔板的两端相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两端与所述端管的内侧面相连接且形成矩形,两块所述侧板的长度长于两根所述端管的长度,且两块所述侧板的侧面为中空结构。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孔件的数量与设于所述侧板一端的所述端管的插孔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成孔件的数量与设于所述侧板另一端的所述端管的插孔数量相对应;
19.所述插孔沿所述端管的侧面长度方向等距布置。
20.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板成型模具,通过设置底模对底层的墙材进行灌入定型,然后在底模的表面设置中空模对上层的墙材进行灌入定型,其中,中空模具有成孔件对墙材内部进行中空定型,根据底模与中空模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作用,能够快速地生产出具有中空结构的墙板;在中空模的框模两端分别设置可拉伸操作的凸模和凹模,在进行墙材灌入定型前先将凸模和凹模相对移动嵌合在一起,当墙材定型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操作拖动件可将凸模和凹模同时往外拉出,即可完成墙板快速脱模动作,脱模工序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板成型模具的底模与中空模拆分后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板成型模具的底模与中空模装配后的立体图;
23.图中:
24.11、底模;
25.21、中空模;211、框模;2111、侧板;2112、端管;21121、插孔;212、凸模;2121、第一成孔件;21211、凸部;2122、第一拖动件;213、凹模;2131、第二成孔件;21311、凹部;2132、第二拖动件;2141、托板;
26.31、隔板;
27.41、第一限位条;42、第二限位条;431、啮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例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墙板成型模具。
32.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墙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模11及中空模21,所采用的底模11由两块较短的端板和两根较长的侧边杆围合而成,具体地,较短的两块端板呈相互平行布置,较长的两根侧边杆呈相互平行布置,然后较长的两根侧边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较短的端板的一侧面,通过两块端板和两根侧边杆共同围合成大致为矩形结构的底模11。
33.在实际应用中,将中空模21设于底模11上方,先往底模11里布料,然后将中空模21布置在底模11上面,再对中空模21进行布料。具体地,所述中空模21包括框模211、凸模212及凹模213,其中,所述的框模211由两块较长的侧板2111和两根较短的端管2112围合而成,两块侧板2111呈相互平行布置,两块侧板2111的两端分别连接较短的端管2112的一侧面,通过两块侧板2111和两根端管2112共同围合成大致为矩形结构的框模211,优选的,在端管2112的侧面开设有插孔21121,端管2112所设的插孔21121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多边形,本实施优选的是多边形的插孔21121。
34.所述的凸模212设有第一成孔件2121和第一拖动件2122,第一成孔件2121的一端插入到端管2112的插孔21121中,并可穿过插孔21121朝框模211的中部移动,而第一成孔件2121远离框模211的中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拖动件2122相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操作第一拖动件2122来带动第一成孔件2121,以此使第一成孔件2121自由地在插孔21121中移动,从而实现对墙材的中空结构的定型和脱模的目的。
35.所述凹模213设有第二成孔件2131和第二拖动件2132,第二成孔件2131的一端插入到端管2112的插孔21121中,并可穿过插孔21121朝框模211的中部移动,而第二成孔件2131远离框模211的中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拖动件2132相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操作第二拖动件2132来带动第二成孔件2131,以此使第二成孔件2131自由地在插孔21121中移动,从而实现对墙材的中空结构的定型和脱模的目的。
36.优选的,在通过中空模21来定型墙材时,先将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分别贯穿于位于侧板2111两端的端管2112的插孔21121,由于插孔21121的内径大于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的外径,所以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均可自由地在
插孔21121中穿插和拔出。在往中空模21灌入墙材时,先将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朝框模211的中部方向推动,使得第一成孔件2121与第二成孔件2131的相对端相互嵌合在一起,然后再往中空模21里灌入墙材,灌入墙材完毕后进行刮平处理,再等待墙材达到基本定型时,通过同时操作第一拖动件2122及第二拖动件2132,使得第一成孔件2121和第二成孔件2131同时脱离基本定型的墙板,以此完成同时快速脱模的目的,节省了以往过于复杂的脱模工序。
37.这样,通过设置底模11对底层的墙材进行灌入定型,然后在底模11的表面设置中空模21对上层的墙材进行灌入定型,其中,中空模21具有成孔件对墙材内部进行中空定型,根据底模11与中空模21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作用,能够快速地生产出具有中空结构的墙板;在中空模21的框模211两端分别设置可拉伸操作的凸模212和凹模213,在进行墙材灌入定型前先将凸模212和凹模213相对移动嵌合在一起,当墙材定型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操作拖动件可将凸模212和凹模213同时往外拉出,即可完成墙板快速脱模动作,脱模工序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38.在中空模21灌入墙材进行布料前,第一成孔件2121与第二成孔件2131之间的嵌合方式具体如下,具体来说,在第一成孔件2121朝向框模211的中部移动的一端面形成有凸部21211,该凸部21211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或半圆柱形或方形的立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而第二成孔件2131朝向框模211的中部移动的一端形成有凹部21311,该凹部21311的具体形状需要与所述凸部21211的凸起形状相匹配。这样,第一成孔件2121即可通过凸部21211与第二成孔件2131的凹部21311相嵌合完成相互连接的目的,此连接方式简单便捷,可操作性强。
39.对于第一成孔件2121的设计要求是,实际应用时设置有多条且呈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成孔件2121,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成孔件2121之间是相互间隔有一定距离的空隙。在给中空模21灌入墙材时可使得墙材能够从多条第一成孔件2121之间的空隙中进入,因此,墙材即可完全包裹在第一成孔件2121的周围,第一成孔件2121所占据墙材的空间在脱模时即可形成中空结构。
40.所述第一拖动件2122与多条第一成孔件2121形成相垂直连接关系,也即是多条第一成孔件2121在优选方案中是同等长度的,其一端面相平整地连接第一拖动件2122,而第一拖动件2122远离第一成孔件2121一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托板2141,且在托板2141的延伸面贯穿有多个钩孔,该钩孔具体可用来穿线或挂钩,以方便操作第一拖动件2122。
41.对于第二成孔件2131的设计要求是,实际应用时设置多条且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二成孔件2131,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成孔件2131之间是相互间隔有一定距离的空隙。在给中空模21灌入墙材时可使得墙材能够从多条第二拖动件2132之间的空隙中进入,因此,墙材即可完全包裹在第二成孔件2131的周围,第二成孔件2131所占据墙材的空间在脱模时即可形成中空结构。
42.所述第二拖动件2132与多条第二成孔件2131形成相垂直连接关系,也即是多条第二成孔件2131在优选方案中是同等长度的,其一端面相平整地连接第二拖动件2132,而第二拖动件2132远离第二成孔件2131一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托板2141,且在托板2141的延伸面贯穿有多个钩孔,该钩孔具有可用来贯穿线或挂钩,以方便操作第二拖动件2132。
43.所述底模11的两块较短的端板内侧面连接有隔板31,也即是隔板31的两端分别连
接两根较长的侧边杆两端的端板。优选的,该隔板31以水平方式布置在底模11里,进一步地该隔板31的两侧边分别朝上和朝下,也即是隔板31的两侧面分别朝向较长的两根侧边杆,其中隔板31的上侧边高出底模11的表面,只需要通过隔板31的下半部分与端板连接,隔板31的下侧边与底模1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通过隔板31与底模11的合理布置,使得灌入到底模11里的墙材在基本定型时可形成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墙板,方便墙板的包装和运输。
44.所述隔板31的两端面与底模11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也即是在安装隔板31时,隔板31的两端与底模11的端板内侧面之间留置有空隙。当把隔板31放在底模11中时,再往隔板31与端板之间的空隙中插入第一限位条41,通过插入该第一限位条41可限定隔板31位置,防止往底模11里灌入墙材时造成隔板31位置任意变动的问题发生。优选的,在第一限位条41的上侧边具有啮合齿431,且该啮合齿431高出底模11的表面,啮合齿431沿第一限位条41的上侧边的长度方向布置多个。
45.在墙材已经在底模11中完成布料后,将中空模21设于底模11的表面,中空模21与底模11之间的装配要求是,框模211与底模11同为矩形结构,使框模211的侧板2111对应底模11的侧边杆,使框模211的端管2112对应底模11的端板。由于所述隔板31的上侧边是高出底模11的表面的,所以隔板31的上侧边会插入到相邻的两条第一成孔件2121的间隙中和相邻的两条第二成孔件2131的间隙中,将中空模21放置在底模11上面后,隔板31的上侧边会与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当墙材灌入中空模21里并进行刮平处理时隔板31就不会造成阻碍的问题。这样,利用隔板31与底模11及中空模21之间的合理布置,只需设置一块隔板31即可完成底模11定型的墙板及中空模21定型的墙板同时分隔成两块,有效提高墙板的生成效率。
46.完成底模11的墙材布料后,将中空模21设于底模11的表面,然后在框模211的端管2112内侧面插入第二限位条42,同样的第二限位条42的下侧边具有多个啮合齿431,多个啮合齿431沿第二限位条42的下侧边的长度方向布置,该第二限位条42的多个啮合齿431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的外径相匹配。当第二限位条42沿端管2112的内侧面插入时会与第一限位条41相啮合,同时第二限位条42还与隔板31的两端相连接。这样,通过第二限位条42与第一限位条41之间的啮合作用,可有效限定隔板31的安装位置,保证墙板的分隔定型效果。
47.对于所述框模211的设计要求是,框模211的矩形结构是由侧板2111两端与端管2112的内侧面相连接而成,侧板2111与端管2112可以是垂直连接或倾斜连接除直角外的其他角度。实际应用中,框模211的两块侧板2111的长度比两根端管2112的长度要长,在两块侧板2111的侧面开设有沿侧板21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孔,以此形成中空结构的侧板2111。
48.为了实现凸模212、凹模213与端管2112的插孔21121之间的合理布置,所述凸模212的第一成孔件2121的数量与设于侧板2111的一端的端管2112的插孔21121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凹模213的第二成孔件2131的数量与设于侧板2111的另一端的端管2112的插孔21121的数量相对应,当然,第一成孔件2121与第二成孔件2131之间的数量也是一一对应的。这样,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才更方便地与插孔21121进行合理连接和布置,对于插孔21121的设计是,所述插孔21121沿端管2112的侧面长度方向等距布置,也即是插孔21121与第一成孔件2121及第二成孔件2131是相对应的,多条第一成孔件2121及多条
第二成孔件2131之间也是各自等距布置的。这样,通过第一成孔件2121、第二成孔件2131与端管2112的插孔21121之间的配置,使得中空模21在墙板基本定型后可以进行快速地同时脱模,提高墙板生成加工效率。
49.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墙板成型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