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6:41: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神经电生理领域,特别涉及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


背景技术:

2.肌电图检查时所用的针电极称为一次性针电极(又名:肌电针、同心针),它是一个双极的细针状电极。检查时将电极插入肌肉,通过信号放大器将肌肉在静息和收缩状态的生物电流放大,再由示波器显示出来。
3.针电极包括针座和针体,针体与导联线电性连接。现有的针座都大致呈以针体轴线为中心的回转体形状,例如圆柱体或中间细的两头粗的马鞍形,就像在公开号为cn204033333u、cn208447588u、cn2472650、cn214048850u、cn206576864u、cn305110704s、cn306444755s等中国专利所公开的那样。现有针电极的缺陷是不利于医生持针和推针,而且当医生将针电极相对于病患的皮肤表面倾斜地刺入病患的肌肉时,医生的手指与病患的皮肤表面干涉而导致针电极不能以较小的倾斜角度刺入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包括:
5.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包括:
6.针体,自近端向远端延伸并在针体的远端形成一针尖;
7.针座,设置在针体的近端,针体的近端嵌入针座内,针座被构造成以针体的中轴线为中心的回转体形状;以及
8.助推柄,包括一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一侧的侧翼,主体的远端一体地与针座的近端相连,主体沿针体的延伸线路径从针座向近侧方向延伸,侧翼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防滑纹。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座、主体及侧翼以注塑的方式一体形成。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呈长方体形状,主体包括两相对的第一表面,侧翼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平面上侧向延伸。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滑结构包括多条沿垂直于主体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的凸棱。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翼的厚度为1.3mm-1.7mm。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翼包含依次相连的前边缘、侧边缘和后边缘,后边缘从主体的近端朝侧向延伸,侧边缘与主体的延伸方向呈第一锐角且偏向主体地向远侧延伸,前边缘与主体的延伸方向呈大于第一锐角的第二锐角且偏向主体地向远侧延伸至主体的远端。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联线,导联线的一端与针体电性连接,导联线的另一端设有接线端子。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包含与第一表面相邻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上设有弧形凹陷部,弧形凹陷部的母线垂直于主体的延伸方向。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座呈圆柱体。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包含两相对的第一表面、两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一个近端端面。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9.(1)相比较于传统的针电极,本发明增加了助推柄,便于医生持针和施加推力;
20.(2)作为供医生夹持的侧翼,由于其偏离针体的轴线,使医生在在手持针体将它刺入肌肉时,刺入角度具有更大选择性,例如让侧翼朝上,医生从上方夹持侧翼,使针体近乎与皮肤表面平行地刺入人体。
附图说明
21.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的立体图。
22.图2显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的远端局部细节。
23.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的远端局部细节。
25.符合说明:
26.针体1、针尖2、针座3、助推柄4、主体5、第一表面6、侧翼7、凸棱8、前边缘9、侧边缘10、后边缘11、第一锐角12、第二锐角13、导联线14、接线端子15、第二表面16、弧形凹陷部17、近端端面18、延伸线路径19、平面20、远端端面21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实施例1
29.图1和图2分别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的立体图和远端局部细节。请参考图1,针电极包括针体1、针座3、助推柄4以及导联线14。针体1自近端向远端延伸并在针体1的远端形成一锋利的针尖2,用以刺入人体肌肉。针体1与导联线14电性连接,针体1将神经电流传递到导联线14,导联线14再通过一端的接线端子15将神经电流导入外部的监测设备。针座3用于固定针体1,针体1和导联线14在针座3内电性连接。助推柄4用于被医生的拇指和食指夹持。导联线14可以贯穿助推柄4,并在针座3内与针体1电性连接。也可以将助推柄4构造成与针体1电性连接的电插座形式,该插座而导联线14的端部连接电插头,助推柄4与导联线14端部的插头插拔式电性连接。
30.针座3设置在针体1的近端,针体1的近端嵌入针座3内,针座3被构造成以针体1的中轴线为中心的回转体形状,例如针座3可以为圆柱体或者其他回转对称的形状。
31.图3显示了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请参考图2,助推柄4包括一长方体形状的主体5,该主体5沿针体1的延伸线路径19从针座3向近侧方向延伸。请结合图2和图3,主体5包括两相对的第一表面6、两相对的第二表面16、近端端面18和远端端面21。第一表面6和第二表面16相邻,且二者都沿针体1的延伸线路径19延伸。主体5的远端与针座3的近端连接,具体地,针座3自远端端面21向远侧延伸。助推柄4与针座3为注塑一体成型,这样主体5与针座3便为一体结构。助推柄4还包括设置在主体5的一第一表面6的一侧翼7,该侧翼7也与主体5为注塑成型的一体结构。侧翼7在垂直于第一表面6的平面20上侧向延伸。作为供医生夹持
的侧翼7,由于其偏离针体的轴线,使医生在在手持针体1将它刺入肌肉时,刺入角度具有更大选择性,例如让侧翼7朝上,医生从上方夹持侧翼7,以使针体1近乎与皮肤表面平行地刺入人体。侧翼7的两个表面分别防滑结构,例如该防滑结构可以是多条沿垂直于主体5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的凸棱8。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翼7的厚度为1.3mm-1.7mm。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侧翼7包含依次相连的前边缘9、侧边缘10和后边缘11,后边缘11从主体5的近端朝侧向延伸,侧边缘10与主体5的延伸方向呈第一锐角12且偏向主体5地向远侧延伸,前边缘9与主体5的延伸方向呈大于第一锐角12的第二锐角13且偏向主体5地向远侧延伸至主体5的远端。前边缘9、侧边缘10、后边缘11、第一表面6限定了侧翼7。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请参考图4,在主体5的两个第二表面16上还设有弧形凹陷部17,弧形凹陷部17的母线垂直于主体5的延伸方向。当医生拇指和食指夹着侧翼7时,中指可以的侧面可以放置在弧形凹陷部17内,提高医生持针的稳定性。
3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自近端向远端延伸并在所述针体的远端形成一针尖;针座,设置在所述针体的近端,所述针体的近端嵌入所述针座内,所述针座被构造成以所述针体的中轴线为中心的回转体形状;以及助推柄,包括一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的侧翼,所述主体的远端一体地与所述针座的近端相连,所述主体沿所述针体的延伸线路径从所述针座向近侧方向延伸,所述侧翼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防滑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所述主体及所述侧翼以注塑的方式一体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主体包括两相对的第一表面,所述侧翼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平面上侧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条沿垂直于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的凸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的厚度为1.3mm-1.7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包含依次相连的前边缘、侧边缘和后边缘,所述后边缘从所述主体的近端朝侧向延伸,所述侧边缘与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呈第一锐角且偏向所述主体地向远侧延伸,所述前边缘与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呈大于所述第一锐角的第二锐角且偏向所述主体地向远侧延伸至所述主体的远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联线,所述导联线的一端与所述针体电性连接,所述导联线的另一端设有接线端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含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弧形凹陷部,所述弧形凹陷部的母线垂直于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呈圆柱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含两相对的第一表面、两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一个近端端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包括:人体工学的术中监测用针电极,包括:针体,自近端向远端延伸并在针体的远端形成针尖;针座,设置在针体的近端,针体的近端嵌入针座内,针座被构造成以针体的中轴线为中心的回转体形状;及助推柄,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一侧的侧翼,主体的远端一体地与针座的近端相连,主体沿针体的延伸线路径从针座向近侧方向延伸,侧翼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防滑纹。相比较于传统的针电极,本发明增加了助推柄,便于医生持针和施加推力。侧翼偏离针体的轴线,使医生在在手持针体将它刺入肌肉时,刺入角度具有更大选择性,例如让侧翼朝上,医生从上方夹持侧翼,使针体近乎与皮肤表面平行地刺入人体。使针体近乎与皮肤表面平行地刺入人体。使针体近乎与皮肤表面平行地刺入人体。


技术研发人员: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乐普斯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