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4:2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包括透明支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透明支持体的一个面上依次涂布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采用涂布液固化形成,该涂布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的涂层厚度h1为2μm-10μm,所述第一涂层的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0.5μm;所述第二涂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的涂布液涂布固化形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
48-58份光引发剂
ꢀꢀꢀꢀꢀꢀꢀꢀꢀꢀ
1-8份有机溶剂
ꢀꢀꢀꢀꢀꢀꢀꢀꢀꢀ
35-50份,其中,所述第二涂层的涂层厚度h2满足关系式:0.1≤h2-ra≤1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有机粒子粒径为3μm-1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中流平助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中有机粒子为单分散有机粒子或中分散有机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的涂布液固含量为50%-60%,涂布液粘度为30cps-50cps。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涂布液中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5000;所述第二涂层涂布液中有机溶剂的沸点为110℃-15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防眩光硬化膜的雾度范围为1%-5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支持体为pet、tac、pmma、srf、cop中的一种,厚度为25μm~100μ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硬化膜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二涂层、第一涂层和透明支持体,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第一涂层:在透明支持体上涂布形成第一涂层的涂布液,干燥、紫外光固化后得到;第一涂层的雾度为2%~60%;制备第二涂层:在第一涂层的表面涂布第二涂层用涂布液,干燥、紫外光固化固化后得到;所述第二涂层经过多级烘箱烘干、紫外光固化后形成,第一级烘箱温度设定为25℃~50℃;第二级烘箱温度为40℃~60℃,第三级烘箱温度为80℃~100℃;所述紫外光固化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uv能量为500mj/cm2~1000mj/c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薄膜领域,涉及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防眩光硬化膜包括透明支持体、涂布在透明支持体表面的第一涂层及设置于第一涂层表面的第二涂层。第一涂层采用包含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多官能度单体、光引发剂、流平助剂、分散剂、有机溶剂、有机粒子组成的涂布液固化形成,第二涂层采用包含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有机溶剂组成的涂布液固化形成,其中第一涂层的涂层厚度H1为2μm-10μm,第一涂层的有机粒子粒径为3μm-15μm,第一涂层的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0.5μm,第二涂层的涂层厚度H2满足关系式:0.1≤H2-Ra≤1μm。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光硬化膜抗划伤性能优异,具有防眩光和高精细特性,解决了防眩光硬化膜后加工附着力不佳的问题。光硬化膜后加工附着力不佳的问题。光硬化膜后加工附着力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 朱业建 刘玉磊 韩捷 王巧 徐倩倩 万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