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2:35: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vocs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


背景技术: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在常温下,沸点50℃至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通常分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简称nmhcs)、含氧有机化合物、卤代烃、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等几大类。vocs参与大气环境中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其对区域性大气臭氧污染、pm2.5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vocs具有令人不适的特殊气味,并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作用,特别是苯、甲苯及甲醛等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涂料制造、溶剂制造与使用等过程。
3.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采用吸附法对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回收,其具有工艺操作简单,回收效率高等特点,是备受企业青睐的处理方法。目前,vocs气体成分更加复杂,处理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中结构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决定了油气在吸附罐内的接触效果包括接触方式,接触时间等,直接影响吸附罐的经济效益。传统的vocs吸附罐采用两个或多个不同吸附剂的吸附罐组,对气体中的不同组分分别吸附,这样会导致整套装置占地面积很大、造价极高,采用这种工艺vocs回收处理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解决现有的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采用多种吸附罐组,造成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收益低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所述第一吸附层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介质,所述第二吸附层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附介质,所述第三吸附层内部填充第三吸附介质,所述罐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罐体另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管、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连通第一吸附层内部,所述第二进料管连通第二吸附层内部,所述第三进料管连通第三吸附层内部,所述第一吸附层垂直连接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二吸附层垂直连接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三吸附层垂直连接有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均与外部连通,通过设置三层不同的吸附层,对vocs进行逐层吸附,相比于传统的吸附罐组,其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对三层吸附层分别设置不同的进料管和出料管,使得该吸附罐在吸附介质使用过后可以及时更换。
8.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包括主管道和侧管道,所述主管道一端垂直连接有若干侧管道,所述侧管道均匀分布在罐体一表面上,且与罐体内部连通,通过设置主管道和侧管道,便于将vocs输入进吸附罐中时,就可以使其均匀的分布在吸附罐内部底面,然后均匀地依次穿过三层吸附层,防止所有的vocs从一个管道进入,聚集在吸附层的某一块区域内进行吸附作用。
9.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介质为活性炭层,所述第二吸附介质为树脂层,所述第三吸附介质为椰维炭层,通过设置活性炭层作为第一吸附介质对vocs进行第一层次的简单吸附,设置树脂层作为第二吸附介质,分离vocs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设置椰维炭层作为第三吸附介质,对vocs进行更深层次的吸附,其对vocs的吸附能力和效率是普通活性炭的五倍以上。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通过设置第一阀门,防止vocs从进料管中排出。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通过设置第二阀门,防止vocs从出料管中排出。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通过设置电磁阀,可以更为便利的对进料管和出料管进行控制。
13.优选地,所述罐体一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通过设置支撑柱来支撑罐体。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层不同的吸附层,对vocs进行逐层吸附,相比于传统的吸附罐组,其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对三层吸附层分别设置不同的进料管和出料管,使得该吸附罐在吸附介质使用过后可以及时更换;通过设置主管道和侧管道,便于将vocs输入进吸附罐中时,就可以使其均匀的分布在吸附罐内部底面,然后均匀地依次穿过三层吸附层,防止所有的vocs从一个管道进入,聚集在吸附层的某一块区域内进行吸附作用。
16.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20.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罐体的内部结构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4.1、罐体;2、第一吸附层;3、第一吸附介质;4、第二吸附层;5、第二吸附介质;6、第三吸附层;7、第三吸附介质;8、进气管;9、主管道;10、侧管道;11、排气管;12、第一进料管;13、
第一出料管;14、第二进料管;15、第二出料管;16、第三进料管;17、第三出料管;18、第一阀门;19、第二阀门;20、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部设置第一吸附层2、第二吸附层4和第三吸附层6,第一吸附层2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介质3,第二吸附层4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附介质4,第三吸附层6内部填充第三吸附介质7,罐体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8,罐体1另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1、第一进料管12、第二进料管14和第三进料管16,第一进料管12连通第一吸附层2内部,第二进料管14连通第二吸附层4内部,第三进料管16连通第三吸附层6内部,第一吸附层2垂直连接有第一出料管13,第二吸附层4垂直连接有第二出料管15,第三吸附层6垂直连接有第三出料管17,第一出料管13、第二出料管15和第三出料管17均与外部连通。
28.通过设置三层不同的吸附层,对vocs进行逐层吸附,相比于传统的吸附罐组,其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对三层吸附层分别设置不同的进料管和出料管,使得该吸附罐在吸附介质使用过后可以及时更换。
29.进一步地,进气管8包括主管道9和侧管道10,主管道9一端垂直连接有若干侧管道10,侧管道10均匀分布在罐体1一表面上,且与罐体1内部连通。
30.通过设置主管道9和侧管道10,便于将vocs输入进吸附罐中时,就可以使其均匀的分布在吸附罐内部底面,然后均匀地依次穿过三层吸附层,防止所有的vocs从一个管道进入,聚集在吸附层的某一块区域内进行吸附作用。
31.进一步地,第一吸附介质3为活性炭层,第二吸附介质5为树脂层,第三吸附介质7为椰维炭层。
32.通过设置活性炭层作为第一吸附介质3对vocs进行第一层次的简单吸附,设置树脂层作为第二吸附介质5,分离vocs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设置椰维炭层作为第三吸附介质7,对vocs进行更深层次的吸附,其对vocs的吸附能力和效率是普通活性炭的五倍以上。
33.进一步地,第一进料管12、第二进料管14和第三进料管16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8。
34.通过设置第一阀门18,防止vocs从进料管中排出。
35.进一步地,第一出料管13、第二出料管15和第三出料管17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19。
36.通过设置第二阀门19,防止vocs从出料管中排出。
37.进一步地,第一阀门18和第二阀门19均为电磁阀,型号为st-304。
38.通过设置电磁阀,可以更为便利的对进料管和出料管进行控制。
39.进一步地,罐体1一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20。
40.通过设置支撑柱20来支撑罐体1。
4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吸附罐的使用方法:第一阀门18和第二阀门19均为电磁阀,型号为st-304,首先,关闭所有的第二阀门19,打开第一阀门18,分别从三个进料管中,向不同的吸附层中输送吸附介质,在介质输入完成后,关闭第一阀门18,然后将收集到的vocs输送到主管道9内,从主管道9分散到侧管道10然后进入罐体1内,依次经过三层吸附层的吸附,最终从排气管11排出,在吸附作用完成后,或者吸附介质需要更换时,打卡第二阀门19,从出料管中将所有的介质取出。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