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6:38: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


背景技术:

2.河水在流动中吸纳了沿岸的泥沙,并在河床上沉积,形成河底下的淤泥层,淤泥可以有利于水下植物生根成长,对于生活在河水下方的鱼类意义重大,但是淤积过多则会影响河道船只的安全,并且还会造成河道阻塞,因此需要对河道淤泥进行定期打捞。
3.现有技术中,河道淤泥的打捞大多是通过将抽吸管道一端延伸至河道底部,在抽吸管道另一端连接抽吸泵,通过抽吸泵对沉积在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抽取,这种方式由于抽吸管道的一端在河道底部的位置难以调整,从而导致淤泥的抽取范围较小,使得淤泥的打捞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包括船体、泵体、淤泥抽吸管、支撑部、第二驱动部以及配重管,所述泵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一侧,所述泵体输入端与所述淤泥抽吸管相连,所述配重管与所述淤泥抽吸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部活动安装在所述船体一侧,用于对所述淤泥抽吸管提供支撑,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一侧,用于带动所述支撑部沿垂直于所述船体行进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淤泥抽吸管摆动。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杆、延伸杆以及支撑管,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船体一侧转动配合,所述支撑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船体的一端,所述延伸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一侧,所述延伸杆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淤泥抽吸管贯穿所述支撑管,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盘以及驱动杆,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转盘相连,所述驱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盘远离所述第二电机一侧的偏心位置,驱动杆远离所述第二转盘的一端贯穿所述滑槽并与所述延伸杆活动配合。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泵体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一侧,所述泵体输出端连接有淤泥输出管。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淤泥抽吸管与所述支撑管活动配合,所述船体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带动位于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泵体之间的淤泥
抽吸管进行移动。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盘以及两组卷绕杆,所述船体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一侧,所述第一转盘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两组所述卷绕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盘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淤泥抽吸管穿设于两组所述卷绕杆之间。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配重管朝向所述淤泥抽吸管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若干插杆,若干所述插杆呈环形间隔分布。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配重管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河道淤泥进行打捞时,可将配重管沉于河道底部,通过船体沿河道行进,进而拖动淤泥抽吸管以及配重管沿河道移动,利用泵体将河道底部的淤泥自配重管以及淤泥抽吸管抽取至船体内部,实现淤泥的打捞;通过第二驱动部带动支撑部沿垂直于船体行进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可带动淤泥抽吸管进行摆动,淤泥抽吸管摆动时可带动配重管在河道底部呈s型轨迹移动,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增大淤泥的大佬范围,提高淤泥的打捞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中配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船体、20-泵体、201-淤泥输出管、202-第一支架、30-淤泥抽吸管、40-第一驱动部、401-第二支架、402-卷绕杆、403-第一转盘、50-支撑部、501-支撑杆、502-延伸杆、503-滑槽、504-支撑管、60-第二驱动部、601-驱动杆、602-第二转盘、603-转轴、604-第二电机、70-配重管、701-插杆、70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16.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河道淤泥打捞设备,包括船体10、泵体20、淤泥抽吸管30、支撑部50、第二驱动部60以及配重管70,所述泵体20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10一侧,所述泵体20输入端与所述淤泥抽吸管30相连,所述配重管70与所述淤泥抽吸管30远离所述泵体20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部50活动安装在所述船体10一侧,用于对所述淤泥抽吸管30提供支撑,所述第二驱动部60设置在所述支撑部50一侧,用于带动所述支撑部50沿垂直于所述船体10行进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淤泥抽吸管30摆动。
17.在对河道淤泥进行打捞时,可将配重管70沉于河道底部,通过船体10沿河道行进,进而拖动淤泥抽吸管30以及配重管70沿河道移动,利用泵体20将河道底部的淤泥自配重管
70以及淤泥抽吸管30抽取至船体10内部,实现淤泥的打捞;通过第二驱动部60带动支撑部50沿垂直于船体10行进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可带动淤泥抽吸管30进行摆动,淤泥抽吸管30摆动时可带动配重管70在河道底部呈s型轨迹移动,进而增大河道淤泥的抽取范围,提高淤泥的打捞效果。
18.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50包括支撑杆501、延伸杆502以及支撑管504,所述支撑杆501一端与所述船体10一侧转动配合,所述支撑管50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501远离所述船体10的一端,所述延伸杆50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01一侧,所述延伸杆502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503,所述淤泥抽吸管30贯穿所述支撑管504,所述第二驱动部60包括第二电机604、第二转盘602以及驱动杆601,所述第二电机604输出端通过转轴603与所述第二转盘602相连,所述驱动杆6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盘602远离所述第二电机604一侧的偏心位置,驱动杆601远离所述第二转盘602的一端贯穿所述滑槽503并与所述延伸杆502活动配合。
19.通过第二电机604带动转轴60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盘602转动,以带动驱动杆601圆周运动,通过驱动杆601与延伸杆502之间的活动配合,驱动杆601圆周运动时可带动延伸杆501以及支撑杆501往复转动,进而带动支撑管504往复摆动,支撑管504往复摆动时可牵引淤泥抽吸管30往复摆动,配合船体10的行进,以带动配重管70在河道底部呈s型轨迹移动,实现河道底部淤泥的大范围抽取。
20.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体20通过第一支架202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10一侧,所述泵体20输出端连接有淤泥输出管201。
21.泵体20通过配重管70以及淤泥抽吸管30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抽吸后,可由淤泥输出管201输出至船体10内侧,实现淤泥的收集存放。
22.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淤泥抽吸管30与所述支撑管50活动配合,所述船体10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部40,所述第一驱动部40带动位于所述支撑管504与所述泵体20之间的淤泥抽吸管30进行移动。
23.当需要进行淤泥打捞作业时,可通过第一驱动部40带动位于支撑管504与泵体20之间的淤泥抽吸管30进行移动,此时在配重管70的重力作用下,可牵引淤泥抽吸管30移动并进入河道底部,淤泥抽吸管30在支撑管50内侧滑动;当淤泥打捞作业完毕后,通过第一驱动部40带动位于支撑管504与泵体20之间的淤泥抽吸管30反向移动,进而牵引配重管70移出水面。
24.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40包括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转盘403以及两组卷绕杆402,所述船体10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401,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401一侧,所述第一转盘403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两组所述卷绕杆40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盘403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淤泥抽吸管30穿设于两组所述卷绕杆402之间。
25.淤泥打捞作业完毕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盘403转动,进而带动两组卷绕杆402转动,由于淤泥抽吸管30穿设于两组卷绕杆402之间,在两组卷绕杆402转动时可对淤泥抽吸管30进行卷绕,进而牵引配重管70移出水面;在需要进行淤泥打捞作业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盘403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两组卷绕杆402反向转动,从而对淤泥抽吸管30进行放卷,此时在配重管70的作用下牵引淤泥抽吸管30进入河道水面内部,配重管70则平放于河
道底部的淤泥层上。
26.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管70朝向所述淤泥抽吸管30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若干插杆701,若干所述插杆701呈环形间隔分布。
27.在配重管70沿河道底部呈s型轨迹移动时,若干插杆701可插入至淤泥层内部,以对淤泥层进行刮动,使得淤泥混入周围的水中,以便于泵体20工作时,混有淤泥的水能够移动进入配重管70内部,实现淤泥的顺利抽取;并且,在插杆701插入至淤泥层内部时,还可刮动埋在淤泥层内部的硬物,如石子或沉积固体废物等,并推动硬物移动,从而防止固体硬物对配重管70造成堵塞,进而影响淤泥的顺利抽取。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管70可以是金属管,也可以是陶瓷管,此处不做限制。
29.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管70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702,通过该通孔702的设置,使得配重管70贴合于淤泥层进行移动时,能够进一步增大对于淤泥的抽取效果。
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淤泥抽吸管30采用柔性塑料制成,也可采用橡胶制成,此处不做限制。
3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50还可包括限位环套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环套一侧的撑杆,所述船体10一侧固定安装有垂直于船体10行进方向的导轨,所述撑杆远离所述限位环套的一端与所述导轨通过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淤泥抽吸管30贯穿所述限位环套,所述第二驱动部60还可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丝杆,所述丝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撑杆并与所述撑杆螺纹配合。
3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正反交替转动,当丝杆正向转动时,通过滑块与导轨之间的限位作用以及丝杆与撑杆之间的螺纹配合,进而带动撑杆沿丝杆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限位环套沿垂直于船体10行进方向移动,进而牵引淤泥抽吸管30同步移动,当丝杆反向转动时,可带动撑杆反向移动,进而牵引淤泥抽吸管30反向移动,如此实现淤泥抽吸管30的往复摆动,以带动配重管70在河道底部呈s型轨迹移动,实现淤泥的大范围抽取。
3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40还可包括两组橡胶轮以及用于带动两组所述橡胶轮相对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淤泥抽吸管30穿设于两组所述橡胶轮之间。
34.在进行淤泥打捞作业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两组橡胶轮相对转动,进而利用两组橡胶轮与淤泥抽吸管30之间的摩擦作用带动淤泥抽吸管30向支撑管504方向移动,配重管70牵引淤泥抽吸管30进入水面内部,配重管70平置于淤泥层上,淤泥打捞完毕后,驱动电机带动两组橡胶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淤泥抽吸管30向泵体20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配重管70移出水面。
35.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河道淤泥进行打捞时,可将配重管70沉于河道底部,通过船体10沿河道行进,进而拖动淤泥抽吸管30以及配重管70沿河道移动,利用泵体20将河道底部的淤泥自配重管70以及淤泥抽吸管30抽取至船体10内部,实现淤泥的打捞;通过第二驱动部60带动支撑部50沿垂直于船体10行进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可带动淤泥抽吸管30进行摆动,淤泥抽吸管30摆动时可带动配重管70在河道底部呈s型轨迹移动,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增大淤泥的大佬范围,提高淤泥的打捞效果。
36.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