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安瓿瓶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4:38: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瓿瓶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2.安瓿瓶是一种盛装注射用药液以及血清、疫苗等的玻璃容器。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注射安瓿瓶内药物时,一般是先用砂轮割安瓿瓶,然后再用手掰断,在掰断安瓿瓶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用力不均就容易出现掰碎安瓿瓶并割伤手指的情况。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7158761u,公开了一种安瓿瓶开口器,其主要包括有v形夹体,v形夹体上含有两个夹臂,两个夹臂的连接端铰接在一起;两个夹臂的白由端上各设一个瓶颈打磨槽,瓶颈打磨槽的走向与夹臂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夹臂上的瓶颈打磨槽的大小相同且开口相对设置,每个瓶颈打磨槽内均设有一个打磨刀片,打磨刀片所处的平面与瓶颈打磨槽的横断面平行,打磨刀片的刀刃为内凹的弧形刀刃,两个夹臂上的打磨刀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其刀刃相对设置;两个夹臂的内侧各设一个弧形夹持槽,弧形夹持槽的走向与夹臂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夹臂上的弧形夹持槽的大小相同且开口相对设置,弧形夹持槽的表面设有防滑弹性层。该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两个夹臂掰断安瓿瓶,虽然在一定程度避免了医护人员与安瓿瓶的直接接触,但该装置容易使掰断的安瓿瓶的瓶头掉落在地上,进而影响医护人员的行走,另外,当医护人员不小心掰碎安瓿瓶时,飞溅的安瓿瓶碎片依然容易伤害到医护人员,安全系数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掰断安瓿瓶时存在掰断的瓶头容易掉落在地上以及安全系数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安瓿瓶开口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瓿瓶开口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夹持组件,所述外壳中设置有腔体,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腔体中并与所述外壳相铰接,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用于所述夹持组件突出所述外壳的开口结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置放安瓿瓶瓶头的通孔,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开口结构均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用于与安瓿瓶的瓶颈相抵接的切割片。
5.在本技术方案中,医护人员一只手将安瓿瓶的瓶头从通孔中放进腔体中,另一只手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夹持组件,使切割片与安瓿瓶的瓶头外周面相抵接,然后医护人员旋转外壳,带动切割片沿瓶颈的外周面旋转一周,进而在瓶颈上划出圆形切割线,接着稍微使力就会掰断安瓿瓶,同时安瓿瓶的瓶头会留在外壳的空腔中,并在空闲的时候将留在空腔中的瓶头丢弃至废料箱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瓶后瓶头乱飞的技术问题,避免了需要人手拾取瓶头以及飞溅的安瓿瓶碎片伤害到医护人员的情况发生。
6.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连,所述切割片包括第一刀片以及
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一端相连并与所述外壳相铰接,所述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分别设于所述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的另一自由端。
7.优选地,所述外壳中设有销轴,所述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远离所述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的一端均安装在所述销轴上并与所述销轴相铰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在与第二夹持臂相连的一端上间隔设有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夹持臂在与第一夹持臂相连的一端上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分别设有与所述销轴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中。
9.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还套设有用于将所述持组件限定在腔体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开口结构包括分别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突出所述外壳的第一开口槽以及第二开口槽,所述保护套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套、第二弧形套,所述第一弧形套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弧形套相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套远离所述第二弧形套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弧形套远离所述第一弧形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卡槽。
11.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遮盖所述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并与所述安装杆转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刀片上设有第一缺口结构,所述第二刀片上设有第二缺口结构,所述第一缺口结构与所述第二缺口结构之间形成有用于安瓿瓶穿过的弧形结构。
14.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结构以及所述第二缺口结构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6.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一只手将安瓿瓶的瓶头从通孔中放进腔体中,另一只手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夹持组件,使切割片与安瓿瓶的瓶头外周面相抵接,然后医护人员旋转外壳,带动切割片沿瓶颈的外周面旋转一周,进而在瓶颈上划出圆形切割线,接着稍微使力就会掰断安瓿瓶,同时安瓿瓶的瓶头会留在外壳的空腔中,并在空闲的时候将留在空腔中的瓶头丢弃至废料箱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瓶后瓶头乱飞的技术问题,避免了需要人手拾取以及飞溅的安瓿瓶碎片伤害到医护人员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瓿瓶开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瓿瓶开口装置与安瓿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瓿瓶开口装置中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瓿瓶开口装置中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瓿瓶开口装置中的外壳与保护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瓿瓶开口装置中的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22上设有第二刀片32的一端相互远离,当不同口径的安瓿瓶9的瓶头伸入到腔体4中时,医务人员通过第一夹持臂21与第二夹持臂22可以对其进行清与掰断处理。
32.另外,外壳1中设有销轴7,第一夹持臂21、第二夹持臂22远离第一刀片 31、第二刀片32的一端均安装在销轴7上并与销轴7相铰接。
33.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臂21在与第二夹持臂22相连的一端上间隔设有第一连接板211以及第二连接板212,第二夹持臂22在与第一夹持臂21 相连的一端上设有第三连接板221,的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三连接板221分别设有与销轴7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13、第二通孔、第三通孔222,第三连接板221位于第一连接板211以及第二连接板212之间,销轴7安装在的第一通孔213、第二通孔、第三通孔222中。在本实施例中,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一夹持臂21与第二夹持臂22连接的更紧密,进而保证第一刀片31与第二刀片32对安瓿瓶9的切割效果。
34.另外,如图5所示,外壳1上还套设有用于将持组件限定在腔体4的保护套8,保护套8与外壳1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保护套8打开,闲置状态时,保护套8闭合,对开口结构5进行密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杂菌对切割片3以及夹持组件2的污染。
35.其中,如图6所示,开口结构5包括分别用于的第一夹持臂21、第二夹持臂22突出外壳1的第一开口槽51以及第二开口槽52,保护套8包括与第一开口槽51、第二开口槽52相对应的第一弧形套81、第二弧形套82,第一弧形套 81的一侧与第二弧形套82相铰接,第一弧形套81远离第二弧形套82的一侧设置有卡扣,第二弧形套82远离第一弧形套81的一侧设置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槽。在本实施例中,闲置状态时,卡扣插入卡槽中,第一弧形套81以及第二弧形套82套在外壳1上,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掰动第一弧形套81以及第二弧形套82,将卡扣从卡槽中拔出,将保护套8从外壳1上卸下,这样设置既方便了操作人员对夹持组件的使用,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杂菌对切割片3以及夹持组件2的污染。
36.另外,外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遮盖通孔6的底板60,底板60与外壳1 活动连接。在实施例中,外壳1的底部在一定程度上向内凹陷,底板60位于凹陷中,使用时,底板60打开,安瓿瓶9从通孔6中伸入空腔中,当空闲状态时,底板60对通孔6进行密封,进一步避免杂菌对切割片3以及夹持组件2的污染。
37.其中,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杆,底板60安装在安装杆上并与安装杆转动连接。
38.另外,如图8所示,第一刀片31上设有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刀片32 上设有第二缺口结构322,第一缺口结构311与第二缺口结构32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瓿瓶9穿过的弧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可以增大切割片3与安瓿瓶9的接触面积,进而方便对安瓿瓶9的切割。
39.另外,第一缺口结构311以及第二缺口结构322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可以方便切割片3划出较为规则的圆形弧线,进而避免医务人员在掰断安瓿瓶9时产生碎片。
40.工作原理:
41.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一只手将安瓿瓶9的瓶头从通孔6中放进腔体4 中,另一只手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夹持组件2,使切割片3与安瓿瓶9的瓶头外周面相抵接,然后医护人员旋转外壳1,带动切割片3沿瓶颈的外周面旋转一周,进而在瓶颈上划出圆形切割线,接着稍微使力就会掰断安瓿瓶9,同时安瓿瓶9的瓶头会留在外壳1的空腔中,并在空闲的时候将
留在空腔中的瓶头丢弃至废料箱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瓶后瓶头乱飞的技术问题,避免了需要人手拾取以及飞溅的安瓿瓶9碎片伤害到医护人员的情况发生。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