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4:01: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3.如何循环使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成为首要任务。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直接对天热降水进行收集存储与利用。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满足庭院植被灌溉、洗车等用途。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包括地面雨水收集装置、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地面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地面水排入地面收集管道,地面收集管道通过三通阀与弃流管和集水管连通,集水管与雨水储存池连通,弃流管与排污管道或渗井连通,屋面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屋面雨水排入屋面收集管道,屋面收集管道连通雨水储存池,雨水储存池内设有雨水回用水泵,雨水回用水泵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用水接口连接。
7.弃流管和集水管上的阀门设于阀门井内。
8.雨水储存池内设有液位计。
9.雨水储存池内侧壁上部设有溢流阀。
10.溢流阀与排污管道连通。
11.渗井包括坑体,坑体上部设有栅格盖板,坑体中部设有砾石,砾石下方设有支撑格网。
12.渗井上部设有液位计。
13.坑体上设有液位计。
14.坑体下部设有地漏,地漏下部通过管道与雨水储存池或地底连通。
15.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接水槽,接水槽设于屋面泄水口处,接水槽与屋面收集管道连接。
16.雨水储存池与间接补水装置连接,间接补水装置与市政自来水管道连通。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直接对天热降水进行收集存储与利用。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满足庭院植被灌溉、洗车等用途。
19.2)可用于日常生活、水处理行业的常规雨水收集。利用雨水自身重力作用与雨水汇集管路,对地面与屋面部分雨水进行收集,通过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处理,并存储在雨水储存池中,以备随时取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地下水开采量。
20.3)本装置利用雨水自身重力作用与雨水汇集管路,对地面与屋面部分雨水进行收集,通过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处理,并存储在雨水储存池中,以备随时取用。
21.4)刚开始下雨时地面雨水非常浑浊,含有较多泥沙、垃圾等,这段时期的水是无法使用的,需要排到市政污水管道或过滤后使用,本实用新型将初期的地面雨水排到渗井中进行过滤再进行收集或渗透到地下,节约了水资源。
22.5)屋面雨水蕴含的泥沙较少,可直接收集到雨水储存池内。
23.6)阀门井便于检修阀门。
24.7)液位计便于观察渗井或雨水储存池内雨水的高度,可便于调整阀门开闭,及时补水或防水。
附图说明
2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整体示意图。
2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屋面雨水收集示意图。
2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渗井示意图。
28.图中,1、渗井;2、液位计;3、栅格盖板;4、地面收集管道;5、屋面收集管道;6、阀门井;7、间接补水装置;8、市政自来水管道;9、输水管;10、溢流阀;11、雨水储存池;12、雨水回用水泵;13、支撑格网;14、地漏;15、砾石;16、屋面雨水收集装置;17、弃流管;18、集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如图1-3,一种庭院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包括地面雨水收集装置、屋面雨水收集装置16,地面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地面水排入地面收集管道4,地面收集管道4通过阀门与弃流管17和集水管18连通,集水管18与雨水储存池11连通,弃流管17与排污管道或渗井1连通,屋面雨水收集装置16收集屋面雨水排入屋面收集管道5,屋面收集管道5连通雨水储存
池11,雨水储存池11内设有雨水回用水泵12,雨水回用水泵12出水口通过输水管9与用水接口连接。
33.阀门包括三通阀或设置在弃流管17和集水管18上的阀门。
34.弃流管17和集水管18上的阀门设于阀门井6内。
35.雨水储存池11内设有液位计2。
36.雨水储存池11内侧壁上部设有溢流阀10。
37.溢流阀10与排污管道连通。
38.渗井1包括坑体,坑体上部设有栅格盖板3,坑体中部设有砾石15,砾石15下方设有支撑格网13。
39.渗井1上部设有液位计2。
40.坑体上设有液位计2。
41.坑体下部设有地漏14,地漏14下部通过管道与雨水储存池11或地底连通。
42.用一定粒径级配砾石15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
43.屋面雨水收集装置16包括接水槽,接水槽设于屋面泄水口处,接水槽与屋面收集管道5连接。
44.雨水储存池11与间接补水装置7连接,间接补水装置7与市政自来水管道8连通。
45.管道可采用钢制、塑料、水泥等。
46.雨水储存池11采用钢板焊接或冷压制作,亦可以用水泥预制,其内外表面采用防腐处理。
47.雨水储存池11装置本体直接与入水管道相连接,装置本体宽度应大于入水管道直径的两倍以上。
48.渗井1本体直接与入水管道相连接,装置本体宽度应大于入水管道直径的两倍以上。
49.本装置的基本运行流程为,下雨过程中,采用地面雨水收集装置和屋面雨水收集装置16分别收集地面与屋面雨水,并经输水管9道分别输送到渗井1与雨水储存装池中,并可通过渗井1与雨水储存装池中设置的液位计2观察储存雨水水量。渗井1中所存储雨水待静置、澄清后可经管道进入雨水储存池11。当雨水储存池11水量超过溢流排水口高度时,过量雨水可自动排除到相应排水管道。用水时,可采用安装至雨水储水池中的雨水回用水泵12将雨水抽出。当水池水量不足时,可生活自来水管道或雨水储存池11间接补水装置7进行补水。
50.直接对天热降水进行收集存储与利用。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满足庭院植被灌溉、洗车等用途。
51.可用于日常生活、水处理行业的常规雨水收集。利用雨水自身重力作用与雨水汇集管路,对地面与屋面部分雨水进行收集,通过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处理,并存储在雨水储存池11中,以备随时取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地下水开采量。
52.本装置利用雨水自身重力作用与雨水汇集管路,对地面与屋面部分雨水进行收集,通过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处理,并存储在雨水储存池11中,以备随时取用。
53.刚开始下雨时地面雨水非常浑浊,含有较多泥沙、垃圾等,这段时期的水是无法使
用的,需要排到市政污水管道或过滤后使用,本实用新型将初期的地面雨水排到渗井1中进行过滤再进行收集或渗透到地下,节约了水资源。
54.屋面雨水蕴含的泥沙较少,可直接收集到雨水储存池11内。
55.阀门井6便于检修阀门。
56.液位计2便于观察渗井1或雨水储存池11内雨水的高度,可便于调整阀门开闭,及时补水或防水。
57.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